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建筑表達倫理敘事主要依據什么方面

所屬欄目:倫理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01-14 11:19 熱度:

   民族傳統文化建設發展是推動文化運用的方面,而有關倫理研究對民族傳統文化建設上做了以下總結需求。

倫理學研究雜志征收倫理類論文

  摘要:當前一些民族自治縣在縣域范圍內展開了利用建筑載體表達民族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實踐,一方面凸顯了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這種實踐賦予建筑藝術特性,傳達出了某種倫理價值觀,因此是一種倫理敘事。本文借助建筑倫理敘事理論對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實踐活動進行解讀,發現裕固族利用傳統文化服飾、民間故事形象、宗教信仰、傳統游牧生活場景等文化符號對公共建筑進行了民族化表達的實踐中,呈現了裕固族人的傳統英雄觀、德性觀、生活觀、愛情觀,具有倫理傳達、行為導向和傳統倫理現代建構的功能。

  關鍵詞:民族傳統文化,建筑表達,倫理敘事,教化,倫理類論文

  從上世紀末開始,一些少數民族自治縣有意識地利用民族傳統文化符號對縣域范圍內的公共建筑進行裝飾,以此突出民族特色。進入新世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實踐更加頻繁,紛紛在原有的公共建筑上通過“穿靴戴帽”飾以傳統文化符號,在新修的建筑上更加強調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應用與呈現,因此建筑已經成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表達的重要載體,成為少數民族進行民族身份表達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內涵。從少數民族所借用的傳統文化符號資源來看,其中隱含著民族傳統倫理價值,具有倫理敘事功能。本文主要展現這些建筑敘事蘊含的倫理價值觀和倫理教化功能,從而為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倫理應用提供借鑒。

  推薦期刊:《倫理學研究》創刊于2002年9月,是國家一級學會——中國倫理學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一份學術理論刊物,其作為中國倫理學會的學術會刊,辦刊宗旨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思想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倫理道德體系服務。讀者對象為高校從事倫理學教育和研究人員、理論宣傳工作者。

  一、建筑的倫理敘事功能

  人類的建筑活動并非單純的建筑活動,建筑凝結了一個社會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和精神的諸多特性,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精神意義和價值尺度,尤其內含豐富的倫理道德成分[1]。

  從敘事的角度說,建筑通過象征手段和空間元素等媒介把諸多文化形象與精神觀念表現在人們面前,使建筑具有“載道”、“言志”,甚至“成教化、助人倫”的功能[2]。一直以來,營造具有倫理性敘事的建造空間是古今中外建筑藝術體現其精神功能的重要手段[2]。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建筑不僅僅只發揮居住功能,它還是秩序、權力、道德的體現,《黃帝宅經》就提到:“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3]在孔子的觀念中,建筑的平面格局應當具有別內外、序尊卑的規范[3],有研究者就認為傳統建筑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方面滲透著儒家倫理的種種特征,儒家文化中的“禮”與“中和”觀念影響和制約了中國傳統建筑體系、思想、形制、審美等多方面的內容[4]。國內著名建筑倫理學研究者者秦紅嶺則認為建筑最深刻的倫理意涵在于:建筑是一種存在方式和精神秩序,能夠給人提供一種在大地上真實的“存在的立足點”,使人類孤獨無依的心靈有所安頓[1]。建筑反映社會的倫理文化和價值觀念,因而蘊含著巨大的潛在教育意義。

  首先,建筑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和品德教育方式。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建筑通過構造某種風格,用特有的象征性符號或語言形成氛圍和環境,間接性地表達或投射某種“意義”,反映一定的情緒和感受,或者闡明某種思想和觀念,進而使人們受到感染與教化。

  其次,建筑的道德教化功能具有抽象而隱性的特征,但正因為如此,它對人的品德形成的影響是不可低估和忽視的。正如趙鑫珊所說:“一座典雅、高貴和氣派的建筑,應該像晨鐘暮鼓那樣,它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在提示該城市的廣大居民,教他們明白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價值;教他們挺起胸來走路,堂堂正正地做人……這才是建筑的精神功能。”[5](P63)

