" />
所屬欄目:倫理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1-04 09:51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實地調研,測繪和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具體分析建筑整體形態與建筑細部的關系,總結出拉卜楞寺傳統宗教建筑門廊的特點,繼而得到門廊細部的構造方式,使讀者對拉卜楞宗教建筑的門廊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最后,再結合其他地區用現代手段建造的此類建筑,為當前同類建筑的建造起參照作用,對此類建筑的文化保護也起到積極意義。
關鍵詞:拉卜楞寺;宗教建筑;門廊;應用
1緒論
1.1課題的提出
從八十年代開始,中國的地域建筑創作形成了多元化局面,進入新時期以后,顯得更加主動,不但逐漸看出地域體系,而且在保留原有成就的同時,開創了許多新的思路。當前的中國地域性建筑創作,既有通過采用現代結構和功能,將原有傳統地方建筑細部簡化、變形,同時遵循傳統建筑的布局、形體、尺度、色彩等特點的作品;也有通過對建筑空間、環境處理,體量和塑造,地方材料的運用等方式,而不再追求傳統造型和符號,從另外一個方面體現建筑地域特點的方法。
2.2課題的研究價值
藏區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歷史發展、人文宗教、社會制度、生活生產方式等構成了藏式建筑的產生與發展。而藏傳佛教寺院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藏式建筑類型之一,值得我們對其進行專門的研究和探索。藏傳佛教寺院大多經過數百年的時間逐漸發展而成,是藏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拉卜楞寺地區宗教建筑細部,作為藏族地區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對它們進行分析和研究,融入不同設計領域,對開拓今后藏族地區建筑創作思路而言,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對傳統藏族宗教建筑細部及裝飾的揚棄,進行深入的建筑細部創作,結合建筑、室內、景觀,整體上弘揚傳統文化,讓今后藏族地區城市發展成為一個既保持傳統藏族城鎮面貌,又能夠促進經濟的可持續行為。
2藏式宗教建筑的門廊研究
2.1門廊在建筑中的空間構成
門廊在拉卜楞宗教建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建筑的立面中(見圖1),可以看出,門廊在建筑的正立面上占據著很大的體量,位于建筑的中軸線上,并且聯系著大門和室外空間,起到了強化入口的作用。拉卜楞宗教建筑無論佛殿還是經堂,都有很大的體量,并且大部分都由沉重的石制材料構成,顯得非常沉重,加上建筑高度很高,而且有些佛殿還有漢式的金頂,整個建筑看起來雖然敦厚但不很穩定,而門廊位于建筑的底層,又突出與建筑主體,平衡了建筑的龐大體量造成的視覺上的不穩定性。在建筑的側立面上,門廊與大廳以及建筑主體形成層層抬高的立面形式,使建筑的側立面過渡平緩自然,并使建筑融入當地的自然環境,形成層層疊疊的山巒。
2.2門廊的形制特點
門廊在拉卜楞宗教建筑中有著明顯的特點,大部分重要的經堂和佛殿建筑中,都有門廊出現。門廊在建筑的功能中非常突出:
1,在經堂中,首先,經堂是僧人學習辯論佛法的地方,伴隨著講經時間的開始,瞬時人流很大,而門廊位于建筑室外和室內的中間(見圖2),這個灰空間舒緩了瞬時人流對建筑入口的沖擊。其次,經堂中常舉行一些法事祭奠活動,而經堂內部陳設比較多,是學習場所,干凈整潔,不適宜舉行較為凌亂的活動,所以常常在門廊中舉行法事活動,這樣既保證了室內環境的整潔,法事活動又有門廊的保護,不受外界風雨的影響。最后,門廊位于經堂大門前,四周墻壁常做精美的壁畫,門廊柱身與柱頭以及天花也裝飾非常華麗,各種雕刻彩繪云集,是拉卜楞寺宗教建筑中裝飾運用最多的建筑部分之一,門廊與大門相互呼應,烘托出濃郁的宗教氣氛。
