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19 10:18 熱度:
摘要:針對不同群體之間的景觀審美體驗差異,初步分析其之間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景觀;審美體驗;探討
1.景觀的概念
景觀,一般的概念是指地表自然景色和人文綜合景色,被認為是人類生活環境中空間的總和和視覺所觸及的一切整體,從本質上講,它因人的視覺而存在。在這樣一個整體中,各構成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復雜的景觀系統,當景觀系統與其它自然和社會的系統相聯系時,它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就表現出來,當它與人類的審美系統相聯系時,它作為審美體驗的客體而存在,表現出它的審美功能,中國人歷來對景觀講究“天人合一”,在古代觀念中,自然界的樹木,河流山石等都是上天賜給的,眾民是天生下來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從自身的需求出發,把自然景觀視作崇拜的對象,實用的對象,審美的對象。這種自然生合的生長和循環與人類生存密不可分。使人們在長期實踐中,與自然結成了“共生”“共榮”關系,但隨著人類的進步,原始樹莊向城鎮演進,逐漸與自然相分離,人們重新改變了景觀,栽花植樹,再現人造第二景觀,將自然景觀融入到人造環境中,逐漸希望返璞歸真、重返自然。可是,景觀作為一種視覺對象,既是自然景觀,又是一種生態景象和文化景象,景觀是人類的環境中一切視覺事物的總和。
2.審美體驗的概念
審美體驗,首先是審美的,它不同于一般非審美體驗,審美體驗總是與如下審美特征相連的,無功利、直覺、想象、意象等,而非審美體驗則常常涉及功利,實用等特征。其次,審美體驗是一種體驗,它不同于一般經驗,經驗屬于表層的,日常消息性的,可以為普遍心理學把握的感官印象,而體驗是深層的,高強度的或難以言說的瞬間性的生命直覺,也就是說,審美體驗是一種既不同于非審美體驗,又不同于一般審美經驗的特殊的東西,它該是那種深層的、活生生的,令人沉醉癡迷而難以言說的瞬間性審美直覺。審美要有主體的層面。包括主觀愿望和審美能力,還要有審美的客觀層面,地域性,還要有歷史文化的積淀。在審美當中我們就像過節一樣,在審美中人的精神自由,可以達到很高很高的層面。
3.景觀的審美體驗
景觀的美學質量是景觀系統與人類審美意識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時的功能表現,也即景觀的美學質量不但取決于景觀的客觀特征,還取決于主觀審美趣味,美學價值系統分別由景觀審美意識系統的各個層次與景觀信息系統的各對應層次相結合而產生,包含有韻律美價值,新奇美價值和意蘊美價值,其中景觀的韻律美價值基于經驗貴傳的景觀審美心理結構與景觀內部空間結構結合產生的,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使人類成為一種偏重于通過視覺來感知環境的動物,并具有對視覺環境(景觀)吉兇,根據其空間結構的特點作出各種戰略評價的心理能力,盡管這種能力對現代人說已失去原有的生態功利意義,但它對現代人審美偏好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人們習慣于“詩情畫意”來描述和評價美的景觀,殊不知正是這種“詩情畫意”的意識背后,潛藏著原始的人類的景觀戰略意識,這一層次上的景觀美學價值是永恒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也是最基本的,而其它兩個層次的美學價值,則是不穩定的、局限的、次生的,而自然景觀是全人類世世代代所共享的資源,對其韻律美價值的認識和評價具有普遍意義。
4.景觀審美體驗在不同類型人群之間差異
景觀是大眾的景觀,所以景觀美學質量的衡量標準是大眾的審美趣味,但不同群體之間存在某種差異。
4.1中國和西方沿著不同的軌跡發展。
中國人奉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這使得中國人沒有走西方重客觀分析的路徑,是身入自然其中去體驗、感悟,直覺地把握自然如人生一樣的生命律動。西方人的宇宙觀傾向于把自然看作人的對立面,注重“天人相分”因此發展了對自然進行客觀分析的趨向.中國人從內在于我的觀點看自然,從而得其美,這是中國人比西方人較早發現自然美的宇宙觀的基礎,或者說心里根源。西方人外在于我的觀點看自然,從而得其真,
中國人把自然看作如自已的美一樣,先秦的比德之風,魏晉的人品之范更直接把自然之美與風度之美等而視之,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走向自然之道,如自然一樣清靜無為。西方人時時提醒自己,自然美是人以外的美,
就時空視點而言,中國人以上下俯仰的心靈去把握自然之圓的流動起伏和它的生生節奏。西方人從固定角度集中一個透視的具點,看到了一個具象的、精確的自然,與此相應,中國人心靈灑脫,上下與天地同流,從有限見無限,又從無限中歸有限,西方則追求時空的無限。
中國的園林藝術美在于它和繪畫藝術為緣,而且如繪畫那樣以自然為藍本,“雖有人做,宛如天開”,這里,園林之美不但和自然之真融為一體,而且和繪畫藝術的真與美緊密相聯。西方的園林藝術美,突出地與科學,技能為緣。它的“合規律性”,主要是合科學規律性,因此,園林中處處呈現出平面的、立體的幾何形,一切景物,無不中規中矩,體現出精確的比例關系。
4.2、南北呈現不同表現。
