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新聞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8-03-30 16:30 熱度:
新聞科技的發(fā)展研究有很多方面,對于在傳媒技術、記者研究上、新聞播報等方面。這里主要以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一些事項的改革。
摘要:為了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創(chuàng)新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在激烈的行業(y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電視新聞,新聞編輯,新聞工作,新聞論文
1 當前電視新聞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內容膚淺,缺乏創(chuàng)意
當前很多地方臺電視新聞節(jié)目內容都比較空洞、乏味,不易讓觀眾產生共鳴,更無法吸引觀眾的目光。電視新聞千篇一律、新聞編排方式陳舊,畫面單調,缺少新意[ 1 ]。平淡無味的新聞內容缺少吸引力,也不能與觀眾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交流。這種傳播方式不僅難以吸引觀眾,而且還易讓觀眾產生抵觸情緒。長期下去,電視新聞的影響力勢必會削弱,觀眾也會逐步流失。
推薦期刊:《新聞傳播》旨在通過刊登論文、剖析實例、交流經驗、溝通信息,提高新聞隊伍素質,促進新聞事業(yè)發(fā)展,繁榮新聞學術研究,為新聞信息傳播類專業(yè)院校師生、新聞理論研究者和新聞從業(yè)人員及新聞愛好者,開展學術交流與研討,汲取當今業(yè)界新鮮的理念、咨詢與實踐經驗,提供了巨大而堅實的平臺,更為全國業(yè)界人士發(fā)表學術成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1.2 形式單一,編排模式陳舊
電視新聞編輯缺少明確的目的性,造成新聞編排布局混亂,新聞節(jié)目的系統性與整體性較差。單一、陳舊的編排形式與傳播形式會讓觀眾產生厭煩情緒。尤其是在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內容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性,比如,關于一些與群眾生命健康與安全方面的新聞常常一筆帶過,沒有進行深度的報道與深刻反思,就無法讓觀眾的內心受到震撼,更不用說思想上得到教育[ 2 ]。電視新聞播報方式過于僵硬死板,沒有運用靈活的方式來吸引觀眾。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新聞播報方式靈活多樣,觀眾會逐漸放棄電視新聞,轉向自己喜好的新媒體。這也是造成電視新聞受眾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1.3 時效性明顯弱于新媒體
隨著即時通信工具的大量普及,其在新聞傳播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傳統的電視新聞從新聞現場到播放的整個過程中還需經歷一個新聞制作的環(huán)節(jié)。而新聞制作過程將耗費一定的時間,導致新聞傳播速度與效果明顯弱于新媒體。因為新媒體信息傳播方式一般是即時發(fā)布的,從新聞現場直接到受眾。這種傳播方式保證了新聞內容具有足夠的新鮮度,而這正是電視新聞編輯應該努力改進的地方。
2 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思考
2.1 以受眾需求為著力點,選題上要創(chuàng)新
新聞編輯在選題時要將眼光放寬,不要只盯著領導講話、政府會議等政策性新聞。實踐證明,觀眾已不滿足于只看這類新聞。因此,在選題時必須跳出宣傳政策的思維,不僅要關注時事、政策,還要關注民生,世間百態(tài)[ 3 ]。在選好題材后,應該注意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一件新聞事件的發(fā)生都有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因此,編輯在制作這類新聞時必須準確了解新聞發(fā)生的相關背景。這樣才能確保新聞播放時媒體觀點的客觀、公正、全面,即上文提到的“大處著眼”。當然這不是說在制作新聞時“眉毛胡子一把抓”,任何相關內容都納入進來。這樣的新聞主次不分,雜亂無章,觀眾看到也是一頭霧水。
所謂小處落筆就是從新聞爆發(fā)的某個角度切入,經過抽絲剝繭后,將其體現的社會價值逐步反映出來。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關于民生事件新聞的報道。對于電視新聞編輯來說,在制作新聞節(jié)目時還要根據受眾需求,改進節(jié)目編排方式。可采用分割式編排節(jié)目的方式,將欄目分開編排為若干板塊。比如,按照時政、社會、民生、農業(yè)等不同類型將新聞加以分割,觀眾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挑選任一時段與板塊來觀看。這樣能滿足不同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筆者作為新疆哈密電視臺《哈密新聞》的責任編輯,每期節(jié)目時間是20分鐘。為了滿足當地觀眾的不同需求,我們《哈密新聞》會根據需要不定期開設一些專欄,例如《“訪惠聚”再行動》《聚焦總目標》《新春走基層》《民族團結一家親》等。通過重點選題策劃與仔細編審后力爭讓節(jié)目更好看,吸引更多的觀眾。
2.2 對電視新聞內容進行整合優(yōu)化
電視新聞編輯要盡量根據受眾的不同心理與需求來合理優(yōu)化整合新聞內容,從而為和諧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首先,新聞內容必須通俗易懂,要“軟硬結合”。這是指在編輯新聞稿件的時候要注意“軟”與“硬”的搭配。對那些政策新聞或者觀眾不熟悉的“硬”新聞要進行軟處理,通過豐富資料性畫面,配合背景解說,增加“硬”新聞的耐看性與通俗性[ 4 ]。
其次,要增加新聞內容的信息含量。通過新聞背景與新聞鏈接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有效信息量。
最后,要盡量滿足受眾對新聞真實性的需求。也就是說新聞內容必須實事求是,并通過播放現場感十足的畫面與有說服力的現場聲來增加新聞的真實性,讓觀眾如身臨其境一般。
2.3 新聞表現形式要多元化
新聞表現形式要最大限度滿足廣大觀眾對變、新、美的追求。為了讓新聞播報更加立體化,可采用獨條新聞與組合式新聞報道穿插播放方式,也可采用將動態(tài)新聞與演播室訪談相結合的播報方式。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形成輿論熱點。對于某些熱點事件可通過直播方式,實現同步播放、同步對話。同時,可通過微博、電話、微信等方式實現與觀眾的互動,讓觀眾從新聞播報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表達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這能極大提高觀眾的參與熱情,也能培養(yǎng)更多新聞節(jié)目的忠實觀眾。在組合新聞的時候,編輯要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而應根據稿件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設計聲話組合的時候,可通過有說服力的現場聲與蒙太奇的組合方式來還原新聞事件本身。比如,筆者所在的新疆哈密電視臺,為了豐富節(jié)目形式,讓節(jié)目更好看,會借助3D動畫演示的方式或配上一些圖表,讓新聞更加通俗易懂,更富有表現力。
3 結論
總之,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工作奠定好基礎。同時,要以受眾需求為導向對新聞內容、新聞形式、新聞編排等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讓電視媒體獲得更多的生存與發(fā)展空間。
文章標題:電視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改革策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xinwen/3824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