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第二卦,是與乾卦相對立又相依存的對立統一關系.乾卦的本質屬性是剛健進取,坤卦的本質屬性是柔順輔佐,因此,坤之道就是柔順而合乎自然,安正穩順就是坤卦的主題.
" />
所屬欄目: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08 06:57 熱度:
摘要:坤卦是<周易>中的第二卦,是與乾卦相對立又相依存的對立統一關系.乾卦的本質屬性是剛健進取,坤卦的本質屬性是柔順輔佐,因此,坤之道就是柔順而合乎自然,安正穩順就是坤卦的主題.
主題詞:坤道.安正穩順,承天而行,含宏闊大.厚德載物.
坤卦是純陽之卦,本質陰柔和順,<說卦傳>日:"坤為地,為母"上下兩坤重迭,象征無疆無際的大地,其原則就是在乾卦陽氣的照臨下,充分展示藏納、美育、生長之大地承載萬物的德行,發揮沉靜、貞正、勤勞、任勞任怨的母性特點,坤卦在卦序上繼乾卦之后.寓有天尊地順之意,這就是所謂的"坤道其行,承天而行".全卦的要義還是提示"陰"與"陽"既對立又依存的二元的關系,本文就進坤卦對人們養成"安正穩順"和"含宏闊大"的品德指導作用作些分析,以便請教于大方之家.
一,坤道柔順,承天而行".
坤卦是乾卦相對之卦,乾卦六根爻全陰,象征天純陽之氣.性質剛健,奮發進取而自強不息;坤卦六根爻全陰,象征地純陰之氣,性質柔順,含容宏大而厚德載物.為此乾坤兩卦也就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本體論所體現出來的具有辯證特色的陰陽觀即陰陽這對既對立又依存的關系以及矛盾作用,“陽”處于主導地位,“陰”處于附從地位,陰依順于陽而存在并一同發展這樣的學說。
中國傳統文化陰陽觀的形成與上古先民的宇宙觀有直接的聯系.上古時代,由于知識的局限,先民對宇宙的看法主要通過自身的感官和經驗來獲得的.在上古先民的視覺里,凡是圓形的物體,都具有運動和不穩定的特點,就象天上的日月一樣;凡是方形的物體,都具有靜止和穩定的特點,就象大地一樣,于是把天地未分渾沌初起之狀稱為太極,太極生兩儀,分出天地,把由眾多星體組成的茫茫宇宙稱為“天”,把立足其間賴以生成的田土稱為“地”,由此得出“天圓地方”的說法。朱熹《易本義》日:“天圓地方,圓者一而圍三......方者一而四”。認為地是方的,方形的東西是靜止的,而方形的東西又往往是直線的,所以大地是方的,外方性直便是大地的特征。除此外,古人還認為大地是無邊無際的,《莊子》日:“人卒九洲,谷含之所生,舟車之所道。”當然還有舟車無法達到的地方,認為無法走盡的地方是大地的四極,正是因為大地無邊無際,所以含容闊大,乘載萬物,而且被大地乘載的萬物得到大地的撫養,處在和詣通暢循環往復的發展之中。冬去春來,夏至秋待,眾生均在大地提供種種不同的適宜其生長的環境中,隨著春秋的代序,獲得了各自應得的品性和利益。這便是大地生養育化萬物和“成性存存”。然而,大地具有生養萬物的功能則來自她以陰順配合天的陽剛,與天一起發揮和合化生,創始萬物,并使之生長,發展和亨通。因為在自然界中,大地要依靠陽氣的運行才能生養萬物,春夏秋冬不停的代序才能成物成性,才能使萬物“存存”,所以《系辭》說:“夫坤,天下至順也”,“順”由此成為大地最本質的特征。
坤卦的卦辭就非常明確的指出坤的陰柔順從這一本質特征,"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南喪朋,安貞吉",從卦辭字面上看,坤卦卦辭中也有"元亨利貞"四字,與乾卦有相同之處,但坤
卦相對于乾卦的"元亨利貞"多了"牝馬"這個限定詞,這就是說,坤卦的元亨,利貞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元亨利牝馬之貞","牝馬"指的是雌性的馬,雌為母,雌相對于雄陽性而言屬于陰性的事物,這里強調了陰性的特征.是故,坤卦卦辭前面幾個字連在一起的意思是:一開始就亨通,有利于問母馬一類的事情.也就是說有利于問陰性的事物.卦辭進一步舉例闡述"利牝馬之貞"的精義.其要旨就是"柔順"."居后","隨從",好比外出旅行,不能爭走在前面,會有迷路的危險,要隨從人后,會有人出來作主,你跟著走好了,采取這個辦法是對你有利.這便是坤道.象雌馬那樣堅持柔順之道,能如此行事者便是行坤道的君子,當然,作為"居后隨從"的"坤"并非是消極無為的,而是根據"坤"的性質,地位,時空條件所決定的,是一種規律和自然秩序.也是尊從天道的要求,由于坤其內因個性柔順,其外因又處從屬地位,因此,在此種內外因改變之前,必須依柔順的坤道行事,遵循"先迷后得主"的原則,要象《老子》所說的"不敢為天下先",這才是處于坤位的君子必須采取的最有利行為方針,以乾為先而已居后,以乾為主而已為輔,所以前人說,乾為君道,坤為臣道,用現在的話說:乾道為剛強者的進取哲學,坤道為柔順者的輔佐哲學.
