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戲劇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20 14:36 熱度:
世界上不同國家都希望通過電影這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承傳民族的精神文化傳統,建構能夠被國民普遍認同的文化核心價值觀,進而確立一種大眾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盡管不同國家所認同的文化內容并不一致,相互之間的文化價值觀念也有所不同,但是,各國始終都把電影、電視放在文化傳播的中心位置。目前,中國在建構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歷史進程中,電影,作為一種具有廣泛傳播效應的大眾媒介,無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們今天所要特別強調的是:電影的這種文化傳播功能不應當僅僅體現在某種類型、某種題材的影片創作之中,而應當體現在整個國家電影產業的總體格局和影片的制作理念之中。
《電影評介》以平等、民主、自由的學術態度,提供交流思想、展示才華的園地。為影視、藝術研究提供學術科研的陣地。征稿范圍:影視理論、影視文化、影視文藝、影視專題、影視管理、電影美學、電影文學、影視教育、影視布景、影視廣告、影視產品營銷、影視技術、影視服飾、影視效果設計、影視文獻回顧、影視史研究、影視資料賞析、影視潮流分析、影視產業分析、影視前沿、影視人物采訪;影視產業或創作與傳播學、電腦、數碼、設計、美術、音樂、戲曲、舞蹈、藝術、新聞、傳媒、哲學、社會、文化、教育等各學科的交叉研究。
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運作、根據相應檔期進入電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統稱為“主流電影”。這種影片不僅是支撐一個國家電影產業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應當成為傳播與弘揚核心文化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過去,我們認為電影在藝術層面上具有審美、啟悟功能,在思想層面上具有教育、勵志功能,在商業層面上具有消遣、娛樂功能。基于對電影這些不同的功能的確認,我們制定了關于電影藝術創作的一系列基本策略和政策,并且把電影劃分為三種不同的敘事形態,即所謂藝術電影、主旋律電影和商業電影。相應地在這三個層面基礎上建立了對電影藝術創作的評價體系和我們對電影產業的基本訴求。而在具體的影片創作過程中,有意無意地默認了好像藝術電影就是追求影片的審美價值與認識價值,可以放棄教育與娛樂的功能;商業電影就是追求影片的娛樂價值,教育與審美的作用可以不必考慮;而主旋律電影就是要宣傳效果,審美與娛樂因素也不必重視。這種相互對立的制片策略與評價體系造成了不同電影形態在話語體系之間的相互排斥以及在價值觀念上的相互錯位,即在商業電影、主旋律電影、藝術電影這些不同電影的形態中除了在制作方式、贏利模式、表述策略上各說各話之外,在價值觀念上也自說自話,使中國電影無法在影片的文化核心價值領域進行相互整合,使我們的民族電影業最終沒有形成一種像韓國電影、美國電影那樣共同信守的文化核心價值觀,沒有建立一種整個行業共同敬重的文化價值取向。
在這種相互錯位的價值觀影響下,有些商業電影為了實現經濟利潤,在電影情節線索上設置無端的暴力場面和性愛標識,使沒有分級制度制約的影片對低齡電影觀眾的心理造成傷害,甚至在西方主流商業電影市場被列為限制級的影片在內地卻大行其道;個別的藝術電影為了張揚所謂的導演個性,把個人的成長經歷與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進行逆向表述,造成電影敘事文本與社會歷史文本之間的價值斷裂,扭曲了觀眾對時代的歷史記憶;某些主旋律電影為了達到宣傳的效果,對于影片的社會主題采用概念化的演繹方式,無形之中使大眾與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之間產生隔閡。總而言之,三種電影話語形態除了在電影功能方面的差異之外,在文化核心價值觀方面也存在明顯的差異,進而使不同的電影敘事形態成為規定不同文化價值觀的一種合理通道。
