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新聞論文 發布日期:2013-09-23 09:16 熱度:
新聞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青年記者》由大眾報業集團主管,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山東省新聞學會主辦。國內統一刊號: CN37-1003/G ;國際標準刊號: ISSN1002-2759 。《青年記者》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業/信息與知識傳播(除圖書館事業、信息事業,檔案事業)類的核心期刊。
摘要:本文以傳播心理學角度出發,以2010-8-19日報道《別克撞上大貨車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和2010-4-26日報道兩篇報道為例,首先討論社會中新聞傳播過程中的信息誤讀現象,主要通過傳播心理學四種效應作為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新聞在傳播過程中為什么會產生誤讀,以及產生誤讀后會造成什么后果,從而論及中國市民階級社會、網絡媒體輿論監督不斷壯大的同時,提供并且開設相應的信息檢查和辟謠窗口的必要性。
關鍵詞:傳播心理學,輿論監督,新聞誤讀
2010年8月19日西部網(陜西新聞網)發布了一則新聞——《別克撞上大貨車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講述了陜西西安市戶縣縣長張永潮因檢查縣區農業工作驅車出門,在路上正好遇見交通事故發生,親自下車對事故中的一家三口進行緊急的支援救治。但在近日,有用戶在新浪微博中發布當時網頁的新聞圖片,稱“縣長趕赴車禍現場后,讓隨行人員裝成車禍死傷者以便拍照”。通過新浪微博辟謠窗口于2011年11月18日15:04分發布微博辟謠,證明真相,注銷發布虛假信息的用戶賬號。2010年4月26日《青年時報》發布新聞《26歲女交警被碾斷胳膊續:肇事車套用副市長車牌》,講述女交警張昂在西安西華門十字檢查違法奔馳越野車時,被拖出約20米后甩在馬路上,該車從她胳膊上碾過后揚長而去。在2011年11月14日,有用戶發微博,稱“前日,西安警花張昂攔截高官車輛手臂被碾斷,肇事車號牌屬于陜西華陰市副市長”。經查,該信息有多處不實,案件實際發生于去年4月,肇事車輛系套用副市長車牌號,車主是公安部B級逃犯,新浪微博辟謠窗口于2011年11月15日13:24,已注銷微博用戶賬號。
諸如此類的民生新聞,有時候是真實正面的新聞宣傳報道,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經過一些傳者的加工制作又成為新的“新聞”在坊間流傳,成為不實流言,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影響力大于原新聞,更有一些名人也被牽扯其中,隨著中國市民階級輿論監督群體的不斷壯大,網民數量不斷增多,微博運用廣泛,眾多網友對這樣的不實信息大多沒有做出深入的了解調查,很容易造成錯誤信息傳播擴大,誤讀的情況屢見不鮮,為什么會出現誤讀這樣的情況呢?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該做到哪些方面的改進,是否應該在各大網站或者公共媒體機構中設立相應的辟謠窗口呢。
一、新聞傳播的信息誤讀現象出現
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一定程度上會遭到扭曲,信息中也會混入噪音,影響傳播的效果,甚至讓傳播結果往剛好對立相反的方向發展,之前傳播目的達不到。傳播過程中,信息被噪音干擾有多方面原因,噪音在通道中產生各種影響,造成信息表達意思出現偏差,對受眾造成不良影響。在社會化信息高速發達的今天,信息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來越快,這樣的不實信息或者經過改編已經扭曲的信息在經由受眾的傳播后波及范圍更廣,影響程度更深。
在《別克撞上大貨車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此篇報道中,戶縣縣長這樣一個職務頭銜就是一個新聞賣點,這一地方政府要員職務頭銜在人們心中有一個大致的社會印象,這類人員平時的行為和做法在人們心中會留下一個刻板標桿。作為縣長,是一個國家政府工作人員執法行政者的形象,人們往往愿意看到的反而不是這樣的正面信息,負面信息對受眾的吸引力更大,給信息的扭曲提供了心理準備和動機。
作為一件發生在2010年8月19日的助人為樂事件,試想,主人公若不是戶縣縣長或許關注度不會這么高。正是這樣的高關注度的新聞才有形成更多更廣傳播效果的可能,因此流傳次數比同類“助人為樂”新聞更多,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影響和“改編”的可能性更大。在傳播平臺上,各個社會受眾的心理關注程度受到自己知識水平和自身行為感受的影響,受到刺激物的影響,對自己看到的新聞進行心理加工和期待,傳播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正是如此,人們認識新聞并不只是單方面接受,而是根據新聞本身的事實結合自己的實際心理和已有知識。
二、受眾的心理改變與再次固守
(一)受眾的心理改變
這樣的誤讀多是在感官和明確文字刺激下形成的,新聞圖片中,縣長救助的姿勢和身邊圍觀的群眾,加上拍攝的角度,以及近幾年的社會傳聞渲染,加上社會輿論背景。經過讀者自身實際經歷和思考,漸漸地產生了誤讀的苗頭,自身啟動效應就會慢慢產生出作用,讀者內心的作用會自發的扭曲新聞,逐漸受眾信息固著,不愿意相信真相。讓新聞更加的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逐漸將內心塑造的真實和真相剝離開來,前者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內心需求融合為一體,得以保留。后者不能,則經常被減少甚至拋棄。
根據這樣的一種現狀,例如當下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的網絡媒體微博軟件平臺的維護管理單位更應該引起重視,有足夠充分的準備讓謠言止于一定群體、一定范圍。時刻提醒自己作為管理者身上的責任,切實做好把關工作。
參考資料:
[1]微博辟謠的微博-新浪微博.
[2]《傳受者心理互動的功能與模式——大眾傳播心理學》,劉京林,2006年10月版.
[3]《傳播中的心理效應解析》,劉京林等編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4]陜西新聞網_《別克撞上大貨車戶縣縣長正好路過施救一家三口》.
[5]《青年時報》官網_《26歲女交警被碾斷胳膊續:肇事車套用副市長車牌》.
文章標題:新聞論文發表之從傳播心理學角度看新聞傳播中的誤讀現象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xinwen/1877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