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職稱論文發表范文我國資源約束問題與對策研究

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2-31 15:56 熱度:

  [摘要]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少,資源利用率低且浪費嚴重。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狀況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我國目前面臨的水、土、能礦資源問題,并針對性提出我國未來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即依托生態文明建設,以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線,利用政策、制度等規范措施,推動產業與技術升級,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現資源節約高效利用,保障我國資源安全。

  [關鍵詞]職稱論文發表,資源,約束,改革,對策

  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處于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各種資源組合狀況和分布,直接決定著農業和采礦業的發展和布局;自然資源間接影響原材料工業和其他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布局。資源的豐裕程度、質量、可及性和成本是保障一國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但資源的稀缺性又使之成為經濟增長的限制條件。資源約束問題是影響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一個重大問題。要想使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就必須有效地解決資源的約束問題。

  一、我國資源約束問題

  我國自然資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少,資源利用率低且浪費嚴重。由于長期沿用以追求增長速度、大量消耗資源為特征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自然資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資源呈絕對減少趨勢,可再生資源也顯出明顯的衰弱態勢。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狀況日益突出。資源因素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物質基礎性作用,然而這種經濟發展的高速度與資源的高消耗的強相關性,也說明我國工業增長主要是依靠包括資源在內的生產要素的擴張實現的,經濟增長仍屬于典型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越來越大。

  (一)資源的空間組合不夠合理,資源分布與經濟重心錯位

  我國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平衡,限制了資源承載力,而資源配置狀況不協調,則使我國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加大。資源空間分布不匹配,資源組合錯位,生產成本增高。南糧北運,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電東送,導致我國運輸能力全面緊張,這是資本投入高而產出低的重要原因。西部水土資源不夠匹配,西北土地資源豐富,但是嚴重缺水;西南水資源豐富,但是由于石灰巖地區石漠化嚴重,土地資源不足。

  1.水土資源時空不匹配。我國南北資源組合差異也較大,長江以北平原廣,耕地多,耕地資源占全國的63.9%,但水資源少,只占全國水資源量的17.2%;長江以南則相反,山地面積大,耕地面積少,僅占全國耕地的36.1%,但水資源充沛,占全國水資源的82.6%。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水土資源匹配嚴重錯位。

  2.能礦資源分布與經濟重心錯位。能源、礦產為主的地下資源和天然草地相對集中于我國中西部,自然資源分布的東西部差別極為顯著。長江以北煤炭占全國的75.2%,石油占全國的84.2%,而長江以南則缺能嚴重。東部沿海經濟總量占全國60%以上,但是主要能源和礦產資源卻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區,能源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水能資源分布不均,70%分布在西南地區、15%分布在中南地區,而經濟發達、對電力需求大的東部地區的水能資源卻很少;陸地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但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在東部地區,其中又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全國天然氣需求量最大。

  (二)水資源短缺嚴重制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近年來我國連續遭受嚴重干旱,旱災發生的頻率和影響范圍擴大,持續時間和遭受的損失增加。目前全國 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缺水,其中100多個嚴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缺水已經到了最嚴峻時刻。與此同時,由于人口的增長,到2030 年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將從現在的2200m3降至1700m3-1800m3,需水量接近水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缺水問題將更加突出。

  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降雨與徑流關系、產流與匯流條件都在發生變化,有些江河的天然來水量已呈現衰減的趨勢。黃河下游頻頻發生斷流、海河成為季節性河流,以及內陸河部分河流干枯。

  目前,全國每年缺水量近400億m3,其中,農業每年缺水300多億m3,平均每年因旱受災的耕地達4億多畝,年均減產糧食200多億千克;城市、工業年缺水60億m3,農村還有2400多萬人飲水困難。天津市由于連續四年遭受華北干旱影響,為天津供水的潘家口水庫水位已接近死庫容,于橋水庫已無水可供,直接威脅到天津市的生活和生產用水,盡管采取一系列限制用水措施,但水源仍難以保證。

  隨著我國人口增長、生活質量水平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將進一步減少,而用水量卻進一步增加,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為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生態環境改善的首要制約因素。