我們現在應當確認的是:除了那種沒有進入電影院線發行放映的所謂獨立電影和實驗電影之外,可以把所有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運作、根據相應檔期進入電影院正常放映的影片,統稱為“主流電影”。這種影片不僅是支撐一個國家電影產業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應當成為傳播與弘揚核心文化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就像足球比賽不能在足球場外尋找規則一樣,主流電影不能在一種沒有邊界的情況下進行隨意創作,不能為追求奇特的觀賞效果而放棄基本的道德規范,更不能為了影片的商業利益而踐踏人類的倫理底線。主流電影中對個性審美價值的追求并不意味著必須要背離大眾共同信守的價值觀念,不能把體現人類正價值(正義、公正、忠誠、勇敢、善良)的藝術形象置放在一個被否定、被質疑、被漠視的敘事語境中,也不應該把這些追尋人類價值理想的人物描寫成為一種虛幻的、迂腐的、甚至是可笑的角色。從國家長遠的文化發展戰略考慮,主流電影的創作、制作,包括宣傳必須整合在既定的價值體系之內,而不是使它置之于外。
主流電影應當在不同的敘事形態中建立一種共通、共享的文化核心價值觀,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不同的電影類型、不同的故事題材、不同的敘事風格,不應當成為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的準入證
我們所謂的文化核心價值觀,是指在一種文化體系中處于主導地位、起支配作用的基本理念。它是衡量與判斷事物的終極文化標準。這其中包括歷史(是非)觀、道德(善惡)觀、社會(正邪)觀、倫理(榮辱)觀、審美(美丑)觀等。現在,我們應當避免不同敘事形態的電影在文化核心價值觀上的相互錯位,避免不同影片類型在終極文化標準上的相互偏離。本土電影產業應當在總體上整合文化精神架構,實現中國電影在文化核心價值觀方面的互通與共識,進而贏得國際市場上的普遍認同,為目前的電影發展提供一種確實可行的文化路徑。
我們的民族電影業無論在投資動機、運作方式、贏利模式、美學風格方面存在著怎樣的差異,都應當倡導、敬守、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價值觀念,把文化精神的承傳作為不同電影形態的共同使命。電影的不同形態,只是在功能上各有側重,而并不能夠在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上相互對立,不能把電影不同形態的劃分原則視為劃分不同文化價值觀的依據。對民族情感的傷害,對國家形象的嘲諷,對正義精神的褻瀆,對性別差異的歧視,在任何一種電影中都應當受到限制、受到禁止;無端的暴力、變態的性愛、扭曲的人性在任何一種電影中都應當受到唾棄、受到指責。不能因為是所謂的藝術電影,就可以在所謂批判現實主義的口號下,肆意擴大對社會生活的負面表現,把人的現實境遇描寫得暗無天日,好像電影拍得越黑暗,作品的思想內容越深刻;也不能因為是所謂的主旋律電影,就可以漠視社會生活中的矛盾是非,掩蓋正義與邪惡的尖銳沖突,把紛繁復雜的現實生活平面化、簡單化;更不能因為是商業電影,就可以贊美邪惡、顛倒黑白、混淆榮辱,用自然界的“叢林法則”取代人類歷史發展的正義法則。 相對于印刷時代來說,現代人對文化的承傳與認同,更多是通過影像語言來完成的。我們現在讀解一種影像的符號系統,實際上就是在體驗、理解一種文化的意義和價值系統。如果我們希望世界了解中國,我們就不可能不注重影像在文化傳播中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我們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對于人類基本倫理道德的信守、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都不能夠離開影像媒介,特別是不能離開具有廣泛覆蓋空間與巨大受眾群體的主流電影。為此,主流電影應當在不同的敘事形態中建立一種共通、共享的文化核心價值觀,所謂共通、共享就是在不同的電影類型、不同的表現題材、不同的敘事風格中確認一種普遍認同的文化核心價值,即在發揚藝術創作個性風格、尊重藝術創作審美規律的同時,弘揚共有的文化核心價值觀念。進而言之,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不同的電影類型、不同的故事題材、不同的敘事風格,不應當成為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的準入證。我們應當把和諧、仁愛、孝敬、忠誠作為核心的文化觀念來整合不同藝術作品的精神圖景,使中國的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念成為支撐不同敘事形態的共同根基,并且在此基礎上升華出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觀念。把過去那種凸現在藝術作品中的政治理念,推延到藝術作品的文化背景之后,使觀眾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文化核心價值的確認向國家主流意識形態認同,而不是把一個政治的理念置放在整個藝術作品的“前頁”進行昭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更不應當成為一種標簽貼在藝術作品的表層形態上。
