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16 16:32 熱度:
摘 要: 本文通過教師心理健康標準分析了當前師德失范的原因,闡述了教師心理健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影響及二者的關系,進一步強調教師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設法提高職業道德素養,調節心理平衡,避免職業犯罪,為自己的心靈構筑起一座堅固的幸福大廈。
關鍵詞: 教師論文投稿,教師隊伍,心理健康,師德水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肩負著傳播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的神圣使命。教書育人德為本,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精神源泉。師德是教師素質之魂,是教師做人從教的基礎。從總體上看,長期以來,廣大教師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全社會廣泛贊譽和普遍尊重。大多數教師素質是高的,他們具有較完善的較新的知識結構,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對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并樂于創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教師隊伍確實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既影響教育質量,又損害教師自身聲譽,更阻礙教師承擔黨和人民賦予的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及科教興國的重任。教師歷來被譽為“蠟燭”“春蠶”“人梯”,似乎他們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只講奉獻不講收獲的圣人,是“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志士仁人,社會各界對教師職業的過高定位和期待,用歷史上的過高標準苛求現實中的老師。它不僅從外界到內心都給教師帶來極大的壓力,而且甚至會造成一種惡意的疏忽與輕慢的借口。
近年來,隨著負面報道的不斷涌現,我們深深地為師生關系的不和諧和一些教師的敗德行為而痛心疾首,也深深地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艱難而憂心忡忡。筆者認為在唏噓教師職業道德失范的背后,在全國上下十分重視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背景下,我們是不是應該關注教師心理健康的問題呢?
心理學家波孟說:“心理健康是人合乎某一水準的社會行為,一方面能為社會所接受,另一方面能為本身帶來快樂。”馬斯洛說:“心理健康的人,應具備基本哲學與道德原則。”我國學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道德倫理標準:“能將其精力轉化為創造性和建設性活動的能力”,“具有較長遠而穩定的符合社會進步方向的人生哲學、價值觀和道德觀”,“具有高度社會義務感和責任感”,“自我實現,盡己所能地貢獻社會,創造人生”,等等。一個有道德修養的具有高尚的倫理道德精神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這是因為人的生理、心理、精神這三個層面整合地構成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與精神高尚密不可分。一個人若是具備了進步的價值觀、積極的人生觀,責任感、奉獻精神和正義感,那么他應該站在了心理健康的人的行列。對于教師來說也是如此,一個教師如若心理不健康,就很難體現出應有的道德價值精神。某些教師缺乏師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某些教師的心理不夠健康。有些敗德行為的產生與教師的心理失調有著密切關系。
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是從事教師職業的特殊道德要求。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是一定社會對教師行為的基本要求。由于教師職業性質和活動形式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標準和要求要高于其他職業道德。它具有高度的自覺性、明顯的示范性和無私的奉獻性。教師職業道德的示范性、自覺性和奉獻性決定了師德建設在教書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據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我們認為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是對教師角色的認同,勤于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并取得成就,免除不必要的憂慮。
二是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正常與周圍的人進行交往,并在交往中得到支持,其個人思想、目標、行為能與社會要求相互協調,客觀評價自己和別人,在教學活動中表現為師生關系融洽,能夠理解、幫助學生,不滿、懲戒、猶豫行為較少。
三是能夠正確地認識、體驗、控制自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確定適合自己的工作目標,能通過他人認識自己,學生、同事的評價與自我評價較為一致;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調適能力。
四是具有教育、教學的獨創性和果斷性。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能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特點理解和使用教材,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節,使用教學語言,布置作業等。
