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7 16:39 熱度: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縣級志書編寫中,總纂者的職責就是參與全過程的組織、指揮、協調工作,總纂是修志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評審之前的總合成,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把好總纂這道關,就是總纂者將編輯及分纂志稿編纂成為一部有機聯系的志書,是在編輯初加工和分纂再加工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精加工,從而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這對于提高志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摘 要]縣級志書總纂既是修志工作的一個重要階段,又是志書加工成書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確保志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鑒此,總纂者不僅要了解志書總纂的性質、程序,而且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任務,更要具有參與全過程的組織、指揮、協調能力,同時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養,才能確保志書的總纂質量。
[關鍵詞]文學期刊論文,志書,總纂,縣志
一、總纂的性質
縣級志書總纂,是指各篇目志稿在責任編輯、副主編修改的基礎上,由主編合成。它是志書編纂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編纂成書之前保證和提高志書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
就縣級志書而言,內容包羅萬象,篇幅宏大,在編寫階段,志稿出自眾手,因各人的出身經歷、文化素養、認識能力、寫作水平和文筆風格都不盡相同,即使志稿已經責任編輯修改,卻因局限于各自的分工領域,對志書的整體不可能進行全面的審視和合成。所以,志稿勢必存在從觀點、內容、體例到語言文風上的不統一,容易出現資料失實、觀點有誤、內容重復、詳略失當、舛體違例、表述偏頗、語言冗贅、數字差錯等毛病。為此,就需要有一個總纂階段來解決這些問題,使志稿的內容、觀點、結構、體例、文筆等形成統一的風格,使志書成為一個科學的整體。
任何一部志書,都要有統一的觀點、統一的體例、統一的內容安排和統一的文風,這樣,全書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總纂水平高低最終決定著志書的質量,而總纂者又是提高志書質量的關鍵?傋腚A段不可逾越,但也不能隨意進入。進入總纂階段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初稿要基本合格:資料要充實、全面、準確,篇目要科學、合理,體例寫法要符合編寫要求。初稿的質量高,總纂時的修改工作量就會大為減少,也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系統的精加工和嚴密的合成,才能打造出精品佳志。在這道工序中,總纂者對一部志書志稿有一個標準問題,這個標準只有總纂者掌握之后才能貫穿始終,才能統一標準。所謂統一標準,就是要掌握志稿體例標準,文體風格標準,思想政治標準,邏輯思維標準等等,這是必須要在總纂時掌握的?傋牍ぷ饔衅湎到y性,它表現在體例、結構、章法乃至于程序、方法等多個方面。嚴格地說,總纂比完成初稿更難,更艱巨,更復雜,牽涉的面也更廣,要求當然更加嚴格。所以,總纂理所當然是屬于志書整個系統工程中最高層次活動。總纂就是要將眾人之手、各有千秋的、重復多余的、淺顯單薄的、不同觀點的、遺漏欠缺的、相關與不相關的內容進行取舍加工,補充完善,精雕細琢,使之達到整體上的優化,成為一部融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于一體的權威性工具書。總而言之,志書總纂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初稿、分纂志稿進行最終合成的過程,是站在最高層次上對全書志稿進行重新消化、系統修改,歷經再創造、再生產的過程。
綜上所述,志書總纂直接關系到志書質量的優劣。作為志書總纂者,必須牢固樹立整體觀念、政策觀念和體例觀念,全面把握志書的時代特征、地方特色和行業特點,精心做好總纂工作,以確保志書的質量。
二、總纂的程序
