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音樂論文 發布日期:2015-06-16 14:15 熱度:
打擊樂是音樂的一種,凡用打、擊方式發聲的樂器(打弦樂器除外)統稱為打擊樂(器)。近現代打擊樂也出現了很多創新,本文就打擊樂的獨奏作品和合奏作品進行了一些分析,以及近現代打擊樂發展所蘊涵的意義做了一些闡述。有需要快速發表論文的作者可以聯系本站在線編輯提供幫助。
摘要:研究近現代時期的打擊樂發展,通過從作品中解析近現代打擊樂的創新和近現代打擊樂發展所蘊涵的意義這兩方面進行論述,總結出近現代時期打擊樂發展的特點,以達到推動打擊樂及其相關研究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近現代時期,打擊樂,研究,發展
近現代時期,是打擊樂文化中西交融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中西打擊樂器被廣泛的混合應用于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中,這就促進了打擊樂新作品的大量涌現。打擊樂新作品的不斷出現,推動著近現代打擊樂的發展。本文通過解析近現代時期打擊樂作品的創新和打擊樂發展所蘊涵的意義來看打擊樂的發展。
一、 從作品中解析近現代打擊樂的創新
從近現代時期打擊樂的作品來看,本文把打擊樂作品分為打擊樂獨奏作品,打擊樂合奏作品,以打擊樂為主的室內樂作品和以打擊樂為主的樂隊作品這四個部分來解析打擊樂的創新。
(一) 打擊樂獨奏作品
1.《東王得勝令》
肖江和裴德義創作的打擊樂獨奏作品《東王得勝令》,是由一位演奏者演奏四個排鼓、大鼓、小堂鼓、大鑼、小鑼、鐃鈸和梆子等近四十件打擊樂器,氣勢恢宏,描寫太平天國將領東王楊秀清率領義軍得勝回營的場面。該作品創新的由一位演奏者演奏多種打擊樂器,形成了組合打擊樂器的形式,是打擊樂器組合形式上的創新。
2.《鐘鼓樂三折―戚・雩・旄》
周龍創作的打擊樂獨奏作品《鐘鼓樂三折―戚・雩・旄》,選用了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大堂鼓、排鼓、南梆子、木魚、風鈴、吊鈸、風鑼、深波、十面鑼、大鑼和西方旋律性打擊樂器小鐘琴和顫音琴共十三樣樂器,演奏音響奇特,表現中國古代社會征戰、祈雨和祭祀的場面。這首作品的打擊樂配器,是創新的把中國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與西方有固定音高的旋律打擊樂器相結合,是打擊樂配器上的創新。[1]
3.《醒獅》
昌文成和魏照群根據廣東小曲改編創作而成的木琴獨奏作品《醒獅》,利用木琴獨特的音色和高難度的演奏技巧, 在樂曲的引子和華彩樂段中運用變奏的手法, 描寫人們在喜慶節日中表演醒獅的歡樂氣氛和神采飛揚的醒獅姿態。這首樂曲使木琴的地位上升,從只作為伴奏的樂器到可以獨奏的樂器,是木琴演奏形式上的創新。
4.《循環》
斯額托克豪森創作的第九號作品《循環》是一部打擊樂獨奏作品。作品中運用了小軍鼓、大軍鼓、定音鼓等打擊樂器。該作品對演奏者的演奏技術和創新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因為這首樂曲的樂譜創新的只給出需要的節奏形式、時間值以及相應的速度和強度等,演奏者可以從樂譜的任何位置開始演奏,擁有極大程度上的自由演奏空間,能夠充分發揮演奏者的創新能力。這個作品的樂譜是打擊樂記譜上的創新。[2]
結合以上分析,這四個典型的打擊樂獨奏作品,分別在打擊樂器的組合形式,打擊樂的配器,木琴的演奏形式和打擊樂的記譜上具有創新性。
(二)打擊樂合奏作品
1.《鼓詩》《沖天炮》
李真貴和譚盾創作的《鼓詩》,是一個純鼓樂的打擊樂合奏作品。該作品創新的只運用鼓類打擊樂器,例如中國倍大鼓、中國大鼓和排鼓等,廣泛吸收了多種鼓的演奏技法,使演奏效果高潮迭起、氣勢恢宏,體現了一種創新精神。李真貴的鑼鼓樂《沖天炮》,是在四川民間小河鑼鼓的基礎上改編創作而成,運用了大馬鑼、中馬鑼、小馬鑼和堂鼓、大鑼等打擊樂器,首創了“拋鑼”的演奏技法,通過不同音高的馬鑼對奏,形象的表現了人們喜度春節放鞭炮的歡樂情景。“拋鑼”演奏是打擊樂演奏技法上的創新。
