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5-28 16:21 熱度:
宗教文化是在各國各地區都不相同,就我們國家而言,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也是一種文化。比如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都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存在于不同的托架。在很多大學的哲學系,都會學習到宗教文化的一些知識。本文就是一篇大學教師中級職稱論文,主要論述了宗教是如何影響文明的。
摘 要: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有204個國家和地區,有3個主要人種。世界上文明雖然乍看起來錯綜復雜、種類繁多,但是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東亞的儒家文化圈,南亞次大陸文化圈,中東伊斯蘭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
關鍵詞:中級職稱論文,宗教,文化圈,影響
Abstract: Earth we live in, there are 204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re are three major races. Although at first glance the world civilization complex variety, but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e East Asian Confucian cultural sphere, Circle South Asian subcontinent, the Middle East Islamism, Christianity Circle.
一、儒家文化 重生的文明
是以儒家文化構建基礎社會的區域的統稱。特指那些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的文化區域。儒家文化的地理邊界,北起蒙古草原、南抵中南半島,東括日本列島,西至帕米爾高原。中國是這個文化圈的核心國家,日韓是該文化圈的重要分支。儒家強調秩序、等級和尊卑,崇尚權威,灌輸服從意識,打擊個性,尊崇共性。它十分講究圈子文化,圈子由里及外分為家族圈、朋友圈、工作圈。東亞人在同等條件下,對于圈內人高看一眼,對于圈外人則明顯苛刻許多。
作為儒家文化圈的核心國家-中國,由于在近代化的過程中,由于儒學被認為是導致國家落后的根源,而遭到了強烈的批判。現代的中國人與100年前的中國人在民族性格上差別很大,100年前的中國人守舊、固執、循規蹈矩,而現代的中國人精明、世故、長于算計,比西方人更像西方人, 因為西方人是信仰上帝的,但現代中國人什么也不信,處于無所畏懼的狀態。儒家文化雖然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是儒家文化的一些理念還是有益于現代文明社會的,如強調規則的秩序、重視承諾。正因為儒家社會所具備地這些品質,使得儒家文化圈在現代化過程中,幾乎都實現了民族復興!
二、南亞次大陸文化 徘徊的文明
次大陸文化包括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另外還有幾個印度洋島嶼國家。這些地區具有相似的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體系、建筑、音樂、宗教信仰等。古印度文明是人類的四大文明之一,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印度,作為南亞次大陸文化圈的起源國,分析它無疑具有特殊意義。印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實行嚴厲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后來由于原始的社會分工形成等級化和固定化,逐漸形成嚴格的種姓制度。種姓是世襲,雖然印度議會于1948年通過了廢除種姓制度的法案,但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種姓制度在人們的印象中,負面成分居多,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種姓制度在印度的積極意義,即起到階級彌合的作用。據2014年版《環球時報》報道,印度人的幸福指數竟然比中國人還要高。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兩極分化很嚴重的社會 ,兩極分化程度要遠遠超過中國,而印度人卻能安然忍受一切,中國人則是對同樣的社會狀況卻抱怨連連,這與印度教的教義不無關系。由于印度教不崇尚進取,強調現狀的穩定,導致這個地帶的文明徘徊不前!
