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基于電影錄音技術的中國電影歌曲創作技法研究

所屬欄目:音樂論文 發布日期:2021-09-15 09:09 熱度:

   中國電影自1905年的《定軍山》開始,就以獨特的京劇唱段形成了中國電影音樂創作的一大特色。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西方的有聲電影才進入中國,中國的電影公司開始學習西方電影的錄音技術與聲音設計。在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發展演變中,聲音的出現彌補了無聲電影時期無法傳達的語義與情感信息,中國電影聲音的創作也特別展現出對于歌曲的偏愛,并成為早期有聲電影用來展示電影聲音的一種最佳設計手段與藝術表現方法。1930年,孫瑜導演的《野草閑花》正式開啟了中國電影音樂的歌曲時代,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歌曲成為有聲電影時代電影音樂創作的主要方式,電影歌曲也變成了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獨特標志。

基于電影錄音技術的中國電影歌曲創作技法研究

  一、使用“蠟盤配音”與“片上發音”成為20世紀30年代電影音樂創作的主流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正在從無聲電影時期走向有聲電影時期。在這樣一個聲音技術不斷變革的歷史發展時期,電影的創作開始豐富起來,尤其是聲音設計與音樂運用在電影聽覺元素的表達上變得更加多元。在30年代很多經典電影中,歌曲的創作成為電影聲音設計中的一大主流,且獨具特色。30年代的聲音錄制方法自《野草閑花》中采用的“蠟盤配音”1錄音工藝后,并無太大變化。但由于蠟盤的轉速與電影膠片24格/秒的放映速度不同,單獨錄制在蠟盤上的聲音與電影膠片放映時若想保持同步,在操作上就提升了難度,且一張蠟盤的播放次數有限,稍微不注意,或者遇到膠片斷片的情況就很難再恢復聲音與畫面的同步了。所以之后在技術的發展上采用了更為成熟的“片上發音”1的錄音工藝。這種方式是將聲音同時錄制在膠片上,起伏的聲波經過傳聲器變成不斷變化的電流,再經放大器進行放大,電流引起的弧光燈的閃爍變化就會在膠片上產生一種明暗變化的條紋,也就是聲跡,以此保證在電影放映時聲音與畫面保持絕對的同步。“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影錄音技術與錄音工藝,‘片上發聲’錄音技術代表了早期中國有聲電影在錄音技術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制作水準。”2之后,這種聲音制作方式基本上貫穿了整個30年代的電影歌曲創作。

  老一輩的音樂家們如陳歌辛、聶耳、冼星海、賀綠汀、劉熾、高如星、雷振邦、王云階、王酩、呂其明和黃準等也都用這樣的錄音工藝創作了大量的中國電影歌曲。從改編鄉間小調的民歌曲調到上海百樂門舞廳的流行歌曲,從革命時期風起云涌的群眾歌曲和革命頌歌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勵志歌曲,所有這些電影歌曲都記錄了中國電影在歷史變遷中的獨特風格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的電影《馬路天使》,作曲家賀綠汀為其創作的《四季歌》與《天涯歌女》成為百年傳唱的經典電影歌曲。周璇飾演女主角小紅,她憑借在影片中演唱的這兩首歌曲,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那個穿著小花襖在上海的弄堂里快活歌唱的小百靈角色。周璇在進行歌曲演唱時,聲音隨著她的表演被同時錄制在影片拍攝的膠片上,所以在電影放映時,觀眾可以看到她的歌聲與表情、動作等畫面保持同步。雖然早期的錄音還不能做到聲音細節的表達,但這種聲情并茂、聲畫同步的演繹方式,讓觀眾獲得了最大的享受。受江南民歌的曲調啟發,賀綠汀的音樂用中國民族樂器三弦、二胡、響板來伴奏,有著強烈的戲曲韻味。演奏這些樂器的樂手們會在電影拍攝現場等待,在周璇演唱歌曲時同步進行音樂伴奏。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在拍攝現場采用的實地同期錄音手法,能與周璇現場表演時甜蜜而親切的歌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也巧妙地表達了鄰家妹妹少女時代的那種直率與天真。當然,由于現場同期錄音,后期不能進行任何的聲片剪輯,所以對演員的表演以及現場演繹的聲樂技法要求很高,難度也很大,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高超的專業素養。《四季歌》中重復性的曲調婉轉優美,通過四個季節的變化,抒寫了大姑娘的故事與命運,讓人格外動容。《天涯歌女》的曲調也是婉轉悠揚的,運用了中國的傳統五聲調式,且帶著一絲戲曲唱腔的韻律。畫面上,語言的語氣感嘆聲配合著曲調的轉折音符,透露出情真意切,訴說了小妹妹與情郎哥哥深厚的感情。

