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外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2-09 10:13 熱度:
摘 要:本文首先對高低文化語境與地方特色文化詞匯之間的關聯進行了簡要闡述,以高低文化語境理論為基礎,結合廣東省特色建筑及藝術品文化詞匯的翻譯實例,最終對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的翻譯方法及策略進行探究及總結,為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的翻譯研究提供參考,促進中西方跨文化交際的進行。
關鍵詞:高低語境;地方特色文化詞匯;意譯;直譯加注
1 高低語境文化及其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翻譯的相關性
高低語境文化概念由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在《超越文化》一書中正式提出。 他在書中提出:“有著偉大而復雜文化的中國就處在天平的高語境一方,而美國文化只是偏向天平較低的一方。” 高語境的交際是“絕大部分信息或存于有形的語境中,或內化在個人身上,極少存在于被編碼的、清晰的被傳遞的訊息中”,而低語境是“大量的信息蘊含在清晰的編碼中(Hall·Edward,1976)。可見,低語境編碼信息主要體現在言語中,對語境的依賴程度低,一切需要通過精確無誤的言語表達;而高語境編碼對語境的依賴程度高,許多意思都包括在語境之中,無需一一點明(吳澤瓊,2006)。中西方如此大的文化差異勢必嚴重影響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而中國一些地方的特色文化極賦傳統文化色彩,許多文化詞匯更是高深莫測,難以令西方讀者理解。因此,在翻譯這類詞匯時,就必須在了解高低語境文化理論基礎之上才能對該類詞匯的翻譯方法進行清晰的歸類總結,使西方讀者更易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 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翻譯實例及翻譯方法探究
地方文化特色詞屬于民俗文化詞,指的是表達物質文化、社會習慣和風尚事物的詞語。(李寧等, 2016)。多指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美食,工藝品或服飾方面的詞匯。筆者以廣東省的一些地方特色詞匯為例,對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的翻譯方法進行探究。
2.1 “姑婆”房在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區有一些少女為了反對家庭包辦婚姻,往往通過“梳起”儀式,立志獨身,終身不嫁,民間稱這些婦女為自梳女,又稱為“姑婆”。由此可見,“姑婆”房這個詞匯極富地方文化色彩,且僅從表面想象不出其真正的含義,當地人如此命名,也體現出中國的高語境文化,詞語表面并未清晰地傳達其真實的含義,需要讀者靠語境及文化習俗對其進行深刻的理解,而對于處在低語境文化的西方讀者來說,僅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并不能使其對該詞匯有正確的理解,“姑婆”的字面意思為爺爺的姐妹,這與其真實含義相差甚遠。針對文化背景不同的譯文讀者,兼顧傳遞文化信息和讀者接受是譯者首先要考慮的地方(張寧靜,2015)。故筆者認為,該詞的翻譯只能采用意譯加注釋的翻譯方法,故譯為“self-combed Woman’s chamber(These women determine to remain unmarried all their life)”為佳。
2.2 趟櫳門腳門、趟櫳、大門是廣州西關大屋的標志之一。趟櫳是由數條圓木棍架成的沿水平方向走動的柵欄式拉門。該詞匯極具中國地方文化色彩,也形象地體現出中國所處的高語境文化,僅用三個字便把該特色建筑的含義表達出來,足以體現出中國人重語境而非言語。故在翻譯時,就要考慮到西方讀者所處的低語境文化,其對一種事物的理解主要依賴于語言信息的準確傳遞,筆者認為該詞的翻譯較宜采用意譯的翻譯方法,將其具體的外觀詳細地描述出來,故應翻譯為“half-height screen door and sliding door with horizontal bars”.