  再次,建筑通過營造獨特的教育環境來引導人的行為。建筑環境在其結構、特征和諸多元素細節中包含了特定的信息和內容,它支持或鼓勵某種行為或事件的發生,限制或禁止另一些行為的出現[6](P43-46)。宗教建筑、紀念性建筑、中國傳統禮制性建筑、學校建筑等建筑類型無一不具有道德教育功能。

  總體來說,雖然建筑只能通過“潛在敘述”用隱喻的力量營造一種有利于理念表達、價值傳遞和情感陶冶的教化環境,但正如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Burckhardt)所說:“只有通過藝術這一媒介,一個時代最秘密的信仰和觀念才能傳遞給后人,而只有這種傳遞方式才最值得信賴,因為它是無意義而為的。”[7](P59-60)

  二、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的實踐

  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指的是以建筑作為載體來表現傳統文化的內涵,是以借用傳統文化為資源指導建筑創作,從而使建筑形式能夠表現出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8](P7)。在裕固族的建筑文化表達實踐中,主要借用傳統服飾、口頭傳統、游牧生活場景、宗教文化等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民族化的表達。

  1.裕固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建筑表達裕固族傳統服飾在建筑中的符號化運用,最早始見于1999年明花鄉雙海子村的移民搬遷工程,2000年移民房屋建成之后,在按統一樣式建成的移民房屋的屋檐上,用紅色油漆漆有裕固族傳統服飾紅纓帽圖案。2004年,為慶祝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成立50周年,該縣實施了“穿靴戴帽”工程,對縣城沿街40多幢辦公樓、居民住宅樓的樓房屋頂和門面進行改造[9](P216)。用裕固族服飾“頭面”圖案裝飾臨街墻面,有些墻面上會突出“頭面”上的“品”字形圖案“瑪尼青寶”[10](P10),有些建筑的頂部用裕固族傳統服飾“紅纓帽”造型進行雕塑化改造。2008年裕固族傳統服飾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之后,裕固族服飾符號更加廣泛地用來裝飾公共建筑。之后縣城以外新修或擴建的鄉鎮、新建的牧民定居點等建筑的墻面、屋頂都使用“紅纓帽”、“頭面”符號進行裝飾,如康樂小鎮、明花鄉政府辦公大樓,新建的移民定居點的墻飾、門飾都采用類似的符號進行裝飾。2014年,新修建的中國裕固族博物館外觀依據“裕固族紅纓帽”的造型構筑而成,之后修建的肅南縣“中華裕固族西至哈志風情苑”、明花鄉“西至哈志風情苑”等廣場都塑有“紅纓帽”的大型雕塑,雕塑以“裕固女神”命名。除了在一些大型建筑上使用裕固族傳統服飾符號外,還設計了較為固定的服飾符號廣泛應用在路燈、座椅、指示牌、宣傳欄、垃圾桶等公用設施的裝飾上。經過“穿靴戴帽”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使得以實用為基本目標的建筑具有了民族文化敘事的功能,建筑負載了民族的文化和價值信息。

  2.口頭傳統文化形象的雕塑化表達作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失文字的民族,裕固族的口頭傳統非常發達。因此在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實踐中,裕固族口頭傳統成為重要的文化資源。在具體實踐中,《珍珠鹿》和《天鵝琴》傳說故事中的民間故事形象“珍珠鹿”和“天鵝琴”成為重要的傳統文化符號。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的公園、廣場、學校等公共場所都塑有鹿的雕塑,如1994年建成的街心公園中的“祁連神鹿”雕塑,2012年建成的“裕固族風情走廊”景區的“珍珠神鹿”雕塑,2014修建的裕固族民俗旅游度假區塑有刻有“珍珠神鹿”圖案、文字的碑畫,“珍珠神鹿”還是肅南“縣標”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珍珠神鹿”已經成為裕固族的現代“圖騰”。“天鵝琴”的形象也被廣泛地運用到建筑設計中,如2007年縣政府維修擴建的夾心灘公園中立有天鵝雕塑,2012在縣城修建的裕固族民俗旅游度假區、2014年修建的明花鄉“西至哈志風情苑”廣場都辟出專區修建人工湖與天鵝琴組成的景觀區①,這種場景設計與《天鵝琴》傳說中的故事情節吻合。

