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1-04 09:44 熱度:
摘要:莊子曰:“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物象是達“意”的工具和手段,園林藝術的內涵不在物象,而在營造“意”的氛圍。唐代畫家張彥遠也提出“意存筆先”的主張?梢姡袊诺渌囆g中的“意”是當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那么,詩詞藝術的“意象”該如何在當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運用呢?當代園林憑借什么來體現詩情與詩境呢?本文對此一一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景觀設計;詩象化;素材;詩情化;
1.當代園林景觀設計要采用詩象化的素材
張家驥先生認為:中國園林當中的藝術語言,如:花木、建筑、山石、水面等都能引起其自身物象的哲理和感受。是的,長期以來,許多物象已經形成了特定的含義。比如“竹”,不僅自身美感突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竹因其虛心、有節、挺拔凌云等特點與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趣、倫理道德意識契合,被人格化,象征著虛心謙和、高風亮節、堅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韌、孝義精神,其內涵成為中華民族的品格和稟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歷史個性。(朱紅霞,王鋮《論竹與園林造影》載《河北林業科技》2005年第4期)當代園林景觀設計是回避不了這些已賦象征意義造景素材的。筆者研究的詩象素材,更具代表性。中國古典詩詞中的“象”大多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內涵。“咬定青山不放松”,是竹的不畏逆境;“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梅的高潔品格;“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大千香過有誰并,消受臨池灑墨時”,是蘭的情韻純真;“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是菊的氣爽神凝。因此,園林景觀設計者在以詩象元素介入時,應該考慮物象精神,造景也該因地制宜,不能悖于詩象的內在涵義。園林設計前,設計師需要有“體物”的過程,即園林創作須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對特定環境與景物所適宜表達的情意作詳細的體察。事物形象各自具有表達個性與情意的特點,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如人們常以柳絲比女性、比柔情;以花朵比兒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將軍、比堅貞。比、興不當,就不能表達事物寄情的特點。不僅如比,還要體察入微,善于發現。如以石塊象征堅定性格,則卵石、花石不如黃石、盤石,因其不僅在質,亦且在形。在這樣的體察過程中,心有所得,再開始立意設計。
2.當代園林景觀設計要使用詩意化的題材
前面提到詩象的組合,即詩意。就是說園林藝術要通過“象”的布局才能傳出古典詩詞意韻(園林詩意)。因此,設計者在園林設計中就應該注重表現“意”的方式:(1)借“詩”還魂。這個適用于記敘類詩詞(描繪景物,描寫人物,記敘事情等),藝術理論中把這類詩詞歸于“無我之境”,是寫實詩。在園林設計中,“無我之境”的詩意較容易實現。當代蘇州博物館的石片假山就是對米芾山水詩畫的一種借鑒。因此,在當代景觀設計中,設計者是可以根據詩詞書畫來表現詩詞中的“象”,并營造園林的詩意。即這里講的借“詩”還魂。如我們讀“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設計師可以借《過故人莊》詩句里的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等物象,將他們和諧地打成一片,形成優美寧靜的園林景觀———有清新的泥土味;有強烈的生活感。(2)得“意”忘形。這個適用于抒意類詩詞(抒發感慨,表達心意等),藝術理論中把這類詩詞歸于“有我之境”。園林設計中“有我之境”較難實現,“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這是造景。因此,詩意無法直接摹寫。那么靠什么來表達詩意呢,意才是重點。“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古則古,意庸則庸,俗則俗矣”。(方薰《山靜居畫論》,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版)在得“詩意”時,則不必拘于物象,是謂得“意”忘形。如蘇州博物館山水園的設計,“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從石頭著力,呈現出清晰的輪廓,似是剪影的效果。遠看仿佛與拙政園相接,古今兩園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一體。(張欣主編《蘇州博物館》,長城出版社2007年版)園林的設計者貝聿銘先生,從構圖到石頭的選擇,都傾注滿腔心血,使石高低錯落排砌,在朦朧的江南煙雨中,營造出蘇東坡的“山色空朦”的詩意,這就是得“意”忘形。