至于"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只要看一看文王八卦就清楚了,西邊是兌卦,南邊是離卦,與坤卦是同一類,向西南方向走,意味著坤陰趨向陰方,同類相聚,所以說"得朋";而東邊是震卦,北邊是坎卦,與坤卦不是同類,是陽卦;向東北方向走意味著陰走向陽方,失去了陰性的同類,所以說"喪朋";但是以陰從陽實,雖不同類,但陰陽相互感應,和合狀態得以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坤道能夠堅持以陰從陽就是堅持了柔順的坤道,與乾道一起發揮和合化生,元始亨通的大作用,當然是吉祥的.這便是古人常說的"獨陽不生,孤陰不長",說的是這個道理,總之,坤陰的本質就是"柔順""隨從",是以乾為主,以已為從,這便是"坤"之道.
再來看<彖傳>對卦辭每一句的說明,對"坤"進一步的發揮和解釋:
《彖》日:"至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天.坤厚載物,德合無韁,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韁,柔順有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韁"
這是一篇對大地坤德的華美頌詞,坤元也是元,與乾元配合發揮著創造化生的作用,乾元資始,坤元資生,乾元統天,坤元順承天,乾元之后的亨是萬物創造過程的亨通,坤元之后的亨則主要體現厚德載物的包容,相應地利貞也主要體現在柔順的意義上.這就揭示了"坤"在宇宙生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由于"坤"這一堅守柔順,承載天道,無怨無侮地容載萬物的作用,才有在乾坤的創始下,萬物生生不息,人類繁衍不絕.
二,含宏闊大,厚德載物
《易緯》云:"卦者掛也".意思是從懸掛的物象來告知人們一定的道理.如果說<彖傳>作為對卦辭的解釋,統論一卦之要義,側重于論述天道的規律,那么<象傳>則是解釋卦象,側重于論人事,且多以"君子"的言行,道理為喻,從卦象,爻象中推衍引申出人生的哲理.坤卦的卦象為地,上面三個陰爻構成一坤,下面三個陰爻構成一個坤,兩個坤加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坤卦,兩坤重迭,象征無邊無際的大地,故言"地勢坤"."地勢坤"是順的意思,即"地勢順".朱震日:"天高西北,地傾東南以順之,"意為昆侖山是天極,在西北方,西北天高,大地就向東南傾斜,變得越往東南越低。雖然這種說法有些太拘板,但依照天動地靜而言,大地順應天行的運動而變,這就是地勢順。“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坤道最大的特征就是順,坤卦最大的品德也就是一個順,順傳什么?順承著天道,依照著天道而按時行動,所以就是亨通。再說,坤卦為最純粹之“陰”,虛而有容為之“體”,柔而順承為之“質”,所以能厚德載物,含弘光大,“厚”在這里指的是“大”的意思,大地就象母親一樣,以厚重的身體托載世間萬事萬物,承載高山,細土,包容江河湖泊,甚至污泥濁水。不管高的,低的,也不管好的,壞的,大地都能用自己寬大無比的胸懷承載著,包容著,這需要多么大的心胸,多么大的勇氣,多么大忍耐和多么大力量。所以,君子應該效法“坤道”,修煉自己的品德,只有增加厚實品德才能承擔萬事萬物,只有厚實的品德才能承載創始萬物,恩澤天下的重任。坤卦的《象傳》在這里從順承的地道中引申出“厚德載物”的意義,把自然之道擴展道人事哲理的領域中來。其用意就是提示人們通過觀地之像而增進道德,使自己的品德寬厚能夠承載萬物,發展眾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厚德既指“直方大”中“大”,又指謂“知崇禮碑”中之“禮”,既表現出對人對物的慈愛胸懷,更表現出"載物"的責任,從而使萬物暢通發展獲利和成熟創造良好的條件,此所謂“君子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按現代的觀點來說,就是需要人們要具有歷史的責任感,正確處理好目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至善至美的德性來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物與我之間的關系,使地球變成眾生共長,互為利益,和睦相處的美好家園。這才是厚德載物的真正的現實意義,從這個角度看,坤卦的意義在今天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可以這么說;于古正確,于今仍有裨益。
