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09 15:25 熱度:
【摘要】:空間是我們生活的基本維度,任何一種社會行動都不可能在一個沒有空間維度的情境中發生。但城市空間并非是社會行動的靜止容器,而是社會的產物,空間產生于有目的的社會實踐。中國城市化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城市空間的巨大變遷,在轉型期的特殊歷史階段,空間變遷的實際邏輯常產生于在場者的日常生活。本文是以北京798藝術空間的建構為研究對象而進行的個案研究,這是一個由空間在場者通過空間實踐而改變政府規劃的案例,本研采用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以空間的視角,帶我們認識空間在場者是如何逾越既有的制度,在場者如何達成“合謀”,促成了一個充滿張力的“異托邦”空間景觀。
【關鍵詞】:空間,空間實踐,798,藝術空間
【引言】:
有這樣一個地方,有這樣一群人,有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它既和現實截然不同,又與現實相互聯系,它是一個可以觸摸的夢想,它是一個可以進入的“世內桃源”——這就是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定義的“異托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藝術的殿堂,每個國家都有一個藝術家聚集的“異托邦”。而在北京,它就是著名的798藝術區。
一、研究的背景
20世紀中葉以來,伴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巨大調整、信息社會的迫切來臨,導致原有工業用地功能性的衰退。按照新的規劃,這片區域將成為電子城,但在真正大規模的拆遷之前,一批藝術家通過集體動員、建構社會記憶以及合法化的訴求等空間實踐行動,拉開了再造798的都市運動的序幕,雖然正式規劃未及時變更,但在“看一看,管一管,論一論”的指示下,藝術家們贏得了“再造798”的寶貴時間。
二、研究的意義
美國芝加哥學派曾對城市的空間結構進行過描述刻畫,受芝加哥學派和英國結構功能主義的影響,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的社會學也一度形成“社區研究”的浪潮,我們今天不難看到,當年的領軍人物費孝通先生大半生的研究,正是經歷了從農村社區到小城鎮再到城市社區,直至后來的城市圈的過程。然而,無論是芝加哥學派,還是后來中國的“社區研究”,“空間”只不過是客觀事物或者是社會行動和社會事物在其中存在的框子,是一種外在尺度。把“空間”作為一種“對象”來進行的研究相當匱乏。因而,我們很有必要尋找一個恰當的空間切入點,在歷史視角的傳統路徑之上為社會研究增添空間的視角。
三、798空間環境實踐研究
3.1大門
門既是空間自身內部與外部的區隔符號,也是將空間內外銜接起來的過渡性空間,因此它永遠是立面處理的重點之一。
2007年1月到2月期間,北京798藝術區建設管理辦公室公開有獎征集“北京798藝術區入口標識”,并開始著手修建西門,藝術區的西門才有了大紅色鋼制的“798”標志,此大門意味著內部與外界差別巨大的身份世界,它猶如一道鴻溝將世界劃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生活的,庸常世俗的,另一部分則是藝術的,前衛時尚的,跨進大門,猶如遠離了塵世,步入了藝術的殿堂。2008年北京召開奧運會,為了吸引游客,方便出入,藝術區又在北側、南側增開了幾個入口,目前798藝術空間的西側、南側和北側的入口共有6個。
3.2道路
道路是空間的寄生物,是空間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有機部分,它將空間自由的切割,使之具有不同的結構布局。同時,它又柔韌地將整個空間銜接起來,空間中的各個建筑物因之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道路和建筑物互相定位,它們的位置關系,構成了藝術空間的地圖指南。
798藝術空間內三條主干道從西至東并行,與幾條南北向的通道把藝術區網格化為六片大的區域:797路以北的空間被南北向的707街和706北一街劃分為A、B、C三塊;798路與797路之間西起于798西街的空間為藝術D區;七星街與798路之間的區域為E區,七星街以南的一片區域是F區。
3.3雕塑
“雕塑作為當代藝術的一個特點就是對空間的占有,它就像房里的裝飾物,與環境產生一種協調與互補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雕塑走出私家園林,不再是遠離人間不染凡塵的權貴藝術,它已變成人們現實生活空間中的一部分。
