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0 10:21 熱度:
摘要:通俗文學作為現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已受到相當的重視,也被看作是現代文學多樣化的貢獻者。確實,沒有通俗文學的加入,現代文學不免會令人感到枯燥乏味,這也許正是通俗文學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通俗文學,通俗小說,實績,概況
一、綜述
在中國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史上,雅俗之爭由來已久,特別是在注重文學的意識形態功用的時代。
中國的儒士文人自古就視天下為己任,胸懷著“治國平天下”的宏大志向,“先天下憂而憂”的憂民意識,“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堅決信念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邁情懷。因此,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時期,面對千瘡百孔的社會現實,關注人生的志士文人更是義不容辭地打起了“為人生而藝術”的旗幟,以期改良社會,喚醒民眾。而注重消遣,娛樂功能的通俗文學相對于“出世”、“為世”的文學主旋律來說,“靠邊站”似乎是命中使然。明顯的例證就是,在民國時期(1912--1917年)盛行一時的舊派小說(通俗小說)在這次狂飆運動中黯然失色,被大浪淹埋。
雖然通俗小說在傳統的土壤中吸取了不少養料,有著相當成熟的藝術特質和“寓教”成分。但通俗小說更注重給讀者帶來感官的刺激和享受,而非更重視作品對讀者的教化功能(“五四”以來的主流文學則是把文學的“社會責任”放在突出位置上的)。所以,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文學被充分肯定的歷史時期,俗文學被忽視,甚至會被當作批判對象遭受猛烈攻擊,如1917年開始的對黑幕小說和鴛鴦蝴蝶派的持續批判。在這種形勢下,通俗文學不得不處于主流文學之外。這種不利處境必然會影響通俗文學的前進步伐,甚至遭受挫折。但我們稍一留心就會發現,通俗文學依然存在,縱然遭受批判,仍不能被斬草除根。相反,在現代文學史上的短短三十幾年里,卻取得相當矚目的成就,以至于大多現代文學史著作都把它作為現代文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給予關注。我想,它所取得的實績對它地位的確立才有真正的說服力,故在此以它所取得的實績來了解其概況。
二、實績
通俗文學的實績,主要體現在指被人們稱為“小道”、“閑書”較多地注重消遣娛樂功能的通俗小說的創作上。因此,它的實績也主要是通俗小說。
(一)第一個十年(1917--1927年)時期的實績
“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迫使舊派文學向“俗”定位,并在這一時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社會小說家海上說夢人的《歇浦潮》和畢倚虹的《人間地獄》,滑稽體式的社會小說家徐卓呆和程瞻廬的《浴堂里的哲學家》、《茶寮小史》都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武俠小說的創作,這一時期主要有嚴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趙煥的《奇俠精忠傳》,姚民哀的《鹽梟殘殺記》等。
(二)第二個十年(1927--1937年)的實績
到了三十年代,在新文學成為主流文學的情況下,通俗文學已不被看作是主流文學的勁敵,通俗文學在雅俗互動中,獲得了一個發展的機遇。同樣,這一時期的成就也可從社會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兩方面進行了解。
社會言情小說的集大成者張恨水,在二十年代已嶄露頭角,三十年代達到創作的頂峰。二十年代以寫報人楊杏園與青樓女子梨云,才女李冬青的故事的長篇《春明外史》一舉成名,三十年代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分別以京城國務總理金家七少爺金燕西與出身寒門的女子冷清秋的婚姻悲劇和平民少爺樊家樹與天橋唱大古書的少女申鳳喜的愛情悲劇為線索,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而他在抗戰時期寫的《丹鳳街》、《八十一夢》“不是為言情而言情了”,“在故事中盡力開掘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表現出了進一步的雅俗結合。另外劉云若的創作也不可小覷。
南派在社會言情小說創作上失勢了,但在武俠小說創作方面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平江不肖生20年的《江湖奇俠傳》影響巨大,稍后顧明道的《荒江女俠》也堪稱大作。當然,北派并不示弱,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也是集武俠小說大成的作品。可見,在武俠小說的創作方面,南派和北派可說是平分秋色,各有所獲。
(三)第三個十年(1937--1949年)的實績