  3.傳統宗教文化的建筑表達2004年對縣城沿街建筑“穿靴戴帽”的民族化表達中,選用藏傳佛教圖案“吉祥八寶”之“吉祥結”進行墻面的裝飾;2007年縣政府維修擴建了帶有佛塔等景點的夾心灘公園,該公園成為市民休閑、舉行煨桑等宗教活動的公共場所;2009年修建的肅南縣香巴拉卻科(大經輪),2011年被世界記錄協會認證師認證為世界最大的轉經輪。除修建帶有一定宗教色彩的公共場所之外,肅南縣還重建了一些藏傳佛教寺院,如2009年5月重建紅灣寺,2016年又重建了位于肅南縣大河鄉的長溝寺。公園內的藏式佛塔、世界上最大的轉經輪、縣域境內公路兩側的山坡上隨處可見的經幡、農牧村旁的鄂博臺、陸續重建的藏傳寺廟都在向人們展示著裕固族的宗教信仰,這些宗教建筑也成為裕固族人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4.游牧民族傳統生活的建筑表達歷史上裕固族屬于典型的游牧民族,因此,在民族傳統文化的表達中,游牧文化成為重要的文化資源。肅南縣城中心的“肅南縣裕固族民族公園”也因在公園墻壁上畫有體現裕固族游牧生活場景和傳統體育項目的組畫而具有了一些民族特色②。2012年開始,肅南花巨資打造“中華裕固風情走廊”,在康樂鄉至縣城近80公里的峽谷、草原、森林等自然景區中,加入反映裕固族游牧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景觀、民族風情文化景觀等景點。2014年在肅南縣城建成了游牧文化中心,全方位展示裕固族游牧文化的歷史。在一些鄉鎮的廣場建設中,也力圖體現裕固族的游牧歷史、文化和傳統生活。如2014年建成的明花鄉“西至哈志風情苑”廣場,就規劃有專區呈現裕固族游牧生活場景和傳統體育項目。2015年建成的裕固族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主要由游牧民族生活展示區、游牧生產體驗區和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體驗區等片區組成,項目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們在原生態環境中通過“參與式”體驗、回味游牧民族悠遠的歷史。從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的實踐來看,已經形成以縣城為中心擴展至各下轄鄉鎮,以公共建筑為載體、以民族文化敘事為主題的公共建筑敘事空間,選取裕固族傳統服飾、口頭傳統文化形象、民族宗教信仰、游牧生活場景等敘事者認為最能反映裕固族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建筑化的表達,主要目的是凸顯裕固族的民族特色,傳達了民族文化內涵。

  三、裕固族傳統文化建筑表達的倫理意涵

  在公共建筑的敘事中,借用民族傳統文化素材進行文化表達,使建筑成為一種藝術,這些傳統文化素材除呈現民族文化特征之外,也反映出了某種道德觀念,因此建筑藝術就成為了一種道德敘事。

