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3-06 09:39 熱度:
內容摘要城市休閑綠地隨時展和人們的需求應運而生,具有休閑運動功能的新型公共綠地,是游園和綠化廣場的綜合體現。其大小靈活、視野開闊、功能合理、空間宜人、綠化為主。然而在休閑綠地的構建時,由于行業規范不成熟,理論研究不完善,從業人員的素質有高低,許多不足便顯現出來。城市休閑綠地的景觀構建應詳細了解并仔細研究分析場地環境信息,從功能出發滿足人的需求,致力于自然景觀的提煉和再塑造,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巧妙結合的再創造,并蘊涵文化與藝術的升華,隨時間推移而日臻完美。
關鍵字休閑綠地論文,景觀構建,人性化設計,自然生態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園林綠化建設在我國方興未艾。八十年代的“游園熱”,九十年代未本世紀初的“廣場熱”,都曾以其獨特的魅力或讓人留戀忘返,或轟動一時。值得注意的是,從熱潮中走出來的人們對園林綠地景觀建設更加務實,“以人為本”的理念,自然生態,節水節能節地節約型園林,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原則,已為上下所認同。城市休閑綠地隨時代的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應運而生,憑借其布局合理、環境宜人、景觀優美的特點與自然生態、景觀人文、休閑運動和減災避險的功能定位逐漸為大眾所喜愛。
1、城市休閑綠地的定位及其基本特征論文
城市休閑綠地是在城市中隨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應運而生,可供人們進行休閑運動的一種新型公共綠地,是游園和綠化廣場的綜合體現。其大小靈活,視野開闊,休閑運動功能設施合理,空間宜人,綠化為主。既具有游園對人的關懷,注重景觀的長處,又具有綠化廣場的簡潔明快,開闊集散的共性,同時具有區別其他綠地的特征:鮮明的景觀特色,良好的綠化空間環境,完善的運動休閑場所,運動休閑功能設施尺度合理宜人。
2、城市休閑綠地的作用
2.1調節區域內小氣候
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工(水泥)設施充斥,機動車輛的迅猛遞增和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惡化加劇,使原有區域內的碳氧平衡、熱平衡、水平衡人為改變,對人類的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越來越突出。在城市中,特別是繁華的街道或人口密集的居住區按一定距離或規模(道路可按500-800米,居住區可按3000人以上)建設休閑綠地,能起到人為強化自然體系的的作用,改善(或調節)區域內小氣候。
2.2調節人的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的高速發展,城中的人們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心理壓力大;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將從數量型轉向質量型,從物質轉向精神,從戶內走向戶外。休閑綠地可為生活在鬧市中的人們方便提供運動休閑的場所,人們在休閑綠地中運動休閑,可呼吸新鮮空氣,或觀賞自然風景,均可緩解工作生活壓力,調節情緒,利于身心健康。
3、城市休閑綠地的構成要素及分類論文
地形、水體、植物、建(構)筑物為園林綠地的四大組成要素,這四要素是顯性的。除此之外,自然界的風花雪月、陽光雨露、霜霓霧靄、晝夜變化、季節變化等,場地內的地形地貌,動植物,歷史人文景觀,甚或游覽運動者個體習性、生活習慣、風俗民情等也都可構成休閑綠地的顯性要素。時間、空間、人性化是休閑綠地的基本框架。戶外運動休閑活動空間是城市休閑綠地應主要考慮的構建因素。
3.1從休閑綠地景觀構成的內在關系可分為:
(1)實用性的:亭、廊、榭(架),商業、管理用房,公廁環衛公建,運動健身場地,健身步道,停車場,休閑坐椅,健身器械等功能設施,照明電氣,監控音響設備,給排水設施,維修養護設施等。
(2)審美性的:音樂噴泉、雕塑類,景石盆景類,樹木花草,墻面、地面藝術裝飾等。
(3)視覺性的:指示牌,簡介牌,報欄展板,宣傳欄,楹聯匾額等。
(4)背景建筑及綠地中的建(構)筑物風格形式,決定休閑綠地的空間特點。
3.2分類
(1)按建設規模大小可分為:1ha以下的小型休閑綠地,1ha~10ha內的中型休閑綠地,10ha以上的大型綜合休閑綠地。
(2)按所處位置可分為:道路休閑綠地,濱水休閑綠地,居住區休閑綠地,風景區休閑綠地。
4、城市休閑綠地的景觀構建目前存在的不足論文
縱觀目前休閑綠地景觀建設,由于行業無規范標準,理論研究不完善,從業人員素質有高低,許多問題便顯現出來。
4.1忽視前期,場地調查不細
大部分景觀公司,由于設計任務多,設計工期緊,設計者對城市休閑綠地的場地信息(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土壤狀況、植被情況等)均來源于現狀圖或網絡信息,只是將已有信息(現狀圖)直接輸入電腦進行描圖,然后選擇一些優美的圖片、符號在上面繪圖,為構圖而繪圖。所謂的現場踏勘無非是設計人員走馬觀花地看看現場、拍拍背景照片而已,不做詳細的觀察,更談不上同周邊居民座談或做問卷調查,不了解人們有什么需求和休閑綠地有什么樣的使用群體,該做多大的硬質場地合適等等,因而所做的規劃設計不能滿足使用要求,也不能為決策者決策提供詳實的依據。
4.2遠離場地,忽視人的需求
缺乏對場地的了解和詳實的調查分析結果,只憑設計者的主觀臆想構圖,設計與人的需求、使用無關;大而積的草坪謝絕人的涉足,僅供觀賞;開闊的水面拒絕人的接近,高高的硬質駁岸拒人千里;巨大的廣場使人無處可匿;越豎越高的雕塑讓人肅然起敬…..經過設計師“精心”設計的休閑綠地空間成了展示的舞臺,紀念的祭壇!
4.3千園一面,缺乏地域特色
從東南沿海到西部內陸,從江南水鄉到北方平原,無視地域差異的逆境栽植,全國一時一風,什么草坪熱、雪松熱、桂花熱、銀杏熱等,某城市因地制宜有所創造,其他城市不去研究人家如何創新的的途徑,而是“人云亦云”的跟著模仿;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建筑小品(如仿漢白玉欄桿、鐵花坐椅等);犧牲原有地形地貌,盲目追求構圖優美,忽視景觀的象征性、地域性特色,千園一面。
4.4標準奢華,人工景觀盛行
低頭是豪華花崗巖鋪裝,抬頭是大型音樂噴泉,仰望則是數人高的不銹鋼雕塑,繽紛的色彩,堆砌的小品,亭臺樓閣為主導的造園,人工痕跡濃重,只為追求最炫目的景觀效果,而忽視對工程造價的考慮。過多過濫的硬質鋪裝,草多樹少,忽視休閑納涼,遮蔭避雨的功能需求,也忽視人在綠地中的感受,強調眼球經濟,人工景觀盛行。
4.5主題牽強,文化標簽亂貼
設計者本身缺乏文化修為,對人文歷史的膚淺理解,將多種設計要素堆砌于一塊不大的綠地,不仔細研究場地已有的文化和居民的生活習性、民俗風情,而是人為地去模仿歐美風格,冥思苦想地命名這文化、那文化,主題過于牽強。符號化、圖解式的人工小品,僅模仿了歷史文化的外在形態,是一種膚淺的表達,缺乏文化底蘊。
4.6跟風求洋,缺失自然生態論文
植物配置追求“大”、“怪”、“異”,跟風求洋,不注重本地植物的應用,也不重視喬、灌、草的合理搭配。平地起陡坡,山體被炸石削平,洼(濕)地被填平,農田取土填湖(填海)造園,大動土方。既增加造價,也破壞了原有生態環境,人為改變了原有生物的棲息環境,亟待修復的自然空間未能得到合理整治。追求形式美的硬質園林景觀難以達到改善環境氣候的作用,管理維護成本高昂,缺失自然生態,綜合效益難以發揮。
5、城市休閑綠地規劃設計原則
規劃是一種利用已有的科學技術信息進行思考,并在一系列的選擇中最終得到一致意見的過程。生態規劃是利用生物、物理和社會文化信息提供一些允許和約束條件,從而為景觀決策制定過程提供依據[1]。
城市休閑綠地的景觀規劃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5.1深入場地,仔細踏勘
