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5-29 09:08 熱度:
摘要:中國城市的公共空間正面臨著一個全面的轉型過程,但目前的公共空間缺乏人文氣質,空間的秩序性與人性化不能同時達到。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公共空間進行分析,從而探究現代的公共空間設計與建設。
關鍵詞:傳統,公共空間,精神空間
1. 引言
由于中國近代被動的重構城市結構,傳統的城市布局在新型城市建設中并沒有承傳下來,相應的,中國傳統的公共空間結構,也被現代西方公共空間結構形態逐步取代。如今,尋求歷史文脈和城市肌理已是城市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繼承與發展之間同樣存在著一種對立和矛盾,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如何適應現代生活需求。對傳統的公共空間而言,它所形成的原因、目的、所表述的思想,是與當代的歷史背景、經濟技術、社會制度相一致的,而這些因素在現代社會中已有了本質的變化。如何適應這種變化,古為今用,是城市延續其記憶所要解決的問題。
2.中國傳統公共空間的類型和形態特征
公共空間也稱開放空間或開敞空間,是指城市中向全體市民開放使用的空間,主要包括街道、廣場、公共綠地、河流以及建筑物之間的公共外部空間,還包括對公眾開放的建筑物的公共大廳、中庭、室內街道、室內廣場和建筑的灰空間等。
表1中國傳統公共空間的類型和形態特征
公共空間 場所 功能/活動 使用者 空間結構
廟宇 城市、鄉村和場鎮 神明祭祀,廟會 信眾和一般民眾,老年婦女是主流
祠堂 聚居村莊和場鎮 祖先祭祀;定期集會;對外交往;學 本族成員、同姓聯宗成員 前為大門和戲樓,中為享堂,后為寢堂;
會館 城市和場鎮 同鄉聚會;供奉祭祀神祉;唱戲酬神;救濟鄉親;為同鄉提供膳食、住宿;調解糾紛 同鄉 正門、戲臺、正殿、花園
集市 城市和場鎮 部分城鎮仍保持定期集市傳統 各個階層、個行各業
戲臺 城市和場鎮 聚會聯絡;交往、娛樂 各個階層、各行各業 多在場鎮中央,戲臺前是寬大的壩子
茶館 多在街道、河岸、寺廟等公共場所 聚會聯絡;交往、娛樂;曲藝演出;商人交易談判;調解糾紛 各個階層、各行各業, 大堂,空地,街沿,竹椅木桌,庭院
街道 城市和場鎮 交通;商貿;交往、娛樂;在路口同時產生聚會場所 各個階層、各行各業 在小城鎮中多利用檐下空間
河流湖泊周邊 交通運輸、娛樂、集會活動(城市)
閑玩、納涼、洗衣(村鎮) 城市男性居多
村鎮以婦女、兒童居多
自發性活動場所 城市內適合交往的邊角空間 各個階層、各行各業 場口、橋頭、河邊、井旁、樹下
4.秩序的物質空間
由于中國城市的傳統公共空間脫胎于“市”和以街道為基干的商業區,所以其在形態上體現出布局方正、朝向固定的特點。居民在這些固定的公共區域完成商業交換和人際交往,在傳媒不發達的古代,公共空間既是人流也是信息的集散地。
雖然商業區域相對固定,但是商業活動卻有很大的靈活性。從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可以看出,雖然商業街從總體上稱線性空間,但是在茶館戲臺等人流密集地和橋梁街口等交通節點上,商業形態的布局靈活多變,體現出一種合理的隨意性,看似松散的結構在不妨礙正常商業活動的同時實現了交通人流的最大便利化。傳統公共空間的形態,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當時統治階級的意識而決定的,而是由于使用者和參與者的需要而將空間劃分成并列、包圍、對稱等形態并相對固定下來。
5.多元的精神空間
傳統城市的公共空間中包含著很多相互沒有顯著矛盾的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精神空間占據了大量的公共空間,空間也多是引導性、有故事的,而且這些故事都與其使用者相關聯,通過意境來賦予空間不同的象征。
還有一些邊界不明的開放性空間,這些空間成為了一種寂靜與安閑的的精神場所,為人們的思考、冥想、祈禱、整理思路提供不被打攪的物質環境,也為情感的宣泄提供一個機會。甚至一些空間有刻意建小的傾向。其縮小尺度不是絕對尺度的縮小,而是與參與者的預期而言。小尺度的空間與少數大尺度空間的對比中,強化各自的精神內涵,也是空間產生人情味的原因。現代社會中,建筑的體量、道路的寬度、廣場的面積,塔的高度統統被放大,反而原有的精神性。
6.對現代公共空間設計的借鑒
6.1對小空間的重視
現代公共空間設計,往往過分注重功能分區,將人的戶外活動相對集中于各種專門用地,如公園、專用綠地乃至城市近郊風景區,而忽視了街道,建筑間空地等小空間。事實上,對每個城市居民來說,真正利用那些專門場地以滿足休閑娛樂的機會畢竟很少,而那些與傳統城市公共空間類似、人們朝夕相處的街道路口等外部空間才是最應當得到設計師重視的場所。
6.2使用者的需要
在城市中,大多數人的隨意性和偶然性活動對環境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要求一個供他們駐足小憩、交流、觀看、聆聽或者表現自我的場所而已。然而,受嚴格的學院式教育出身的設計師們往往將形式美、視覺感受等視為平面布局中遵循的重要原則,有時經精心設計的場所空間,反而比不上未經刻意創造的空間有生命力。
6.3精神空間的創造
傳統城市公共空間都體現著一種精神力,而我們所處的現代城市正是缺乏這種精神空間,因此人們普遍感到精神生活貧乏,精神壓抑,即使具有精神生活的人,其精神生活也是不充分的。如何將生氣帶回城市,喚起空間精神的再造,仍然是個很嚴峻的問題。
7.結束語
楊•蓋爾說:“判斷一個城市的質量高低的方法不是觀察有多少人在步行,而是調查他們是否把時間花費在了城市中,如停留、觀望、或坐下來享受城市、風景和紛繁的人群。”只有振興城市的公共空間,讓單純物理的空間能轉變成具有蘊生文化能力的場所,增強城市活力,延續城市記憶,城市才能一改“鋼鐵叢林”面貌,回歸多情。
參考文獻
[1][丹麥]楊•蓋爾著,何人可譯.交往與空間.中國建工出版社.
[2]張大玉,歐陽文.傳統村鎮聚落環境中人之行為活動與場所的分析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9.5.
[3]宛素春.城市空間形態解析.科學出版社,2004
[4]龔德順、鄒德儂、竇以德.中國現代建筑史綱(1949-1985).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5
文章標題:秩序與多元的交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213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