  1.建筑實踐中的英雄敘事英雄是民族共同體的典型代表,是共同體的精神禮贊和夢想,一般指的是才能、勇武過人并積極承擔共同體社會責任而勇于自我犧牲的杰出人物[11](P27)。在裕固族的傳統文化中,英雄敘事不僅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史詩、民歌等口頭傳統中反復言說,還在裕固族傳統服飾和傳統婚禮儀式中得到呈現。進入現代社會后,英雄敘事被借用到建筑實踐中,主要體現在裕固族傳統服飾“紅纓帽”、“頭面”等符號運用在各種建筑設計和裝飾中,種種建筑實踐不僅展示了裕固族特有的服飾文化,更重要的是為了紀念和傳頌裕固族歷史上的女英雄薩爾阿瑪柯③的光輝業績和崇高的道德品質。在裕固族民間故事《薩爾阿瑪珂》[12](P15-21)中,民族女英雄薩爾阿瑪珂才貌出眾、武藝高強,面對民族危難時挺身而出,帶領婦女奮勇殺敵,最終化解了滅族危機。獲勝后的薩爾阿瑪珂在整個部落中的威信幾乎超過了堯敖爾部落首領,部落民眾要求為薩爾阿瑪珂立碑傳頌,但薩爾阿瑪柯推脫不允,她對部落首領白頭目依然禮敬有加、盡職盡責地履行妻子的義務照顧他,表現出謙虛、賢惠的品德。由于薩爾阿瑪珂的挺身而出破壞了部落首領管家的野心,因此管家設計離間大頭目和薩爾阿瑪珂夫妻間的關系并害死了薩爾阿瑪珂。薩爾阿瑪珂死時頭頂冒血、兩個乳房和后背被受驚嚇的奔馬拖地磨平、體無完膚,死狀極為凄慘。為了紀念薩爾阿瑪珂的慘死,從那以后在裕固族姑娘出嫁的婚禮中,以“戴頭面”的儀式加以紀念,裕固族成年女性的服飾中的“紅纓帽”、“頭面”就隱含了紀念女英雄的敘事④。

  2.建筑實踐中的民間故事形象的倫理敘事借用民間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進行建筑表達,可以立體化地表達角色形象及其倫理品質。“珍珠鹿”雕塑就是來源于裕固族民間故事《珍珠鹿》[13](P173-182)。這個故事內涵豐富,即包括對裕固族人追求自由戀愛、忠貞愛情的贊頌,又包含對薩爾建夫妻勤勞、善良品質的贊美,更是對經歷困苦磨難折磨而堅強前行的做人品質的頌歌。正因為薩爾建一家人的道德品質最終獲得了珍珠神鹿的眷顧,珍珠神鹿不僅救了夫妻倆的小孩,還指引著薩爾建的丈夫找到了自己的家,一家人因此團聚,因此珍珠鹿對他們一家來說意味著吉祥、幸運、光明和美好,這也成為當今裕固族人把珍珠鹿當作神鹿和圖騰來看待的文化傳統。進入2010年后,裕固族傳統樂器天鵝琴也成為裕固族建筑雕塑的重要題材之一,這同樣來源于裕固族民間傳說《天鵝琴》[14](P77-79)。這個故事之所以成為當前裕固族人建筑敘事的重要題材,一方面是要告訴人們天鵝琴是極具裕固族特色文化的樂器,對呈現裕固族民族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對民間故事《天鵝琴的傳說》中的主人公所具有的道德品質的贊頌和認同。故事主人公蘇克爾整天為部落首領放牧,卻仍然餓肚子,但他依然放聲歌唱,不僅使他自己和其他牧民忘記了痛苦和磨難,也吸引了美麗的天鵝仙子,從這點可以看出蘇克爾具有勤勞、樂觀的道德品質。當天鵝被老鷹殺死之后,他傷心欲絕,還要火葬天鵝,從這可以看出蘇克爾重情重義的道德品質。最后,蘇克爾的所作所為也得到天鵝仙子的認可并與之結為夫婦。因此,天鵝琴雕塑敘說的是裕固族人對故事主人公蘇克爾勤勞、樂觀、重情重義道德品質的贊頌,同時也是對天鵝仙子漂亮、善良的肯定。

  3.宗教建筑的倫理敘事宗教場所承擔著重要的儀式與法術功能,表達的是一種神性敘事,同時具有強烈的教諭性敘事功能[2]。裕固族人通過修建轉經輪、佛塔,重建寺院,恢復祭鄂博儀式和在路邊山坡上搭建經幡等建筑實踐,向人們呈現了這個民族的藏傳佛教信仰。由于藏傳佛教的文化價值體系由倫理范疇和認識范疇組成[15],因此藏傳佛教在裕固族地區的傳播過程中,同時也將藏傳佛教中的倫理思想傳達給了信教民眾。如藏傳佛教的信仰突出地表現為普渡眾生的慈悲利他的道德,這種信仰道德成為裕固地區傳統倫理規范的主導,它要求信眾奉行慈悲善良、樂于奉獻。藏傳佛教的倫理觀念不僅存在于教義、儀軌中,還通過寺院建筑、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呈現出來。從當前裕固族地區一個佛教寺院的導游解說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的倫理敘事功能。導游解說大經堂墻壁上的《和睦四友》圖時說:“畫面上有四種動物,即大象、猴子、山兔、松雞,一個馱一個,在仙境般的草地上散步,藏胞認為這幅畫是家庭和睦、鄰里友善、生活祥瑞、世界太平的象征……提醒人們要互相愛護、和睦相處,這樣才能獲得生活的安寧和天神的保佑。”[16]