文化核心價值觀應當成為一種“內置于”藝術作品的敘事情節而不是在敘事情節之外的精神旨義,它應當成為支撐藝術作品故事內容的文化根基。觀眾通過藝術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直接感觸到的是一種感性的、直觀的力量,在這種藝術形象的基本精神圖景中感悟、理解出的是關于人性的、道德的、倫理的文化內容,而不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政治的、政策的內容。使觀眾認同電影的文化的存在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信守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并不僅僅意味著重新確認我們傳統文化的經典內容,同時也意味著傳統文化的普世價值與現代文明的一次歷史性對接,使我們的電影體現出一種古今合一、中西融匯的文化取向
不論是世界電影的歷史發展還是中國電影的現實境遇都證明,我們不宜在電影文化的層面上過多地強調所謂民族的差異性。電影本身就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在全球化的歷史境遇中,特別是在中國電影越來越依靠海外市場來支撐其國際化生存發展的格局下,一味地強調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差異,會強化不同文化之間的分歧,乃至抗衡、沖突,起碼會加劇不同文化之間原本存在的隔閡與對立,這樣不利于中國電影產業的市場延展,不利于在一個更廣闊的國際空間里弘揚與傳播中國文化。所以,信守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并不僅僅意味著重新確認我們傳統文化的經典內容,把中國文化的價值觀進行廣泛傳播,同時也意味著傳統文化的普世價值與現代文明的一次歷史性對接,使我們的電影體現出一種古今合一、中西融匯的文化取向。影片《我的長征》在表現紅軍轉危為安的歷史進程中,不僅再現了血火交匯的湘江之戰等重大戰役,而且把紅軍進入彝族區從陰森的鐵牢拯救奴隸的情節置放在紅軍的萬里征途中,這樣紅軍既是威武之師、正義之師,同時也是仁義之師、拯救之師。他們所進行的革命就不只是一種針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行動,而成為一種真正的為天下人民求解放、為所有百姓求平等的崇高的人道主義行為。這種敘事情節對于擴展中國電影的文化心理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確認電影是一種藝術商品、一種文化產業并不困難,困難的是在電影生產的各個環節,都能夠按照市場化的規律來進行電影的創作。其實,不論是探討兩代人的感情隔膜,還是表現同代人的情感裂變,主流電影中所表述的敘事主題,都應當具備一種能夠讓觀眾所喜愛、所認同的文化母題。影片《云水謠》把一個擁抱著愛情夢想、廝守終生的動人故事,置放在兩岸變遷的歷史格局中,對中國式的言情電影與主旋律電影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整合,把過去那種單一的作為敘事題材的愛情影片,變成了一種可以兼容不同電影因素的敘事類型來處理;把電影歷史敘述中的個人情感的主題與現實社會中的國家政治主題進行“交叉剪輯”。在電影敘事中,臺灣政治動蕩的風云、海峽兩岸的歷史藩籬是阻斷華夏兒女美好愛情的重要因素,為此,消除兩岸之間的重重壁壘,促成祖國統一的千秋大業,成為這部愛情電影中最為關鍵的潛臺詞。影片所講述的中華民族的血脈聯系、中華兒女的骨肉親情,不僅成為支撐這部電影的情節基礎,而且也成為消融兩岸往日陰霾與歲月堅冰的一種感性力量。這種具有普世價值的敘事策略不僅在文化層面上整合了國家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而且作為一部由海峽兩岸明星共同出演的主流電影,它的象征意義與敘事情節同樣具有文化影響力。
相對于電影藝術的個性化表達,電影對于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建構是一個更為復雜和久遠的事,因為它包括了對大眾情感、道德、精神諸方面的無形因素的引導與重構。要改變人的文化態度,特別是要改變群體的文化態度,提升群體的精神文化指數,有些時候要比改變他們的物質生活更為艱巨、更為長久。
文章標題:主流電影與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建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xiju/324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