  二、“光學錄音工藝”下的爵士曲風與民族曲調融合發展的音樂主題演變

  20世紀40年代,作曲家們在30年代音樂創作的民族情感寫實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一步。當時西方流行的爵士大樂隊的音樂風格慢慢流入中國,呈現的是一種新的聽覺體驗。因此,中國電影作曲家們的創作在民族技法傳承的基礎上,又把西方爵士樂的創作手法融入進去,在電影音樂的創作中大膽進行了觀念的創新,在音樂的節奏、和聲、旋律曲調上都有所改變,留下了一批與眾不同的經典電影歌曲。

  40年代的歌曲錄制與30年代并無太大差別,采用的依然是早期“片上發音”的方法,也就是光學錄音技術和工藝。光學錄音技術雖然可以使聲音與畫面同步,但是在錄音過程中,必須保證音樂和歌曲從頭到尾一次性錄制完成,所以對音樂家的演奏技法和演唱技術有很高的要求。有時難免在音調、唱腔、節奏等很多細節上不能更為精確而細膩地表達,這就給電影音樂在電影敘事中的情感寫實與情緒表現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當時被稱為“一代歌仙”的作曲家陳歌辛創作了大量耳熟能詳的具有爵士大樂隊曲風的優秀電影音樂作品,如《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和《花樣的年華》等。這些電影歌曲呈現出獨具一格的西洋曲調,在融合民族調式的和聲基礎上,加入爵士樂中切分的節奏音型,把老上海的旖旎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癡迷。《花樣的年華》與《夜上海》是1947年的電影《長相思》中的主題歌曲,由周璇演唱,貼切地把那個年代酸澀的愛情故事與歲月痕跡表現了出來。這些電影歌曲的旋律輕柔而婉轉,其中運用了民族曲調的元素,并與當時西方流行的爵士大樂隊曲風相融合,在歌曲的節奏上進行了創新,音樂的風格更加活潑而動感,把最具西方味道的老上海形象重新進行了刻畫,令人耳目一新。歌曲中小號、圓號、長號、薩克斯等銅管樂器的音色配合了很多向下的滑奏,音型還有一種擬人化的戲劇感。進行曲式的歡快曲調,再加上弦樂的鋪底以及鋼琴音符的流動,既有一種豪邁的氣勢,又有一種悠揚的感覺。在光學錄音技術的支持下,樂手們的高水平演奏技巧清晰呈現。由于錄音技術要求歌曲的錄制必須一次性完成,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周璇細膩而靈動的演唱以及她與樂隊巧妙流暢的配合,人聲與樂隊可以說是一個現場演出,所有的演繹都是一氣呵成。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膠片錄制出來的聲音效果也真實記錄了演出過程的及時性、自然性與生動性。雖然當時光學錄音技術無法更好地展現聲音的動態范圍與頻率響應,但是依然可以讓人感受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溫暖質感,讓觀眾在歡樂的曲調與傷感的敘事對比中產生情感的交織,生成強有力的音樂記憶與情感符號。

