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醫學校驗論文 發布日期:2014-01-25 11:40 熱度:
晚期胰腺癌和晚期肝癌或其它上腹部晚期腫瘤,可壓迫腹腔神經叢,引起頑固性上腹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臨床上對中晚期腫瘤頑固性疼痛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常應用杜冷丁等強止痛藥物,長時間使用麻醉藥易成癮,往往劑量越用越大,效果越來越差。腹腔神經叢阻滯術(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簡稱NCPB)是治療中晚期上腹部腫瘤頑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腫瘤引起的慢性頑固性疼痛,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00% ~ 94.00%,直到死亡仍有44.40% ~ 70.00%有效,且有效期與患者生存期一致。現就NCPB的解剖學基礎及治療方法綜述如下。
1 解剖學基礎
1.1 腹腔神經叢
腹腔神經叢由腹腔神經節、終止于該節的內臟大神經及神經節發出的纖維和迷走神經后干的腹腔支共同組成。位于腹主動脈上段前方,圍繞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的根部,前方有胰腺、門靜脈或腸系膜上靜脈及脾靜脈;左側有左膈角及左腎上腺;右外側有右膈角及下腔靜脈。其位置有94.4% ± 5.4%平對第12胸至第1腰椎體,5.6% ± 5.4%平對第11胸至第12胸椎體。
1.2 腹腔神經節
腹腔神經節是腹腔神經叢的重要組成部分,左右成對,位置較深。位于第12胸椎至第1腰椎之間,直徑在05 cm ~ 45 cm之間,內側達腹腔干根部或腸系膜上動脈根部,腹主動脈前面或側緣,外側達腎上腺,且有的伸入腎上腺后方。左腹腔神經節多在左腎上腺、左膈角前方,右腹腔神經節一般在左腎上腺靜脈入下腔靜脈的上交角內,常被下腔靜脈部分或全部覆蓋。腹腔神經節形態變異較大,根據其形態可劃分為長條型(占77.9%)、結節型(占10.3%)、薄片型(占7.4%)、半月型(占4.4%)。長條型為整個神經節呈長條狀,又根據走行方向分為縱行、斜行和橫行。結節型為整個神經節由大小不等的神經結節借神經纖維相連而成,有的相連呈條形,有的相連呈網狀,其間有大小不等的網眼。薄片型為整個神經節呈較寬的薄片狀,表面積較大,有的中間也有大小不等的網眼。半月型為整個神經節彎曲,形似彎月,有的神經節突面向內側,有的神經節突面向外側。
2 腹腔神經叢阻滯術
自1919年Kappis首次提出NCPB后,已被廣泛應用于腹部內臟疼痛,并已發展有多種操作方法。 除在剖腹探查行姑息性手術時,在直視下行NCPB外,國內外大量報道的均為在影像學手段的介入下行NCPB。其穿刺徑路各家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從后方進針行NCPB,近年來有較多報道在內鏡超聲引導下從食管或胃內行NCPB。
2.1 影像學引導方法
2.1.1 X線透視
以其影像清晰、直觀、整體感強、能動態觀察及價格低廉為優點。但為二維圖像缺乏立體定位。X線造影并不能提示是否穿刺到器官,也無法判斷針尖到達第一腰椎體前方的確切距離或注射溶液的實際擴散范圍。
2.1.2 超聲引導
可通過示波屏觀察針尖到達穿刺點及注射的過程,動態觀察神經破壞劑在體內彌散的情況及較清晰顯示腹主動脈、腹腔干和腸系膜上動脈等結構。引導穿刺具有多切面、立體定位及經濟簡捷的特點。可在病床邊進行,不需要對比劑幫助,對對比劑過敏的患者較為適用。但整體觀差,探頭的位置及操作經驗亦有一定的影響。報道在超聲引導下對25例上腹部頑固性疼痛患者行NCPB,完全緩解21例,部分緩解3例。未見與穿刺有關的并發癥。
2.1.3 CT引導