  (三)主要能源礦產資源嚴重不足,將長期制約國民經濟發展

  “十一五”后,我國礦產資源供需矛盾更為突出,45種主要礦產的現有儲量,可以保證或基本可以保證需求的只有26種,不能保證的有19種;特別是石油、鐵、錳、鉛、鉀鹽等大宗礦產,后備儲量嚴重不足,已無法滿足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供需缺口將持續加大。2010年,我國45種主要礦產資源只有 11種能依靠國內保障供應: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減少到9種;到2030年,將只有2-3種。而鐵礦石、氧化鋁等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礦產資源將長期短缺。從現已探明的主導性資源儲量與人均可利用量來看,我國石油儲量占世界石油儲量的1.8%、天然氣占0.7%、鐵礦石不足9%、銅不足5%、鋁土礦不足2%,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的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2。主要資源的開采壽命和保證程度都較低。

  (四)后備耕地資源不足,土地資源稀缺將嚴重制約我國未來發展   我國各類自然資源人均值都低于世界水平,特別是耕地資源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土地資源是難以有所增加,也無法從國外輸入的,已成為我國稀缺資源。我國人均資源占有水平低,并將繼續降低,隨著人口壓力增大,這一趨勢將嚴重制約我國未來發展。

  我國稀缺的耕地資源不僅人均數量少,而且后備資源不足。我國后備宜農荒地面積僅3334萬公頃(5億畝),其中分布在草原地區的約1334萬公頃(2億畝),適宜種植人工飼草,分布于南方山丘的約467萬公頃(7000萬畝),主要作為果樹和經濟林木用地,而主要作為種植糧、棉、油的農作物用地約 1334萬公頃(2億畝),如果全部開墾,按開墾系數0.5,計算凈面積只有667萬公頃(1億畝)。與人口大國印度相比,印度不僅耕地面積大約1.68 億公頃,人均占有0.2公頃,而且還有后備耕地資源1億公頃,遠比我國豐富。

  (五)環境污染嚴重,環境承載能力下降

  我國人均森林占有面積為1.9畝(約0.13公頃),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森林蓄積量為9.048m3,僅為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8。目前我國廢棄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發達國家,每增加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比發達國家高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比發達國家高10倍多,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已位居世界前列。當前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仍在繼續發展,直接威脅到我國居民的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

  二、我國資源約束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低,資源浪費嚴重

  我國的經濟增長長期處于粗放狀態,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資源的低效利用加劇了資源短缺問題,并且降低了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目前,我國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較低。突出表現在:資源產出率低、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率低。實踐證明,較低的資源利用水平,已經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障礙。我國每創造1美元的國民生產總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國的經濟產出與資源投入并不匹配,資源使用效率遠遠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為0.4,僅是國外先進水平的1/2;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是國外先進水平的10倍,每萬美元GDP消耗的鋼材、銅、鋁、鉛、鋅分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9倍和4.4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為33%,礦產資源總回收率僅為30%,分別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和 20%,而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目前也只有68%。

  (二)消費結構升級,加重資源供給壓力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后,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消費結構亦隨之發生巨大變化。2011年,城鎮居民家庭和農村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5.7%和43.7%,而2001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38.2%和47.7%。購買住房、汽車等消費品逐漸成為主要消費趨向,導致與之聯系密切的鋼鐵、石油、水泥等重要資源的需求量大增。伴隨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世界制造業中心的形成,我國已成為世界重要資源的消耗大國。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煤炭、鋼鐵、銅、水泥、鐵礦石、氧化鋁等重要礦產品的第一消費大國,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電力消費大國。2011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4.8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0%。煤炭消費量增長9.7%;原油消費量增長2.7%;天然氣消費量增長12.0%;電力消費量增長11.7%。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1%。主要原材料消費中,鋼材消費量8.4億噸,增長9.0%;精煉銅消費量786萬噸,增長5.2%;電解鋁消費量1724萬噸,增長 12.1%;乙烯消費量1528萬噸,增長7.5%;水泥消費量20.7億噸,增長11.2%。