志書總纂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表現在志書結構、體例、章法等方面,還集中表現在總纂的工作程序方面。實踐證明,制定和建立總纂的工作程序,嚴格按照程序開展工作,遵章辦事,循序漸進,環環緊扣,層層把關,是提高總纂效率,確保志書質量的關鍵。從縣級的實際情況來看,志書的總纂一般可采取以下三段法:
(一)制訂方案,明確任務
總纂動手之前,首先要根據志稿質量情況和各個責任編輯提出的問題,在原編纂大綱的基礎上,重新制訂一個便于操作的總纂大綱,以指導總纂工作的順利進行。總纂大綱應包括各篇目的結構、字數,保密和數據審核,圖表和照片的整體安排,以及內容的交叉處理等方面的統一規定。與此同時召開一次編纂委員會會議,將總纂大綱形成文件,以便總纂時有章可循,行之有據。
一部縣級志書,其篇幅較大,總纂重任一般由主編擔任,但靠主編一人總纂是很難完成的。因此,總纂大綱制訂后,要有一個精干的總纂班子。這里提總纂班子,而不是提總纂個人,是因為在總纂工作階段,總纂的工作量大,都推給總纂一個人,恐怕是力所不及的?傋氚嘧拥乃刭|和能力,直接關系到總纂志稿的質量,所以其人選的確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有了總纂班子,還需要進行總纂分工,一般是按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基本大類分給幾個副主編分纂,在此基礎上,再由主編一人總纂。這種由分到合的總纂方法符合縣級志書的編纂實際,是保證志書質量,加快總纂進度,減輕總纂者負擔的有效措施。
(二)通讀志稿,把握全局
分纂人員要對志稿進行深加工,首先要全面了解志稿的質量情況。因此,分纂人員接到經過責任編輯修改的志稿后,必須從頭到尾通讀各篇目的志稿。通讀時,要按照總纂大綱所規定的各項質量標準,認真地審查政治觀點、確立體例結構、權衡篇目比重、控制總體規模、處理交叉重復、突出地方特點、規范語言文字、統一文體文風及增刪資料、核實數據、調整內容、錘煉辭句、安排圖照等,找出志稿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作好詳細的通讀筆記。特別是要留心注意和記下那些與相關篇目容易出現交叉重復或資料、數據自相矛盾的地方,以便修改時考證。
(三)系統修改,統一合成
參與分纂的副主編經過通讀志稿后,對志稿的修改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就按照各自分工分篇目進行再加工。這個再加工包括體例上的把關,資料齊全、準確、真實的檢驗,文風上的統一,行文上的規范,以及刪繁補缺。初稿資料不全的要補,不真實的要核,不準確的要改,不符合體例的要予以重寫,不規范、不統一的要統一規范。在加工中如遇到某些疑難問題,要與相關責任編輯一起共同商量,以免修改中出現錯誤,并提出志稿中需要主編總纂時解決的問題。說到底,分纂者實際上將編輯初稿,按照志書的要求、規范重新進行一次加工,不僅要對內容去粗取精,對資料存真求實、刪繁就簡,對文字、文風、行文進行修改,尚需站在相關篇目的高度進行宏觀、整體的概括和綜合,其立足點比編輯初稿要高得多。 副主編分纂完成后,立即將志稿送主編總纂?傋,作為修志階段的最后匯總環節,決定著志書的成敗。由于是最后的匯總,必須追求對地情的全面反映和志書內容、結構的完美結合、完整統一。主編作為總纂者應當站在整部志書的高度,鳥瞰總體,統攬全局,在分纂的基礎上,再次潤色文字,審定詳略,權衡篇幅,規范行文,著重處理好各相關“目”內容之間的交叉重復,把好志稿的政治關、體例關、史實關和文風關。
三、總纂的職責
一部志書的總纂合成,涉及的方面較多,其目的是提高志書的整體質量,因此主編在承擔總纂任務時,重點要把好“三關”。
(一)把好政治關
政治質量是志書的靈魂,它表現在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保密性等諸多方面,是衡量志書質量的首要尺度。其中,核心問題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實事求是、存真求實,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凡是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有偏離或抵觸的記述,都要毫不猶豫地加以修改。具體地說,主要注意處理好這樣4個問題:1、對各項事業的興衰成敗、功過是非的評價,要堅持以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依據,要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去衡量事物,做到不溢美,不諱過,褒貶適當,客觀公正。2、防止純客觀的記述。要堅持用觀點去選用資料,要求所表述的事物必須做到觀點準確,是非分明。對必須要反映的某些社會問題,也只寫大概情況,不要過分張揚,更不要刻意描述。3、在記述中涉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時,要完整、準確,不可斷章取義,更不能隨意篡改,改變原意。4、凡涉及到黨和國家的統戰政策、宗教政策、涉外政策、保密政策等方面內容的記述,都要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有關規定,不得有任何超越,對于其中自己把握不準的必須請有關部門審核把關。
