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4-02-08 13:56 熱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美術類高職,關鍵能力,特征,途徑
摘要:分析美術類高職學生的特點,借鑒概括學術界關于關鍵能力的內涵,提出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證研究分解美術類高職學生的關鍵能力,提出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途徑。應充分明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提出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對策。
近幾年來大學畢業生在關鍵能力的內涵、特征、培養方式等問題上仍存在比較大的分歧,沒有形成共識,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是美術類高職院校,采用先典型后整體,先實證后理論建構的研究方法,以期對關鍵能力的內涵、特征和培養方式進行解構,尋找對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具有借鑒意義的方法和途徑。
一、職業能力的定義
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勝任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社交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具體包括培養學生自我認知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職業道德、擇業心理素質、就業法律知識、求職技巧等方面,職業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應注重以學生為本。
二、美術類高職學生的特點
關于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首先需要解答的是美術類高職學生的特點,只有充分掌握學生的特點,才能就關鍵能力內涵、特征和培養方式的確定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美術類高職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學生個性特征比較鮮明。一般來說他們有一定的專業特長,悟性較強,個性明顯,思維活躍,想象豐富,接受新事物快。這些特點直接體現在外表形象、服飾打扮和言談舉止上,甚至有時一看就知道這人是搞美術的。例如:在運動會入場式上,美術設計標新立異,男生穿著牛仔褲,剔著青一色光頭,成了運動場上最搶眼的一簇。這說明美術類學生比其他學生更富有創意性和自我表現特征。
二是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主要體現在招生錄取時標準的差異,因美術院校招生的急劇增加,在專業合格的情況下對文化課的要求很低,甚至低了又低。高職院校美術類專業學生整體專業素質得不到提高,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源素質較差。生源素質問題也和社會對美術設計的認識有關,從根本上來說家長和學生還是一直把美術設計放在一個很低的位置,把學美術作為走投無路的選擇。而最近幾年人們又是處于利益的驅動和誘惑使得報考美術設計逐漸成為熱門,不管自己有沒有興趣和天賦,一哄而上,最后學無所成,貽誤前途。這與當前我國的美術類專業招生政策有關,美術類招生文化課過線專業課排名的規定,為差等生學美術提供了契機,同時也說明在專業課評價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彈性”。
三是政治思想意識相對薄弱。在美術院校中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專業輕文化,忽視輕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有的老師和學生認為只要專業成績好,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因而學生政治思想意識薄弱。這與教育革新提倡的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人才目標也是相違背的。
以上現象的存在,說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美術生自身公德意識教育十分重要。
三、國外(地區)高職美術教育課程模式經驗分析
分析比較國內外較為成功的高職教育課程模式,吸收其先進的經驗,對于科學地設置高職美術教育課程模式,從而進行美術類高職院校畢業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是有借鑒作用的。
(一)強調能力本位的“CBE”模式
“CBE”模式源于美國,Competericy-Based Edu-cation的英文縮寫,直譯為能力為基礎的教育,即以培養能力為中心,以能力為目標,以能力為課程核心內容,以能力為評價標準。“CBE”模式的特點:一是對職業崗位進行綜合分析,包括社會發展分析、社會所需人才分析、職業分析、工作分析、任務分析、教學分析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分析找出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與開發;二是對職業崗位能力分層、分解,把崗位能力分為兩層,即專項能力和綜合能力。專項能力是完成一項工作任務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識、態度、經驗和反饋,綜合能力是由多個專項能力構成的整體。每一項能力都有對應的知識模塊,因而又稱模塊型教學法。“CBE”模式突破了傳統學科型教育體系,有利于學生掌握職業崗位能力,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職業選擇的要求。
(二)強調工學交替的“三明治”模式
英國的“三明治”模式,采取學校學習與企業實習交叉進行,在三年的學習時間內,每年的上學期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課、專業基礎和部分專業課,下學期在企業進行專業實習。“三明治”模式的特點是,校企合作工學交替,強調“做中學”,認為科學技術的實踐認知比理論的認知重要,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專業性、職業性、應用性。
上述的高職美術教育課程模式都有共同的特點,在能力本位的思想指導下,從職業崗位分析入手,以目標分解為主要手段,建立教學模塊,確立教學內容,協調模塊間的關系。但也同時存在著借鑒的適合性問題,如學校與企業、學校與學生間的合作關系,經濟支撐等。盡管如此,“突出技能訓練、強調實踐訓練、加強基礎建設”的思想,被認為是辦出職業教育特色的重要標志。
四、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的基本內容
從關鍵能力的內涵分析可以得出,關鍵能力是一種抽象的共性的能力,因此僅從理論思考的角度去建構美術類高職學生的關鍵能力就具有很大的難度,也缺乏可操作性。通過市場企業對高職學生的評價和素質要求來概括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的基本內容。加強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銜接,適時引入企業文化及企業培訓,建立全員就業指導,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一個系統越開放,就越能與外界進行物質信息交流。職業能力培養作為一個系統,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
五、美術類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途徑
1.設置關鍵能力培養課程是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建設觀,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是以職業目標為基礎的“就業導向”課程。具體而言美術類高職以關鍵能力為目標的課程建設包括:
(1)美術類高職作為職業院校應該強調職業行為能力的培養,需要開設職業行為課程,包含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職業規劃課程、語言應用課程等。
(2)美術類高職應強調交流與合作能力、人文素質的培養,需要開設通識教育和人文素質課程,包含公共關系學,社交禮儀課程,世界史、中國史、哲學史、文化史、文學史等課程。
(3)美術類高職應強調學生心理素質能力的培養,需要開設相關心理方面的課程。
