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3-11-14 10:12 熱度: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作為服裝界里永不過時的元素被各國人們所喜愛,也始終是各國著名服裝設計師們熱衷選擇的時尚元素之一。本文詳細論述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飾面料、色彩、款式和圖案中的體現,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所擁有的文化底蘊和運用價值。
1前言
所謂的中國傳統元素應該就是讓人們看到后馬上會聯想到“傳統中國”,在中國的傳統服飾中,什么人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有著嚴格的規定,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的許多傳統文化都蘊含在服飾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思想。它的核心是中庸、和諧、內斂。這些傳統文化都可以在服裝上得以充分的體現。國傳統元素是一種神韻,不是一件旗袍、大燈籠袖或者某種色彩可以詮釋的。美術權威論文《藝術教育》雜志以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交流藝術教育經驗、探討藝術教育管理和教學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匯集國內外藝術教育信息、促進藝術教育 事業持續繁榮和發展為辦刊宗旨;是藝術教育管理工作者交流改革思路和管理經驗的平臺;是藝術教育教學工作者探討教改、研討學術的舞臺;是為高等藝術院校、 師范和普通高等院校的藝術教育單位(院、系、中心等)、中等藝術學校及業余教育單位的領導、教師及管理人員服務的綜合性期刊。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飾中的體現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服裝必然包含著三個元素,那就是面料、色彩和款式。不同年齡或不同身份地位和消費水平的人對這三個服飾里的重要元素都有著不同的需求,根據季節的變化還有科技、工藝水平的不斷發展,服裝的面料、色彩和款式也都在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所以這三個重要因素足以讓服飾千變萬化,來適應各種人群對中式服裝的不同需要。中國傳統元素在服裝里可以體現在這三方面的任意一點上。
2.1面料。
總體來講,中式傳統服裝的面料選擇十分廣泛,但其中有些面料卻是中國獨有的或是最先運用在服飾中的。例如大麻被稱為漢麻;苧麻,被稱為中國草;絲綢也是我國特有的面料。而棉布最早則是從印度引進的。其他的面料包括綾、羅、絹、綺、綿、紈等。我們看到在出土的西周時的織物中,麻織品的精細程度甚至可與絲織物相媲美。由此可以看出,中式的服裝不僅僅是單純的從形制和款式上同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服裝有所區別,而且在服裝的面料上也頗有特色。也正是因為這些獨特的服裝面料使中式服裝增色不少。
2.2色彩。
傳統的中式服裝在色彩上是很有講究的,也并不是所有顏色都適合人們的日常穿著。
在禮儀禮法中明確規定了服飾的色彩,不同的服裝顏色代表的是不同人物身份的高低貴賤,而且在生活中還忌穿“賤色”和“兇色”。所謂“賤色”,就是從事某種低賤職業者的服裝顏色,這些顏色往往被視為不潔之色,民間把它們稱為禁忌的顏色,比如綠色頭巾就是一種賤人所穿服裝中的一種。因為民間認為綠色和青碧色多為娼妓優伶等身份的人穿用。另外“依五色、五行與四神方位的說法,春德為木,據于東方,其色為青;夏德為火,據于南方,其色為紅;秋德為金,據于西方,其色為白;冬德為水,據于北方,其色為黑。”由此可見,通常看似普通的顏色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上蘊含著深層的含義。中國自周代以來建立服飾制度,認為色彩是漢民服飾禮儀中最為重要的。但在現代的服飾上配色高艷度、強對比卻成了中式服裝的典型的配色方法。傳統服裝色彩受到陰陽五行影響,有青、紅、黑、白、黃五色的說法。這五種顏色被視為正色,其余顏色則為間色。正色在大多數朝代為上等社會專用的,代表著高貴,成為民間人們所喜歡和追求的色彩。從配色方法看,強對比和高純度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強烈的對比色往往在黑白、金銀等中性色的配合下使服裝顯得更加輝煌艷麗且不失渾樸大方的氣質。中國民間則對藍色有傳統喜愛,發明了藍印花布、靛藍蠟染布等。藍色與黃種人的膚色相配在一起比較協調,能夠產生柔和的色對比效果。民間的服飾作為一種特定的審美范疇有著自己的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和藝術特征[2]。