據此兩項來看,園林設計有個“意匠經營”的過程。即立意布景。園林詩意的豐富,必須根據條件進行“因借”!秷@冶》中的“借景”一章所說“取景在借”,講的不只是構圖上的借景,還是詩意的“因借”。凡是詩詞中提到的梅竹、曉月、長橋等無不可借。
3.當代園林景觀設計要運用詩情化的形式
在當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詩情是直接與“賞”的主體相關的。因此,從人的感官感受出發,園林的詩情,一般可以通過四種途徑實現:(1)聽覺。聽覺感受是虛景而生,但卻出于實景。如“殘荷聽雨”、“水石澹澹”、“鳥鳴山更幽”,因此,詩情的傳達也是可以設計的。如留聽閣的設計,建筑以及周圍環境的布局就是借用李商隱的名句來營造的。三面環水,水中養荷,或遇大雨擊打,震震激懷;或有細雨滑落,聲聲暢懷。(2)視覺。視覺感受是實景而生,是觀者最主要感受園林的途徑。植物、動物、以及園林內的建筑,詩文,溪流,瀑布等等,這些都是可觀的景觀。還有如春有桃紅爛漫,綠楊深處見鶯燕,天陽草色暖,夜靜月斜帶花陰;夏有綠樹蔥蔥;秋有黃菊開山徑;冬有殘雪,梅花獨自開。有小橋,流水,山石等,比如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地處無錫市南部濱湖新城無錫大學城內,基地有著天然的山、湖、田的生態要素,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征。山林和水體連綿起伏,景色優美,五里湖岸線漫長,區域內有著天然的水、湖、田組景元素。歷史上,無錫曾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文人騷客人才輩出。無錫更以太湖的秀麗美景吸引了無數好游者在此吟詩作賦。而在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中,一代代的無錫人繁衍、生息……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是無錫市井生活的一道縮影,無錫已與江南、與水鄉在意念上合二為一。(李衛東,汪偉國《江南大學蠡湖校區影觀環境規劃設計》載《山西建筑》,2006年第32卷2期)(3)嗅覺。嗅覺與聽覺有相同之處,皆由虛景而生,由實景引出,園林中最主要是花香。如“春桃清香”、“夏荷沁香”“秋桂飄香”、“寒梅暗香”,“香”是園林詩情的嗅覺主題,與物象美一樣具有重要價值。如成都新都的桂湖荷香就有用到嗅覺傳情。(4)觸覺。觸覺對于設計者來說,是一個容易忽視的點。巖石的大小、顆粒分布、浮雕深淺,甚至包括迎面的微風等等,往往也與視覺相一
致,在園林美學中,它也是必要的組成部分。
4.當代園林景觀設計要呈現詩境化的內涵詩境。
詩境化的內涵詩境是意象詩學在當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最難得到的精髓。象外之“意”其深意就在此。然,當代園林景觀的境界如何呈現?當代園林景觀設計師如何觸摸到意象的哲學內涵?筆者認為探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出發:其一,小境界,即美學范疇的境界(意境)!度碎g詞話》中談到的“有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無我之境,與由動之靜事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優美在于景物,宏壯在于外界的“動”。鑒于此,在當代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者尋求境界,是否要考慮“四時之景不同”?其二,大境界,即上章提到的“天人合一”。當代園林景觀要呈現如此境界,要運用意象詩學的哲學內涵,需要設計者有相當高的藝術修養。“自然中之物,互相關系,互相限制”,然寫之于園林設計中,遺棄“相互關系,限制之處”,故雖用“象”,亦有其“意”,是大境界。又雖如何虛構之境,其素材求之于自然,而其構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求“意”,亦寫其“象”,是大境界。再談到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庭院。在他的蘇州博物館設計中,用庭院將內外空間串聯,自然的融于建筑,是“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又“譬如不用傳統的太湖石,也不用我在香山用的石灰石”,他從中國古代山水詩畫中去尋找靈感,確定“象”,達其“意”,這都是在尋求現代園林的大境界,即從自然之法則,是他在有意把山水園做成一個現代版的江南園林。
文章標題:當代園林景觀設計之我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meixue/624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