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9-06 11:05 熱度:
在散文這片領域上,梁實秋與汪曾祺可謂都散發著同一種氣息。在對他們的散文進行品讀之后,可以發現其有如血脈相連的同胞兄弟一般,都卻又包含著各自所不同的韻味。通過對文化背景進行研究之后,不難發現,梁實秋與汪曾祺的創作之路及人生經歷,其相似點太多。
《椰城》海口市文學雜志,創刊于1991年,是由海口市文聯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文學月刊。她立足南國,勾勒海島的風情海島的美。她以“時潮新觀念,文壇新脈動,趣味新閱讀”為宗旨,融銳氣進取與活力噴射為一爐,樹冷靜創作與理性辨識為旗幟。主要欄目:小說風潮、風.南海、天涯放歌、青春文苑。
不少學者在對汪曾祺進行研究時,都會與其他作家進行比較。譬如,與沈從文比之水性;與周作人比之情趣;與賈平凹比之風范等等。然而,我們都會發現,實則汪曾祺的散文風格與梁實秋才是最為接近的。本文就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梁實秋與汪曾祺的三散文風格進行探究。
一
梁實秋、汪曾祺其氣質偏向于儒雅脫俗,而這與兩位大家無論是與其筆墨紙硯的浸淫、琴棋詩畫的熏陶,還是其從小家教環境及家世體系,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果要將梁實秋、汪曾祺兩位大家的儒雅氣質進行探討,那么這與上訴所講的不拘一格的家教環境肯定有著極大的聯系。而這些也都能在其創作作品中有所體現,他們的作品不難看出其中具有一種不羈的浪漫主義情懷,也就是俗稱的“隨緣”,即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去強求做不可能完成的事。
梁實秋中年時期,也就是以一種浪漫主義情懷,從而參透其生活中所蘊含的哲理,也面對世間百態。從兩位所創作的作品中,也都有體現無論是何等苦難的經歷,只要有一顆對生活豁達的心,都能夠發現其實人生是很美的。他們筆下所要表達的,與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對于人生樂趣的理解,可謂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二
梁實秋的人緣非常不錯,并且十分念及舊情,即便與舊日有口舌之爭的朋友再次相遇,也不會心存芥蒂,只會主動交好。汪曾祺與朋友之間很少有過爭執,這與他超凡脫俗的樂觀處世態度有關。其實一句話就能將兩人所總結,都是厚道人。
梁實秋曾有作《槐園夢憶》,對程季淑此已故之妻進行追憶,生活中的瑣碎,件件小事,此幾十年所共度的家常歲月,赫然一一躍于紙上。文中所寫的“夜眠聞聲驚醒,以為亡魂歸來……”等句眼,讓人讀之不免感傷。有的人說友情不能夠經歷大風大浪,而愛情不能夠經歷平淡。不過我想最真摯的愛情卻是在平淡之中。《亡人逸事》是孫犁所寫,其間飽含深情,僅僅只是些殘缺記憶,卻單單憑借這些殘缺記憶,將哀念之情盡數揮于筆下。此二者在情感方面,特別是對平淡的定義,無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汪曾祺寫予妻子的,也都是溫情屢屢。此外因對父子情的感懷,所作的《多年父子成兄弟》,也是在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中,對真情所定義。譬如文中所作,也是前文所提到的,即在家寫情書,其父都在一旁瞎出主意。讀到這樣的場景,我想都會這種父親對兒子的愛,無疑使自然的,也是溫馨的。
他們二人都用最為普通的話語,卻是敘述那無比動人的感情。我想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能夠將這么美麗的文字揮于筆下,并寫出這么無比純真的情感。
三
梁實秋與汪曾祺皆是對名利不是十分看重之人,對于世事也看得十分清楚。梁實秋為翻譯《莎士比亞》,曾堅持了三十多年,終是譯完全套共37卷;汪曾祺也曾在荒野之地畫馬鈴薯圖譜。如果他們不是甘于寂寞之人,又怎么可能將如此乏味無比的工作,完成的這么雅致。這也足以體現兩位大師身上所具有的硬漢精神。梁實秋在其作品中《雅舍》就曾說過“沒有法子”,并暗示自己的不回避不恐怕,不動神色地提出要勇敢面對一切。只有笑到最后,才是一位真正的爺們。因此在過去的重慶大轟炸中,重慶的百姓并沒有因為死亡而崩潰,在硝煙和廢墟之中,他們依舊屹立不倒。汪曾祺在昆明,面對侵略者敵機的轟炸,認為只是嚇唬嚇唬人罷了,蠻不在乎。而恰恰就是這種“不在乎”精神,才是不能夠被征服的。因此昆明的百姓也將侵略者的行為不當回事。這也正是體現了從古至今,我們中國百姓的草根精神。通俗來講,即打不垮,壓不扁,捶不爛。
在面對所到來的苦難的時候,將其淡然處之,以豁達樂觀的態度笑以面對人生。因此梁實秋的筆下有著夜來賞月的至交;汪曾祺的筆下有著借著拉警報而去談戀愛的羅曼蒂克同學。倘若不是這種骨子里所散發出來的硬漢氣度,試問又如何能夠將這樣的一種靈魂所描繪出來。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梁實秋與汪曾祺兩位作家,自小就置于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中。他們的處世品性是來自于儒家,超凡脫俗的情懷又是源自道家,再與他們的西方先進文化相結合,無疑塑造了他們的這種散文風格。兩人都將古代散文的流風所繼承,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無意為文”,但實際上卻是渾然天作。梁實秋所作之散文大氣幽默,汪曾祺所作之散文淡雅清醇。表面上兩者行文如同親兄弟一般,但骨髓里所散發的是不一樣的氣息及風范,不過卻是擁有一樣的不羈情懷和硬漢氣度。
參考文獻:
[1]張雪蕊;“寫”和“重寫”——讀汪曾祺的兩篇《戴車匠》[J];名作欣賞;2011年25期
[2]阿牛;梁實秋與程季淑:媒妁之言敲定的自由戀愛[J];名人傳記(上半月);2011年09期
[3]顧樂遠;從《葡萄月令》看汪曾祺的語體風格[J];語文月刊;2011年06期
文章標題:梁實秋雨汪曾祺的散文風格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wenxue/3326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