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1-11 11:24 熱度:
論文關鍵詞:數字,文學創作,表現力
論文摘要:數字主要用于計數、計算,也常常用于文章寫作,財經類文章尤其如此。數字與文學類文章的創作也有著不解之緣。在小說、雜文、詩歌和戲劇等文學類文章中,數字的運用對于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等作用巨大,有極強的表現力。
數字,是表示數目的文字符號,主要用于計數、計算,也常常用于文章寫作,如調查報告、工作研究、新聞報道等各種實用類文章的寫作。在經濟合同等財經類文章的寫作中,數字的運用更是起到關鍵作用。不僅如此,在小說、雜文、詩歌和戲劇等文學類文章中,數字的運用也非常活躍,對于推動情節發展、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等作用巨大,有極強的表現力。
一、數字在詩歌中的表現力
詩歌是抒情性文體,具有高度集中、感情強烈、想象豐富、分行排列、富于音樂美等藝術特征。
從表面上看,詩歌創作似乎與數字沒多大關系,其實不然,無論是隨口道來的口耳相傳的打油詩,還是講究平仄、押韻、對仗的載于典籍的格律詩,抑或是自由灑脫的現代詩的創作,都少不了與數字打交道,也常常出奇制勝,有著獨特的魅力。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打油詩:“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人蘆花皆不見。”貌似平淡瑣碎,但最后一句的點睛之筆,在平常之中有了神韻。前三旬幾乎全是數字,數片片雪花,不避平淡,不厭其煩,從容不迫,漸入佳境,作了很好的鋪墊、渲染,末一句點鐵成金,水到渠成。漫天雪花與蘆花融為一體,情景交融,意境全出,給人以審美的享受。
李白的詩歌常常夸張地運用數字,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古人以“三”為多,以“九”為最高境界,“三千尺”、“九天”就極言瀑布之高,氣勢宏大,想像神奇。他在《將進酒》一詩中,更是以極度夸張的手法抒寫了自己悲壯、豪放之情,詩情一瀉千里,勢不可擋。在悲嘆人生短促之余,又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使詩悲而不傷,浪漫之極,大起大落,回腸蕩氣,其數字的作用不可低估。周嘯天對此評價說:“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夸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
馮麟煌的現代詩《萬泉河》抓住了一個數字“萬”展開想象,也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萬個日月淌的淚
在這里匯合
一萬頁歷史滴的血
在這里總和
一萬回思索釀的酒
潤著滾燙的歲月
一萬個秋天結的果
捧出成熟的生活
甜透了,億萬顆椰果流的蜜
——這就是你么?萬泉河
詩中的“萬”字,是詩人感情的聚集點和進發點。苗得雨評價說:“萬泉河,這題目大,難做。作者抓住一個‘萬’字做文章,在一些和水相似的事物上想象,由‘淚’到‘血’,由‘酒’到‘蜜’,把萬泉河的今與昔和苦與甜全部寫出。詩的寫法,也是對稱、排比和反復詠唱,‘一萬個’、‘一萬頁’、‘一萬回’,‘在這里匯合’、‘在這里總和’,‘淌的淚’、‘滴的血’、‘釀的酒’、‘流的蜜’。這一切又都是形象的,是觀之有形,品之有昧的。”詩中所用雖是概略的夸張數字,卻也形象地反映了萬泉河的歷史性變化,內涵豐富,表達了詩人對萬泉河今非昔比的贊頌之情,萬泉河過去的苦和今天的甜,在這個“萬”字以及“億萬”的數字中全部寫出。
二、數字在雜文中的表現力
雜文是一種文藝性論文,兼有文藝和評論雙重性質。它本質上是說理的,但又具有形象性。雜文寫作也常用數字,使雜文的說理更加生動形象。
如任海的雜文《“廢名論”存疑》,寫作者星期六到頤和園去,看到附近有一所“一。一中學”,他想,學校就在頤和園附近,叫“頤和中學”多好,為什么要叫“一。一中學”呢?這便引出話題:新中國建立之初,“廢名排號”成為風氣,教育界、文藝界以至許許多多老百姓熟悉的老鋪老店,也紛紛“廢名排號”。這種現象好不好呢?作者沒有直接表態,而是用了一個比喻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正象一個人的名片上只印著一個字‘人’。”他還在文章中進一步表述自己的意見,但他也沒有直說,而是作了一個假設,用一系列虛擬的數字,對“廢名排號”所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預測:
