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0-08-19 11:55 熱度:
摘要:地處湖北武漢的古德寺是一座漢傳佛教寺廟,與中國其它佛教寺廟的建筑相比較,有著迥然不同的建筑特征和裝飾意韻。古德寺融匯多種建筑文化為一體,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宗教建筑風格。
關鍵詞:古德寺;群塔型寺廟建筑;審美特征
佛教的寺廟建筑組合,以其獨有的建筑空間形式,象征或寓意了特殊的宗教文化。縱觀中國宗教建筑,特別是漢傳佛教塔廟建筑,多以中軸對稱的合院式布局為主,建筑造型主要依據(jù)中國傳統(tǒng)建筑結構來營造,但是地處我國中部湖北省武漢市的古德寺,群塔型主體寺廟建筑,既仿緬甸“阿難陀佛寺”,又融匯了歐式建筑特征。
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古德寺,是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作為漢傳佛教佛寺建筑,為什么會出現(xiàn)印緬和歐洲建筑風格呢?
其歷史性原因,至今還未找到權威合適的說法。但是我們從其建筑的表現(xiàn)手法來分析,多種風格共現(xiàn)于古德寺群塔建筑,可以說是建筑設計與宗教文化的一種融匯。任繼愈先生曾提出四種文化現(xiàn)象:(1)文化的繼承與積累現(xiàn)象;(2)文化的衰減與增益現(xiàn)象;(3)文化的勢差現(xiàn)象;(4)文化的融匯現(xiàn)象[1]。古德寺多種建筑文化合為一體,正是文化的融匯現(xiàn)象,這種融合只有在各方都有深厚文化基礎的偉大民族間才有可能發(fā)生。世界建筑藝術,由于文明的融匯而引發(fā)各民族的交流:在歐洲、北部非洲、西亞、南亞、東南亞,及后來的美洲和澳洲等,通過長時間的相互融合、交流而形成了各種風格獨特的藝術體系了,其中包涵希臘、羅馬、拜占庭、哥特、巴洛克等風格;在阿拉伯地區(qū)(即伊斯蘭風格)、埃及、印度、緬甸等地也有著文化的融匯現(xiàn)象,例如印度文化中含有的歐洲文化、西亞阿拉伯文化,以及非洲文化,然后通過佛教文化的傳播,進入緬甸、泰國及中國;在中國,經(jīng)過數(shù)千年探索,也形成了特有的建筑結構體系,其覆蓋面有日本、朝鮮、越南等[2]。
古塔寺群塔型寺廟建筑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仿印緬佛寺建筑風格及禪宗理念
1.1:圓通寶殿(大雄寶殿)是古德寺的核心建筑,是目前國內(nèi)漢傳佛教中仿緬甸“阿難陀寺”建筑形式而建造,在世界僅存的兩座此類建筑風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屬帕那瓦(PANAWA)群塔型主體寺廟建筑。圓通寶殿為單層方形布局,其頂部有九座佛塔造型,佛塔周圍有九十六個蓮花墩和二十四尊菩薩像(圖1)。
圖1古德寺圓通寶殿(大雄寶殿)佛塔造型
古德寺圓通寶殿頂部九座佛塔造型是仿緬甸佛教建筑風格的重點。從整體平面上看,是一座方體的“曼萘羅(梵文Mandala譯音)”式布局。中央的主塔象征世界中心的須彌山,外圍四座塔象征四大部洲,靠近中央的四座塔象征佛的四智。佛塔是佛教建筑中最具有宗教色彩的建筑,隨著佛教的傳播而聳立于亞洲各地。塔頂?shù)娘椢?mdash;—塔剎,則是最具有宗教色彩的宗教符號。一般而言,緬甸的佛塔由四個部分組成:(1)平面為方形的磚砌平臺,或有柱體取代多邊形的底座;(2)一個很高的底座,平面為多邊形;(3)鐘形塔身;(4)圓錐形塔尖,上冠以傘狀塔剎[3]。古德寺佛塔塔剎頂部造型為金屬制作,其造型豐富獨特,寓意“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圖2)。
圖2佛塔造型塔剎 圖3獅象浮雕造型
1.2:圓通寶殿正立面立柱柱頭上飾有獅子和大象頭部的浮雕造型。
柱頂大象背靠背頸脊相連,雄獅獅頭挺立前方,各自造型豐滿、神態(tài)逼真。在南傳佛教中,獅子比喻人中雄杰、精神之導師,象征信心與勇氣,大象則是力量的象征。獅和大象造型主要參考了印度孔雀王朝著名的阿育王柱柱頭造型(圖3)。
2:仿古希臘神廟柱廊特征的古典美
古希臘的建筑以神廟建筑最為發(fā)達,神廟四周環(huán)繞柱廊的做法是在公元前6世紀形成的。神廟最重要的建筑構件是柱子,它有著非常完美的建筑形式:即用石制的梁柱圍繞長方形的建筑主體,形成一圈連續(xù)的圍廊,柱子、梁枋和入口坡頂?shù)纳綁餐瑯嫵山ㄖ闹饕⒚妫瑹o處不體現(xiàn)著和諧、完美、崇高及神秘的特點。古德寺圓通寶殿大殿采用宏偉壯觀的柱廊式建筑布局,立面為愛奧尼式(Ionic)柱頭及哥特式(Gothic)的拱券結構體系,愛奧尼柱式是古希臘建筑最基本的兩種柱式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柱礎,柱頭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對渦卷造型,給人以柔美的感覺,近乎女性人體的美。在當時所處的的社會、文化、經(jīng)濟以及宗教的背景下,古德寺的建筑賦予這種風格以嶄新的美學趣味和相應的形式特點。