(二)把好資料關
志書的價值在于提供科學、系統的資料和信息,所載資料必須翔實、準確。因此,總纂者要在初稿、分纂修改志稿的基礎上,還需繼續對所載資料進行認真的審核和調整,使之在整體上進一步得到合理優化,以提高志書的使用價值。其中重點是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核實資料?傋胝咭獙Y料進行認真的考證,由于志稿資料來源廣,數量大、門類多、形式雜,難免良莠混雜,虛實并存,對搜集到的大量零散資料,必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史料進行考證,以達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目的。具體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眼:一看是否有?陀^實際;二看是否有悖歷史事實;三看是否摻有“水分”;四看在專業性內容上是否有違背科學的差錯;五看在統計計算上是否有錯誤或前后矛盾;六看所記述內容是否保持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大要素的統一,前后吻合。一旦發現疑點和問題,就要及時核實解決。
其次是刪除重復。一部志書志稿有述、記、志、傳、圖、表、錄等多種體裁,而在述、記、志、傳中都存在著內容交叉,即事物的互相聯系,要完全解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但要避免機械重復。鑒于志書對各類事業的志稿都由部門負責撰寫提供,往往容易出現“小而全”的情況。加之責任編輯囿于各自的分工范圍,故在整部志書中必然會出現各種重復現象。這就要求總纂者必須從全書出發,統籌安排,妥善處理資料上的孰取孰舍、孰詳孰略,以解決內容之間重復的問題。把握好各種體裁的特點,記述好各自的內容,通常概述只作簡要的介紹,大事記只記其始末,地方的特色須作詳細記述,傳記一定要緊扣人與事、人與物的關系來寫。為避免內容的重復,可以采取“三對照”的辦法,即各“目”本身有關方面的自相對照,有關“目”記述內容的互相對照,各“目”有關內容與概述、大事記、人物的互相對照。通過對照,消滅機械重復。即使是必要的交叉,也應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以不同的詳略方法來處理,其中有些完全重復的事物,還可采用參見的方法來處理。這樣,就可達到“事可互見,文無重出”的目的。
(三)把好體例關
志書編纂有其自身特殊的結構和特殊的語言表述,亦即志書的體例要求?傋胝邞卫伟盐者@一點,對凡是與體例相違的,都應當進行調整和修改,以維護全書體例的統一。
一是調整篇目結構。篇目是體例的核心,是志書的基礎。調整篇目結構是總纂者精加工的首要工序?傋霑r要按照“事以類從”的原則,將篇目中領屬不科學、不得體的作適當的調整,并對排列順序、層次安排等按統一要求予以規范,志書由于是眾手成志,不同的人或粗心、或習慣在志稿中總會有不符合規范的地方,主編在執行總纂任務時,要嚴格按照入志體例標準和凡例規定,將不符合入志體例標準的,堅決予以刪去,將不符合凡例規定的,務必按照凡例糾正過來,努力使全書層次清楚,歸屬科學,富有地方特色。
二是規范語言文字。志書的文體只能是以記述為主,兼具說明,語言要求準確、簡潔、質樸而不失文采?傋胝邞盐者@一特征。由于志書不同于文藝作品,不同于新聞報道,也不同于工作總結和領導講話。在參與志稿編纂的人員中,專家少,雜家多,不同文體、文風的寫法摻雜其中。對于編輯初稿、分纂中已經修改的志稿仍需認真審讀和修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力求做到:假話、大話、空話、套話一律刪除,推估、猜測等不定副詞一律戒用,文言俚語必須改造,拖沓、浮華之詞應當提煉。因此,主編在進行總纂時,要根據志書的文體嚴格把關,真正做到全書用語規范,文風統一,以保持整部志書文體文風的一致性。
總之,志書總纂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復雜的工作,必須加以高度的重視。作為總纂者,要總攬全局,深思熟慮,借鑒經驗,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善始善終,一定能編修出一部高質量的精品佳志。
參考資料:
[1]姚洪波:《年鑒總纂三題》,(《年鑒信息與研究》1998年第2期)。
文章標題:文學期刊論文縣級志書總纂瑣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237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