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音樂論文 發布日期:2021-12-17 09:45 熱度:
學習樂器可以陶冶情操,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在閑暇時間嘗試學習一種或多種樂器。對于成年人來說,大提琴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大提琴演奏技巧要求不高,很容易入門,它的聲音接近人聲,令人感覺放松。
一、手型對于大提琴演奏的重要性
初學者在練習大提琴的時候,經常忽略左手的手型問題。左手的手型在大提琴學習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它就像戰士手里的槍,打得準不準直接影響到大提琴的音準。在練習音階時,左手手型不夠穩定會影響到演奏的效果。所以大提琴練習者一定要關注手型。最放松的手型不是練出來的,關鍵要找到它最原始的狀態,找出我們最放松的手型,并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破壞它。借助手臂和手腕的支撐力量,把左手放到大提琴指板準確的位置。我們左手的任何一個手指與拇指的配合都會形成一個手型,要將最自然的手型放到指板上,輕輕地摸弦但不要按下去。
左手拇指要在一指的下方,因為拇指的作用僅僅是讓一指在空弦上迅速找到把位。這樣一指會清晰地知道演奏的把位。當然,對我們來說,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手指的長度不同。有的人一指會比二指長,有的人小指非常短,有的人手指關節非常僵硬。所以,初學者要在左手手指可活動的空間內找到一種能讓手指順利敲打下去的手型,即敲打下去直接放松接著反復地抬起放下,讓手指感受敲打琴弦時的感覺。反復的練習可以讓手指形成記憶,慢慢地我們就會找到最舒服最放松的手型。比如,當二指演奏的時候,要將手稍側過來,方便它敲打下去。如果手的姿勢不改變,那么二指按弦的方式一定不是正確的。如果我們的手指沒有放松,那么我們的左手就是僵硬的。肌肉越松弛,就越靈活。肌肉的靈敏度與緊張程度是成反比的。演奏者們必須要找到最舒服的手勢進行演奏。初學大提琴的小孩不應該使用過大的琴,因為他們的手無法夠到這么大的把位。這也就是為什么沒有人從兩歲開始學習大提琴,因為小孩的手還不夠強大。成年人就不一樣了,手指的機能已經相當成熟,學習大提琴會比小孩輕松一些。
除了把位之外,持弓也很重要。持弓練習實際上增加了小指的力量,訓練了小指附近的肌肉群,也提高了演奏者對小指的認知。當握弓的時候做出標準動作,演奏者會感覺手指可以更好地適應琴弓。這些練習可以幫助演奏者提高對琴弓的認知。實際上,演奏者可以通過手指的動作讓琴弓動起來。演奏者的手指向琴弓上爬,安全起見,琴弓下面要有手臂或者枕頭接著,手指爬到弓尖的時候盡量不要讓琴弓掉下來,之后往回走。這種練習和速度快慢無關,準確訓練手指才是最重要的。接著是手腕,動手腕的同時要注意手臂,演奏者一定要記得,不要讓關節變僵硬。
在演奏大提琴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地放松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在音樂會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大提琴演奏家用右手持弓左手抱琴。在長時間的演奏中,他們沒有絲毫的疲憊感,非常游刃有余。這說明,在大提琴演奏中我們的身體要和琴融為一體,盡可能協調一致。在坐好放松的前提下,我們的雙臂與雙肩不可一高一低、忽高忽低。一些初學者因為過于緊張而形成了錯誤的練琴姿勢,全身緊繃,這極大地影響練琴效率。在學習大提琴時,初學者首先要學習如何抱大提琴,如何握弓,只有夯實基礎,在今后的演奏過程中才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二、大提琴揉弦演奏技巧
當我們演奏大提琴時,揉弦速度的快慢,按壓的松緊以及手腕的運動幅度都會對音樂作品產生重大影響。揉弦的原理是通過松—緊交替,使標準音高不斷向下波動,而非上下波動的正弦曲線。這一點可以直接通過聽覺得到證實。所以,在演奏時要盡可能避免高于標準音高進行揉弦,而應該在演奏時通過松—緊交替,達到揉弦效果。而且,極為重要的是,我們要使左手完全放松或者保持靈活,在練習音階的時候順便加入揉弦。首先放松第一個指關節,接著放松手指,用來帶動這個動作。在做好這兩個步驟的同時,手臂要與肩平行,接著上下緩慢轉動手腕帶動小臂,讓手與指關節放松。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揉弦是具有整體性的,千萬不要認為揉弦只是手指的工作。這個動作從手腕出發,接著帶動手臂,大家要學會從最小的動作開始練習。除此之外,筆者認為,揉弦所圍繞的那個音,聽上去最準的音高才是手指最為緊繃的所在。當我們通過放松手指,使音高降低,從而產生揉弦效果時,手指緊繃感就會消失。而左手的這一系列變化,右手拉弓時都應該感受到,也就是說,右手拉弓要感受到左手所處的緊繃和非緊繃狀態。
