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邏輯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10 09:00 熱度:
內容摘要: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現代建筑與城市設計進行了大量有益嘗試,但同時,冠以各種名目的設計作品迭出,建筑與城市呈現出一種空前的“變臉”狀態,其間環境質量惡化、城市發展混亂、文化傳統失落等問題層出不窮。但一概否認“變”,亦不可。就此從“善變”與“嬗變”的區分、表現、實質等進行淺析,梳理脈絡,從而為借鑒、吸收國外設計經驗,成功獲取他山之“玉”提供較為全面的認識和工具。
關鍵詞:現代建筑與城市設計,嬗變,善變,啟示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乘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一路前行,建筑與城市設計取得長足進步,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和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引動了人們對精神層面追求的日甚一日。我國學術界也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環境設計方面的問題,一時各種西方國家的相關理論伴隨著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涌入設計視野。值得肯定的是,大量各種規模、層次的有益嘗試,將我國的環境設計發展引入了一個新時期。但與此同時,冠以各種文化思潮、風格流派名目的設計作品迭出,花樣紛飛、品類眩目,拆、改、建以驚人的速度頻現,建筑與城市呈現空前的“變臉”狀態,其間環境質量惡化、城市發展混亂、文化傳統失落等問題層出不窮。但,是否因此一概否認“變”,止步于前人的金科玉律。這看似矛盾,而今卻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就“嬗變”的表現、原因、實質等進行分析闡述,梳理脈絡、理清思路,將為借鑒、吸收國外設計經驗、方法,成功獲取他山之“玉”提供較為全面的認識和工具。
善變與嬗變
不知自何時起,“善變”和“嬗變”泛化成一種流行語匯,在口口相傳或是音頻往來時,幾乎完全等同;在書刊報章、雜志期刊等紙媒中,通用之事司空見慣;更甚者,有大眾媒體美名的網絡空間,“善變”和“嬗變”幾乎合而為一,似乎“嬗變”可以完全取代“善變”,而點擊“嬗變”的網頁,呈現的都是“善變”的表意…究竟是張冠李戴,“善變”的高深化;抑或僅僅為聚攏眼球,“嬗變”成“善變”替罪羔羊;還是在意義上有著交疊之處或連帶關系,這背后又隱含了什么,有必要先理清楚。
善變
善變:易于改變,多變。
當今世界的改變速度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未曾經歷的,時下的設計、置身的城市,給了我們如此“善變”的感受,目眩神迷、轉瞬即逝……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變”成了不變的主題,各種文化思潮波浪翻涌、前赴后繼,風格流派林林總總、鋪天蓋地,設計作品迭出,花樣紛飛、品類眩目,拆、改、建以驚人的速度頻現,建筑與城市呈現出一種空前的“變臉”狀態,其間環境質量惡化、城市發展混亂、文化傳統失落等問題層出不窮。就如新與舊的對峙—這個永恒的話題,在當今世界多元雜糅的背景下,舊城、老屋將何去何從?雖現代人的認識已改變很多,但在利益的驅使下,新、老再次狹路相逢,觸目驚心的一幕仍在上演。舊的街巷里弄、老的房舍屋宇,是記憶、是根、是時空交匯時凝固的雕塑,況歷史也不容草率的一筆勾銷,對于城市、國家、民族更是獨特魅力的源泉所在﹗借由一位現代建筑大師的感受,將這不同以往的表象特征化,凝練為①瞬息萬變的超級都市②“轉瞬即逝”的流行③失去場所歸屬和記憶的人④電子網絡模糊了虛實界限,改變人與家庭、社會的交流方式,也改變了空間的存在方式。這雖是表象,但同時也擔負“因”的作用,推波助瀾﹗深究其因,財富積累—科技發展—思潮涌動—大眾崛起—需求多元—高復雜性—不確定性,彼此互為動力、激發催生,雖運動是絕對的,不可阻滯,但為了以更高速度前行,補充給養和適度休息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還需辨別方向,否則南轅北轍,人禍甚于天災。舒爾茲立于社會歷史角度中肯地講:“如果事物變化太快了,歷史就變得難以定形,因此,人們為了發展自身,發展他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就需要一種相對穩定的場所體系。”為了更好的發展,少一些“善變”。
嬗變
變:變化;改變。嬗變:演變。
