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戲劇論文 發布日期:2021-09-07 09:42 熱度: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南州、黔西南州及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區。布依族是個熱愛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尤其喜愛布依戲,并將其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藝術。布依戲用布依族語演唱,采用生、旦、丑為主的傳統角色扮演形式,在節日、慶典、祭祀活動中表演。從學術價值上看,布依戲對戲曲學、社會學、宗教學、舞蹈學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從藝術形式和技法上看,布依戲除了民族意味的戲劇形式之外,在舞蹈動作上也有獨特之處;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對布依戲的戲劇內容研究較多,表演形式研究較少,為此,本文擬著重從舞蹈形態視角切入研究布依戲的舞蹈動作特色及其文化內涵。
一、布依戲概況
布依戲是我國少數民族重要的戲劇藝術之一,系由布依族的宗教祭祀活動衍變而來,其歷史悠久,被稱為“土戲”,布依族語叫“谷藝”。目前,布依戲主要流行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興義、冊亨、安龍等市(縣)。布依戲是反映布依族社會背景、歷史文化和審美習慣的藝術種類,布依戲以打斗形式居多,多由幅度較大的舞蹈動作構成,深受當地人民喜愛。布依族群眾每逢過年過節、喜慶活動等重大節日活動時都會觀看布依戲。布依戲是反映本族人民審美追求的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它運用布依族人民喜愛的表現手段,熟悉的音樂曲調和語調,講述本族人民眾所周知的傳說和故事。布依戲除了具有一般戲劇都有的矛盾沖突之外,它還具有民族特色,融入了千百年來演化而成的具有民族獨特魅力的曲調和舞蹈,既展示本民族的精神風貌,也提高了本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布依戲中的主要劇目包括傳統劇目、移植劇目和現代劇目,其中有取材于民間傳說的,也有通過真實事件改編的;有反應宗教信仰的,也有展示日常勞作生活的;有體現傳統風俗習慣的,也有展現新時代新氣象新面貌的,內容豐富多彩,情節詼諧幽默,格調簡單質樸。
布依戲傳統劇目多為根據古歌、儺戲儀式進行創作,用布依族語言演唱,塑造出鮮明的人物性格,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布依戲移植劇目多為受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影響,借鑒漢族、苗族、壯族的歷史故事進行創作,將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清晰講述,用布依族人民喜愛的藝術方式去表達,唱時用漢語,說白時用布依語,將表演和舞蹈融入其中,使其具有獨特性。布依族現代劇目則多為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后,表達新時期布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濃郁的布依族人文風情,在當地用布依族語言演出,在其他地區用漢語演出。
二、布依戲的舞蹈動作特色
布依戲屬于草根文化,它的舞蹈動作體現了布依族的審美情趣。它雖然沒有行云流水般的質感,甚至是比較粗糙、單一、固化,但是獨具一格、魅力無窮。布依戲的呈現有虛實結合的情景、程式與生活結合的動作、跌宕起伏的情節。它一方面注重了生活化場面的重現,體現出民族習性和審美習慣;另一方面虛實結合的情景能使欣賞者產生一定的“間離”效果,達到情感共鳴,獲得較為“真實”的生活體驗。布依戲舞蹈動作有生活化動作、宗教圖騰類動作和程式化戲曲類舞蹈動作三種,各具特色。
(一)生活化舞蹈動作
布依戲的生活化舞蹈動作具有獨特的美感。布依戲的舞蹈動作一部分來源于勞動生活場景,如根據農耕、種植、推磨、紡紗、織布、洗米等動作進行舞臺重現,表現了布依族人民熱愛勞動,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布依戲中生活化的舞蹈動作具有本民族特色和地域性。例如布依戲《織機·吃糠》中,演員把勞動生活場景的推磨、舂碓、篩米、簸米動作表演出來,將勞動生活動作進行藝術化處理,讓表演更加具有代入感。除了勞動生活場景的動作外,還運用生活中的細節動作來刻畫人物性格,像戲曲小旦整理頭發以及手帕的生活習慣動作等。此類動作在表演創作過程中運用造景的藝術手法,經過一定藝術提煉,將生活化的動作詩意化,營造出虛實結合的意境,使欣賞者身臨其境,享受美的藝術形態。同時,欣賞者也能從中獲得類似真實生活的體驗。