2.3款式。
中國傳統元素服飾正是因為其獨特的款式風格才風靡世界。而現代的中式服裝中仍沿用著許多傳統的細節與款式。傳統的款式包括對襟、斜襟、一字領、裙子側擺處的開叉、燈籠袖、上衣下裳的形式、袍衫等等。領子分為斜交領、對開領、立領。在裝飾手法上通常使用鑲、嵌、滾、盤、繡等種工藝。中式的服裝崇尚自然下垂,強調的是縱向感,不會過分地夸張肩部,長長的衣袖和筒形的袍裙等使四肢顯得有挺拔感。我們所熟悉的中山裝就是中國文化同西方文化求同存異的典型,它是由孫中山先生仿照童子軍格式而定,所以被稱為中山裝。衣服為翻領,對襟,五紐,前胸左右各有兩個方形凸袋,有軟蓋,衣長及臀,袖長及脈;褲子前面開,用暗紐,左右二暗袋,右后臀部有一個褲袋,有軟蓋。從裝飾特點上看,由于中式服裝表現的是二維效果,屬于平面直線裁剪,所以裝飾也主要以二維效果為主,強調平面的裝飾。裝飾手段有鑲、盤、滾、繡、嵌等幾大工藝。這些工藝的巧妙運用,使中式服裝造型簡練,色彩靚麗,讓人在穿著它時既能顯示出獨特的氣質又不失美觀。刺繡用于服裝中的歷史悠久。發展到后來,甚至形成了“衣必錦繡”。在現代的中式服裝中運用平面刺繡的方法來裝飾服裝表面空間的手法是沿用至今的最常用到的手法。尤其是精妙絕倫的刺繡工藝與精致的絲綢面料相配合,使服裝充滿東方風韻,令人贊嘆不已[3]。
2.4圖案。
中式傳統服飾上的圖案考究而精美,而且涉及的樣式和種類也十分豐富。這些豐富多彩的圖案紋樣里有飛禽走獸、四季花卉、山巒亭閣、幾何紋樣等,或抽象或具象、或夸張或寫實,風格全面且精美,具有豐富的內涵。從古至今,無論是在高貴的綢緞還是樸素的民間印花布里,吉祥紋樣運用都極為廣泛。這表明中式服裝喜歡利用圖案表示吉祥祝愿。如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九龍戲珠、蜥龍鬧靈芝等圖案,不僅隱喻著圖騰的崇拜,而且以類似的圖案來抒發“龍的傳人”的情感。像鳳穿牡丹、團鶴仙壽、鶴鹿同春、喜鵲登梅、連年有余、吉祥八寶、福祿壽喜等圖案,反映了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希望。其中還包括幾何紋樣、飛禽走獸、四季花卉等類型,這里最具特點的是皇帝的龍袍。因為皇帝作為真龍天子,所以龍袍上的十二章紋圖案各有寓意:“山”代表穩重;“華蟲”取文麗的含義;“日、月、星”取照臨的含義;“藻”代表潔凈;“粉米”表示滋養;“火”取光明之意;“宗彝”表示忠孝;“黼”取表示決斷;“黻”取代表明辨。在古代的官服中包含的圖案里也更是充滿寓意和標識作用。例如在明清文官服飾中多采用飛禽圖案,武官的則多為走獸圖案。其實說起服飾的裝飾,它是從原始部落時就已存在的,在那時的巖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物就已經穿有不同飾物的服裝。在商代的墓室壁畫里我們看到奴隸主們的服裝繡有云紋或幾何紋圖案。在眾多的裝飾圖案中“寶相花”是最具代表性的裝飾圖案,它是佛教的象征性名物,是佛教廟宇中最莊嚴的裝飾,后來才被用到了織錦上,成了衣衾上的花紋。寶相花圖案在唐代開始被用于衣服上,從此它從莊嚴的佛教殿堂走進了世俗的生活。到后來出現了變體的寶相花,帶有變體寶相花的紋錦和變體寶相花紋的錦鞋也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在中式服飾中,傳統的吉祥動物圖案有:兔,它性情溫順,象征著很強的繁殖力,寓意著年年豐收;玉兔可以搗藥,所以還有除病治病的意思;魚,寓意著“余”,有年年有余,魚躍龍門之意;蝙蝠,諧音“福”,有祝福和多福之意。其他常見的傳統圖案有“多子多福”、“喜上眉梢”、“榴開百子”、“花開富貴”等等。
3結語
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衣冠王國,始終為世界服裝的發展提供著素材,許多中國所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各個時期的服飾也成為世界各國服裝設計師競相參考與模仿的樣本。所以服裝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不僅可以美化人們同時還可以讓世界各國的人們通過服裝去了解他國的風俗文化,世界各國的文化也可以通過服裝進行交流和借鑒,并且從中把我們的中式元素進行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從而把它們應用到更多的領域中。
文章標題: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服飾中的體現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shu/1961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