2.《老虎磨牙》《鴨子拌嘴》
安志順創作的《老虎磨牙》和《鴨子拌嘴》都屬于打擊樂合奏作品!独匣⒛パ馈肥且躁兾魑急钡拿耖g鑼鼓為基礎,在大鼓的演奏上加入悶擊、刮奏等敲擊手法改編創作而成。本曲運用了多種新演奏技法來形象的描繪老虎時而走路,時而磨牙的威武形態!而喿影枳臁啡〔挠谖靼补臉,利用木魚、小鈸、水鈸和云鑼等多種打擊樂器的模擬聲,形象的描繪了一群快樂的小鴨子時而舌槍唇劍,時而嬉笑怒罵的歡樂場景。這兩首作品新創作了多種敲擊技法來模仿動物的形態和聲音,是打擊樂敲擊技法上的創新。
3.《戲》
郭文景創作的《戲》,是為三對鈸和演奏者的嗓音而作,被公認為近現代時期最著名的打擊樂合奏作品。該作品創新的運用了鈸的三十五種演奏技法和六種人聲發聲法組合演奏,是用最少的樂器表現最豐富音樂線條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對打擊樂演奏者的記憶力、節奏控制力、合作的默契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很多打擊樂演奏者都以能成功的演奏此作品為榮。這個作品是鈸演奏技法上的創新。
4.《錦雞出山》
田隆信根據湘西土家族“打溜子”改編創作而成的《錦雞出山》,是一個打擊樂合奏作品。該作品運用了頭鈸、二鈸、小鑼和大鑼這四件打擊樂器演奏。樂曲中運用鈸的“開鈸”、“閉鈸”和鑼的“悶擊”等多種新音色,加以復雜的節奏,描繪了一群錦雞下山時相互撲戲玩耍的可愛場景和沿途迷人的山水風光。通過這個作品的演奏,把民間的打溜子上演到現代專業舞臺,是民間打擊樂演奏形式上的創新。[3]
結合以上分析,這四種類型的打擊樂合奏作品,分別在馬鑼的演奏技法,大鼓的演奏技法,鈸的演奏技法和民間打擊樂的演奏形式上具有創新性。
(三)以打擊樂為主的室內樂作品
1. 《空谷流水》
周龍創作的《空谷流水》,是以打擊樂為主,笛子、管子、古箏為輔的室內樂作品。打擊樂演奏者需要演奏五音排鼓、大鼓等多種樂器,充分發揮了打擊樂聲部的表現力。樂曲既有優雅含蓄的韻味,又有粗獷熱烈的氣氛,描繪了“幽谷流泉”的自然風景。該作品把無旋律的打擊樂器作為主奏樂器,旋律性的民族樂器作為伴奏樂器,是打擊樂室內樂作品演奏形式上的創新。
2.《八種打擊樂器的賦格》
威廉姆・ 拉塞爾創作的《八種打擊樂器的賦格》,是鋼琴、定音鼓、小軍鼓、大軍鼓、木琴、鋼片琴、大镲和三角鐵這八種樂器演奏的室內樂作品。該作品創新的運用了很不尋常的演奏方式,例如用三角鐵槌擊打定音鼓的金屬邊緣,用鋼絲刷貼近小軍鼓鼓皮的邊緣摩擦,用手指擊打大軍鼓等。這個作品的創新點是打擊樂器新的演奏技法的開發運用。 3.《電離》
埃德加德・瓦雷茲創作的《電離》,是以打擊樂為主的室內樂作品,它由十三個人演奏四十種樂器,這四十種樂器有西方固定音高的的樂器,例如鋼琴、鋼片琴、管鐘等,也有非西方無固定音高的樂器,例如中國的大鑼、大鈸以及非洲的刮魚、響葫蘆等。該作品融合了世界各國的打擊樂器,在打擊樂器的編配上具有創新性。
結合以上分析,這三個典型的以打擊樂為主的室內樂作品,分別在打擊樂室內樂作品的演奏形式,打擊樂器新演奏技法的開發和打擊樂器的編配上具有創新性。
(四)以打擊樂為主的樂隊作品
1.《漁舟凱歌》
浙江省歌舞團根據浙東鑼鼓中的舟山鑼鼓創作而成的《漁舟凱歌》,是以打擊樂為主的樂隊作品。該作品運用排鼓作為領奏,在排鼓的演奏技法上加以創新的高難度技巧和復雜多變的節奏,表現漁民揚帆出海,撒網捕魚的熱鬧勞動場景。排鼓獨奏的華彩樂段,以及排鼓與民族樂隊協奏的快板旋律段,充分表現了排鼓高難度的演奏技巧和其特有的豐富藝術效果。樂曲在敲擊云鑼聲部<十鑼>的快速演奏中結束。這首樂曲把排鼓和云鑼這兩種打擊樂器運用在民族樂隊中,豐富了民族樂隊的演奏音響,是民族樂隊編制上的創新。
2.《夜深沉》