  4.游牧民族傳統生活場景建筑表達的倫理敘事在廣場、景區、游牧文化展示中心的建設和壁畫設計等建筑實踐中,借用游牧民族傳統生活場景呈現裕固族傳統生活,一方面展現了裕固族游牧生活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呈現了裕固族人的獨特品性。在傳統游牧文化的建筑表達中,一般選擇打羊毛、捻線、織褐子、打酥油等勞動場景和酥油桶、石碾、石磨、木車、駝隊等常用生活器物呈現裕固族傳統游牧日常生活場景;選取騎行、弓箭、賽馬、頂杠子、摔跤、拉棍、拉爬牛等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來呈現裕固族的生活風俗。日常勞動生活場景的選擇反映出裕固族人的吃苦耐勞的勞動品性,傳統體育項目頂杠子、摔跤、拉棍、拉爬牛等力量型項目的選擇反映出的是裕固族作為游牧民族崇尚強壯和力量的特性。作為游牧民族騎馬、打獵是必備的生產生活技能,因此騎行、弓箭、賽馬體現了裕固族人善騎善射的民族特性。這些民族道德品性的呈現與裕固族民間故事中所體現出的人物德性特質高度一致,如在英雄傳說或善惡民間故事的敘事中,英雄和善的一方往往具有強壯的體魄、較高的騎射技術和勤勞、善良、勇敢的品質。

  四、民族傳統文化建筑表達的倫理教化功能

  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一方面突出了裕固族的文化特色,起到了強化民族成員的民族意識、提高民族成員的民族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筑向民族成員傳達了民族倫理觀念,使人們意識到一個民族成員應具有的著裝、言行和道德品質,同時人們在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實踐中重新解讀了民族傳統倫理觀念,構建出符合時代特征的民族倫理觀念。

  1.傳統民族倫理的傳達功能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建筑通過構造某種風格,用特有的象征性符號或語言形成氛圍和環境,間接性地表達或投射某種“意義”,反映一定的情緒和感受,或者闡明某種思想和觀念,進而使人們受到感染與教化。在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建筑實踐中,每個建筑都能凸顯裕固族的倫理價值,傳達了裕固族人特有的倫理價值觀。如“紅纓帽”、“頭面”、“珍珠神鹿”、“天鵝琴”等符號和雕像的建構,宗教場所的新修或重建都體現了不同層面的倫理價值。“紅纓帽”、“戴頭面”是對裕固族女英雄薩爾阿瑪珂才貌出眾、武藝高強、為民族利益挺身而出、謙虛、賢惠道德品質的致敬;“珍珠神鹿”隱含著裕固族人對自由戀愛的追求,對忠貞、勤勞、善良、堅韌、頑強品質的認同;天鵝琴雕塑的廣泛運用,顯示裕固族人對勤勞、樂觀精神、善良品格的強調;而宗教場所的建設體現了宗教神是信教群眾日常行為規范道德法的神性監督者的倫理內涵;游牧生活場景的再現反映出裕固族人對游牧民族所具有的勤勞勇敢、善騎善射德性觀的認同。正是通過建筑敘事裕固族的傳統道德圖像和道德期望得以具體化、清晰化,實現了民族傳統倫理的傳達功能。