將“變”視作多維向度的運動,是一種發展,是矛盾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實踐的因、果及動力,更是在人類起源、成長、壯大進程中的一種必然性的體現。依此反觀我們的城市,工業化進程極大激勵了城市化浪潮涌動,城市作為高度發展的人類共同生活的一種集和形式,它發展的迅捷與多變讓人始料未及,“城市在片斷化,至少,建筑形式的視覺連續性已不能把握,如流動漩渦。原有的建筑變的迅速不合時宜,無法靈活適應現代城市的不可測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可測。而建筑早已淪為快速城市代謝物,消費品的宿命——短命、易耗、用完即棄。”在此召喚下,建筑設計就如伊東豐雄所言:“我的建筑沒有必要存在一百年或更長的時間。在設計某個項目時,我關心它在該時期或其后20年作何用。隨建筑材料、建筑技術的進一步更新發展或經濟及社會條件的變化,在其竣工后,就沒有人再需要它了。”難怪密斯以一種決定性黑格爾似的口氣斷言:建筑學是用空間術語表達的時代意志。它活著,且常變常新。
嬗變,一種發展,一種由矛盾雙方交鋒而產生的推進狀態、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進動勢、總體上積極的趨向,是實踐的作用及其相互間影響滲透的必然結果。另外,較之“變”被視作多維向度的運動,“嬗變”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在籌謀建筑與城市設計時方案應該考慮到城市的文脈及社會發展、科技等領域的變化和進程。
變是人類成長壯大、不斷前行的不變主題,特別是,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末的百余年中,現代建筑與城市設計所呈現的顛覆性變革,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從后現代主義到新現代主義、從弱小到強勢、從曲線到直線、從繁復優雅到單純冷峻、從機械理性到人性有機、從形式服從功能到功能跟隨形式、從“居住的機器”到“帶裝飾的遮蔽體”、從疑惑謹慎到頂禮膜拜、從為人稱道至為人詬病、從高潮迭起到日漸式微、從天下一統到群雄紛爭……從其獨特而又寓共性的成長軌跡中,可得出兩大啟示。
啟示一:“嬗變”,是發展、必然、總體上積極的趨向,是實踐的因、果及動力,也是實踐的作用及其相互間影響滲透的結果,更是於人類起源、成長、壯大進程中的一種必然性的體現。其得益于思想的突破、科技的進步、需求的改變、目標人群的轉向及其他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發。思想上的破舊立新,必然激起科學技術領域的銳意進取,大批新技術新材料的面世,為“變”提供物質基礎,而觀念變革引動新需求,在新需求促使下,眾多新領域群雄并起,物質基礎厚積,科學技術蓬勃,使精英專有轉向大眾分享,需求多元導致風格多樣,風格及其背后的理念又與個人、民族、信仰、政治、經濟、文化、地域、時代等結合,多元化日甚…它們相互激發可產生巨大動能,影響波及廣泛,不僅限于建筑、城市,對于整個社會進程和人類的發展都發揮強勁之推動作用。
啟示二:西方國家一個多世紀的逐步摸索、多方嘗試與不懈實踐,促成了當下世界大部分城市的建筑格局與城市風貌,這中間曾遭遇了建筑設計、城市設計上前所未有的理論跟不上建設發展需求的困境,嶄新的城市出現了空前的環境惡化、生態失衡,交通擁堵,規劃混亂,風格上紛繁雜沓、千人共面,割斷舊城市文脈,破壞歷史面貌,這類情況屢屢出現、愈演愈烈,令人無法等閑視之。因此,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如何攜手共贏,發展中國家如何擺脫浮躁心態,更加穩健管理、通盤籌劃,在發展現代建筑和城市的過程中力求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創建具有現代特點的、同時也是城市文脈的當代建筑和城市設計,是非常迫切的、首當其沖的重要任務。
參考書目:
吳良鏞.21世紀建筑學的展望.建筑學報,1998,12
吳煥加.現代西方建筑的故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賴因博恩/科赫著湯朔寧等譯城市設計構思教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克里斯蒂安﹒德維葉.城市建筑學與城市設計.建筑學報,1985
劉易斯.芒福德,倪文彥,宋峻嶺譯.城市發展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大師系列叢書編輯部.伊東豐雄的作品與思想.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柯林﹒羅弗瑞德﹒科特,童明譯,拼貼城市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9
王受之現代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12
劉捷.城市形態的整合.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辭!飞虾^o書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任海瀾碩士研究生環境藝術設計與理論研究13820134080天津西青區賓水西道延長線天津師范大學主校區郵300387)
文章標題:我國現代建筑與城市設計中的善變與嬗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luoji/411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