2.3 偏廳偏廳是款待日常賓客或密友的地方。該詞匯從字面上看似較易理解,但若只采用直譯的手法將其譯出,其與原詞的含義還有所不同,西方讀者也只能了解其一部分含義,故筆者認為采取直譯加注法最宜,因此翻譯為“the side hall for reception”,這樣既把該建筑所處的大致位置描述了出來,同時又將該建筑的用途表達了出來,這樣才能使處在低語境文化的西方讀者準確理解該詞的含義。
2.4 座屏座屏為舊廣州人居住的偏廳里長橋臺上擺設的飾品,常用它作為主要座位后的屏障,以使整個偏廳顯得高貴雅致。 若僅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也無法令西方讀者對該詞匯有準確深刻的理解,因此筆者認為,采用直譯加注的翻譯方法較為合適,故翻譯為“a table screen which is in the back of a seat to show the dignity of the house-owner”.
2.5 烤花爐烤花爐為彩瓷工藝廠為了燒制彩瓷或其他類似工藝品而建成的電熱裝置,單一地采用直譯法并不能使西方讀者對該裝置有清晰的了解,這就需要采取直譯加注的翻譯方法,將其主要特性通過語言傳遞給讀者,故筆者認為可翻譯為“a kiln mainly used for making porcelains”.
2.6 廣州木雕·刻龍紋大神亭在古代中國,民間有在節慶日把神像請進神轎或神亭內安坐,然后抬出廟沿街巡游,并舉行祭會,以求消災賜福的舊俗。此神亭為樓閣式建筑結構,由須彌座和上層的牌樓、樓閣組成。由此可見,該詞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僅靠直譯不能使處在低語境文化的西方讀者準確理解其真實的含義,因此,在翻譯之前,必須首先了解該工藝品的文化背景,即語境,再通過意譯的翻譯方法將其譯出,故可翻譯為 “Guangzhou carved wooden professional sacred pavilion”.
2.7 通花瓶通花瓶是在瓷坯體上雕通幾何圖紋,或各種花卉、人物、動物等圖案,經高溫燒成后,由人工彩繪裝飾花紋,再經烤花窯燒制而成。對于處在高語境文化的中國來說,其多依賴語境來理解言語的含義,較少采用清晰易懂的具體詞匯來表達事物的真實含義,這就要求此類文化內涵較為豐富的詞語不能僅僅采用直譯手法進行翻譯,故筆者采取意譯的翻譯方法更為合適,因此可翻譯為“openwork vases”.
3 高低語境下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翻譯方法總結
根據上文的研究,筆者發現文化詞的翻譯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類型的文化詞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毛洪翠,2012)而地方特色文化詞匯大多頗具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從字面上很難理解其真正含義。對于該類詞匯中通過字面意思仍舊完全不懂其含義的詞匯,此時譯者不得不舍棄形式上的對等,通過其他表達方式傳達原詞的內涵,以求得譯詞和原詞在交際功能上實現等效(倪銘暉,2012),即采取意譯的翻譯手法進行翻譯;而對于該類詞匯中通過字面意思可以了解其表層含義,但無法理解其深層含義的詞匯,翻譯的主要方法即為直譯加注,首先通過直譯方法將其表層含義譯出,再通過注釋的方法將其深層含義譯出,這樣才能使處在低語境文化中的西方讀者清晰準確地理解中國的地方特色文化,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4 結論
地方文化有很強的區域特征,該區域以外的人往往不能理解,因此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詞語的翻譯注定是件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張秀娟,2015)。本文針對這一翻譯難題,以高低語境文化理論為指導,通過列舉并分析廣東地區的一些特色文化詞匯,最后提出了作者認為翻譯該類詞匯較適宜的翻譯方法,為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的翻譯研究提供參考,進而促進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與傳播。
參考文獻:
[1] Hall, Edward. T. Beyond Culture [M], New York: Doubleday, 1976.
[2] 李寧,崔潔,李小華. 地方文化特色詞匯翻譯探究——以徐州為例[J]. 文化藝術研究, 2016,(22).
高低語境下的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翻譯方法探究相關推薦多元智能理論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文章標題:高低語境下的地方特色文化詞匯翻譯方法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aiwen/414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