下面結合六爻的爻辭看看其中給我們在道德修養上所要應該學的東西
初六:履霜,堅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六五:黃裳,元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用六:利永貞
初六:踩著微霜,說明陰氣開始凝結了,提示人們嗅覺要靈敏,要從微小的事情中遇見他的未來.坤卦講得是柔順之道,為人輔佐之事并非易事,困難會接踵而來,一定要度時覺察征兆,見微知著,慎之于始,小心翼翼的預先防范,這是行坤者首先要注意的事。六二以陰居陰位,又居下卦之中,故柔順而中正,且居臣之位,有地之象,可以說是純正的坤道體現者,故有直,方,大的美德.《易傳》日:“六二之動,直以方也”,直就是正,堅守正道;方就是義,堅持道義,君子敬義立而德不孤,這就是坤卦的兩個最大的美德,一個是敬,一個是義,敬就是直,內含是敬,敬和仁是相聯的;義就是方,外顯是義。“不習無不利”,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正真做到正直,端方,胸懷闊大,無論追求事功與否,都是無所不利。六三處在下卦之上,上卦之下,陰居陰位不正,所以多兇險,處在這樣的環境下要能含緯藏關,慎行免咎,只有含隱,才能保持長期的吉祥。是故,《易傳》解釋說“以時發也,知光大地”,隱含與發光看似一對矛盾,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隱含是為了更好的發光,發光也是為了實現隱含的目的,因為有審時度勢的大智慧,知道不以成功自居的道理,就能以柔處剛,無成有終。六四為“人爻”中的上爻,地位很高,此時更需要明哲保身,故有“括囊”之語,陰爻處陰位,位正,故有“無咎”之語,是故《莊子》曰”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處處謹慎,不要多言,這樣才沒有危害.六五居中,中為土,土為黃色,代表坤德,象征中道,這是”黃“的含義,”裳“是古人穿在下的衣服,象征謙下,坤卦的第五爻說明坤陰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升居上卦的尊位,但仍保持坤陰柔的本性而甘居下體,這是大吉之兆,這是提示人們要具有和順謙下的內在美德。正如《文言傳》所說”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達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上六,到了最高的上位,坤陰發展到了極點,過于高亢,甚至要和乾陽爭個高低,就會出現順轉為逆,坤順乾變為坤敵乾,導致陰陽爭斗,這就是爻辭中所說的"龍戰于野".坤卦六爻本來是坤順乾陰朋陽的發展過程,倘若一反柔順從陽的本性,自以為是地與乾陽抗爭,勢必兩敗俱傷,血流遍野."玄黃"即是陰陽斗爭造成的天地混亂,乾坤莫辯的象征,這是非常糟糕的事了.上六爻在此意在告誡人們,作為行坤道者,要居卑而靜,當事業和聲譽發展到極盛之時,必須警惕與乾陽爭斗的局面出現,那么怎么樣才能保持坤道的德性,那就是安定穩順,合乎自然,不要與乾陽抗爭,那么就會永遠吉利.<文言>日:"地道無成,而代有終"意思是說地道是把天所創始的大業作為成功.所以地道的作用是在終,用六就是用坤地的特性,發揮大終的作用,所以才永久正固.
總之,坤道貴在安于守正,安則戒操,正則遠邪,內直外方,胸懷闊大,謹慎恭敬,以至無咎無譽為極致.坤卦六爻揭示了坤陰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的發展變化規律,展現了坤順乾,陰順陽的全部過程.初六"履霜"陰氣始集,防微杜漸;六二"直方大".坤德已俱;六三"含章"晦而不露,功高不居;六四"括囊",緘默退出,無咎無譽;六五"黃裳",位尊而謙,坤德完善.至"上六龍戰",陰氣盛極而轉順為逆,走向反面,這是凝聚著行坤道者的全部經驗與教訓,實為柔順輔佐者哲學的結晶.
文章標題:安正穩順 涵容萬物—《周易》"坤卦"的解讀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zhexue/698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