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11-04 17:20 熱度:
[摘要]鄉鎮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是各項工作的主要落腳點。因此,應該從堅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實行依法行政,密切干群關系,建設美好家園等方面著手,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鄉鎮。
[關鍵詞]和諧鄉鎮,構建,思考
鄉鎮是我國政權的重要基礎,是我國各項工作的主要落腳點,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慶陽市,必須下大力氣,努力建設和諧鄉鎮。
一、構建和諧鄉鎮的重要意義
1、和諧鄉鎮是我國國家政權建設的重要基礎。在我國的國家政權體系中,鄉鎮處于最低層。這好比一座高樓大廈,鄉鎮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礎。人們常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也是如此,沒有和諧的鄉鎮,我國整個社會就會不和諧。因此,鄉鎮的狀況如何,和諧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國家政權是否穩定,關系到我國國家政權是否和諧。
2、和諧鄉鎮是做好我國各項工作的主要落腳點。“上面千條線,下引一根針”,人們常以這樣的俗話比喻鄉鎮工作的千頭萬緒,紛繁復雜。這種比喻不是沒有道理的,它反映出鄉鎮的基層性,說明鄉鎮工作是我國各項工作的主要落腳點。現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為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其它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慶陽市作為農業大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點在農村,沒有農村的社會和諧,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和諧社會,在這方面,基層鄉鎮責任重大。可以說,鄉鎮各項工作開展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實現。
3、和諧鄉鎮是我們黨和政府聯系群眾,關心群眾利益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著眼點是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和諧相處的方向穩步前進,地處西部欠發達的慶陽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既要保護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的發展活力,更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欠發達地區以及比較困難的群眾,特別要使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和改善生活條件,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溫暖。我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絕大部分在農村,比較困難的群眾,大部分也是在農村。作為欠發達的慶陽市更是如此,這些群體有什么利益要求,必須通過一定的渠道表達出來。這種渠道,更多的是要通過向鄉鎮機關經常反映情況和問題來解決。要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了解社情民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其中很主要的一個途徑,就是在鄉鎮這個環節完成的。離開了鄉鎮這個橋梁和紐帶,我們就很難知道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真正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很難及時調整自己路線方針政策的偏差,很難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果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就很難真正動員廣大群眾來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奮斗。
二、構建和諧鄉鎮的途徑措施
構建和諧鄉鎮是一項長期的事業,需要常抓不懈,不斷進取,才能實現生活寬裕,管理民主,社會穩定,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為此,作為西部欠發達的慶陽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推進和諧鄉鎮建設。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強化正面教育,是構建和諧鄉鎮的重要措施。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認真開展道德建設,堅持德治與法治相結合,弘揚正氣與打擊邪惡并重,把教育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村組,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導人們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點滴事做起,爭做社會好公民、單位好干部、家庭好成員、校園好學生,為構建和諧鄉鎮,打牢思想政治基礎。
2、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是構建和諧鄉鎮的核心內容。鄉鎮必須始終堅持自覺依法行政,認真落實群眾的民主權利,逐步完善政務、村務公開制度。在村級民主管理中,把重大事項的決定權真正交給群眾,堅持按程序辦事,堅持一事一議,“大家的事情大家辦,大家的事情大家管”,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讓群眾說話,群眾決定,群眾監督。特別是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到事前讓群眾知情,讓群眾決定,事后全面公開。同時,要加強法制教育,開展法制進村入戶活動,送宣傳到地頭,發宣傳品入農戶,采用以案說法的形式,大力普及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識,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給群眾創造一個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
3、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是構建和諧鄉鎮的關鍵。要堅持群眾利益高于一切,想問題,做決策,廣泛問策于民,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為標準。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核心任務,不斷完善工作思路。
一是引導農民。首先,要加強教育引導。教育和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引導他們用大農業的觀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主動抓好結構調整和科技推廣。其次,要加強示范引導。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結合各項農村重點工作的開展,抓點示范,引導群眾,用事實說話,用實踐服人。第三,要加強組織引導。實踐證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能將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有效地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因此,要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今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一項重點來抓,多形式、多層次地放手發展。
二是服務農民。首先,要搞好信息服務。政府都要全面及時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引導農民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開展生產活動,避免盲目性,防止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其次,要搞好技術服務。要把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農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作為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動力,加大農業生產實用技術的研究、推廣和運用,加大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第三,要搞好銷售服務。要注意研究市場,幫助農民銷售產品,使農民生產的農產品能夠變成商品、變成錢。第四,要搞好資金服務。積極協調金融部門,支持農村的發展。
三是體貼農民。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對貧困農民、受災農民、殘疾農民,要想方設法加大扶貧力度。妥善安排好他們的生產生活。同時,要認真處理好群眾來信來訪,能夠解決的一定要及時予以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釋疑解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要嚴格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要加大農資市場的整治力度,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是聯系農民。要堅持走好群眾路線,深入群眾,了解群眾。要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統一的觀點,經常開展調查研究,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總結群眾的實踐經驗,反映群眾的呼聲和愿望,真正做群眾的貼心人。做決策、辦事情,都要以群眾的呼聲為第一信號,真正把人民群眾的意愿體現在決策中,落實在實踐中。以和諧的干群關系,為構建和諧鄉鎮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4、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美好生活家園是構建和諧鄉鎮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生態與效益并重,生活與環境并存,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群眾生活的質量和水平。一是以人為本的發展觀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山青山。在發展經濟、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決不能以耗竭資源、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為代價,而應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及時修復由于人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的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嚴格防范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對自然環境的污染。二是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關系。堅持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在加快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大對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加強對生態環境狀況的監控、環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三是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的關系。必須從精神文明建設著手,緊緊圍繞弘揚生態文明和文明發展觀、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個重點,大力建設生態文化,努力形成科學、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居住環境,不斷發展電力通訊,文化衛生事業,努力建設環境舒適整潔,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諧相處的和諧鄉鎮。
文章標題:對構建和諧鄉鎮的思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zhexue/50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