設計者必須腳踏實地地深入現場,并以設計者和游覽者的雙重身份去仔細了解場地信息,掌握詳實的第一手資料,為規劃方案提供依據。
5.2遵從環境,減少破壞
對踏勘和搜集調查的資料進行仔細地分析,采用有效措施保留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盡量減少對原有場地環境的干擾破壞,保證生態系統的恢復能力,保持綠地系統的整體性與連續性。
5.3相地布局,因地制宜
保持場地原有地形地貌,盡量保留原有植被作適當疏理;恰當的地形微處理,高處堆坡、洼(濕)地理水,達到自然舒適。
5.4以人為本,滿足功能
從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生活習性出發,盡量滿足各結構層次人群的心理需求和使用要求。
5.5適地適樹,植物造景
喬、灌、草按合理比例搭配種植,水生、藤蔓植物按景觀需要種植,利用植物的特性塑造景觀;并以鄉土植物為主,兼顧植物的多樣性,以適應不同生物的需要。
5.6結合文化,突出特色
對場地區域內人文歷史景觀做細致的研究分析,選出一種適合本園的特色文化作為綠地景觀的文化底蘊,加以突出表現,創造綠地特色。
5.7節約造園,持續發展
對場地周邊居民作詳細訪談,了解他們的需求,以便合理設置硬質景觀;綠化植物以當地植被為主,降低養護維修成本;利用已有的科技手段節約造園;以園養園;保證綠地的可持續發展。
5.8科技創新,與時俱進
在施工工藝、材料選用上做好創新工作,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和設計理念做好規劃設計方案,與時俱進。
6、城市休閑綠地的景觀構建
景觀是社會進程和環境進程的共同產物,景觀規劃應解決涉及人與自然相互關系的問題[2]。
城市休閑綠地的景觀規劃應著重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解析場地,回答使用者是誰;二是適應使用者的行為和需求,解答如何使用空間;三是協調人和場地的關系。
這就需要景觀規劃師應從空間、動態、人性化三方面著手進行景觀規劃設計工作。
空間設計:要求景觀規劃師以雙重(設計者、游覽者)身份腳踏實地去體驗和考察場地,面對真實的空間,借助各種科學技術設備,理性地全面剖析場地現狀,以確定休閑綠地景觀空間的構成特點。
動態設計:景觀規劃師將休閑綠地的場地設計看作是一個積極尋求改善環境氣候途徑的過程。一般流程為:①承攬業務→②描述空間現狀(場地的內容、邊境、空間和時間等)→③了解場地的綜合運行機制(管理單位)→④評價現狀(從生態、健康、美觀、連續性和整體性)→⑤尋找改善環境氣候的因素→⑥科學預測建成后的發展和變化→⑦優化方案提出改造建議、設想。
人性化設計:景觀規劃師應以普通人的尺度和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作為規劃設計依據;并以人的日常心理、行為、生活習性、活動規律作為組織空間及細部設計的參考坐標;以能最大限度滿足使用者愿望和客觀需求(包括生理舒適、身心安全、獲得尊重、交流交往、實現自我價值等)作為設計不斷前進的目標。
城市休閑綠地的規劃設計一般分為方案設計(概念性規劃)、方案擴初(控制性規劃)、施工圖設計(詳細規劃)三個階段。其具體操作步驟可按以下進行:①承接任務,前期策劃→②踏勘現場,研究環境→③總體構思,形成方案→④業主審核,市民參與→⑤方案評審,深化擴初→⑥再次勘測,施工設計→⑦編制預算,施工交底→⑧配合施工,細部深化。
6.1承接任務,前期策劃
仔細研究設計委托書(或招標書),明確休閑綠地的功能定位、總體框架、建設規模、投資額度、可持續發展方向,明確工作重點,確定休閑綠地景觀規劃目標。
6.2踏勘現場,研究環境
景觀規劃需要不同類型的信息,對于規劃師來說,首先應從現狀圖或官方網站了解所設計的休閑綠地所在場地的區域位置、氣候條件(如光照、溫度、濕度、年降雨量、季風風向等)、土地屬性、歷史人文景觀、交通道路等基本情況;二是到現場進行仔細踏勘,詳細了現場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情況、土壤性質、地下水位、動植物以及微生物、人口結構、規模經濟、場內場外環境等;二是做好觀察、訪談和問卷調查,詳細了解周邊居民的生活習性、風俗民情、活動規律和行為需求等。并將所搜集了解的信息歸類分析研究,確定可用的景觀因素,避免不利的因素。
