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社會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5-06 12:12 熱度:
觀眾在博物館參觀時,大部分時間都用于閱讀展覽語言,文字、圖片、甚至三維物品的視覺觀看與記憶都是博物館閱讀。若觀眾能夠保留關于展覽或展品的記憶,則認為觀眾的閱讀行為是有效的。本文是一篇中華少年雜志投稿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博物館觀眾注意力及展陳設計。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博物館進行觀眾注意力引導的原因,提出了要加強內容設計與觀眾注意力引導,以設問或對話的形式吸引觀眾注意,注意觀眾參觀的“選擇性”現象與路徑設計,提升觀眾博物館體驗的“個人化”現象與展覽信息層次化設計水平等進行觀眾注意力引導與管理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 博物館,觀眾注意力,展陳設計
0引言
在博物館展廳環境中,顯性或隱性的閱讀信息有很多,而對展品說明牌的閱讀是觀眾博物館體驗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觀察的行為。
1博物館進行觀眾注意力引導的原因
注意是個體進行信息加工的前提條件。一個信息如果要進入人們的大腦,首先必須引起人們的注意。“信息只有在我們注意到它時,才能進入我們的意識,注意力在外界事物和我們的經驗之間起一種過濾器的作用,我們體驗到多少壓力取決于我們對注意力的控制程度,而不是我們遇到多少事情。”博物館策展團隊都希望展覽能夠吸引觀眾,而且觀眾能夠按照館方預先設定的路線和方式接收到博物館所傳播的信息。然而,博物館觀眾作為一個個獨立的意識主體,對信息的注意和接受具有明顯的選擇性。由于觀眾的注意力和參觀的時間是有限的,“注意力的獲得是一種‘零和’(zero-sum)的過程”。觀眾選擇在一個展品或展示信息上花費太多的“注意”和時間,則在其它展品或展覽信息上所花的時間就會受到限制。因此,博物館的展品與展品、展示單元與展示單元、展覽信息與信息之間存在一個相互競爭的關系,部分展品和展覽信息可能因為觀眾選擇性注意而被忽略,或者其展示效果受到遮蔽。
2進行觀眾注意力引導與管理的主要策略
2.1要加強內容設計與觀眾注意力引導
一是要發掘展覽內容與觀眾的聯系,合理安排故事線博物館與其它娛樂觀光機構的不同之處在于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博物館不像一只貓那樣,或許能夠坐下來,只是看上去很美就可以了。人們期盼博物館對社會回饋一些利益,作為對社會提供支持的一種回報。”因此,博物館內容設計的定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進行注意力管理的一個關鍵原則應是‘所有的信息都是關于我的’。一大堆與己毫不相關的信息呈現在人們面前,無疑是件令人掃興的事情。而經過精心整理的信息卻會獲得注意力。”因此,內容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傳播什么樣的信息,要找到博物館研究人員與普通觀眾能夠共同理解的意義空間――一個可以相互溝通的平臺。我們在博物館展示文化遺產之時,必須將它們與今天的社會相聯系,與觀眾生活相聯系,尋找觀眾感興趣又有教育意義的信息點和展示脈絡。
在具體操作上,專業觀眾、學習型觀眾和普通觀眾間略有不同。專業觀眾,由于專業訓練經驗形成了“有意后注意”,其關注的重點不在內容的趣味性,而在于內容的準確性和深度;學習型觀眾,帶著一定的目的而來(例如我們的調查樣本中就有一位觀眾是為了看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和青銅器),博物館只要做好指示標志,讓其能夠容易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并配上適當的說明信息即可;而占絕大多數的一般觀眾,參觀博物館是為了滿足好奇、社交或娛樂休閑等方面的需要。
2.2以設問或對話的形式吸引觀眾注意
目前,傳統的前言、段首、單元說明、組說明、柜內說明和說明牌依次排列的灌輸式說明體系,已經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漁農并舉”展示單元中,從漁業和農業組說明牌幾乎無人問津的狀況,可以窺視到說教式內容設計體系的衰微。而以設問或對話的方式開始,能夠將觀眾的無意注意變成有目的的有意注意,使后面的展示信息能夠引起觀眾的關注。
2.3注意觀眾參觀的“選擇性”現象與路徑設計
陳列模塊間的注意力有差別,不同模塊對觀眾注意的吸引力不同,這種現象體現出博物館觀眾的參觀內容是有選擇性的。在參觀初期,觀眾可能會在短暫的時間內認真觀看并閱讀每一項陳列品,大多數觀眾在進一步的參觀中由于強烈的視覺刺激,意識到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下參觀每一項展示內容,而選擇有個人興趣的部分進行閱讀。這種選擇出現在模塊間,也同樣出現在同一專題的不同展品間。在感興趣的展品前,觀眾停下參觀的腳步,較長時間地觀看展品或閱讀說明牌,與同行者相互討論交流。某博物館的自然陳列中,靜態專柜陳列或可觸摸、可操作的內容,都組織成一個個獨立的專題,專題內部按照一定的發展順序或等級次序設計,以幫助觀眾掌握展覽的信息。
2.4提升觀眾博物館體驗的個人化”現象與展覽信息層次化設計水平
博物館參觀活動的收獲程度基于觀眾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積累程度,觀眾總是試圖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博物館展覽。即便是策展人也習慣將自己的知識和對展品的理解個人化。成功的展覽能夠增強觀眾將展品和觀念個人化的能力,觀眾從自身生活經驗中的熟悉的事物過渡到博物館展覽中不熟悉的事物,能加強對展覽的理解與記憶。如“昆蟲的世界”這一模塊,人們傾向于強調自己曾經見到過某種蟲子,并且深入探討這種蟲子的習性。事實上他曾經看到過的蟲子是不是展柜中的那種并不一定,也并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位觀眾以及他的同伴必然會更為留意展覽中的這種蟲子的姓名、特征以及與它相近的其他蟲子。
3結語
當今社會,信息傳播已由“文字時代”轉向重視視覺的“圖像時代”,這對內容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博物館不管是對何種類型的觀眾,展覽形式設計對觀眾吸收展覽信息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設計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唐貞全.從信息傳播到注意力傳播――當代博物館展示理論的變遷與思考[J].東南文化,2011(1):83-85.
[2] 王少軍.注意力經濟與中國博物館的發展[D].吉林大學,2012.
相關期刊簡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以學風嚴謹,學術水平、編輯質量高為特色,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其刊登的論文在《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主要文摘類刊物上的二次文獻轉摘率達40%以上,在全國高校學報中名列前茅。
文章標題:中華少年雜志投稿博物館觀眾注意力及展陳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shehui/3129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