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9-17 14:13 熱度: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很多文學家也對紅樓夢進行過一些分析和研究,本文就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一篇文學論文范文,文章題目是:紅樓似夢詩性如輝。
摘要:《紅樓夢》是一部凝練高度思想,充滿藝術氣息的小說。它的字里行間,不僅僅充斥著作者對所處時代的批判,還散發著詩性的光輝。它在國外也引起了廣泛的翻譯熱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楊憲益夫婦和霍克斯的全譯本。隨著《紅樓夢》翻譯浪潮的推進,對于《紅樓夢》譯本的研究也提上日程。例如修辭手法、人物形象、文化差異的翻譯研究等。其實,這些研究方面都滲透著詩性特征的魅影。詩性特征是指作品的詩性美。它是支撐作品流芳百世的支柱,是流淌于整部作品間的血脈。因此本文以霍克斯版本為例,努力對《紅樓夢》詩性特征翻譯做出一個探討。
關鍵詞:《紅樓夢》,詩性特征,翻譯
引言
洋洋灑灑,如浪濤不絕;尋尋覓覓,似曲徑通幽。《紅樓夢》如同山水畫連綿不絕。它之所以如畫一般美妙,不單是借助作者精彩的描述,更是因為充斥于整部著作之間的詩性特征。那么,能否將詩性特征淋漓盡致的翻譯出來,則是一個關鍵的問題。隨著對《紅樓夢》翻譯的研究的深入,許多學者開始對詩性特征的翻譯加以重視。我們最常見的,是對語言詩性特征的研究和修辭的翻譯。此外,在意象的翻譯方面,也是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們都知道,《紅樓夢》中的意象或優雅婉約,或悲憫傷懷,或詩情畫意。它們共同營造了書中的意境,在《紅樓夢》的詩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詩性特征以及其翻譯原則
詩性特征是文學當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從狹義上說,詩性特征指著作中的語言如同詩歌一般。當我們翻開古代的文學著作時,可以發現大部分作品都或多或少夾雜著詩歌宋詞。然而,詩性特征不僅僅是指詩歌宋詞,它還包括作品的意境美,情感美,是讀者在閱讀作品時,獲得的審美上的享受。這就是廣義的詩性特征。總結起來說,詩性特征在于創造一種言外之意,給人以別有洞天之感。那么詩性特征又該如何翻譯呢?
對于翻譯,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標準。如嚴復的“信、達、雅”,林語堂的“信、達、美”等等。無論這些標準有何不同,主要的都是“忠實”。因此,詩性特征的翻譯也離不開對原文的理解。其次,詩性特征的翻譯應當屬于文學翻譯。應該在如實翻譯原作的基礎上優化作品,使之具有近似于原作的美感和藝術性。在不歪曲原作的同時,力求語言美,形式美,并通過目標語優勢和原語文化特色的結合,來闡釋詩性美。
第二章意象美的翻譯
南朝的劉勰曾道“窺意象而運斤”,他將意象看做是“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張映先,張小波)。可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在翻譯《紅樓夢》意象的時候,譯者不免要花些心思。
1. 語言的運用
意象美的塑造與語言的運用密切相關。語言使用得體方能描繪出意象的神韻,彰顯出詩性之美。所以,在對意象翻譯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語言的選擇。
說畢,便密授以云雨之事,推寶玉入房內(第五回)
Disenchantment then proceeded to give secret instruction in the art of love. (霍譯)
“云雨”是男歡女愛的隱晦表達。用“云雨”一詞,給讀者以想象空間,又不失文雅,透露出別樣的風情。霍克斯在處理它時,語言選擇的很好。“art of love” 一詞,將男女之事比作藝術。藝術本來是供人們玩味的,用 “藝術”來翻譯 “云雨”,表達委婉得體。
2. 修辭
修辭是文學藝術中常運用的手段。有些修辭可以在目標語中找到相應的表達方法,其它的則需要譯者通過意譯來完成。
小耗現形道:‘我說你們沒見世面,只認得這果子是香芋,卻不認得鹽課林老爺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第十九回)
“The vegetable tuber is not the only kind of sweet potato. The daughter of our respected Salt Commissioner Lin is also a sweet potato. (霍譯)
“香芋”和 “香玉”這兩個意象用到了諧音雙關。林黛玉中的“玉”和香芋中“芋”是同音的,寶玉巧妙的運用了這一點來逗林妹妹說她才是真正的香芋,詼諧幽默。霍克斯在翻譯香芋的時候,為了既能表現果子,又能暗指黛玉,而將“芋”翻譯成了 “potato”。因為,在英語中,“potato”不僅是香芋的意思,還指人。“sweet potato”則不光指味美的香芋,還指甜美的人,一語雙關。
第三章意境美的翻譯
所謂意境之美,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妙,它是作者通過詞語句段的雕琢所創造的一種氛圍。而英漢兩種語言是有差別的,因此翻譯的時候是有一定難度的(辛玉婷)。下面我們來看看霍克斯是如何解決的。
忽見面前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遷,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向草地下撲來......寶釵......香汗淋漓,嬌喘細細。(第二十七回)
這一段話,字數不多,卻將寶釵撲蝶的形象寫活了。曹雪芹卻用靜止的文字將撲蝶的動態刻畫的淋淋盡致,同時,也寫出寶釵那活潑靈動的少女之心。
she noticed two enormous turquoise-coloured butterflies a little way ahead of her, each as large as a child’s fan, fluttering and dancing on the breeze. She watched them fascinated and thought she would like to play a game with them...... Bao-chai had to stalk them with bated breath for fear of startling them out on to the water. (霍譯)
霍克斯將蝴蝶迎風鳳舞的動作翻譯成了“ fluttering and dancing on the breeze”。這看似幾個簡單的單詞寫出了蝴蝶上下飛舞的輕盈歡快,為映襯寶釵內心的愉悅做了鋪墊。而且這”breeze”一詞譯的更妙。它是春日里柔和的暖風,正好能映襯少女細膩的情懷。”stalk them with bated breath”則刻畫了寶釵撲蝶時的細微動作,”bated”雖然不如原文,卻也生動的展現了寶釵的捉蝶時的忘情和喜悅。
結語
《紅樓夢》是一部典型的詩化小說,字里行間都透漏著詩性美。詩性美是模糊的, 是朦朧的,是溢于言表的。除此之外,漢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中外文化習俗又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詩化特征的翻譯具有一定難度。霍克斯是具有中華文化素養的大師,在中國文化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在翻譯《紅樓夢》的時候,會從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習俗入手,揭開文字背后的含義。在詩性特征翻譯這一點上,霍克斯結合自己的理解,采取了多種技巧手段,盡可能的傳遞原文的詩性美,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精湛的英文譯本。(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
指導老師:尹閆桐
參考文獻:
[1]曹雪芹. 紅樓夢[M]. 北京: 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2.
[2]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Stone[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6.
[3]辛玉婷. 從翻譯美學角度談《紅樓夢》回目翻譯[J]. 南昌高專學報, 2007(4).
文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上海文學》是中國一本具有重要影響的文學雜志,曾由巴金主編,創刊于1953年,編輯業績卓著。《上海文學》歷年來推出的大量優秀作品,已成為當代文學史的名著名篇,如鄧剛的《迷人的海》、王安憶的《小城之戀》、阿城的《棋王》、韓少功的《歸去來》、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等等。
文章標題:文學論文范文紅樓似夢詩性如輝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2810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