6.3總體構思,形成方案
利用場地分析結果,確定總體定位性質、內容、規模、技術經濟相符控制。總體定位應與文化內涵及深層警世寓意相結合形成構思草圖,做出一個初步規劃輪廓(概念性),再逐步明確入口、廣場、道路、湖面水體、綠地、建筑小品、管理服務用房、建筑小品等具體位置,畫出草圖,使規劃在功能上趨于合理,在構思形式上符合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視覺上美觀、舒適。再則多渠道、多層次、多次數地征詢討論,聽取各方面的建議,集思廣益,逐步理清思路。最后將規劃總平面圖、功能分區圖、綠化種植圖、小品設計圖、局部景觀透視圖繪出完成圖紙部分。再將方案設計說明、投資框(估)算、水電設計的一些主要節點匯編成文字部分,與圖紙裝訂成冊,形成一整套規劃設計方案(概念性)文本。大型休閑綠地還需完成多媒體匯報系統。
6.4與業主(建設方)溝通,讓市民參與
將規劃方案文本送交業主(建設方)審核,并將規劃方案圖紙在網上(或展板上張貼)公示,讓市民(特別是場地周邊居民)參與討論。設計者應注意搜集審核意見和討論建議,再根據審核意見(或市民的建議)對規劃方案進行修改調整(如增刪項目、投資增減、用地范圍變動等),使方案更趨合理完善,形成匯報評審文本。
6.5方案評審,深化擴初
由業主(建設方)邀請各層級的領導,各專業的專家組織召開方案評審會。設計方向專家領導全方位匯報項目概況、總體設計定位、設計原則理念、設計內容、技術經濟指標、投資估算等。領導專家對方案進行評審,形成評審結論。設計方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對規劃方案進行擴初,完成后,再進行擴初評審定案,完成方案的規劃審批。
6.6場地的再次勘測,完成施工圖設計
擴初設計評審定案后,設計方應組織各專業設計人員對場地進行實測勘察(如地質情況、地下水位、土壤酸堿度等)以提供施工圖設計的詳細依據,并按設計任務書(或招標書)規定的工期完成各專業施工圖設計圖紙,形成整套設計文件。
施工圖設計就是在景觀規劃的基礎上做出詳細設計,在空間上確定規劃元素的形態和布局,并將決策的結果用圖紙形象地表現出來,并詳細考慮各元素在空間組織上的變化,為詳細規劃賦予實際意義,施工設計表現了之前所有規劃研究的綜合思考。
6.7編制預算,施工交底
設計方將施工圖紙提交給業主(建設方)后,業主(建設方)可組織專人編制預算。編制標的,組織施工招標。施工招標完成,確定施工方后,施工隊伍進場,設計方應對設計圖紙的設計內容、設計要點、關鍵部位、關鍵技術問題對施工方進行逐一交底,以確保設計理念的實現。
6.8配合施工,深化細部
施工過程中,設計方應派駐設計代表在施工現場跟蹤服務,以便及時與施工方溝通,并及時處理各景觀節點細部,深化景觀節點細部設計,使景觀更臻完美。
優美的城市休閑綠地景觀的構建,需要景觀規劃設計師的奇思妙想,需要施工者的精雕細琢,更需要管理養護者的細心呵護。只有三者協力共同創造,隨時間推移而日臻完美。
城市是一個大的綜合體,城市的綠地景觀需要形式豐富多彩。公園、游園、廣場、休閑綠地各有其魅力和存在的必要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完善的科學的綠地體系,必須建立點(公園、游園、公共綠地)、線(道路、鐵路、河渠)、面(單位庭院、居住區)、帶(城市環形綠化防護林帶)、網(郊區農田林網)、片(城市隔離防護片林)等多層次、多結構、多組團城鄉一體化的大園林綠地系統。
參考文獻:
[1]《生態設計》—建筑•景觀•室內•區域可持續設計與規劃[美]弗瑞德•A•斯迪特主編P40-41
[2]《生態設計》—建筑•景觀•室內•區域可持續設計與規劃[美]弗瑞德•A•斯迪特P43
文章標題:淺談城市休閑綠地景觀構建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13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