  三、“磁性錄音工藝”下新中國“十七年”時期的恢宏英雄主題歌曲

  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60年代,中國電影作曲家創作的歌曲伴隨著中國電影的成長與發展涌現出又一批經典之作。從20世紀30年代的大革命、反映抗日救亡時期的群眾大合唱歌曲到解放后歌頌英雄、表現少數民族風情的歌曲,這些音樂作品與電影共同記錄著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與時代變遷。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電影聲音技術得到了一次實質性的飛躍,就是從早期的光學錄音技術逐漸轉向了磁性錄音技術和工藝。光學錄音技術在錄音時若稍有疏忽,記錄聲音的膠片就會報廢。而磁性錄音技術不僅可以隨時錄、隨時聽,還可以同時檢查聲音錄制的質量,隨時抹去已記錄的聲音,重新錄制,直到滿意為止。這些便捷性使磁性錄音技術在電影的整個制作過程中逐步取代了光學錄音。而且,磁性錄音技術為作曲家們提供了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之前必須一次性錄制好的音樂和歌曲,采用了磁性錄音技術之后可以進行音樂的分段與歌曲的分軌錄音,不用再從頭到尾一遍完成。這就讓不同樂器可以分開錄音,其音色也就有了分層,人聲的質感得到更好的空間表現,在曲調細節的處理和音樂的情感表達上得到了更好的呈現。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十七年”時期的電影音樂具有自身的特色,歌頌英雄的贊歌成為電影音樂的主流之一。這一時期的電影透露著“濃郁強烈的政治意識,昂揚樂觀的精神氣質,傾向鮮明的視聽語言和通俗平易的敘事風格;其核心是政治與藝術的關系,從總體上講,藝術是圍繞政治使命展開并服務于此的”3。在表現戰爭的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地道戰》和《紅色娘子軍》中,每一部影片都有一首經典主題歌曲或插曲,其曲調明亮而充滿激情,頌揚著人們在戰爭時期的勇氣與信念,在民族危亡時刻依然保持的大義凜然的正氣與美好品格。比如,1956年的電影《上甘嶺》中那首由作曲家劉熾創作的主題曲《我的祖國》,歌曲由主聲部與副歌、獨唱與大合唱交替而成。磁性錄音技術對女高音歌唱家郭蘭英的獨唱與大合唱的不同聲部進行了分軌和分段錄音,也更為精細地打磨了獨唱與合唱之間的配合,使它們的表現更加流暢自然。這首歌曲被還錄制成了唱片單獨播放,迅速風靡大江南北。歌曲旋律既悠揚舒緩又大氣恢宏,獨唱部分的婉轉與合唱部分的氣勢形成了一種對比與呼應,配合影片敘事讓人印象深刻。

  結語

  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電影音樂發展中,可以看到中國的電影歌曲創作在電影錄音技術的發展推動下經歷的輝煌歲月。歌詞很強的指向性與代入感,可以幫助聽眾去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涵義,但是歌詞的意涵是結合旋律的走向一起變化的,不能僅看歌詞,更要在詞意、曲調、配器與和聲一起構造的聲音空間與營造的意蘊中去感受歌曲的美學韻味。老一輩電影創作者和音樂家們對藝術的孜孜追求,展現出其音樂旋律與歌詞創作的高水準,即使沒有現在便捷多樣的數字錄音技術,以及編曲所需的MIDI和各種電腦音頻技術,但他們依然創作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現階段中國的音樂創作人應該在學習西方音樂創作與編曲元素的同時,更好地傳承老一輩音樂家的專業精神,繼續發揚中國民間音樂的優勢,結合西方交響化的手段與配器手法,創作出真正表現中國傳統、具有民族風格、民族氣節、民族精神的優秀電影音樂作品。這是中國電影音樂文化傳承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也是作曲家們應共同追尋的美學創作目標。只有這樣,這些作品才能在中國的土壤上源遠流傳,成為經典。

  注釋

  1(2)陸弘石.中國電影史1905-1949[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58.

  2(3)侯明.新中國70年來電影錄音技術及錄音工藝發展的幾個里程碑[J].電影評介,2019(20):20-25.

  《基于電影錄音技術的中國電影歌曲創作技法研究》來源:《視聽》,作者:吳麗穎

文章標題:基于電影錄音技術的中國電影歌曲創作技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yinyue/46717.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久久网 | av黄色片| 日本免费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天干天天干 | 欧美视频1| 2021狠狠干| 中文字幕1区2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欧美一区二区黄 | 欧美精品电影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 | 日本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免费 | 97精品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高潮视频95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99免费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久久宗合色 | 一区二区精品 |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武则天 | 亚洲午夜电影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 色播99| 91人人爽 | 成人在线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免费 | 成人视屏在线观看 | 日韩1区| 日本午夜视频 | 欧美色影院 | 久久久999免费视频 999久久久久久久久6666 | 亚洲成人www | 亚洲小视频 | www.操.com| 国产成人影院 | 欧美日韩综合 | 久www| 激情 婷婷 | 国产一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