在798的街道兩旁,在藝術空間向外拓展的過渡空間里,在高大的“廠房”里,街道廢物雕塑和波普藝術隨處可見。它們形態、色彩、材質各不相同,在街道上佇立的時間有較長達兩年的,也有短到幾天的,有具象也有抽象的,但他們都同樣充滿了想象力與藝術的張力。這其中有巨大型號的中山裝,在已經有些褪色制服面上,卓見歲月的痕跡,曾經的時尚服飾,如今已成為過去,而留下的只有對時代的追憶;頗具力量感的生銹的拳頭,似在訴說咱們工人有力量;被關在鐵籠里的大力士……
3.4建筑
“798”整體上是由同樣的單元簡單重復排列而成,每個單元通風采光條件的一致性和6m多的空間高度為改造提供了豐富的可能。2002年大批藝術家陸續搬進798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都對原空間進行了改建。有的藝術家拆去了木椽和吊頂,露出原有巨大尺寸的橋梁和構件來直接界定空間;有的藝術家對管道進行改造,裝燈、外加玻璃加以突出,創造出具有懷舊色彩的藝術氣氛,室內保留的設備,經常會作為藝術展示的一部分;還有藝術家甚至將藝術空間延伸到建筑的外部,新開辟的空間將大門敞開的藝術空間與街道連接起來,構成一個一體式開放的空間,邀請觀者留步觀賞。
藝術展覽是798內畫廊的常規性活動,幾乎每個月都要進行新的布展,很
多畫廊也會臨時對空間進行各種改造,打通、分割,這時候空間會產生新的組合,觀者總是會被拋入新的視角。
3.5涂鴉與標語
上個世紀90年代早期,涂鴉開始出現在北京,隨后北京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涂鴉作品,798就是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涂鴉是一種私人表達,經過二十幾年的演變,它被認為是社會張力和沖突的一種可行方式和外在表現。在墻上的,不止是涂鴉。在798,另一種繪制在墻上的“作品”是紅色標語,798里的涂鴉展現了當下日常生活的平面,而透過798里的標語,我們可以管窺中國的當代歷史。
798里的部分廠房雖已人非而物是,但標語遺跡卻承載著歷史的信息,那些用紅色原料涂寫在廠房外立面或者室內墻壁上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為人民服務、促生產、抓革命、奮發圖強、自力更生”,“車間到處紅旗飄,產量質量逐日高”,“思想紅專放衛星”,“把工廠辦成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等等標語無不引領著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那個大鳴、大放、大字報、紅色標語鋪天蓋地,被稱作“紅海洋”的時代。工廠經歷了從新中國剛剛成立、中蘇友好時期、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一直到改革開放,整整跨越了50年的歷程。在這里我們可以穿透時間的阻隔,窺見了時光的痕跡。無論是對于藝術家還是游客,觀者都有了類似于海德格爾所說的“撞擊”,感受到強烈的心理震動。
四、小結
在這里,藝術無處不在。門口鮮紅奪目的“798”數字標識、爬滿青藤的高大庫房、殘留的機器、粗大的煙囪、縱橫交錯的管道、個性的畫廊、時尚的酒吧、前衛的人體藝術、夸張的涂鴉、醒目的“毛主席萬歲”標語連帶著他的經典語錄,一般美的東西大約都呈現著一種安靜的和諧,當這種和諧被打亂、被沖突,視覺就會被一種完全不可能所沖擊,所有的這些矛盾的、超時空的、新與舊的、都在不停的穿插交融;當不協調的因素亦即沖突到達極致時,你會奇妙地感受到798另類的美。
798在視覺的沖突中定位著新的和諧,798把北京的過去和未來融合在一起,凝固在一個空間里,舊的空間被穿越,新空間正在被重新界定,這是我在798感受到的。
參考文獻
[1]張小軍,《象征地權與文化經濟——福建陽村的歷史地權個案研究》載《中
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2]李漢林、李路路,《資源與交換——中國單位組織中的依賴性結構》載《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4期
[3]馬克斯·韋伯,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4][美]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商務印書館,1992年
[5]顧朝林等著,《中國城市地理》商務印書館,2004年
[6]李猛、周飛舟、李康,《單位:制度化組織的內部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000年(香港)秋季卷。
文章標題:社會學論文范文參考798空間環境實踐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1902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