(二)宗教圖騰的舞蹈動作
布依戲中的舞蹈動作與原生態舞蹈相似,是宗教祭祀儀式的藝術化外延,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的體現。它的舞臺動作擁有本民族的祭祀儀式元素,富有濃郁的神秘感和宗教氣息。例如《轉場舞》,它是布依族人民每逢節慶活動時都會采用的舞蹈,其中就包含了祭祀表演、請“法師”開場等帶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內容和元素。布依戲中舞蹈動作和內容的形成與其民族歷史息息相關。早期時,布依族經常會有祭祀、朝拜等活動,以表達他們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這一習俗進而影響了布依戲藝術動作的形成。例如,布依族“摩公”祭祀動作里的“踩八卦”,就是汲取了本民族的舞獅元素,而“法師”開場的腳步動作,包括朝拜動作和特定的姿態動作也都是來源于祭祀儀式。
(三)戲曲類舞蹈動作
布依戲的舞蹈動作里融入了大量的戲曲元素,布依戲講究“手、眼、身、法、步”,但它和中國古典舞的“手、眼、身、法、步”在形式上是有區別的,又以其中的“三元華蓋”手法最具代表性。“三元華蓋”手法經常與“抖步”相結合,在不同的戲曲角色里進行運用。戲曲小生表演的指法是拇指捏住中指,根據人物性格,手的指法力度也不同。性格溫和的人物角色,指法力度稍小表現柔和;性格剛烈的人物角色,指法力度稍大表現剛毅。戲曲角色老旦和小生在形態上稍有不同,在大拇指捏住中指時,手指頭呈彎曲狀;戲曲角色凈則是拇指、食指、中指伸直,掌心向左邊。在中國古典舞的手法中,女生以蘭花指為主,即大拇指靠攏中指,其他手指依次像蘭花般有層次展開;男生則以“虎掌”為主,四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閉攏,大拇指向外打開。中國古典舞往往以固定的手勢姿態出現,而布依戲中“三元華蓋”手法在表演時不同角色會根據性格和場景的需要,進行幅度和力度上的變化。這也符合藝術發展的規律,在滿足欣賞者對藝術的審美需求的同時,拉近與欣賞者的距離,能更好引起情感共鳴。
三、布依戲的文化內涵
布依戲屬于綜合的舞臺藝術,源于遠古的崇拜和宗教祭祀活動,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這是由于受到本民族的原始宗教的影響。有些布依戲的舞臺動作就是來源于祭祀儀式,取鎮邪保平安之意。例如,布依戲中里出現卜卦、朝拜祈福、跳大神等行為,都和宗教沿襲密不可分。布依戲在藝術創作上,將宗教類舞臺動作運用虛實相結合的方法,去營造出意境美,滿足了布依族人民的審美需求。
布依戲是在布依族地區生根發芽的藝術品種,同時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營養成分,使內容更充實,題材更廣泛。布依戲屬于草根文化,它的舞臺呈現比較簡單,但是布依戲的舞臺動作具有藝術感染力,它是程式化與生活化的結合,虛擬性與現實性的交融。布依戲的舞蹈動作從發展的角度看是吸取了京劇等戲曲成分,它與身段動作進行配合,來刻畫戲曲人物角色,表達人物內心活動。這些戲曲類動作的運用一方面加大了布依戲舞蹈的動作難度,增加了布依戲的觀賞性;另一方面,也是民族團結的重要體現。
結語
布依戲是布依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品種,也是我國少數民族重要的戲劇藝術形式之一。布依族人民每逢重大節日、婚喪嫁娶、祭祀祈禱都會觀看布依戲,這已成為布依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經過百年的演變和發展,布依戲中一部分舞蹈動作已趨于表演程式化,有特定的動作意味和連接;另一部分舞蹈動作則是具有生活化的指向性,動作來源于勞動場景和生活習性。布依戲雖然不如其他藝術品種那么精致,但是它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性,形式上雖粗糙,但是具有民族性以及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如果它能與文化旅游資源有效結合,必將促進布依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百姓的就業率,為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布依戲的舞蹈動作特色及文化內涵》來源:《四川戲劇》,作者:戴金葉
文章標題:布依戲的舞蹈動作特色及文化內涵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xiju/466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