以其影像清晰、定位準確見長。CT分辨力高,可清楚顯示腹膜后間隙的解剖結構,如胰腺、腹主動脈、腹腔干及腸系膜上動脈等結構,也可清楚的顯示腫瘤和后腹膜淋巴結轉移的大小、位置及數目等,這些信息對選擇穿刺點、進針路線及深度等非常重要。在穿刺過程中,CT可準確顯示針尖的精確位置及其與周圍結構的毗鄰關系,可避免損傷重要器官和解剖結構。還可準確觀察對比劑在體內的彌散情況。因此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多。其不足之處是進針時無法持續引導,此外它操作復雜費用較高;同時,患者必須保持不適體位較長時間而不能移動。
2.1.4 EUS引導
內鏡超聲引導經食管或胃內行NCPB,較其它影像學方法相比具有穿刺距離近、定位更準確、損傷和并發癥大大減少的特點。其操作相對簡單,患者痛苦小。比較了EUS和CT引導下的NCPB對慢性上腹疼痛的治療效果,發現EUS引導下的NCPB使50%患者疼痛指數明顯改善,而CT引導下的NCPB僅有25%患者疼痛指數明顯改善。
2.2 常用的神經破壞劑
NCPB使用的藥物包括酒精、石碳酸。也可聯合使用麻醉藥物如芬太尼、丁卡因等以提高療效。酒精和石碳酸均可導致神經退變,但石碳酸毒性較大,粘滯度高,不易注射,可損害血管導致神經病理改變。因此,大多數臨床醫生更傾向選用酒精作為神經破壞劑。Thompson等用50%的酒精50 ml進行了100例NCPB,血液中酒精的最高濃度為21 mg/dl,認為不可能造成急性酒精中毒。酒精的濃度常選擇50%~100%,它引起周圍神經炎性病變,作用機制為使神經內的脂蛋白和粘蛋白變性并“萃取”神經膜的膽固醇、磷脂和腦苷脂。另外醋酸、甘油及銨鹽等用于NCPB較為少見,尚無文獻報道。
2.3 影響療效因素及并發癥
定位的準確性最重要,針尖位置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療效。另外,藥物的彌散情況與止痛效果也有直接的聯系。如果藥物彌散好,阻滯徹底,則療效佳,反之療效差。患者的病情及病程也影響著療效。越到疾病的晚期,NCPB的止痛效果就越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隨著病情的逐漸惡化,癌灶廣泛轉移,除侵犯腹腔神經叢外還侵犯其它傳導通道,如軀體傳入、傳出神經等。對42例患者行CT引導下的NCPB,2周時總有效率92.86%,顯效率80.95%,到第3個月分別下降至80.56%及61.11%。因此提倡早阻滯,在病人未出現麻醉藥成癮前進行阻滯。NCPB仍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和少見的嚴重并發癥。常見的并發癥有局部疼痛、腹瀉和血壓下降,報道三種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96%、44%和38%。更嚴重的并發癥包括神經功能失調、神經痛、括約肌功能喪失、截癱、氣胸、胸腔積液、腎臟穿孔和腹膜后血腫,還有發生心包炎的報道。在一組研究中,嚴重并發癥意外發生率5年683例中只有1例。在另一組研究中,嚴重并發癥發生率為2%。NCPB治療上腹部癌性疼痛療效十分肯定,尤其適用于治療胰腺癌、下段食管癌及胃癌等上腹部惡性腫瘤引起的頑固性疼痛。NCPB副作用通常短暫而輕微,嚴重副作用極為罕見。不僅解除了患者的痛苦,還極大地增強了患者的信心及與疾病做斗爭的勇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應用。當有機會行剖腹探查姑息性治療時,我們建議同時行腹腔的NCPB。如果晚期癌腫診斷明確,且不能通過手術進行有效治療者,建議在影像學引導下行NCPB。不應孤立地看待NCPB,它是止痛程序中重要的一步,它的使用并不排斥其它止痛方案的進行。另外在非癌性疼痛患者中使用NCPB的危險和益處尚未十分明確,因此,對于非癌性疼痛患者選用NCPB應謹慎。
文章標題:運用行腹腔神經叢緩解腹部癌性疼痛醫學期刊論文免費下載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aoyan/201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