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戲劇論文 發布日期:2013-11-09 13:40 熱度:
摘要:京劇的武戲基本是承傳于昆劇,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當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昆劇重視文戲,武戲受此影響必然趨于舞蹈化、精美化。京劇的武戲用昆腔,武戲里加入許多舞蹈動作,這兩種技都要求連貫、優美,可視性強。
關鍵詞:京劇,武戲,昆腔
京劇的武戲基本是承傳于昆劇,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當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京劇的武戲基本是承傳于昆劇,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當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京劇的武戲(武生、武丑、武旦、刀馬旦)用昆腔,由于京劇的皮黃音樂屬于板腔體,有過門、間奏,不方便持續不斷的表演,因此不能勝任載歌載舞。昆劇重視文戲,武戲受此影響必然趨于舞蹈化、精美化。京劇的武戲用昆腔,武戲里加入許多舞蹈動作,這兩種技都要求連貫、優美,可視性強。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于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京劇武戲源遠流長,它的遠祖可追溯到“角抵戲”,后在宋、元雜劇和明、清傳奇源流的基礎上,吸收了徽劇、昆曲等劇種的武戲的表演、傳統和民間武術方才形成。
京劇的武戲基本是承傳于昆劇,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當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京劇的武戲(武生、武丑、武旦、刀馬旦)用昆腔,由于京劇的皮黃音樂屬于板腔體,有過門、間奏,不方便持續不斷的表演,因此不能勝任載歌載舞。武打或武戲的表演既 模仿武術,又加入了許多的舞蹈動作,這兩種技藝都要求連 貫、優美,可視性強,因此必須采用沒有過門和間奏的曲牌體,如果不是這樣,京劇藝人早就將它們改用皮黃演唱了。梅蘭芳為何鐘情昆曲,原a因之上就是他看中了昆劇的載歌載舞,他何嘗不想在皮黃戲中應用優美表演?如《別姬》中唱[南梆子]因過門太多而無法起舞,劍舞只能選用過門極少的[二六板],但真正完全得心應手地舞蹈還是干脆閉口不唱,供助[夜深沉]曲牌伴奏。類似情況再如《散花》,天女上場后的[慢板]是不方便舞的,只能偶爾甩甩袖子;開始起舞也是用的[二六],按梅先生演出的路子,之路又唱了兩支昆曲曲牌帶[尾聲],才真正滿足載歌載舞的愿望。
另外,京劇中的許多武戲都是從昆劇中搬來的,其中有的是整折搬,有的稍加改編.昆劇的武戲決不是某些人信口胡言,什么“早期無武戲”,“只是用竹片比劃”。稍有戲曲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昆劇自產生之日起,就不是小戲,而是基于全國性官話體系的大戲。它的表演語匯匯攏了當時能夠借鑒的所有表演藝術形式,而且這些幾乎都是現成的,用不著從頭開始一點一點地摸索。中國不是從昆劇才開始演戲,之前有南戲、北雜劇,身旁還有南曲系統的幾大聲腔。昆劇只是將它們綜合、整理、提高、系統化、程式化。由于昆劇的表演是在士大夫們的密切關注下進行的,因此較其他戲曲倍受挑剔,也更臻完善。莫非元雜劇都普遍使用把子了,昆劇還硬要從竹片耍起?業內人士都知道,京劇及其他大劇種的衣箱管理制度就是沿用了昆劇的制度,其中分“衣、盔、雜、把”四大箱類。“把”是什么?就是武打用的各種兵器道具!
昆劇重視文戲,武戲受此影響必然趨于舞化、精美化。太平天國運動后,江南的昆劇班社大多星散,文戲藝人尚能收集部分,武戲藝人多因參加戰爭等原因難以復聚。多數幸存武戲藝人或加入皮黃班,或加入其他地方戲,這也是使京劇等保存了不少昆劇武戲。當然,較之其他地方戲,京劇在語言方面的優勢更利于吸收昆劇。
與武戲相類似的一個情況是,京劇的合唱曲一般也是用昆腔,原因一樣,皮黃不適宜合唱。皮黃不僅有過門,唱腔節奏還可依演員條件、情緒自由發揮。昆曲比較規范,字數、板數、節奏、調門相對固定。適宜同場合唱。大家熟悉的現代京劇《沙家浜》中“要學泰山頂上一青松”的合唱部分也是借用了昆腔。
文章標題:淺談京劇的武戲與昆腔戲曲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xiju/1955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