我設想若干年后,人們的履歷表將如下式:
姓名:王十七。
籍貫:第五省,第三十八縣,第二二六鄉。
學歷:第十一省第九十八中學畢業。
職業:第十五省第九市第三副食品商店第七門市部經理。
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看法,生動形象,有說服力。雖是假設,卻產生了真實的邏輯力量,其中的數字讓人覺得滑稽可笑,讓讀者認識到“廢名排號”確實要不得。這些數字對于文章中觀點的表達、所具有的說理作用以及所產生的藝術表現力都是顯而易見的。
林帆在《雜文與雜文寫作》一書中談到一篇別有情趣的雜文,題目是《天“無”不測風云——贈某些辦事萬無一失的領導干部》,認為這是通篇用喻、含蓄說理的佳作,文章很短,數字卻出現了十一次:
據說,某市氣象臺原來的天氣預報經常有錯,后來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預報的準確度很快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下面是他們一次典型的預報紀錄:
白天晴間多云有時陰,局部地區有雨或雪;風向偏南或偏北,有時偏東或偏西;風力3~6級,有時1~2級,陣風7~8級;最高氣溫一l0。至30C,最高可達40C;夜間多云間陰有時晴,局部地區可能有雪或雨:風向偏西或偏東,有時偏南或偏北;風力1—2轉3~6級,間7—8級;最低氣溫一20 C至10 C,局部地區略低或略高。
林帆認為,“用這樣的夸張筆墨來諷刺那樣庸庸碌碌、穩坐釣魚臺的領導干部,真可謂‘思理為好,神與物游’。”把所有幾乎可能的氣象狀況全部囊括其中,這樣的天氣預報真是游刃有余,任你天氣如何變化,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文中利用數字進行夸張的表現,手法高妙。對那種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領導干部進行了諷刺、批評,使他們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中,促使他們思過、徹悟,認識到無功就是過,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多干實事,多干益事,及早與不倒翁式的工作作風告別。文章形式新穎,篇幅簡短,筆力強勁,道理深刻,數字在其中的作用妙不可言。
高振東的雜文《時代的沉積相》中也用了一串數字,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文章的主體部分是表格的形式,有兩項內容:一項是“出生年代”,一項是“姓名”。通過人們在不同年代出生、取不同姓名的種種情況,透視了社會的發展變化,顯示出不同時代的不同特征。其中“出生年代”有“1948年以前”、“49 0”、“51 3”、“54—57”、“58 9”、“60—63”、“64---65”、“66—78”、“77—83”等幾個年份,而“姓名”則分別有“賈得寶”、“鄭解放”、“朱抗美”、“劉建設”、“孟躍進”、“齊移山”、“高學峰”、“邢衛兵”、“韓振興”等,反映了我國在建國前后尤其是建國后若干重要的歷史階段中所經歷的各種變化: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建設新中國、大躍進、三年困難時期、學雷鋒運動、文革及改革開放等,每一個數字所代表的時間都是有特定意義的,每一個姓名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內涵深廣。這些姓名如果不是放在相應的用數字表示的年代之中,就很難顯示出它的特定意義。
三、數字在小說中的表現力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和場景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它采用靈活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全方位的刻畫人物,用藝術的虛構來完成對生活的再現。小說中常用數字來表現特定的思想內容,對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和突出作品主題有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還是微型小說,都有典型范例,不勝枚舉。
