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27 09:28 熱度:
摘要:所謂氣候建筑,從本質上說就是建筑回應氣候并且融入自然環境的庇護所,它能夠充分利用有力氣候、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自然環境,降低不利氣候的影響,并能持續調整室內微氣候以適應天氣的反復無常,清潔低耗,綠色環保,是一種自然、健康和節能的生態建筑類型。
關鍵詞:氣候條件;住院樓;設計
建筑總是置身于特定的環境與之發生聯系而無法脫離于環境。所謂環境,包含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中最重要的可謂是氣候條件了。印度著名建筑師柯利亞(CharlesM.Correa)關于氣候在設計中所起的作用曾經有一段論述:“在社層結構層次上,氣候條件決定了文化和它的表達方式,它的習俗,它的禮儀。在本源的意義上,氣候乃是神話之源。因此,在印度和墨西哥文化中,開敞空間的玄學屬性乃是隨著它們所依賴的炎熱氣候。”由此可見,氣候不只是影響建筑的一個自然因素,還與文化息息相關,柯利亞甚至提出了“形式追隨氣候”的口號。甚至“氣候建筑”的概念也被人們越來越重視了。所謂氣候建筑,從本質上說就是建筑回應氣候并且融入自然環境的庇護所,它能夠充分利用有力氣候、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自然環境,降低不利氣候的影響,并能持續調整室內微氣候以適應天氣的反復無常,清潔低耗,綠色環保,是一種自然、健康和節能的生態建筑類型。
醫院的住院樓作為特定類型的建筑,同樣與氣候具有密切的聯系。由于其兼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特性,從而更加受到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的影響和制約,也更需要適應氣候特點,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舒適的室內外微氣候。據統計住院樓的能耗大約占綜合性醫院整體能耗的40%。因此,住院樓積極回應氣候特點,降低能耗是非常必要的。
一、總體規劃對氣候的回應
在醫院的各個部門中,病房是患者駐留時間最長的部門,據統計,患者一般住院天數為5至10天,甚至長達月余。因此,居住的舒適性要求遠高于門診醫技部門。舒適性最基本的要求則是充足的自然采光與通風、良好的朝向。這與總體規劃階段的朝向選擇、建筑形式及建筑高度選擇息息相關。
朝向直接影響了采光的效果,而不通氣候條件下,對于采光的要求則不盡相同。在北方嚴寒及寒冷地區,尤其是冬季,南向日照是非常珍貴的。因此在這些地區,住院樓應爭取正南向或東南、西南朝向,絕大多數病室位于這些朝向,北向則為輔助房間。而在南方,尤其是夏熱冬暖地區,則更多需要考慮的是避免西曬,西向、西南向不宜布置病房。東、西、南三向房間均設置有效遮陽。朝向同時會影響自然通風的效果,應仔細研究當地的冬季和夏季主導風向,使住院樓避開冬季主導風向,順應夏季通風風向。住院樓的人流川流不息,因此在嚴寒極寒冷地區,住院樓的主入口應避開冬季主導風向,確實無法避免時,應采用門斗設計,并且最好兩道門避免都對著主導風向,內側門應轉折方向。
在醫院布置中,需要注意的是傳染住院樓應避免處于上風向,造成對院區其他住院樓、功能區,以及周邊其他建筑的污染。
建筑物的形體越復雜,意味著與室外空氣的接觸面更多,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在北方冬季有更多的散熱面,在南方夏季有更多的熱空氣進入建筑,從而導致采暖、制冷效果差,能耗增加。因此,適當的建筑形體是順應氣候的基本手段。住院樓面寬與進深的比值,也會對其通風效果造成影響,通常所說的“板樓”會帶來更多的通風,而“塔樓”則需要更多地依賴機械通風設備,或增設內天井,達到通風的效果。
我國土地資源有限,尤其在醫療資源需求量大的城市中,高層住院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高層住院樓因規范的限制,一般設計為上懸窗,對自然通風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高層住院樓中可設置小面積的通風井,通過拔風作用改善通風效果。低層住院樓在采光、通風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多棟低層住院樓之間可設置庭院,為更多的房間帶來自然采光與通風。在醫療流程方面,較高層流程短,更加方便了患者。因此,根據項目用地的特點,盡量以低層住院樓為主,如用地確實緊張,可建設高層,切忌為出形象而“造高層”。
二、功能布置對氣候的適應