  2.日常行為的倫理導向功能在裕固族的建筑表達中,通過英雄敘事、民間故事形象的道德品質呈現和游牧民族生活觀和勞動觀的敘事,引導民族成員培養民族德性,因此具有明顯德性塑造和規范引導功能。這種導向性功能在宗教建筑中,表現得尤為明顯。裕固族人在宗教場所中不僅需要遵守相關的規范、禁忌,還會重溫宗教教義等規范對人的要求。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在宗教場所中體悟到的神的存在感,會延伸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空間中,成為日常生活中最高的道德監督者,監督著他們的日常行為規范。在筆者的田野調查中,裕固人對外人強調宗教信仰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認為這是少數民族身份的體現;二是信仰對于他們自身日常生活的規范指引作用。調查對象不只一次地向我提到過:“只要信仰這個東西,你總會得到福報的,一個人為什么會事事順利,更為重要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信這些東西,按所信仰的宗教規范行事”。他給筆者舉反例時說道:“那些貪污受賄的官員為什么如此膽大妄為,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沒有信仰,心中沒有神,也就沒有畏懼感。如果一個人心中有神,他就會時刻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天在看著、神在看著,他自然而然就不敢那么做了。”

  3.民族現代倫理的建構功能一些學者認為敘事是一種技巧,通過敘事可以營構具體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訴求[17](P1-11),或者是通過敘事可以呈現、建構重大的倫理主題[18](P24)。進入現代,紀念女英雄的傳統服飾符號被運用到了現代建筑敘事中,這種英雄觀也得到了現代性解讀。在肅南縣中華裕固族西至哈志風情苑“裕固女神”雕塑的碑牌介紹中提到:“裕固女神景觀是根據裕固族民間流傳的薩娜瑪珂的故事,為突出裕固族服飾文化,展現裕固族女英雄的光輝形象,將裕固族婦女的頭面和紅纓帽子糅合在設計當中,以鮮艷的色彩,柔和的結構線條,剛柔并濟的造型特征,充分體現了裕固族熱情洋溢、頑強奮斗的民族個性和精神風貌。”從這些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裕固族服飾“紅纓帽”、“頭面”所具有的挺身而出、奮勇殺敵、勇敢賢惠、謙虛的女英雄的傳統道德意涵通過解讀引申為熱情洋溢、頑強奮斗的裕固族民族個性和精神面貌,從而使傳統道德具有了時代特征。裕固族人宣傳中華裕固族風情走廊景區“祁連神鹿”景點的資料中寫道:“‘神鹿’騰空躍起象征裕固族的騰飛發展。‘神鹿’頭頂珍珠,嘴銜雪蓮花,寓意吉祥如意、堅韌不拔。祥云繚繞以及祁連山、紅太陽象征富饒、光明與希望。”[19]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當代裕固族人對“珍珠鹿”所隱含的傳統倫理觀念進行了現代解讀。在傳統敘事中,珍珠鹿隱含著對自由戀愛、忠貞愛情的追求,對主人公勤勞善良、堅韌、頑強的德性品質認同。在當代的解讀中,珍珠鹿被建構為裕固族民族發展騰飛的想象,背后隱含著裕固族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堅忍不拔精神和吉祥如意寓意的道德敘事,建構出裕固族民族奮發向上發展的現代精神品質。裕固族在傳統文化的建筑表達實踐中,通過民族傳統文化符號的借用使建筑不僅具有了民族文化表達的功能,同時也使建筑具有了倫理敘事和教化的功能,成為裕固族人利用傳統文化資源構建符合時代特征的現代倫理價值觀的有效方式,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在建筑實踐方面應用的有益嘗試。

文章標題:建筑表達倫理敘事主要依據什么方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lunli/39866.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 午夜一区|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99 | 超碰在线免费公开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ⅴ国产馆 | 日本小视频网站 | 亚洲精品精品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 www.国产91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69精品久久99不卡免费版 |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 | 大香在线伊779 |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五月色 | 91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成人午夜 | 亚洲精品久久久9婷婷中文字幕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性色在线 | 久久国产一区 | 午夜精品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久久久精品综合 | 国产小视频自拍 | 亚洲专区在线 | 91成人免费看片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三区 | 岛国一区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 | 中文字幕黄色大片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 亚洲成人日韩 | 黄色网一级片 |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