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3-01 09:57 熱度:
【摘要】《束腰壺》壺身圓潤,壺鈕造型與壺腹造型相呼應,壺腹以絞泥藝術裝飾,若行云流水,似曼妙云彩,生動有趣,魅力無窮。壺嘴三彎形,形態美妙,出水流暢。壺把如耳形,結構合理,線性優雅。壺嘴、壺把皆是方圓相濟,可見做工之不易。壺蓋外圈以絞泥手法裝飾,與壺腹的裝飾相互呼應,中央部分以凸起的圓點來修飾,使得此壺更為豐滿。壺底圈足,無形中抬高了壺身的形態,整體有肩有足,結構更為呼應。
【關鍵詞】束腰壺;絞泥;對比
1、前言
陶都宜興可以說是一塊風水寶地,人杰地靈。制陶歷史有七千多年,并且這門藝術在整個宜興的歷史文化中從未中斷過。宋元以后,當地陶工利用這種優勢創造出更加賞用兼優的器皿,這一類的紫砂陶品種。又在明清朝代經過一系列的傳承發展,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備的陶藝體系。這期間的紫砂理論常識與人文工藝學問也在歷史發展中更加完善。宜興紫砂的材質、工藝、功能,早已使得它成為陶瓷百花園中的奇葩。紫砂文化中有十分鮮明的民族特點在其中,里面豐富的藝術內涵,使得紫砂作品歷經好幾百年依舊興盛不衰。
2、《束腰壺》的造型藝術與內在含義
紫砂器之所以受世人喜愛,大部分原因,歸功于紫砂礦土,紫砂原料在明代開始就被大眾利用,幾百年過去了,紫砂藝人們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對紫砂泥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文人雅士對于五色泥的了解越來越深。紫砂土是大自然的饋贈,不可再生且得來不易,所以要珍惜。紫砂土的原料又是相當豐富多彩的,紫砂泥的品種很多,包括石黃泥、天青泥、梨皮泥等等珍貴泥料,用這些原礦紫砂泥制作的作品有珠玉一般的質感與價值。從古至今,黃龍山附近地區是出產原礦泥料的主要礦區。紫砂泥雖然開采了好幾百年,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儲存量,紫砂礦優良的品質以及豐富的品種,一直都給壺友藝人們帶來很多驚喜。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紫砂泥,造就了宜興紫砂文化的豐富多彩性質,給藝人的創作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空間,給壺友們帶來無窮的樂趣。紫砂裝飾可以說有千萬種,唯有絞泥裝飾深得我心。絞泥的藝術裝飾手法是在打制泥片的過程中,將幾種泥片疊在一起捶打,從縱向切下,得到不同紋飾的泥片。絞泥裝飾的作品有巧奪天工的藝術效果。絞泥形態是如何形成的,一方面是由于泥料本身相當好的可塑性能,泥料之間的相互結合,在燒成方面,又有一些收縮在其中,并且這些收縮是同步進行的。不同顏色的紫砂泥是有一樣的吃火程度的,在高溫狀態下,紫砂泥色就會呈現出一定的變化,但都是正常的藝術效果。它們的這種調色相當生動,就如同畫家筆下的顏料,作品的美感程度對于作品的審美效果都是相當好的,絞泥作品的藝術效果也只有經過火的考驗,才會愈加迷人,所以絞泥作品一旦出現在大眾面前,一定渾身散發出迷人魅力!妒鼔亍穳厣韴A潤,壺鈕造型與壺腹造型相呼應,壺腹以絞泥藝術裝飾,若行云流水,似曼妙云彩,生動有趣,魅力無窮。壺嘴三彎形,形態美妙,出水流暢。壺把如耳形,結構合理,線性優雅。壺嘴、壺把皆是方圓相濟,可見做工之不易。壺蓋外圈以絞泥手法裝飾,與壺腹的裝飾相互呼應,中央部分以凸起的圓點來修飾,使得此壺更為豐滿。壺底圈足,無形中抬高了壺身的形態,整體有肩有足,結構更為呼應。《束腰壺》的整體可以說是色調對比強烈,虛實結合,虛實并舉,整把壺里蘊含的是圓融得體的精神,絲毫不見其中的雕琢痕跡,壺型整體氣息都是渾然一體,從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藝人的寬廣胸懷,作品的韻律結構以及作品的難度之大。宜興的紫砂器皿,在通過圍片拍打,泥片鑲接的手法成型,再用捏塑等一些手工工藝制作成陶坯,經過高溫燒制以后稱為宜興紫砂。紫砂器皿的賞用功能相當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紫砂文化是紫砂藝術在發展中與茶文化不斷融合的一門藝術形式,通過與其他民族藝術文化的一種融合,形成一種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在歷代藝人、有志之士的努力之下,成為宜興特有的制陶文明。在紫砂造型設計、外觀裝飾、功能使用等方面,都體現出一種創造精神、藝術表現等內涵。宜興紫砂一直都有非常好的聲譽,盡管國內很多地區,還有海外人士都想仿制紫砂泥的性質創作紫砂作品,但是一直都沒有成功。宜興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底蘊,蘊藏著豐富的陶土資源,練就了成熟且完備的制作技藝,養育著優秀勤勞的紫砂匠人,當我們看到優勢的同時,也應該更加認清自身形式,保護陶土資源,不斷追求藝術創新。宜興紫砂最大的特點就是質地細膩,有豐富的含鐵量,質地偏硬,透氣性好,這種無釉陶器深受大眾喜愛。紫砂泥原料制成的器皿在燒制以后,擁有雙向開放氣孔,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使得紫砂作品優于市面上的其他同類型作品。宜興紫砂有如今的影響程度,與紫砂本身的材質特點、工藝性質,有非常深厚的關系。紫砂藝人表現出的創造精神,使得紫砂文化發展得越來越輝煌。在壺上通過這種不規則的紋飾圖案,使得壺型不僅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還營造出一種自然天成的藝術魅力,這樣子的作品可以說是紫砂藝術中的精華。從《束腰壺》中,我們能感受到壺型中的文化力量,以及藝人的個人藝術修養。當我們沉下心來,潛心研究紫砂藝術,一定會出現優秀的藝術作品。顧景舟大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與他本身的文化修養是有關的,重視傳統文化素養,在傳統藝術上加入自己的情感藝術,使得壺型成為我們理想中的文人壺。
3、總結
絞泥這門特殊的藝術裝飾,對于制壺者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既要求制壺者有扎實的傳統基礎,又要求壺藝人有很強的創新精神、豐富的藝術構思。所以說,一件作品中,包含的是紫砂光器的深厚功力,還有花貨藝術的巧妙構思,從《束腰壺》中,我們就能窺見其中蘊含的藝術底蘊。
《淺述《束腰壺》的造型藝術與內在含義》來源:《陶瓷科學與藝術》,作者:顧新澤
文章標題:淺述《束腰壺》的造型藝術與內在含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4510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