三、中東伊斯蘭文化圈 失落的文明
中東伊斯蘭文化圈,該地區主要民族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信奉伊斯蘭教,主體位于地中海東岸,被西方稱為中東。伊斯蘭教在這個文化圈形成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伊斯蘭世界的地緣版圖和伊斯蘭教同步興起和膨脹,伊斯蘭教傳播到哪,伊斯蘭世界的界線就到哪。伊斯蘭教7世紀中葉興起于阿拉伯半島。這一事件揭開了阿拉伯歷史的新篇章。歷史學家認為,此前的阿拉伯世界處于蒙昧時期。但是不久,伊斯蘭風暴便席卷了西亞、北非、中亞、西南歐等廣大地區,居然成為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共同信仰。信奉伊斯蘭教的人被稱為穆斯林,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的虔誠,令全世界所有的宗教信徒感到不可思議。遜尼派和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個主要教派。目前,遜尼派約占世界穆斯林總數的90%,什葉派約占10%。兩派素來不和,教派戰爭仍在持續,最新發展就是“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的崛起,遜尼派國家通過資助伊斯蘭國極端分子,來打擊伊拉克的什葉派政府,從而削弱什葉派的力量。教派戰爭已經成為阻礙伊斯蘭社會進步的最大絆腳石,中東至今沒有擺脫教派的桎梏。然而第三勢力已經興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正在積蓄力量,他們對于異教徒的定義更加嚴苛,非遜尼派的穆斯林也被視為異教徒,而他們對于異教徒處置,手段相當毒辣,其行為令人發指! 中東伊斯蘭文化圈好像生了病一樣,各種怪病找上門來,政治秩序的崩潰,產生權力真空,成為了各種極端分子滋生的天堂。伊斯蘭社會已經成為在這一輪全球化過程中的最大輸家。
四、基督教文化圈 如日中天的文明
基督教文化圈的范圍,包括整個歐洲、美洲、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部分非洲國家,還有大洋洲,中東、北非等地區。基督教源于中東地區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猶太教,又從尼羅河流域文化中吸收了世界末日和最后審判的傳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論,逐步發展成為獨立于猶太教的宗教。基督教將猶太教從一種民族性宗教擴展為一種跨民族的宗教。基督教文化是屬于擴張型的,他們強調對周圍世界的擴張和征服,對自然的統治和利用。基督教徒將說服或壓服全體人類信奉他們的上帝作為自己的使命,他們要抓緊時間,以便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使全體人類成為上帝的選民,不斷地向其他民族派遣傳教士或十字軍,征服“異教徒”,掠奪自然資源。傳教士們每到一個新的文化范圍內,都積極地學習當地語言,為沒有文字的民族創造文字翻譯《圣經》,目前《圣經》已經成為世界上翻譯文字種類最多的一本書。
基督教文化圈是以東正教、天主教、新教作為主要宗教影響的國家。這三大教派有著各自的勢力范圍,目前也在進行和中東類似的“教派戰爭”,只不過這種“教派戰爭”更文明些。信奉新教的美英法德和信奉天主教的拉丁國家以及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國家。天主教依附新教,而新教與東正教進行激烈的博弈。在中世紀,那是純粹的教派戰爭,然而在近現代這種爭斗的形式變化了,通常是一個國家集團對抗另外一個國家集團,在冷戰期間這點表現得特別明顯,以蘇聯和美國為首的兩大陣營在歐洲大地上激烈對峙。由于核武器被發明出來,開戰既是滅亡,使得雙方在處理彼此關系上都比較謹慎。兩國的對抗的形式是代理人戰爭。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由此衍生出文化認同,對己方文化的認同,往往導致對其他相鄰文化的排斥。兩種文化在交叉地帶相遇,彼此誰也不服誰,誰都想擴大自己的地盤,結果就導致文明的沖突!由于基督教文明的擴張性,使得基督徒在大航海時代更富有進取性,文化復興和啟蒙運動打破了人們的宗教枷鎖,人性得到高度的贊揚,所以這只文明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能夠脫穎而出,并且創造比以前人類所有時期都多得多的財富,人民物質生活的極大富足,全球其他各種文明的現代化,無不以學習西方而開始的。
五、宗教是文明的DNA
通過分析世界上的各種文明地興衰,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宗教是一個文明的DNA,體現一個文明的獨有密碼,是文明的重要載體。文明的沖突首先是以宗教沖突為起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中,要警惕其他宗教所帶來的沖擊,加大己方宗教的保護,發揮宗教的正能量,全面推動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塞繆爾·亨廷頓.《文明沖突與重建世界秩序》[M]. 周琪等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2]趙秋梧.湯因比與亨廷頓文明觀之比較[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3]李福泉,權新宇.伊拉克教派沖突的特點、緣由與前景[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孟憲鳳.七世紀初期阿拉伯半島的社會革命與宗教革命[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投稿期刊推薦《全球教育展望》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華東師范大學主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入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期刊方陣”,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引用率歷年來一直名列前茅,該刊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名譽所鐘啟泉教授擔任主編,由崔允漷教授、趙中建教授、李雁冰教授擔任副主編。
文章標題:教師中級職稱論文淺談宗教如何影響文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2693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