2,在佛殿中,佛殿通常比經堂小,是供僧人和信徒朝拜供奉神明的地方,瞬時人流較小,人流密度較為平均,因此首先在功能上,佛殿的門廊也不需要經堂的門廊那么大,形制要稍小一些。其次,佛殿內部陳設較為簡單,通常為一尊佛像和數個佛塔,空間較為寬裕,因此佛殿的法事活動通常都在室內完成,很少在室外的門廊中舉行。最后是可以供普通信徒朝拜的地方,所以門廊中一般都鋪設有木質地板,以供信徒們在此對神明行五體投地的大禮。
2.3門廊的細部構造做法
拉卜楞宗教建筑的門廊分為經堂門廊以及佛殿門廊兩種形式,下面將分開論述。
1,經堂門廊。此類門廊在拉卜楞寺多見于比較重要的經堂建筑中,在佛殿中幾乎沒有。門廊一般為三開間,兩進深,中間的開間稍大,通常為4000mm左右,兩側的開間較小,通常為3600mm左右。門廊地坪到梁低凈高度一般在3900mm左右(見圖3)。進深方向,靠外側進深3600mm左右,稱為外門廊,內側柱中線到墻邊2600mm左右,稱為內門廊。
門廊內的柱都有石制柱礎,柱為多邊形,無收分。多變形柱做法是在木材上直
接雕出各個面上的凸凹關系(見圖4),柱身寬度260mm左右,整體漆紅色,上面有各式彩繪以及雕刻,內容多樣繁雜。
柱身上部做斗,上大下小,呈倒梯形,斗與柱身粗細相仿,高度大約250mm左右,斗整體漆紅色,上部有彩繪,內容多為祥云等圖案。
斗上做托木或小拙木(藏語稱為“玉同”),邊緣成波浪形,上大下小。托木上部做類似與托木,但比托木尺度稍大的構件,稱為弓木或大拙木(藏語稱為“玉讓”),弓木邊緣同樣做波浪形,并向兩側舒展開來。通常托木和弓木都結合在一起,寬度與柱身相仿,高度各為300mm左右,統一刷紅色油漆,上面繪有祥云等圖案,另有猛獸的雕刻附于其上。
弓木上做一道木梁(藏語稱為“藍雜”),木梁底部和頂部向外突出少許,中部向內凹進少許,斷面呈“工”字形,木梁寬度340mm,高度520mm,木梁整體漆紅色,上有彩繪及雕刻,內容多為蓮花以及藏傳佛教經文。
梁上做一道木板,厚度約60mm,上有圓形金色圖案突出,稱為錢枋(藏語稱為“洞創”),錢枋整體漆紅色。
錢枋上部做木板,170mm厚度,邊緣做四分之一弧形,稱為蓮花座(藏語稱為“班瑪”),蓮花座整體漆紅色,上面有彩繪的蓮花裝圖案。
蓮花座上做一層厚度約170mm的木板,木板上鑲嵌倒三角狀小木塊,一共五層,由下向上依次增加,分別是1個,3個,5個,7個,9個,此層整體稱為蜂窩枋(藏語稱為“確子合”),蜂窩枋通常被交替漆為藍,紅,綠三色。
在蜂窩枋上部,做兩層短椽(藏語稱為“扎朵”),上層比下層略長,上下每層短椽之間都做一道木板相隔,短椽圍繞外門廊一圈,整體漆紅色,端頭處有各式彩繪,內容通常是金剛杵和藏式壇城。內門廊則無上述裝飾層面。
在兩層短椽的上部,沿進深方向,用長方木做檁,方木斷面為正方形,邊長240mm左右,整體刷防水漆,搭接在各個承重柱和承重墻上。檁略突出與下層短椽。
在內門廊和外門廊的天花板下,一般都鋪制一層香布,上面有繡花圖案,顏色通常為藍、紅、綠混搭。香布作用是保護上部方木,避免方木受潮腐朽,以及增強門廊的裝飾效果(見圖5)。
門廊四周墻壁有各式彩繪,內容豐富多樣,大多為藏傳佛教神明。
2,佛殿門廊。此類門廊多見于拉卜楞寺宗教建筑的佛殿中,因為佛殿門廊較小,所以此類門廊一般只有一開間,一進深。與經堂門廊相比,此類門廊中的柱子樣式有所不同,柱子有收分,上小下大,并且裝飾層較少,較為樸素。其他部分與經堂門廊形式及構造相同,再不做分析。
3藏式宗教建筑門廊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拉卜楞寺地區宗教建筑細部藝術,在建筑設計領域中應用的最直接體現,就是通過將它們與建筑裝飾結合,在建筑外部表現藏族傳統建筑特征;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設計構思,或是局部應用在建筑創作中,或是整體應用在建筑創作上。