李民雄編曲的京劇曲牌《夜深沉》,是以打擊樂為主的樂隊作品。該作品以昆曲《思凡》中<風吹荷葉煞>的四句歌腔為基礎,改編發展而成。此曲曾在京劇<擊鼓罵曹>和<霸王別姬>中用以配合彌衡擊鼓和虞姬舞劍的伴奏。近現代時期,作曲者將主奏的大鼓聲部豐富發展,樂曲曲式擴充改編,形成了現在這首結構嚴謹,曲調剛勁優美,富有中國氣派的打擊樂樂隊協奏曲。這個作品創新的把中國大鼓作為樂隊協奏的主奏樂器來演奏,是大鼓演奏形式上的創新。
3.《百花園》
李民雄整理,朱毅配器的民間蘇南十番鼓樂曲《百花園》,是一個以打擊樂為主的樂隊作品,包括<梅花園>、<杏花園>、<快鼓段>、<百花園>四段。該作品以板鼓作為領奏,通過敲擊板鼓面的不同位置和運用平擊、輕擊、重擊、滾擊等演奏技法使板鼓的音色發生多種變化,配以民族樂隊的演奏,描寫百花齊放的情景。該作品把板鼓從伴奏樂器上升到領奏樂器的地位,是板鼓演奏形式上的創新。
4.《卡門打擊樂》
前蘇聯作曲家謝德林創作的《卡門打擊樂》,是一個由組合打擊樂主奏,弦樂隊協奏的樂曲。該作品由五位演奏者演奏定音鼓等幾十種打擊樂器,背景是一個大型的弦樂隊。這首樂曲既保留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卡門》經典旋律,又增加了組合打擊樂演奏的特色,曾風靡一時。該作品創新的把組合打擊樂作為主奏,弦樂隊作為伴奏,豐富了組合打擊樂的演奏形式,是組合打擊樂演奏形式上的創新。[4]
結合以上分析,這四個典型的以打擊樂為主的樂隊作品,分別在民族樂隊的編制,大鼓的演奏形式,板鼓的演奏形式和組合打擊樂的演奏形式上具有創新性。
二、 近現代打擊樂發展所蘊涵的意義
在近現代時期,正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生歷史性巨變的時期。封建的制度被推翻,抗日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和改革開放的施行,使中國的音樂事業飛速發展,特別是打擊樂藝術的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因此,近現代時期打擊樂的發展蘊涵著重要的意義。
近現代時期,我國的打擊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新時期以來,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中國的打擊樂得到了發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打擊樂的發展迎來了一個春天,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民族打擊樂藝人首次與專業音樂教育合作,民間優秀的人才和作品開始走進專業音樂教育領域,充實了民族打擊樂教學的師資隊伍,例如民間打擊樂藝人肖江和裴德義創作了《東王得勝令》,開始教授專業學生學習這個作品并演奏于專業舞臺上。20世紀50年代,由于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是我國打擊樂藝術發展的輝煌時期。音樂學院形成了一支數量可觀,專門從事教學的師資隊伍,并建立了民族器樂系,創作了專業打擊樂作品。例如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器樂系教師李真貴創作的《沖天炮》和《鼓詩》等。20世紀60年代前后,中國民族打擊樂藝術的發展蒸蒸日上,專業和業余的表演團體逐步建立,例如安志順在西安建立的民族打擊樂團,創作了《老虎磨牙》和《鴨子拌嘴》等作品,并成功的上演到世界打擊樂舞臺,豐富了民族打擊樂的表演活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打擊樂不斷收獲:1.作品數量激增,這一時期各種題材、風格的作品大量涌現,充分顯示了這時期打擊樂藝術創作的繁榮;2.風格的多樣化,“新潮音樂”及其理論把中國近現代打擊樂藝術創作和表演水平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3.打擊樂藝術發展的多元化趨勢。受“尋根文化”的音響,整個打擊樂的發展進入到一個生機勃勃的發展階段。[5]因此,近現代時期中國的打擊樂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