又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寫到的關于項鏈的兩個價格。小說講述了小職員路瓦栽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舞會而付出代價的故事。瑪蒂爾德不甘于低微的社會地位和平淡的生活,在接到一份上流社會的舞會請柬后立刻奔忙起來。她想盡一切辦法置辦漂亮的衣裙,不惜傾其所有,但還是買不起昂貴的項鏈,于是向她的好朋友去借。她如愿以償了,在舞會上出足了風頭。但激動高興之余卻樂極生悲——當她回家時在鏡子前回味自己的幸福時,卻突然發現脖子上的項鏈不見了,四處尋找也不見蹤影!為了賠這條項鏈,她債臺高筑,辛苦半生。當她終于把三萬六千法郎的債務還清,如釋重負時,她的好朋友卻告訴她:借給她的不過是一條假項鏈,最多值五百法郎!“三萬六千”法郎和“五百”法郎,這兩個數字對于瑪蒂爾德來說有著天壤之別,這兩個數字改變了她的生活,寫出了瑪蒂爾德的可憐、可悲,也寫出了她所處的社會的虛假、人情的虛假,具有撞擊人心的力量。
四、數字在戲劇中的表現力
戲劇是一種以表演藝術為中心,綜合運用文學、舞蹈、音樂、美術、建筑等多種藝術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舞臺藝術。其中,戲劇文學是文學的一種樣式,是供戲劇演出用的劇本,是戲劇藝術創造的基礎。戲劇文學的創作也常常有數字的運用,這些數字成為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劇情的發展,刻畫人物性格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如薩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戀愛悲劇,同時突出了愛情的崇高力量。劇本中寫到,猛泰家的獨生子羅密歐愛上了凱布家的獨生女朱麗葉,但他們兩個家族之間有著世代深仇。兩個年輕人深深相愛,不顧一切地私自到勞連思長老那里結了婚,次日羅密歐在決斗中刺死了朱麗葉的表兄悌暴,因而被驅逐出境,暫往曼陀。不久,老凱布把女兒許配給大公的親戚霸禮,要她馬上結婚。朱麗葉忠于羅密歐的愛情,寧死不從,她找勞連思長老去商量,長老非常同情她,給她一種藥,要她在婚禮前夕吞服,使人處于假死狀態,過四十二個小時就能醒過來,用這種方法逃避再次結婚,同時等待長老派信使通知羅密歐回來將她帶走。但羅密歐的仆人不知詳情,先于長老派出的信使把朱麗葉的死訊告訴了羅密歐。羅密歐悲不自勝,趕到朱麗葉的身邊服毒自盡。這時,朱麗葉醒來,悲痛之下,也用羅密歐的匕首自殺了。這一崇高的愛情感動了凱布、猛泰兩家,多年的仇恨終于消除,但兩個年輕人的愛情卻成為了永遠的悲劇。劇本中有一個關鍵情節,與數字的運用密切相關,那就是,朱麗葉服藥之后只是一種假死,她會在四十二小時后醒來,而羅密歐不知道,以為她真的死了。
這四十二小時的假死本是一種權宜之計,足以使朱麗葉逃脫再次結婚,等待羅密歐從曼陀趕回來接她,沒想到卻反而成為悲劇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劇本中還多處用到數字,都能給人以極大的感染力。如,當朱麗葉聽到羅密歐的聲音時,一下子就知道他是誰,她希望他們之間沒有障礙,她說:“這聲音像酒,我的耳朵還沒有喝進去一百個字,就聽得出是誰。你不是羅密歐,并且又是個猛泰?”當朱麗葉擔心凱布家族的人會殺了羅密歐時,羅密歐說:“在你眼里藏著的危險,比他們二十把刀還要厲害!你只甜甜地看我一眼,他們再兇我也不怕了。”當羅密歐要拿月光為愛情起誓時,朱麗葉說:“哦,起誓可不要拿月亮,那沒有常性的月亮,在三十天里都會變上幾回圓缺,免得你的愛也會一樣地無常。”她要他拿自身起誓,因為她只相信他,他就是她心中的上帝。當他們分別時,朱麗葉說:“再見,再見,一千次再見。”羅密歐說:“一千倍地心酸,看不見你的面。”他們相約明天九點鐘見面,但朱麗葉又說:“可是挨到那個時候就有二十年哪。”從這些對白中,可見他們心中強烈的愛戀,其中“一百個”、“二十把”、“一眼”、“三十天”、“一千次”、“一千倍”等一連串的數字,夸張而又形象,表現力極強,充分表達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真摯熾熱的愛。
綜上所述,數字在文學創作中的運用非常活躍,它常常成為文學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有極強的表現力。注意研究其特點和規律,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歸納和總結出新的文學創作技巧和方法,以更好地鑒賞文學作品的審美價值。
文章標題:淺談數字在文學創作中的表現力文學論文發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2008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