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6-17 16:40 熱度:
情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雖然人類的性格有很多種,但是性格再好的人,有時候在面臨一些事件的時候也會產生一定的情緒 。如何去控制情緒,也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一個問題。在人們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情緒,有時候控制不好情緒可能就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一篇教育技術論文發表范文,就情緒調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展開了一些論述。
摘 要:情緒調節的定義是一種較廣泛意義上的定義。情緒來自于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這些交互作用與個體的目標相關的,情緒的產生與主觀經歷、個體心理和行為以及表達方式等都有關。從發展的觀點來看,情緒的這些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涉及到整個生命過程中。引發情緒和對目標有關的環境進行評估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小孩認知和情緒上的成熟。只有到了兩歲后,小孩受到別人的贊揚才會感到難為情。自我感覺改變了社會贊揚的意義,激發了努力進行自我意識來調節這些結果。而且情緒成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如主觀經歷和面部表情的聯接,越來越有序化,并且受到社會經歷的影響(Camras et al., 2003)。
關鍵詞:情緒調節,問題,教育
1.應該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情緒調節
發展的觀點可以使情緒研究者理解:情緒的很多特征是有序而穩定的,并不是因為它的生物基礎,而是因為它起源于多方面發展的影響。情緒調節的定義反映了這種發展理論:情緒調節由外在的和內在的相關的過程組成,它們監控、評估、修訂情緒反應,特別是那些強烈而短暫的反應,以達到自己的目標(Thompson, 1994)。這個定義中有一些只是關于情緒調節的一些假說。
2.,情緒調節旨在調節正性或負性情緒,或者說減小、提高或維持個體當 前情緒喚醒水平。即使小孩子都會在正式的社會場合怎樣表達他們的情緒,或者怎樣提高悲傷反應以得到更好的撫慰。因此,情緒調節只是改變情緒的動力,而并不是改變情緒的品質。換句話說,個體改變情緒的強度,及持續時間,情緒反應的范圍,以適應當時當情。而這又取決于個體的目標是什么。我們認為那些善于調節情緒的高人,是那些能夠自如地改變他們情緒的強度、持續時間等的人,而不是改變情緒維度的那些人(由憤怒改變為高興)。
3.與功能主義理論一致的是,情緒調節的策略不存在好壞之分。這完全取決于是否適用于當時當情,即是否具有功能性。因為情緒調節的有效性是由當時當景中個體目標來評判。如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使性子哭泣,和一個少年使性子,我們認為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都有問題,但是,我們發現剛學走路孩子哭泣是為了得到父母的同意,而少年使性子也是為了讓父母讓步,這些都是孩子的目的所在。功能主義的觀點對理解發展心理病理學中情緒調節的過程有著重要意義。焦慮失調的孩子情緒功能不正常,但是,他們對危險刺激過度警惕,恐懼定向的認知以及對內臟感覺敏感,都成為他們自我調節的一部分。來自高焦慮危險的家庭以及他們的氣質易感性證據表明,他們的這種策略在孩子時代是最易獲得的。能夠使兒童得到暫時放松的情緒調節策略可能會使兒童對焦慮產生更長久的病理學反應。在發展心理病理學上這種情緒調節策略就是把雙忍劍。但是,理解情緒調節一定要清楚情緒目標,這點與功能主義理論是一致的。
4.來自的發展分析表明:情緒調節包括人們對情緒的監控和評估、修訂。在情緒調節的發展中,兒童對情緒自我意識能力的發展,以及根據社會期望來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評估是核心(Saarni, 1999)。情緒發展是在兒童對情緒不斷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建構的,這點與建構主義的觀點是一致的。學齡前兒童由一個“情緒狀態主義者”逐漸成長為一個“情緒心理學家”,從開始對外部環境的關注,逐步轉向對情緒與信念、期望、記憶等的關注。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理解了情緒和個體目標、期望之間的關系。這些概念上的掌握使他們對情緒自我調節策略的理解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這些概念的掌握也離不開社會的影響,包括家庭和社會文化對他們的情緒和情緒調節觀念的影響。
5.要注意情緒調節的個體差異
社會化過程只是情緒自我調節個體差異的影響因素之一。其它的影響因素還涉及到神經機制的發展,注意的發展,情緒理解的概念上的成長,氣質獨特性以及人格成長。社會化過程與此相互作用。如果嬰兒并沒有經歷父母照顧中的壓力情境的洗禮,那么他們將來就會對壓力事件特別敏感,從而造成一些問題(Gunnar, 2006)。
盡管心理學家在研究情緒調節時試圖把情緒調節的影響因子單一化,但是必須承認情緒調節受到多維度因素的影響。個體心理層面,認知層面和社會情緒方面等的影響都會對他的情緒調節能力施加作用。雖然情緒調節是自我調節的一個方面,但是對自我調節的影響也會影響到情緒調節。如兒童情緒概念發展會影響到他的自我調節。因為多維度的發展過程,所以情緒調節的個體差異可能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會受到不同的影響。
最后,要注意家庭對情緒調節的影響
在教堂的時候父母經常會使自己的孩子安靜,這點就可以看出社會化影響。但是更多的社會化涉及到孩子怎樣評估他們自己的情感,怎樣面對家庭和其它環境中的情緒需求,怎樣獲得情緒調節的特殊技能。社會化過程跨越人的一生,個體的自我調節過程由社會進行不斷的重構。但是,不幸的是,有些家庭并沒有起到情緒調節社會化的作用,造成了兒童晚期的情緒調節失調病理。
特殊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生活教育》1934年由偉大的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并任主編,2006年1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正式復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主辦。本刊是一本群眾性和學術性,普及和提高相結合。雅俗共賞的綜合性教育讀物。這以學習,研究,宣傳和發展陶行知思想,推動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發展,尤其是農村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均衡教育等發展為已任。它主面向廣大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師。
文章標題:教育技術論文發表情緒調節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2713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