近現代時期由于西方文化的融入,在中西方打擊樂文化撞擊的過程中,中國的打擊樂表現出中西相融的特征。近代時期,沈心工、李叔同、蕭友梅、黃自等,把西方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引入中國,使中國近現代音樂的表現形式和音樂語言發生了新的變化,整理和改編了一大批優秀的打擊樂曲目,創作具有“中西相融”新觀念的作品,為中西音樂的相融奠定了基礎,F代時期,中國的經濟文化全球化發展,是中西音樂飛速融合發展的階段,作曲家創作了中西融合的打擊樂作品《鐘鼓樂三折―戚・雩・旄》和《電離》等。這個時期在中國舉辦了國際打擊樂音樂節,邀請世界著名的打擊樂團前來表演,例如法國的里昂打擊樂團,瑞典的克羅瑪塔打擊樂團,法國的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和加拿大的瑞克斯打擊樂團等,同時美國的打擊樂音樂劇也被邀請前來表演,此劇由四個打擊樂演奏者扮演成廚師擊打廚房用具,演奏樂器和演奏形式都非常新穎。因此,國內的音樂學者接受到世界音樂的信息,在借鑒西方音樂的同時加入中國音樂元素,創作了多部打擊樂音樂劇和成立了多個打擊樂團。中國近現代時期的打擊樂呈現出中西相融的特征,對中國打擊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束語
從整體上來看,近現代時期的打擊樂發展具有多元化和中西相融的特征。打擊樂作品無論是從創作題材、創作內容,還是作品的演奏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拓寬了打擊樂藝術的表現力,對近現代打擊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近現代時期的打擊樂,在打擊樂的整個發展過程中起到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推動了中國打擊樂的發展。相信必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打擊樂作品出現,近現代時期的打擊樂研究必將取得更多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樊祖蔭.評組合打擊樂獨奏曲《鐘鼓樂三折―戚・雩・旄》[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85(12).
[2]陳冰野.從20世紀作曲家的作品看打擊樂的發展[D].中央音樂學院,2008.
[3]張輝.華麗的碰撞--解析土家族打溜子曲《錦雞出山》[J].大舞臺,2012(07).
[4]李林.20世紀西方打擊樂述略[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03).
[5]秦效原.20世紀中國打擊樂藝術發展軌跡談[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3).
音樂論文發表期刊推薦《藝術界》前身為《戲劇界》雜志,系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主辦的文學性雜志。其前身是《安徽戲劇》雜志,于1958年11月1日創刊,由省文化局主辦,主編余耘,后于1961年停刊。1979年2月恢復出版《安徽戲劇》,主編那沙。
文章標題:快速發表論文范文近現代打擊樂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yinyue/271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