住院樓中最重要的功能是病室,病室設計是患者居住舒適與否的關鍵。病室中的衛生間的位置選擇有兩種,一是布置于走廊側,優點是病室本身采光好,二是布置于外墻側,優點是衛生間可自然采光通風。在北方地區常采用第一種方式,因為居所本身的日照更加重要;而在潮濕的南方地區,衛生間的通風變得更加重要,同時南方地區對于日照的需求也沒有北方強烈,因此就出現了病房布置的南北方差異。粵北醫院的住院樓設計中,通過衛生間的45度扭轉,既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居室的采光,又實現了衛生間自然通風。
南方由于氣候潮濕,一般需要在病室外設置晾衣空間。在設計中通常利用窗下墻或者窗間墻做為晾衣空間,外側做百葉,既保證了通風,又不影響立面效果。
而公共空間,如入口大廳、休息區域等,北方地區多數為室內空間,考慮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即可;南方地區則需要更多的半室外空間,如深圳濱海醫院的醫療主街,端頭沒有外墻,屋面為張拉膜,是一個亦室內亦室外的空間,張拉膜兩側與建筑間的空隙可將主街的熱空氣快速散出,適應了氣候的特點。地下停車庫在南方也盡量保證與室外的暢通,如深圳孫逸仙醫院的地下停車庫,通過天井將新鮮空氣引入,避免了南方地下室返潮發霉等弊端。
三、表皮設計的氣候特征
在南方,立面的遮陽是重要的節能手段,同時也成為了構圖的手法。深圳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利用了多種遮陽,住院樓的每層挑檐,既是晾衣空間,又是有效地遮陽;在挑檐外側,設置了豎向的遮陽膜,又進一步增強了遮陽的效果;在沒有挑檐的部分,在窗上部有一層金屬百葉作為遮陽。在天窗上設置了電動遮陽,隨著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調節角度,有效遮擋陽光。
在多雨地區,不僅屋面需要防水,外墻也需要做防水設計,避免在風壓較大時雨水滲透,造成室內環境的污染。
四、環境規劃的氣候特點
在環境設計方面,北方應考慮采用常綠植物,避免冬季室外環境給人帶來破敗、蕭條的感覺。南方因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在環境規劃方面具有優勢。屋頂花園或架空花園在南方得到更多的采用,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室外休閑空間。同時厚重的種植土也為室內隔熱帶來了好處。
醫院的人流量比較大,因此在多雨地區住院樓前的雨蓬通常做得相當大,為前來的患者提供遮雨的下車空間。有些醫院甚至將車流引至室內,如半地下等處設置落客區,在雨季非常實用。北方的候車空間常位于室內,以抵御寒冷的氣候,這對身體本來就虛弱的病人很有意義。
五、適應氣候的綠色技術
住院樓的能耗中生活熱水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太陽能在我國多數地區可以使用,可為住院樓提供生活熱水的主要熱源。在南方,還可使用空氣源熱泵,將空氣中熱能轉化為電能,提供部分能源。這些能源均為可再生能源,根據氣候特點,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清潔能源,是實現氣候建筑、綠色醫院的重要手段。
六、結語
我國幅員遼闊,跨越多個不同氣候分區,即使同一氣候分區內的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對住院樓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才有可能設計出真正意義上的“氣候”住院樓。這對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實現綠色醫院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紅燕,周鐵軍,可持續發展與傳統技術的研究——適應氣候的傳統建筑與技術的更新,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1.12,第23卷第6期,33頁。
[2]冒亞龍,回應氣候的山地城鎮與建筑設計,山地學報,2009.09,27卷第5期,605頁。
[3][4]楊真靜,李必瑜,綠色病房樓,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1.04,第23卷第2期,2頁。
文章標題:淺談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住院樓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chu/127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