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10-31 16:50 熱度:
摘要:河南地處中原,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歷史文化積淀極其豐厚。本文在分析河南民俗文化的類型及發展現狀的基礎上,認為借鑒靜態、動態以及主題附會開發三種模式,并采用相應的策略,才能促進河南民俗文化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民俗文化;開發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的分類有多種,目前學術界大多采用沈祖祥教授關于民俗文化的分類方法,即將民俗文化分為三類:物質民俗,意識民俗,社會民俗。物質民俗是中華民族在物質生產、消費和流通中形成的文化傳統,是中國民俗多層次結構中的基礎層面。物質民俗主要包括農耕民俗、畜牧民俗、漁獵民俗、手工業民俗等。意識民俗是一種深層次的民俗現象的總和,它體現的是人們以信仰為核心的心理活動和操作行為。意識民俗主要包括原始信仰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禁忌民俗、巫術民俗等。社會民俗主要包括人生禮儀民俗、歲時節令民俗、社會結構民俗、游藝民俗等。
二、河南民俗文化整合
結合民俗文化的分類及河南民俗的具體特點,可以從物質民俗、意識民俗、社會民俗三個方面對河南民俗文化進行整合。
(一)物質民俗
物質民俗作為民俗文化的基礎層面,在河南主要表現在飲食習俗、居住習俗、民間藝術等方面。飲食習俗指居住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帶有地方特色的飲食風俗。河南飲食品種有省會鄭州的燴面、享譽省內外的開封小吃等。居住習俗主要體現在中原的傳統民居中。中原傳統民居主要有窯洞、磚石房及石板房等。其中窯洞最具代表性。民間藝術主要通過中原的民間工藝品體現出來。河南民間工藝品種類繁多,有古樸典雅的開封汴繡、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豫西風情的民間剪紙、浚縣泥塑和泥猴張,以及李天華剪紙藝術等[7]。其中開封汴繡和朱仙鎮木板年畫最具代表性。
(二)意識民俗
意識習俗作為一種深層次的民俗類型,在河南主要表現在民間信仰、尋根祭祖兩個方面。
民間信仰指民眾自發地對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體的信奉與尊重,它體現的是一種民間文化風俗,是一個民族共同的心理。河南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是姓氏宗親祖根的重要發源地,保留著大量祖祭文化遺址。如商丘的火神臺,周口淮陽的太昊陵,新鄭的黃帝故里等。
(三)社會民俗
社會民俗是在群體間的結合和交往的基礎上產生的民俗,在河南最具有特色的表現是游藝習俗。河南的游藝習俗主要體現在古廟會、社火、踏青酒會、書會等方面。
三、河南民俗文化的SWOT分析
SWOT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Qpportunity)、威脅(Threat)。所謂SWOT分析法,是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
(一)優勢
1資源優勢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五千年歷史長河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的、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這些濃厚的文化背景孕育了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使河南成為國內的文化資源大省,成為國內旅游業的支柱。
2交通優勢
河南地處中原,位于全國心臟部位,交通運輸條件優越。京廣、隴海、焦枝、京九等鐵路干線縱橫交錯。公路、航空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優越的交通條件從整體上提高了旅游的可進入性,為河南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二)劣勢
1缺乏統一規劃
河南省存在豐富的民俗旅游產品,但缺乏統一規劃,景區之間聯系較少,較為分散,不利于游客游覽。
2游覽方式單一
河南的民俗旅游項目多以靜態游覽為主,如清明上河園、河南博物院等。但隨著現代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單純觀賞性的游覽方式已遠遠不能完全滿足游客求新的的心理。
3機遇
(1)大旅游的形成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它已滲透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這些都將為河南民俗文化的進一步開發提供機遇。
(2)政策重視
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河南旅游業的發展放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將大力發展旅游業列入河南省“十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八項舉措”之一,并制定了《河南旅游業“十五”發展規劃和遠景規劃》,促使了河南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4.威脅
(1)客源市場分流
旅游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地位確立以后,各地紛紛出臺旅游發展規劃,挖掘和創造旅游產品。
(2)旅游人才匱乏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才仍然是發展的關鍵。目前,河南省旅游業的從業人員,從管理部門到旅行社,都存在著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均的嚴重隱患。
四、河南民俗文化開發建議
根據國內外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與經驗,結合河南民俗文化的內容和特點,河南民俗文化的開發可以采取以下三種模式。
(一)靜態開發模式
靜態開發模式是以游客靜觀為主的旅游項目開發模式,多以民俗設施、民俗陳列為主要形式。有的可以直接利用原生的民族村落,有村民的介入,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館。
(二)動態開發模式
動態開發模式是以游客參與或半參與的特定民俗活動為主的開發模式,包括民族傳統的節慶活動、宗教活動、民族婚俗、民俗表演活動等形式。動態開發模式可使游客親身經歷各種活動,通過親身體驗游客可以從中感受當地的民俗風情。
(三)主題附會模式
主題附會模式是將民俗文化主題與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業設施結合起來進行開發的模式。這種模式對前兩種模式來說主要起輔助和畫龍點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巴兆祥,中國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1999,56-62.
[2]王鋒.廣西民俗文化旅游開發[J].產業經濟,2007(05S):51-53.
[3]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論[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6-19.
文章標題:淺議河南民俗文化的開發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105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