和西方園林系統的嚴整秩序之美相比較,中國園林系統突出地表現出參差天趣之美,但是在中國園林系統中,參差天趣也不是涵蓋一切園林的普遍品格,在這方面,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宮苑系統以及北方某些宅園,和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宅園系統也有校為明顯的個性差異。北方宮苑風格之“巨”,首先表現為面積的廣褒性。新現存的北方皇家園林來看,“北海”有1000余畝,頤和園有4300余畝,圓明三園有5200余畝。再者,還表現為園里山大,水大,建筑物量多,體量大,例如頤和園,囊括了整個萬壽山,昆明湖,其中宮殿園林建筑有3000余間,可見規模之大,規模巨大,景物宏多;稱為“壯觀”,用西方美學術語則是崇高,崇高與秀美是相互對照的兩個美學范疇。秀美除了比較小外,還有“各部分見出變化”“不露棱角”,曲線“不強列刺眼”等特點,江南宅園也有這類特點,它們絕不追求對稱秩序,整章劃一,而追求各部分見出變化……而最突出的一點,新是“小巧”。往往江南宅園地不求廣,園不求大,山不求高,水不求深,只求能供留連,盤恒守拙、養靈、隱退、歸復自然……
北方宮苑之“麗”集中體現在建筑物外觀的色相,裝修以及內容的敷彩,陳設上,這就是金鋪交映,玉照生輝,室內雕繪藻飾,屋面絢麗斑斕。與之相反,江南宅園系統從總體上說,是既不壯麗,也不富麗,它所追求的色調,風格不是那種鋪錦列繡,鎏彩鏤金之美,而是一種清水芙蓉,自然天真之美。
中國古典園林,不論是北方宮苑還是南方宅園,都是建立在“宛自天開”的“真”的基礎之上的,都是程度不同的自然風景園,中國園林或小巧或崇高的造型格局,或淡雅或濃麗,綺麗的色調風貌,以及自由中不會規整的構圖章法,就主要地構成了它那豐富多彩的美。
4.3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差別
專業人員與其它群體審美差異表現在:
專業人員對古村落的田園景觀,古樸的居民,房前的菜園,柴籬,農田曲折的田間小路,臨水的石碑,高大的古榕樹等都有相當高評價。與之相反,非專業人員則對黃色琉璃瓦屋頂的仿古建筑,裝飾豪華奪目的的高級賓館或高層現代樓房有相當程度的喜好。
對此,專業人員有較強的生態意識與非專業人員較強的直觀性,專業人員對灰色調及朦朧的水景評價較高,追求天然野趣和棄俗歸真的浪漫情調。非專業人員對奇特造型地貌的特殊偏愛,由于風.水等自然條件作用影響下往往形成奇特,生動象形地貌,諸如“望夫巖”“童子拜觀音”等,生動的造形地貌使復雜的自然景觀的可讀性增強,給人以鮮明的印象,這也許就是贏得大眾偏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5.不同群體之間存在某種差異,主要由幾方面形成:
5.1首先,人類的系統發育(進化)決定了其生物基因上的景觀編好,它體現在本身的韻律的感知和評價。既指天生的和遺傳的那些傾向,人帶著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這個世界上,而且它們通常更和身體的氣質與結構所含的明顯差別相結合,這些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但實際上,這種民族獨特個性的審美,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歷史地遺傳下來并具有極大穩固的東西,是一種文化審美的歷史沉淀。
5.2環境。
社會政治歷史,科學文化的廣闊背景對審美會發生特定的影響。正因此而形成的君主氣質影響了景觀的建筑及其布局,而且烙印到周圍的自然花木中去了。仿佛是國家制度抽象而成的一種圖示,一種權威性的象征,使人自然而然感受到絕對的君權統治的嚴整氣氛。再者,人的后天社會文化背景影響著人的景觀審美,群體間審美偏好的一致性隨著文化教育程度的增加而減弱。景觀審美的個別差異由獨特的個性,非凡的個人經歷,會使個別人對景觀中的草一木產生不同情感的反映,因此對景觀中的某些信息特別敏感。
5.3景觀分布的地域性。
這種分異意味著景觀信息的存在,它為人們對新的景觀探索提供了可能性,當習慣于某一種景觀中生活的人來到另一種景觀中時,如果新的景觀對他來說太熟悉已致于不包含新的信息或太生疏已無法接受新的景觀信息,則景觀對他來說就不會產生相應的美感。
6.結語:
為了減小不同群體之間所產生的審美體驗差異,提出幾點拙建:
6.1正視差異,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學習活動。主要是開展景觀美學的普及教育,專業教育程度的差異是引起不同群體景觀審美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對大眾進行景觀美學方面的普及教育,可以減少其與專業人員之間的審美觀上的差異。
6.2去異求同,映起公眾的景觀資源保護意識,在大量差異和矛盾面前,我們應尋求并充分利用同一性的方面。
6.3邂實新虛,使破壞性建設降到最低程度。既要保護好地表原有生態系統,減少損失,同時也要積極進行生態系統的恢復,如植樹造林活動,共建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
參考文獻:
王一川.審美體驗論[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
俞孔堅.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吳家驊.景觀形態學:景觀美學比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文章標題:景觀審美體驗初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0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