2.以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職業院校是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性技術人才,特別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社會實踐是培養鍛煉學生關鍵能力的重要途徑。以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應堅持社會實踐與素質教育實踐相結合;與專業實踐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通過社會實踐的“四個結合”培養美術類高職學生的關鍵能力。
3. 以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學生管理工作。
高等職業教育實行的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較強的關鍵能力不能等到工作崗位上再去培養,而應該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應該貫穿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始終,其包括學生自覺的養成和學院日常的耐心教育與嚴格管理。最終目的就是通過被動強迫的管理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行為。守時、守紀是用人單位對就業者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養關鍵能力的基礎,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秩序,保證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是培養學生守時、守紀的必要手段。學校日常的嚴格要求和學生一點一滴的積累,會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行為基礎。
六、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學生正確的自我認知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培養應以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切入點,進而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特性和潛在優勢,能對自身價值進行準確定位,從而避免在擇業過程中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盲目就業的現象。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增強社會競爭力傳統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強調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共性的發展,忽略學生個性的發揮,因而造成大量高文憑、低能力的“人才”充斥企業,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同時導致學生缺乏適應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掌握知識與能力,提高素質,有利于充分發掘學生的自我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七、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實踐的主要問題。
學校的重視程度尚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尚待解決隨著勞動力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能力培養越來越重要。有關部門曾針對“在求職過程中,最困擾畢業生的是什么”的問題做過調查統計,在十項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就業指導不夠,對社會缺乏了解,優勢難以發揮,能力不足,學校支持不夠。就業指導不夠占據首位,其原因主要是就業指導方面缺乏專業的機構和人員,未建立科學規范的職業指導制度,使很多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不能正確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弱勢,以致手足無措。近幾年,各高職院校在快速擴招的壓力下積極引進專業教師,加快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但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幾乎沒有將職業能力培養師資隊伍的建設列入議程。同時,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理論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各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認識不到位,僅僅是將就業指導課提上日程,而且更多地局限于對就業政策的宣傳、對擇業技巧的傳授等方面。
學生對職業能力培養的認識程度及關注度尚需加強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很多學生不懂得何謂“生涯規劃”、“職業能力”,不知道自己想從事或能從事何種職業,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素質。筆者在就業指導課中對學生進行的隨機調查中發現,將近80%的學生認為“自己畢業后能有一份工作就足夠了,至于生涯規劃、職業能力,不知道也沒關系”;“其實所謂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就是去找工作嗎?兩者之間沒有實質性差別”……從這些調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將找到工作作為自己根本且唯一的目標,將職業能力的培養簡單等同于“找工作”,對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往往是被動接受,根本談不上主動設計、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八、創新實踐型美術人才的培養是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就美術類專業而言,實踐教學是各專業日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素質、創新型美術人才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臨新的形勢,周濟部長曾指出: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教育,應該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主要著力點。據此,針對美術類專業大學生特點,本實驗區著眼于構建適合于美術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探索形式多樣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一個靈活多樣、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搭建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以及修訂和完善系列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管理制度等,充分利用綜合性美術院校的獨特優勢,在觀念意識、內容和形式上為美術類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和內部成才環境,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機制和措施。因此,實驗區的建設和發展,對積極推進我院“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廣適應”創新型美術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無疑發揮重要作用。
我國社會職業技術崗位的分工不同、行業和地區之間存在的發展不平衡性,以及高等學校辦學基礎、辦學條件的差異,決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決定了不同學校承擔著不同的人才培養任務。因此,我們學校必須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和自身條件,確定專業層次和類型,大膽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培養出受社會歡迎、有特色、高質量的美術人才,創出學校的聲譽和特色。
文章標題:如何培養高職美術類畢業生職業能力美術論文發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shu/2019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