3.1結合建筑裝飾設計體現民族感
在全國范圍內的藏族地區這一具有獨特地域傳統、民族文化環境下進行建筑創作,從較早的拉薩貢嘎機場到近期的西藏博物館、九寨溝游客接待中心等,已出現許多有一定影響的,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地域建筑作品。在這些建筑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拉卜楞寺宗教建筑細部的一些特征。這主要是因為此類宗教建筑在這里的向心性,使這里的宗教建筑及細部早已成為了人們心目中藏族傳統民族建筑特征的代表。
這些建筑實例,并不是都集中在甘南地區;它們所借鑒的藏族傳統建筑文化,也包括了從藏族民居到碉樓等的多種形式。在這些結合傳統藏式建筑文化進行建筑創作的實例中,建筑們為找尋創作靈感和表現文脈,設計出反映藏族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筑,紛紛借鑒和吸收傳統藏族傳統建筑做法。他們對藏族傳統建筑文化的借鑒,著眼點根據設計所處的背景,各不相同:有的注重形式、有的注重空間、布局、有的注重對傳統建筑技術和地方材料的運用。
這些因素具體表現在建筑設計手法上,主要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一種是不再局限于通過對傳統造型或形式等具體的民族建筑語言的再現,而是以現代建筑技術、語言等,通過對建筑空間和環境的處理、形體的塑造,結合地方建筑材料、特征等表達建筑的地域民族特征,挖掘傳統民族建筑的精神內涵;另一種是采用現代建筑的結構、材料、布局方式等,結合地方民族傳統建筑語言的重要特征如形式、符號、色彩等,通過現代手法,加以改造和變形,直接在建筑中塑造和表現鮮明的民族傳統建筑特征。
在這兩種創作方式中,為了在建筑本身外部形象上表達民族傾向,或多或少都要具體運用傳統宗教建筑細部及裝飾色彩,具體的方式,就是在建筑細部創作上體現。在第一種方式中,雖然對傳統建筑裝飾特征的提煉不是重點,同樣需要在建筑細部處理上結合傳統藏族建筑色彩;在第二方式中,傳統宗教建筑裝飾與色彩本身已然成為建筑細部創作的來源,體現建筑民族傾向。
3.2建筑細部創作中的局部應用
傳統藏族宗教建筑細部處理的重點部分,主要是屋頂、門廊、門窗、墻身、檐口、柱子的形式等,這些部位的處理都十分具有民族特點,它們所表達的藏族風情可以說讓人一眼就能感受。這些傳統的細部創作手法,經過建筑師們的提取和轉化,與現代建筑外部形式相結合,在今天成為表達建筑民族形象的一種重要手法。
拉卜楞寺傳統宗教建筑細部在建筑設計中的局部應用,主要是指建筑師通過對這些傳統民族建筑特征中某些重要的或最明顯的部分,在建筑上通過簡化、再現、變形等方式,結合建筑細部,表現在建筑外部形態上。以此來表達建筑的民族感。這種方式,主要是和上述兩種民族建筑設計思路中的第一種結合得較為緊密。
在這種思路中,建筑師以現代的建筑造型,通過對建筑空間和環境的處理,形體的塑造,表達建筑的地域民族特征。在這里,挖掘傳統民族建筑的精神內涵是其主要原則,但是出于對建筑外部民族特征表現的需要,都或多或少的借助了傳統建筑細部中的一些片段或重要部位的裝飾特征。當然,在運用這些語言或特征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將其以各種方式抽象或簡化,使其與現代建筑語言和表現手法互相融合。但有時候也會以很直接的方式,將其作為建筑的一種符號,直接表達建筑師的設計意圖。
例如位于西藏拉薩的拉薩火車站,作為拉薩大型公共交通建筑,方案本身并不是用具象的方式去表現藏族建筑的傳統形象(見圖6)。創作者試圖在設計中,通過對符號特征、藏族建筑的精神內涵方面深入的探求,找到一種能夠體現藏族建筑文化的現代建筑語言。例如在的建筑外立面入口細部,通過對傳統宗教建筑入口門廊裝飾手法運用,表現西藏傳統民族建筑的特征。傳統的藏式門檐出挑的飛椽子作為宗教建筑中的常用裝飾手法,在這里通過局部符號的再現,成功的與現代建筑的入口相結合。在這一方案中,建筑師將傳統藏族宗教建筑細部體系整體的簡化和抽象,就很明顯的提示出了建筑所處的地方及民族特征。