在“愛國統一戰線的抗戰文學”的激流中,雅俗文學對立趨勢進一步消解。通俗文學“加強了現實的批判性,加強了歷史的,文化的探索精神”,從文體形式到自身的審美情感上都注重向“俗”轉化,使這一時期出現了雅俗合流的現象。
國統區和淪陷區的通俗小說創作在社會言情小說方面,除了張恨水,劉云若外,孤島上的秦瘦鷗1941年在《申報》上連載的《秋海棠》,創下了暢銷書的最新記錄,并成了他的代表作。王小逸的《明月誰家》、《四郊多壘》和《石榴紅》也很有影響。同時,武俠小說方面,出現了“北派五大家”,其作品《蜀山劍俠傳》、《武林爭雄記》、鄭證因的《鷹爪王》、《鶴驚昆侖》、《臥虎藏龍》等影響頗大。
解放區文學通俗化運動就是為了滿足廣大農民的文化需求,突出文藝的“人民大眾”性,為農民服務。當時這一文學的主力軍有阮章競、孔厥、馬峰、西戎、柯藍、李季、張志民等。當然,還有趙樹理。他出身農民,又在解放區從事農民工作,對農民有較深的了解。這些作家或仿民間的通俗文學,如采用“信天游”的民間形式,或化民間的通俗文學,反映農村的新問題,新面貌。
三、原因
通俗文學地位的確立與取得的實績有著密切的關聯。換句話說,通俗文學所取得的實績,奠定了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筆者認為,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主要原因我想有以下三個:
(一)中國傳統文學的深厚根基對現代通俗文學產生著深遠影響。
中國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為通俗小說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蘊積了充分的養料。在魯迅看來,中國古代神話小說、寓言故事以及其后的《史記》中精彩的寫人敘事段落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都是中國小說的起源。到唐傳奇,宋話本的出現和明清小說的成熟,這一發展過程中,通俗小說自然也伴隨其中。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小說者,街談巷語只說也”。應該說班固所認為的小說正與通俗小說注重的消遣性、娛樂性有著明顯的相通之處。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通過對中國歷代小說的研究認為“小說起源于休息,詩歌起源于勞動”。可見,小說與勞動過程中所吟詠的詩歌(如《詩經》中的詩歌)不同,它更注重其作為人們的精神食糧的需要。也就是說,通俗小說具有更濃厚的趣味性,更宜于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唐傳奇,宋話本,特別是清代的狹義派小說都具有鮮明的通俗小說的特質。到了近現代,通俗文學更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在現代工商業,出版業的推動下,在市民層逐步形成的過程中獲得了應有的發展。
(二)通俗文學自身的藝術成熟。
“打鐵還需自身硬”,通俗文學之所以能在左右受敵的夾縫中求得一席之地,綻放艷麗之花,它的內因是起著決定作用的。這個內因就是其相對成熟的藝術。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體會:首先,這時期涌現了一批優秀的通俗作家,像較有影響的有張恨水、劉云若、包天笑、秦瘦娟、王小逸和“北派五大家”等。其次、通俗作品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平。這也正是通俗文學受大多文學史家重視的根本原因。張恨水創造了現代性的章回小說體式,影響深遠。《金粉世家》人物描寫細致,倒敘開頭,整部小說呈半開放狀態,使作品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于且也專注如何將“五四”以來的西方小說通俗化,探討通俗小說自身的發展。第三,“雅”、“俗”的碰撞與融合也促進了通俗文學的藝術成熟。一方面,“雅”、“俗”要爭奪讀者,擴大各自的影響面,增強自己的優勢地位。這就勢必導致除文學本身以外的社會因素參與其中,使“雅”、“俗”的碰撞具有殘酷性,甚至進行激烈的論辯。另一方面,“雅”、“俗”還避免不了相互借鑒,在斗爭中求共存。這種雅俗的融合,是經常性的,只是有時明顯,有時不大明顯。例如,左翼文學家所進行的文藝大眾化和通俗文學家張恨水對“雅”的趨歸,都說明了這一點。
(三)通俗文學有現實存在的需要。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應有其存在的理由。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不僅要有相當的藝術欣賞價值,還要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通俗文學強調的消遣娛樂性,正是滿足了人們消遣娛樂的需要,所以,它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
參考文獻:
【1】《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中國小說史略》魯迅著。
【3】《啼笑因緣》張恨水作。
文章標題:淺析中國現代通俗文學之地位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13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