  今后我國能源消費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經濟學家曾對未來20年我國經濟增長的能源缺口做了分析。到2020年,我國的一次能源總需求量為40億噸標準煤,即使在大力實施節約能源的政策措施后,至少仍需要32億噸標準煤,能源缺口為5億-6億噸標準煤,而且有可能做不到8億噸標準煤的節能指標。2013-2018年,我國將迎來2.4億~2.6億噸鐵的年消費高峰,21世紀頭20年鐵的供給缺口為30億噸;2019-2023年我國將迎來530萬-680萬噸銅的年消費高峰,21世紀頭20年銅的供給缺口將達5000萬-6000萬噸;2022-2028年,我國將迎來1033萬噸鋁的年消費高峰,21世紀頭20年鋁的供給缺口將達1億噸。

  三、我國未來資源戰略對策

  (一)積極有效推動產業轉移,產業發展與區域優勢資源相匹配

  產業有序轉移,以及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產業轉移與產業升級相結合、優勢互補與互利共贏相結合、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基本要求。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必須著眼于國家產業布局和轉型升級的大局,合理規劃產業轉移的方向和重點,促成區域間形成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格局。東部地區產業基礎好,經濟發展較快,應著力將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出去,加快發展高端、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引領和帶動全國工業的轉型升級。中西部地區應將承接產業轉移與自主發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在土地、勞動力、原材料、能源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東中西部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在全國范圍內形成梯度分布、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水平

  要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引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進資源節約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國在工業化過程中必須大力發展對資源消耗依附度低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不斷提高低消耗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從而減輕經濟增長對資源的依附程度。為了促進我國資源節約型產業結構體系的建立,必須加強對這些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用高新技術改造這些傳統產業,不斷增加其科技含量,降低其對資源的消耗,另外,在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關鍵性技術的推廣,通過這些關鍵性技術的推廣,促進不同行業快速提升技術水平。   選擇低度消耗資源的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建立以節地、節水為中心的資源節約型生產體系。建立以高效、節能、節約原材料為中心的工業生產體系。建立以節省運力為中心,以公共交通為骨干的節約型運輸體系等。上述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的建立,可以大大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傳統材料的消耗,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向高效、低耗發展新階段,有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建立節水型社會,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節水型社會建設不是簡單地用行政的辦法去節水,其本質特征是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建立自律式發展的節水模式,不斷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節水型社會的核心是制度建設,要明晰初始水權,建立和確定水資源的宏觀控制和微觀定額兩套指標體系;要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建立水權交易市場;要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制。

  圍繞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與此同時,探索建立最科學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水資源管理的良治。

  (四)充分利用國內資源,積極利用國外資源,利用國際市場以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

  我國傳統的資源戰略,具有極大的封閉性。從目前資源戰略演變的趨勢看,建立在比較成本基礎上的優勢互補,余缺互濟的資源戰略是主流。因此,充分利用國內資源,積極利用國外資源,應是我國資源戰略的核心,因此,對我國短缺的礦產,或品位低、開發條件差的要積極利用國際市場進行調劑。利用國際市場以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一些短缺資源還可以到資源豐富的其它國家投資建廠,建立我國的海外原料基地。

  1.充分利用國內資源,提高重要資源保障能力。我國資源開發的立足點是國內,充分地利用國內資源,提高重要資源供給能力。我國資源種類較全,大部分資源國內可以滿足,而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也不允許用大量硬通貨進口原材料。應加強國內資源的勘探開發,加快大型煤炭基地的規劃建設,確保發電、重點行業和居民用煤需要;加強電源和電網建設,強化電網調度,保障供電安全;在干旱地區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和抗旱應急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國內資源是保障我國未來發展的基礎。

  2.加快實施開發境外資源戰略,建立境外資源基地。要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積極開發利用境外資源,穩定資源供給渠道。組織好石油生產和進口,加大鐵礦石、鋁礬土和其他重要礦產品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增加接續資源,努力開拓海外資源。通過境外風險勘探建立境外礦業生產基地,是當今國際礦業界的發展趨勢。海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風險大、投資多、周期長,我國政府要通過制定規劃、政策扶持、信息服務等為企業鋪路搭橋。應盡快改變單純依靠貿易進口資源的狀況,采取貿易與開發并舉,通過多種方式利用國外資源。我國石油、有色、冶金工業已向海外邁出了勘探開發步伐,并取得一定成效,為進一步實施開發境外資源戰略積累了經驗。