3.3建筑細部創作中的整體應用
整體風格的系統運用,主要是指在建筑的外部形態表達上為了達到對民族形象的進一步追求,將原來的傳統藏族宗教建筑細部手法系統地考慮,有機的組合,并加以簡化和抽象,或者是直接表現。但是這種方式與局部運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僅僅將其中的某些部位或片段,通過符號的方式抽取并運用在新建筑的某些部位上,而是整體的將它們綜合表現,或是化繁為簡,或是以其他的方式再現。
整體應用傳統裝飾及色彩特征,與前文所述的民族建筑創作思路中的第二種聯系較為緊密。采用現代建筑的結構、材料、布局方式等,結合地方民族傳統建筑語言的重要特征如形式、符號、色彩等,結合建筑細部創作,加以改造和變形,使建筑反映出鮮明的民族特征,一直以來,都是許多文化建筑對地域性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方式。于一九九九年十月落成的拉薩西藏博物館,在建筑造型上通過直接運用藏族傳統宗教建筑及裝飾形式,很好體現了西藏民族以及地域特色(見圖7)。
西藏博物館作為在西藏拉薩落成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筑,方案在整體形象的塑造上,通過建筑整體立面造型,以及體量上的進退,結合參考傳統宗教建筑細部處理方法,屋頂為平頂和鎦金銅瓦藏式“金頂”的結合;通過外鋪金色的琉璃瓦,在色彩上與原來的“金頂”呼應;屋面檐口用藏式墻身,繞墻頭以棕色飾帶圍繞;采用噴涂的處理手法在追求色彩及質感上的效果;墻身的細節也與傳統裝飾手法相似。拉卜楞寺宗教建筑上喜用布幔遮陽,以保護建筑上的油漆彩畫,在這里建筑師以圖案的形式畫在入口上方墻面上,圖案本身則采用宗教建筑裝飾中最常見的吉祥紋,大大加強了入口裝飾效果。其他如斗拱、梁、柱、枋和門、窗等形式也都大量借鑒傳統藏族傳統建筑的手法和形象。墻面外貼淺色花崗石,并且在石材顏色選擇上借鑒了藏式色彩。西藏博物館寓創造于借鑒,將藏式傳統宗教建筑裝飾手法如門、窗、屋頂、墻身以及外部墻面色彩、材質等變形和簡化,在建筑外觀上系統的組織和塑造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的細部,加深了建筑本身的民族地域感,并且避免了西藏舊建筑中常有的宗教氣息。
4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建筑的地域主義以及民族特點已越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地域主義,著眼于特定的地點與文化,關心社會生活中,與人們關系密切并熟悉的事物,而地方歷史、地理、人文景觀、傳統宗教、文化社會風俗等讓人身歷其境的真實情況都可能成為地域主義的創作來源。
通過對拉卜楞寺宗教建筑細部的門廊論述,對這種宗教背景很深的藝術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藏族同胞的宗教熱情,使這種藝術的發展能夠在今天也持續下去,與很多其它的民族工藝相比,藏族建筑裝飾藝術的現實意義更為強烈。在甘南地區乃至整個中國藏區,許多藏族傳統的建筑以及裝飾技巧、工藝、做法等都得到了流傳。
希望通過藏傳佛教寺院拉卜楞寺這樣一個點來進行的分析研究,能夠進一步總結探索新時期甘南地區地域建筑創作的原則,以此作為基礎力求能對其在文化傳承,地域性建筑建造及保護以及現代建設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文章標題:倫理學論文:對拉卜楞寺藏式宗教建筑細部門廊的研究以及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lunli/1101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