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戲劇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22 15:32 熱度:
世界有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前兩種已經絕跡于世,唯中國戲曲藝術依然煥發生機。中國戲曲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壤,它吸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它集文學、音樂、美術、服裝、哲學于一體。
摘 要:中國戲曲它是一門綜合藝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特有精神文化對于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質,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藝術氛圍,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等方面具有現實意義。根據工科院校校園文化自身的特點,本文從戲曲藝術特有精神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及工科校園文化特色的三個維度,圍繞如何創建特色校園文化這個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戲劇論文發表,戲曲藝術,工科院校,校園文化
1 戲曲藝術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
中國戲曲藝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至今3000年前先秦的祭祀活動,而后經宋元發展成型,明清到達頂峰,以至于到近現代隨著社會的跌宕起伏而不斷發展。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各劇種不斷兼收并蓄相互學習,劇種豐富多樣各具特色。中國戲曲藝術現可查已存劇種300余種,其中京劇、昆曲、豫劇、秦腔、河北梆子等是的杰出代表。在我國各地又有根植于地方文化的地方戲曲劇種,他們也是中國戲曲藝術的優秀代表。
蔡元培先生說:“欲知明日之社會,先看今日之校園”。建設有獨自特點的校園文化已經成為當下高校發展的趨勢之一。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它伴隨著高校的成長而逐步形成,它具有繼承創新、吸收兼并等特點;它承擔著引導校園成員健康發展的重擔,但是當代高校校園文化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缺失現狀令人著實堪憂。近年來,我國戲曲藝術不斷繼承創新,取得了不朽的成績。戲曲藝術的復興,是中國民族的文化覺醒。現在不斷有年輕的大學生去接觸戲曲了解戲曲,他們對經典戲曲開始有了熱情,他們不斷去感悟從戲曲藝術中流露出的思想境界、藝術品位、思想含量、人文意識。
2 戲曲藝術在工科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作用
每一所高校都會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有其共性,也有根據學校的地理位置、辦學特色及辦學歷史等原因,有其的特性。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內涵能夠充分反映出該校的辦學理念,當某所高校的獨特的校園文化形成,校園內的每一個成員都會在它的滋養下而發展成長。將戲曲藝術融入工科高校,促進工科院校校園文化發展,它符合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
(1)豐富校園人文精神。由于學科建設特點,理工科院校人文資源相當缺乏,人文素質教育手段單一,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不能充分發揮,而中國戲曲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的人文精神、審美情趣、哲理思想、文化品位等等,作為文化的觀念層面,構成某一種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系;它能夠有效地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
(2)提高校園文化品位。戲曲作為一種文人文化藝術,它一直富含古代文人所賦予的文學精神,在歷史上許許多多科場失意的仕子,官場落魄的政客,常常寄情于梨園,他們豢養家班、編寫劇本,他們編寫的劇本擁有極高的文化水平,這些劇目暗含了作者的哲學思想、愛國情感等等,這也就是戲曲劇本的文學性質。
戲曲藝術表演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戲曲美的豐富性,戲曲演員在表演上遵循唱、念、做、打、舞五種表演手段,手、眼、身、法、步五重表演技法。在舞臺上三兩步便走遍天下,七八人既是千軍萬馬,一桌二椅表現環境。戲曲藝術用虛擬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來進行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故事情節的描繪、思想感情的表達,它以語言的形式來表演生活,來自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觀賞戲曲藝術,可以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因為戲曲藝術的抽象、寫意、程式化的表演耐人尋味,這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表演的核心,它也有助于提高高校校園文化品位。
(3)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戲曲藝術作為一個時代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反應,它的藝術是來源于生活,把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念、主流思想揉納于其中,強調對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的宣揚教化功能。我國古代戲曲家李漁所著《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說:“故設此種文詞,借優人說法與大眾齊聽,謂善者如此收場,不善者如此結果,使人知所趨避,是藥人壽世之方,救苦弭災之具也。”它里面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文以載道、助成教化。
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所著的《牡丹亭》,它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它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劇本中通過男女主人公的荒誕、離奇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當然,戲曲劇目中也有色情、迷信、封建等落后低俗的內容存在,這就需要繼承者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將優秀向上的戲曲劇目傳播到高校校園。
戲曲通過在通過舞臺表演的方式將故事情節展現給觀眾,使觀眾在視覺、聽覺上感受到強烈的沖擊,在欣賞高雅藝術的同時接受了愛國主義、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3 湖北理工學院在戲曲藝術進校園工作中的做法
湖北理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經、管、醫、文、教、藝等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青銅文化發祥地的黃石市。為了引領青年學生提高審美修養、提升精神境界、豐富校園文化氛圍,為弘揚民族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奠定基礎。湖北理工學院在近幾年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中增加了“國粹生香”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由校團委主辦、藝術學院協辦。就組織幾次傳統文化進校園次活動,筆者感悟良多,下面就其主要幾點與讀者共議之。
(1)突出特色,小型多樣。抓住戲曲藝術中心,不定期開展活動,就活動類型來說有講座、文化沙龍、演出等形式;在為期3個月的活動周期里,共組織活動8 次,近3500余名學生與民族藝術零距離接觸。活動內容不僅僅有京劇還有昆曲、湖北大鼓、漢劇與陽新采茶戲,這既體現了戲曲藝術的高雅性、多樣性還體現了戲曲藝術的本土性。
(2)合理安排,內容創新。在主題講座中邀請專業老師與學校戲曲愛好者共同主講,為了能夠調動現場氣氛,講座融合了現場化妝、實時表演、服裝道具展示的形式,將戲曲的幕后工作搬到了臺前,使得講座與表演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增強了講座的感染力。現場氣氛高漲,無一人中途退場。
(3)利用社團,培育文化。高校學生社團是培育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也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為了讓民族藝術永存于校園,學校還成立了戲曲社團――湖北理工學院京昆研習社,開展戲曲社團活動也是進行戲曲藝術進校園的一種實踐方式。
開展戲曲藝術進校園活動有效地加強了傳統文化載體建設,廣泛開展校園傳統文化展示、學習與體驗三個層面的活動,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緊密結合,充分體現出了“教育活動化、活動社會化、教育品位化”的特點,探索出了一條強化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路。校園文化與戲曲藝術的互動促進了校園文化的發展,也激發了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彌補了傳統的工科校園文化中存在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李漁(清).閑情寄娛[M].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2] 馮磊,方汝將.振興戲曲・誤區探析――兼談戲曲進校園[J].大舞臺,2009(5).
文章標題:戲劇論文發表傳統戲曲藝術在工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xiju/238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