五是生活、工作積極樂觀。教師的勞動對象是人,樂觀的情緒、健康的心理對工作尤為重要,不將不愉快的情緒帶入課堂。能夠冷靜地處理課堂中的不良事件,對學生一視同仁,積極樂觀地對待個人生活中的一切。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教師的職業道德表現有密切的關系,心理健康會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發展。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與教師心理健康的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師德是社會賦予教師的一份職業要求它必須通過教師內化才能完成。只有有了良好的心理,才能生發出良好的師德。一般而言,一位擁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教師應該熱愛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教師職業,在教學工作中,必然表現出敬業愛崗,疼愛學生,與人友善。其個人職業修養合乎時代要求。不健康的心理不可能成為師德規范內化的土壤。大多數后果嚴重的惡劣體罰事件主要原因和老師的心理健康狀態有密切關系。不少老師由于承受各種壓力,如學校對考試成績的壓力、家長的壓力、自身發展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等。壓力過大,積累起來,發展成心理問題,某些教師就很可能把自己的不幸轉嫁到學生頭上。有些心理不夠健康的老師對學生的態度過于嚴厲,過度懲罰獲得心理的成功感和平衡感,極易導致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一旦有學生不聽自己的話,違反紀律,平時積累的壓力和火氣就會一股腦迸發出來,很容易做出難以控制的不理智行為。教師如若心理不健康,就很難體現出應有的道德價值精神。
現代教師是多角色的,他們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心理的輔導者、人際關系的協調者,還是營造良好的學生集體學習、生活氛圍的引導者和充滿希望的關懷者,更是道德行為和人格形象的示范者。所有這些角色要求都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師更多地關心、理解、支持和鼓勵學生。 美國學者所羅門教授說:“在個體人格發展方面,教師的影響僅次于父母。一個孩子如早期擁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愛,又得到一個身心健康的教師,那是無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從父母那邊得到足夠關懷和愛護,又受到情緒不穩定教師的無端困擾,必將造成許多身心發展的問題。”心理健康,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許多研究表明,心理不健康的老師會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甚至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學生。
教師的心理健康對學生有如此明顯的必然的影響,是由教育活動的性質和師生關系的特點決定的。因為教師的心理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就是他們效仿的榜樣,教師的要求代表學校的要求、社會的要求,最可能獲得學生的認可。教師的心理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多維度的。它包括人格、認知、情緒、意志、態度、興趣、行為習慣等諸多方面。教師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個教育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造成嚴重損害。如果我們不首先注重教師的心理健康,那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根本無從談起。而且,教師的不健康心理及由此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就會使教師的心理問題演變成道德問題。
師德,作為教師職業的從業人員所應該具有的一種道德規范,由知、情、意、行四個基本部分組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定的師德是依法執教,愛崗敬生,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這些條文僅僅是外在的見諸文字的東西,至于教師能否自覺自愿而不是強制違心地、全面而不是顧此失彼地、習慣成自然而不是一曝十寒地執行這些行為規范,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對這些規范的道德認識。關鍵的是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人生觀、職業觀、師生觀。
古往今來,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有的以追求財富為幸福,有的以追求權利為幸福,有的以追求家庭美滿為幸福,有的以展現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為幸福……教師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也會向往各種各樣的幸福,假如得不到自己所需的,也會和別人一樣產生不滿、痛苦、抑郁、焦慮、恐怖甚至絕望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心理健康。但是教師的角色身份決定了其不僅是社會人,而且是為人師表的典范,是以教書育人為天職的知識分子。“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應該是學生的楷模,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教師應該樹立更高尚、更深遠、更圣潔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幸福觀,這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許多煩惱和痛苦,在教育教學的神圣崗位上修身立德,戰勝各種情緒困擾,構筑起幸福的心靈大廈。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不同,引起的心理體驗是不同的,導致的心理健康狀況會有所差異。換言之,教師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途徑之一就是設法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為了尋找自己的心靈幸福,教師必須自覺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心胸開闊、豁達大度,不為名利所累,丟掉個人職業生活中沉重的心理包袱,調節心理平衡,避免職業犯罪,為自己的心靈構筑起一座堅固的幸福大廈。
文章標題:教師論文投稿關注教師心理健康,促進師德水平提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257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