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3-12 09:55 熱度:
摘要:從文化這一要素出發,梳理出建筑與文化、城市與文化的一些線索。分別從建筑與文化、城市與文化兩條線索出發,去探求各自與文化的關系,最終發現三者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另外,對文化要素在建筑設計與城市設計中的地位也進行了作者個人的解讀。
關鍵字:文化論文,建筑論文,城市
一、 文化要素之于建筑論文
1.1文化與建筑
關于文化與建筑的解釋是:建筑既有個性,又有文化性,建筑文化是個大范圍,不單是傳統文化,建筑與環境協調配合也是一種文化觀念。建筑不管是好是壞,都是文化的表現。文明的、好的建筑必然是尊重環境的。所以建筑環境就是文化環境。
筆者對于這段文字的解讀是這樣:人們遵照一種“精神意識”去建造心中理想的建筑。這種“精神意識”其實就是文化在每個人心中的小縮影,因為每個人對于文化有不同認識,所以造成了建筑的不同。在這些建筑的使用中,尊重環境客觀性的建筑逐漸被認為是優秀的建筑,而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作品也就逐漸被淘汰了。
文化就是一種個體之間的廣泛共識,這種共識是主觀的,也就有了對與錯。建筑作為人意識的實踐產物,建筑環境就是文化環境的體現。
1.2建筑的第五度空間論文
建筑可以說是一種具有精神方面的符號意象。文化作為建筑的第五空間,將會在未來的建筑思潮中,占據主流位置。很多時候,建筑外觀的形象卻成為了一種障眼法,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以至于無法去探尋其文化性質。“建筑師通過傳統的抽離自我提至現實以外的境界,從而達到一種超越,這就是建筑的第五度空間——文化環境”。有人說,文化環境不是視覺形象,而是設計師工作思考的過程。
在舉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的例子來說明空間環境的文化性質的時候,筆者聯想到一個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先有了四合院之后,人們去適應這種環境最終形成了一種四合院的文化,還是人們根據類似四合院的這種生活方式,去營造四合院?
筆者更傾向于后者,即人的意識支配建筑設計的走向,需要什么樣的建筑就去設計什么樣的建筑。那這是否就意味著文化性支配著建筑設計的走向,同時建筑反映著這種文化?
1.3大地建筑學與文化環境
大地建筑學的基本概念是強調文化環境與物理環境融為一體的環境脈絡。建筑作為文化時空當中的一個點,代表著一個相對靜止的點存在著。這里的環境脈絡包括了物理環境與流傳于民間的民俗文化。雖然現今的建筑設計基本關注了物理環境對設計的影響,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如果能把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剝離出來,賦予建筑以靈魂,其何患無褒獎之詞?
其實,大地建筑學這個概念也正好解答了筆者之前的困惑,建筑就是文化這一時空系統中的一個點,反映了文化環境的變化的同時,也呈現出文化環境在不同時期的差異性。
1.4建筑風格與城市文化風貌論文
建筑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文化風貌。首先,建筑文化反映了時代特征。建筑師是文化的創造者,同時文化的社會性亦反作用于建筑師,并影響到建筑風格。其次,建筑反映了歷史時代的特征。“城市是歷史性建筑的拼貼。”不同時期的建筑,日俄戰爭時期留下的建筑與文革時期留下的建筑乃至改革開放之后的建筑坐落在一塊,形成一種獨特的景觀。這就是城市各個時期的小縮影,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不過,這就是建筑作為歷史而存在的一個體現。另外,建筑受傳統制約,卻又超越傳統。傳統是由社會、歷史所溝通的文化渠道的延續。需要說明的是,建筑的傳統風格不僅體現在外部形式上,還在于建筑的內在的文脈關系上。
二、 文化、建筑與城市三者的關系
建筑、城市與文化三者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城市風貌的建立是以城市建筑風格的發展演變為中心的。城市的文化特征是城市中最深刻的特征。而建筑對于文化來說前文也已有提及。如果非要在三者中分個高低的話,文化固然是傲視于建筑與城市之上的。城市的風貌是由建筑組成的,所以城市次之。建筑作為最小的構成單位,并不是說建筑不重要,要說的是建筑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決定著城市的風貌,而設計建筑的設計師,更是文化的創造者,所以三者關系是很微妙的存在著。
