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24 08:45 熱度:
摘要:本文根據現今園林景觀設計的不足,提出園林景觀特色設計的重要性。從城市住宅小區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探討了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原則。利用現代技術實現生態化的設計形式,來滿足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國建筑與景觀特色之路。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問題,設計原則
建筑或景觀設計師就是要設計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作品。特色,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本來就是不同的土地和那方土地上不同的天空和自然過程。筆者根據現今園林景觀設計的不足,提出園林景觀特色設計的重要性與原則。
一、現今園林景觀設計不足
隨著全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力度的不斷加大,城市之間紛紛拆違造綠,引進大樹,廣植草坪,一派熱鬧景觀。但當前城市園林綠化存在著三大不足:
第一,過多鋪設草坪。各地城市特別是沿海發達城市,土地資源緊張,雖然為了改善生活環境做出了努力,在市商業中心,公園、小區、街道等大面積栽植草皮,但僅在草坪上點綴般地栽植幾株喬木,零星地配置些灌木叢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未能栽種成片喬木林。隨著城市日趨工業化和現代化,隨之而來的是工礦企業不時向空中排放大量工業廢氣、毒氣,嚴重威脅著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科學家和園林專家多次提出,將森林引入城市,以改善城市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按以人為本的觀念,可在城市有限的空間里有規則地設計成片森林,樹種無需名貴、珍稀,只讓樹木起到改良空氣質量就可以了,并使人們在城市森林中盡情郊游、娛樂、休息。
第三,缺乏立體、層次綠化。我國人口眾多,可用土地資源少,在城市中這種情況更為嚴重。屋頂綠化的出現正好解決城市人多地少而綠化率必須提高的難題。在城市綠化設計中,可充分利用空間開展綠化。在地面栽種成片高大樹林;在建筑物墻面上利用常青藤、薜荔、爬山虎等攀援植物進行墻體垂直綠化;在陽臺上設計種植槽,以便用戶栽植花草;建筑設計屋頂,栽種矮小花灌木、鋪設草坪。從而真正全方面多層次進行城市綠化,使城市建在森林中。
二、園林景觀特色設計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是不斷變化的。在對過往生活方式的懷舊情感中沉湎于過去的建筑形式,忘記了現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使我們的設計失去了時代的特色。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何改變,人總是離不開土地及土地上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討論決定特色的一個重要因素:土地和自然過程兩者與現代技術的關系。
1.土地格局和自然過程。土地格局包括山水及自然資源的分布狀態,而自然過程則包括生物與非生物的流,諸如風的過程、水的過程及動物的運動和植物的生長。古代的人們通過占地術,即通過“閱讀”大地的肌理或格局,通過辨析自然過程,甚至跟蹤動物的運動軌跡來取得建筑對自然力的適應,最終使建筑認同于所在的土地及其土地上的自然過程。而正是這種認同,才使建筑有了地域的個性,有了地域的特色。現代地理學、水文學、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及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城市及景觀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本可以使設計師對土地的格局及其過程的理解比我們的祖先理解的更加透徹,從而使我們的設計更具有地域的特色。只是在不同的技術條件下,這種地域特色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這就必須涉及影響特色的另一個變數。
2.技術在建筑特色的形成過程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技術是社會發展的反映和動力,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技術也決定了人們認識和利用土地及其過程的效率,決定了建筑認同于土地及其過程的方式。所以,從積極的方面來講,建筑和景觀本身是特定技術的體現。技術使建筑和景觀具有特色。而另一方面,新的技術有可能使人們擺脫對特定自然過程的依賴和利用。我們往往自恃有現代技術,而不屑于對土地及其過程進行細心“閱讀”,用空調替代對空氣的利用、用強壯的地基和墻體來阻抗風與水流的過程、用電燈來取代自然光的利用、用外來的水泥和瓷磚替代當地的土石和生物材料,從而使建筑失去了在天地中的定位,也失去了對土地的認同,因而失去了設計的地域特色。所以,要使技術對景觀特色有積極的貢獻,我們不得不依賴于形成建筑與景觀特色的一個本質性的限制條件,那就是:生活性。在技術“萬能”的時代,生態性原則是最終決定建筑是否具有時代和地域特色的試金石。為了實現一個同樣的目的,是否能用最少的能源和資源的投入來獲得同樣或更好的效果,同時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小,這便是生態原則的精髓。而至于這個“同樣”的目的是否合理,則取決與此時此地的人的價值觀以及這種價值觀下的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曾經或正在熱衷倡導的所謂民族特色或傳統風格,乃是用彼時所能得到的技術條件,來適應和利用彼時的土地與自然過程,來滿足彼時人的生活方式的結果,而不是現代技術和現代生活方式的反映。這種特色除了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加以保護或旅游功能外,并沒有現實生活的意義。
閱讀和尊重地方的土地和自然過程,利用現代技術實現生態化的設計形式,來滿足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國建筑與景觀特色之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人居環境最根本的要求是生態結構健全,適宜于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在生活小區景觀的規劃設計,首先就應該著眼于滿足生態平衡的要求,為營造良好的小區生態系統服務。
三、園林景觀設計生態性原則
從生態保護、改造城市生態環境入手進行園林景觀設計規劃。首先,必須從城市整體景觀的高度來把握園林景觀的設計。強調時代特征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與現代化的城市相協調,在功能上與現代都市生活互補,在布局上園林景觀設計要把城市公園和城市綠地相串成一個整體,真正體現園因水成、水因園活、水和園相互交融、渾然天成。
其次,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住宅小區景觀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綠景、水景、山景、石景等設施來調節空氣質量和豐富視覺感受。當然這絕不是說“綠色住宅”等于“綠化住宅”。現在講的“綠色住宅”是由“室內環境”和包括綠景、水景等在內的一整套“室外環境”的保護、改善措施來造就的。但對景觀而言,主要通過綠景、水景、山景、石景等等設施來改善環境。要堅持經濟原則,國外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大都崇尚樸素,經濟實惠,很少有不必要的鋪張設施。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鑒。利用建筑物的巧妙組合、擺放來造景。適當控制造園占地面積。尤其是那些規模較大的小區,周邊的居民對中心花園等公共空間的共享度很差,不如將小區分為若干組團,每個組團分設小型花園和若干個庭院景觀。堅持文化藝術原則,小區景觀絕非是草樹花石、亭臺樓閣的簡單雜亂堆砌。雖無定式,但有其高超的藝術法則。目前,各地造園水平參差不齊,既涌現了不少精品,但是,迫切需要在提高造園藝術水平上下功夫。
總之,為了更好的滿足城市住宅小區各方面的要求,克服在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優秀的住宅小區景觀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遵循天人合一原則、體現生態化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經濟實用原則。園林景觀特色設計,要強調突出地方特色,設計首先應該從這一大的前提出發,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園林景觀各具特色。特色是園林景觀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必須根據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人們生活習慣和對戶外活動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設計
文章標題:淺談如何創建具有特色的園林景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127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