  3.組建跨國礦業集團,積極參與國際資源分配。國際礦業的發展趨勢是企業大型化和國際化,所形成的跨國礦業集團極力控制國際資源并積極參與國際資源分配。從總量上看,我國的鋼鐵、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等產業均可以與發達國家相較量,但我國任何一個礦業企業的規模都不足以與國外跨國礦業公司相抗衡。必須通過產業重組,組建若干與國外大型礦業公司相抗衡的跨國礦業集團,培養一批既懂業務、又熟悉國際經營的隊伍,使我國跨國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國際競爭力達到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為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奠定基礎。

  4.積極實施多元化資源戰略,保障我國資源安全。我國資源戰略,不能建立在少數幾種資源的基礎上,多樣化應是我國資源戰略選擇的出發點。因此,我國開發具有優勢的煤炭、稀土、銻、鎢、重晶石等優勢資源外,對其它資源,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建立以優勢資源為主,資源種類、結構多樣的資源戰略體系。實行進口來源多元化,分散風險。兩次石油危機后,大多數石油消費國意識到,過分對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具有極大的風險。美國把中東作為政治、軍事不穩定地區,盡管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很大,但美國還是在減少對中東地區資源的依賴程度,把油氣供應地分散到世界各地,以保證資源的安全供應。日本也把進口來源的多樣化作為分散風險的重要戰略之一。

  (五)改革征地制度,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首先,嚴格執行保護耕地的政策,有效實施農村土地整理和“空心村”治理,在城市化過程中需要的土地,只有依靠土地復墾與平整,農村集中居住等方式實現。其次,控制開發強度,我國山地多、平原少,目前能夠用于開發的面積不到國土面積的3%,今后適宜城鎮化和工業化開發的面積不多。再次,調整空間結構,有序擴大城市的居住空間、公共設施和綠色空間,保持農業生產空間,逐步、適度地減少農村的生活空間。

  我國的工業用地將越來越緊張。有限的土地資源,將向效益好的企業傾斜,申請工業用地,要嚴格考察評估土地的投入與產出效率,提高地均投資強度和地均土地產出,有效引導工業用地向投入強度大、產出效率高的項目傾斜。

  (六)完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機制,有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建立良性循環機制。強化資源有償使用和污染者付費政策,綜合運用價格、財稅、金融、產業等經濟手段,形成科學合理的資源環境的補償機制、投入機制、產權和使用權交易等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改革不合理的資源定價制度,使資源價格正確反映其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合理提高各類排污費征收標準。繼續限制原材料、粗加工和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產品的出口。探索推行資源環境資產化管理和環境產權、使用權交易制度,建立公開、公平、競爭的資源初始產權配置機制和二級市場交易體系。改革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重點在城市污水、垃圾處理、集中供熱、供氣等市場化條件較好的領域推行政府特許經營制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推動企業成為節能環保的投入主體,實施市場化、社會化運作。

  2.建立和落實責任制和問責制。建立完善鼓勵生產和使用節約資源和環保型企業發展。嚴格執行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及排污許可制度。抓緊建立地區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績效評價體系,完善相關制度和技術手段,開展績效考評實施目標責任管理。建立并認真落實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節能減排的責任制和問責制。

  3.進行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法治化建設。要根據在建設生態文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實踐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制定新的法律,修訂原有法律。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執法機制。環保要與其他執法部門和各級主管部門加強協調,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和聯合執法機制。加強人大監督,開展政協監督輿論監督發動群眾監督,健全資源環境執法監督機制。

文章標題:職稱論文發表范文我國資源約束問題與對策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24639.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的日 | 91在线观看免费 | 颜色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狂牛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91视频在线看 |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经典电影 |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 另类亚洲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优势 |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网站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 | 亚洲福利网 | 国产96在线 | 在线观看的av |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 | 国内久久精品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www.887色视频免费 | 欧美二区在线 | 日一区二区| 精品美女视频在免费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星辰影院 | 日韩小视频 | 久久精品97 | 国产精品完整版 | 99re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97精品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成人免费淫片aa视频免费 |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 丝袜天堂|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变态 | 欧美精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