三、 文化之于城市論文
3.1城市與文化
我們的建筑如果是成功的,必須能夠接受大量的人類文化能量,并把這些能量貯存凝固在建筑之中。城市的文化特征指城市中各構成要素寓含的一套象征體系,是城市可見的特征,以物理特征引發“文化的聯想”。這種聯想是多種多樣的,諸如生理、社交、心理、經濟基礎、期望值等。文化聯想是城市的特征功能。
關于城市文化的象征,首要標志應該是一個符號。城市空間環境的社會效果有其合法性與溝通性兩類性質。筆者認為,城市空間環境不能作為城市文化的主要象征,而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剪影。城市的文化空間不同于一般所說的城市建筑空間,城市的文化空間是被象征性結構所遮蔽著的。
城市的文化空間最終以城市設計的形式外貌表現社會意識形態與大眾的溝通關系,創造城市的地方性的風貌與特征。
3.2城市意象
文化之于城市設計,在凱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書中總結的城市設計的基本要點,其中重要的設計要素有:城市區域、城市邊緣、城市節點、城市路徑、城市標志、城市公園;诂F今“人性化空間”的設計主題,物理空間設計轉變為文化性的情感空間設計。比如,在城市的區域中建立友誼的鄰里空間、在城市的路徑建立親密的情感空間、城市標志建立裝飾的審美空間等等。“以人為本”、“人性化空間”不僅僅滿足的是人們對物理環境的需求,對心理環境的需求是更高層次的,而這些都是與文化息息相關的。
3.3城市文化環境設計的一些要素
在城市設計中,雖然知道了應該重視文化的作用,但是如何去入手,如何真正在設計中起到相應的作用也是關鍵的問題?偨Y了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
1) 文脈
文脈是指人文主義思想的延續,當代城市設計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時城市主題與背景的分離。當今強調的數字化城市設計,到處是模仿、復制、拼貼、使文化抽離。當今最大的建筑災難時傳統文化的斷裂,地方性文化的失落。所以文脈位列第一位也是事出有因。
2) 源與流
解讀建筑的歷史的源與流,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意義的生成與秩序的探求構成建筑文化的源與流。
3) 歷史
真正優秀的設計作品都開創了從自身開始的歷史,應該回到歷史中去鑒賞藝術作品。只有了解了背景之后對歷史環境的真實進行思索才能把握觀賞對象的全部意義。這一點尤其對歷史保護與更新的城市設計非常重要。
4) 民俗論文
民俗包括歷代相沿、積久而成的風尚、習慣、歌謠、故事、傳說、諺語等。民俗中包括客觀的審美內容,著眼于民間文化的傳承,具有鄉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對于挖掘和振興民族文化有重要意義。
5) 鄉土
鄉土建筑師建筑文化傳承的寶庫。許多大師的作品都是從大自然與鄉土環境中汲取了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阿爾托的作品就是芬蘭鄉土木建筑的曲線特色。
6) 紀念性的
紀念性含有崇高的審美意義,可通過紀念性的美感作用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某種紀念意義。紀念性的東西常有一種壯美、博大、雄偉、壯觀,具有內在的攝人心魄的感染力量。天安門廣場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7) 聞名的
知名度是長期歷史優選而形成的,精心保護聞名的城市環境特色,有助于構成知名度的形成。唐人街、倫敦大本鐘、巴黎鐵塔都是聞名于世的。
四、 總結
文化這一要素,不論對于建筑還是城市,都是很重要的一個構成要素,可以這樣理解:文化就好比畫龍點睛的一筆,添上這一筆就使作品有了精氣神,提高了一個層次;反之則死氣沉沉,流于平庸,最后被歷史淘汰。而如何恰如其分的再作品中融入文化元素,這就是體現設計師水平的時候了,也成為了評判作品優劣的標準之一。
參考文獻:1.圖解環境設計/荊其敏,張麗安編著.——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2.城市意象/(美)凱文林奇編著.——華夏出版社,2001
文章標題:漫談文化要素之于建筑與城市的影響之社會學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114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