3:仿哥特式建筑風格的浪漫意境
圓通寶殿外圍柱廊結構體系由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柱廊以尖拱立柱作為一個間隔,每一個拱券之上開有一大二小的三個圓形花窗,大小花窗的內(nèi)部雕飾圖案各不相同,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圖四)。這種流行于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筑藝術,在古德寺的建筑風格上得以體現(xiàn),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古德寺圓通寶殿的內(nèi)部形成了高曠、單純、統(tǒng)一的建筑空間。拱券給人以空靈、高聳、尖峭的視覺感受,與此同時,建筑的立面形態(tài)越往上其造型越為細巧,形體和裝飾越見玲瓏。古德寺的主殿建筑融入了哥特式的建筑風格特征,使整個主殿充滿了一種超凡脫俗,騰躍向上的動感與氣勢,這種氣勢將佛教的“天國理想”表現(xiàn)得生動、具體。它仿佛讓人們聯(lián)想到在梵天(Brahman)世界里所向往的高度浪漫色彩的意境,貫注著那個時代的宗教信念、宗教情緒和宗教追求,具有極強的象征性意義,同時也顯示出當時高超的建筑技術。
圖4圓通寶殿外圍柱廊結構體系
在古德寺室內(nèi)空間中,“光”有著主導作用,它不僅僅是照明的作用,它在室內(nèi)也起著裝飾的作用,如光的布置、光的造型、光暈、光色以及光影表現(xiàn)等等,在眾多的裝飾元素中往往它是最“搶眼”的因素;而且它又直接地影響其他造型裝飾因素。窗戶主要作用是用來采光,同時也是室內(nèi)外空間交流對話的一種媒介。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窗戶是建筑的眼睛。建筑通過這些精雕細琢或刻意講究的窗戶散發(fā)出西式建筑的靈氣和魅力。柱廊里面墻壁開窗,窗上雕花,沿著柱廊繞大殿一周,疏密有序的雕花連續(xù)成片,花團錦簇令人給目不暇接。這種以透空雕花窗引入室外光線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以達到光在室內(nèi)的透射效果,我們可以想象,太陽的光芒射入圍廊穿過花窗,灑在室內(nèi)大殿的墻上和地上,光影浮動,紋絡重疊,宛如人間仙境。當信仰者沐浴在從窗戶射入的彩色光線中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宛如天堂的感覺,對佛的崇拜之情也會油然而生。(圖4)
4:裝飾紋樣的審美意境
透過古德寺局部破損脫落的墻壁,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是一座磚混結構的建筑,建筑主體沒有出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所常用的木質梁柱。建筑裝飾結構嚴謹,布局合理,門窗及墻壁的設計也頗精致,修飾華麗,無處不體現(xiàn)出建筑構造技術的精湛技藝。建筑頂部造型立柱的蓮花裝飾,據(jù)說是暗合佛家外圓內(nèi)方的宗教思想的。蓮花為佛教的象征,在佛教中蓮花被視為圣花,《華言經(jīng)》里講到蓮花藏世界,凈土宗也稱蓮宗。窗花的造型多樣,很重視造型中的對比關系,形式美的比例關系也很成熟,無論在構圖中還是組群序列,都力圖按比例來形成統(tǒng)一,而且,比例又與尺度相結合,使之與建筑形式的各部分和諧有致,符合人們正常的審美心理(圖5、圖6)。建筑在整體達到統(tǒng)一的同時,還在形、色、質等方面注重對比,將對比寓于統(tǒng)一;如屋項檐口的連續(xù)花卉紋樣,在造型和組合方式上都很重視造型中的微差變化,符合人的視覺審美心理(圖7)。
圖5窗花造型式樣
圖6窗花組合造型
圖7連續(xù)裝飾紋樣
象古德寺這樣融匯多元化風格的建筑,在漢傳佛寺中是罕見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從宗教建筑來說,建筑美應具備符合當?shù)刈诮绦叛鎏厣闹黧w性,古德寺建筑形體的出現(xiàn)是佛教的發(fā)展使建筑與宗教空間的交匯,是其思想、理論的流傳與演變的產(chǎn)物,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任繼愈.中國哲學的過去與未來[J].新化文摘,1993(10):20-22.
[2]胡榴明.漢口古德寺——兼談古德寺與緬甸阿難陀寺之比較[Z].胡榴明文摘,http://huliuming.bokee.com/5353226.html.2006.6.
[3]吳慶洲.建筑哲理、意匠與文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114-125.
文章標題:群塔型寺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1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