可以這樣練習:當左手揉弦時,右手拉弓同步進行松—緊切換。當然,我們沒法在后期快速揉弦時在弓子上體現出如此快的動作。但是,我們需要在拉弓時感受到左手的變化,因此,右手要敏感地察覺左手狀態的變化。揉弦包括三個方面:揉弦的強弱、揉弦的頻率、揉弦的音高。所以,揉弦會使音高產生變化,還會使音忽強忽弱,并且還有快慢之分。揉弦與人們的聲帶發出的聲音很像,也就是說,演奏者在揉弦的時候,并不能使聲音絕對準確,只能相對穩定一些。因為聲音總會以“準—偏低—準—偏低”的方式波動。所以,在聽覺上會將較活躍的音(準的音)定為音準的中心。
三、大提琴音準的演奏技巧
學習大提琴對音準要有一定的判斷。不光是大提琴,對任何弦類樂器來說,音準練習都是基本功。但是每個樂器的發聲原理不同,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的聲音都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自身來控制。音色和音準是所有樂器演奏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大提琴演奏也是如此。對于所有弦樂器來說,音準練習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因為一根弦上會有很多的音,初學者只能找到其大概的位置,真正“準”的音是要靠初學者不斷摸索的。弦樂器的音準問題全權交給演奏者們來處理,要想達到精確的音準不能只靠聽覺,也要靠左手和右手的配合,因此,大提琴演奏者應該在練習時更注意音準的重要性。
卡薩爾斯曾說過,音準是個責任心的問題。當你聽到錯音就要像做了什么錯事一樣,不能再繼續錯下去了。他的意思是,每一個音符都一樣重要,同時,音樂也是音符的連接。很多初學者沒有固定音準,尤其是成年人,幾乎沒有音準的概念。對于學習弦樂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需要校音器的幫助。除了借助外力,還要注意以下幾種練習方式。如果在練習音階的時候發現其中的音不準,那么我們要及時改正,接著重新尋找這個“音”。可以參照上一個音,反復糾正我們拉錯的這個音,直到這個音不會再出現錯誤。第二種練習方法主要針對一些有音樂基礎的同學,雙音比單音更能鍛煉我們對音準的靈敏度。演奏者不僅要明確把位概念,更要鍛煉耳朵的靈敏度。那么,如何練習雙音呢?每一個單音都要對照校音器練習,確保每一個單音都是準的,當然,也要堅持好左手的把位。如果遇到換把的音不準時,演奏者要在換位置的時候把姿勢穩定住,不能因為換把而改變姿勢。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要慢練。慢練可以形成手指記憶,所以一些大師閉著眼睛拉琴也能找到準確的音。如果較快地練習就會忽略發音的準確性,手指慢慢形成了錯誤的記憶,就算耳朵識別出了錯的音,手指的錯音已經一筆帶過。所以,一旦發現錯誤的音就一定要停下來,慢慢地練習。大提琴演奏者必須要非常熟悉樂譜的旋律,加強練習,提升自身把握音準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升演奏效果。
在音準的基礎上,我們要追求音色。那么,如何控制大提琴的音色呢?我們主要通過弓子觸碰大提琴的琴弦,接著拉動弓子,讓它產生聲音。所以,這個拉弓的橫向動作比較容易,但是弓子接觸琴弦的力度就比較復雜了。大提琴的音色控制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很輕的力量、比較通透的力量(會感覺整個琴身在震動)。不同的曲目有著不同的音色要求和情緒表達。那么,對音色的控制就體現在我們的右手跟弓子接觸的時候,通過給弓子力量讓弓子在琴弦上產生不同的力度,然后產生不一樣的音色。當然,弓速的快與慢也會影響到聲音的大小,即音量。
四、結語
音樂可以溫潤我們的心靈。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樂器。無論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樂器都不算晚。學習樂器,可以豐富業余生活,更能培養人們的藝術素養。學習大提琴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在練習大提琴時,要自己琢磨其中的奧妙。實際上,音樂不會白學,樂器也不會白練。學習樂器的人,收獲的不僅是音樂素養,還有人格、品行和性情。
參考文獻
[1]安濤.大提琴演奏技巧淺析[J]明日風尚, 2020,(21):78-79.
[2]馬潔.芻議大提琴演奏中的揉弦和換把技巧[J].黃河之聲, 2020,(07):61.
[3]董艾.試析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與應用[J].戲劇之家, 2020,(14):74.
《淺析成年人學習大提琴的方法與技巧》來源:《戲劇之家》,作者:崔靖濱
文章標題:淺析成年人學習大提琴的方法與技巧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yinyue/4744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