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16 16:08 熱度:
腸梗阻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初期的病變主要為梗阻腸段發生功能和解剖改變,隨后則是丟失電解質和體液,造成腸壁循環障礙,并且繼發感染,嚴重的情況下可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休克和毒血癥的發生,最終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其中粘連性腸梗阻的比重較重,達到60%以上[1]。基于此,有效的提升臨床的治療有效性,促進患者生存和生命質量的提升成了當下廣大臨床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課題。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上針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108例2013.1.1.~2014.1.1之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資料采用回顧性的方法分析,并且根據患者采用的治療手段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采用的是單一的中醫治療)和治療組(采用的是中西醫結合療法),每組人數分別為50例和5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成效。結果據調查統計顯示,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治療組的成效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8%(44/50)、96.55%(56/58),兩組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臨床上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與使用單一的中藥治療效果相比之下要更佳,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了手術的痛苦。
關鍵詞:臨床醫學論文,粘連性腸梗阻,中醫療法,西醫療法,療效觀察
一、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以108例2013.1.1.~2014.1.1之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資料采用回顧性的方法分析,其中男性患者59 例,女性患者49例,患者的年齡在11~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1±2.5)歲,其中100例患者采用的是藥物保守治療,8例患者中轉手術治療。其中包括了闌尾炎手術史、腸切除史、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史和膽囊結石手術史患者等。并且所有患者均滿足以下診斷要求,即符合臨床檢查和診斷的標準、同時有相關病史,如腹腔異物、出血、創傷、炎癥和手術等,同時還伴隨著排便排氣障礙、腹脹、嘔吐和腹痛等臨床表現,通過對患者進行糞便、嘔吐物、CT平掃、尿常規、血生化、X線平片以及血常規等各項檢測得到確診。
2.方法
對照組的50例患者采用的是單一的中醫療法,也就是讓患者服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和通里攻下功效的中藥湯劑,具體的組方包括了以下幾種:15 g厚樸、15 g桃仁、15 g當歸、10 g芒硝、10g甘草、20 g丹參、15 g枳實、12 g大黃、10 g烏藥、15 g赤芍、15 g木香、10 g萊菔子,在此基礎上針對發熱患者加入黃芩、連翹和金銀花,而針對嘔吐惡心的患者加入竹茹和姜半夏,針對腹痛患者加入延胡索,將以上中藥置于500 mL的水中煎制,并提取400 mL,將其分為多次注入患者的胃管,并將胃管夾閉2 h,隨后開放,并且繼續實施胃腸減壓。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對用藥量和用藥次數進行加減治療和辨證施治。尤其是針對老年與兒童患者以及體弱者更要縮減用藥量,同時聯合腹部X光檢查,對患者的體征、臨床表現和病情密切觀察,對劇烈腹痛的患者,應該進行腹部立位平片的復查,在梗阻逐漸加重的情況下,則進行手術治療。
治療組則采用的是中西醫結合療法,也就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了西醫治療,具體的方法如下:也就是患者取半臥位,并且做禁食處理,但是持續性用藥和胃腸減壓,將水電解質紊亂情況進行補液糾正,平衡酸堿,對腹腔感染采用抗生素預防和控制,同時給予患者高壓氧艙、莪術油、泛影葡胺以及奧曲肽進行治療[2]。當患者出現嚴重腹痛的情況下,則對患者肌注1 mg的阿托品,杜絕使用度冷丁,并在此基礎上采用抗生素治療。
3.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嘔吐、腹脹、惡心等臨床癥狀均消失,并且排氣排通暢,做聽診處理,未出現高調音和腸鳴音亢進,做X 線檢查,沒有積液和積氣存在于腸腔內做腹透檢測,未發現液氣平面;好轉: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性腹透和X 線檢查有氣液平面;無效:患者接受治療之后,癥狀加重病且有腹膜刺激征出現,在X 線檢測結果上沒有明顯的變化。
4.統計學處理
對調查的兩組患者的情況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16.0進行分析處理,以X2檢驗組間比較,當P<0.05的情況下,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據調查統計顯示,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治療組的成效要明顯的優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8%(44/50)、96.55%(56/58),兩組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成效比較(n/%)
三、結論
在以上調查研究中,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成效進行調查研究的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手段對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成效更為顯著。在以上的中藥藥方中,赤芍具有祛痕、消腫、清熱涼血和止痛的功效;大黃具有清熱除濕、行痕通經和瀉熱通便的功效;芒硝具有清火消腫、瀉熱通便的功效;厚樸具有下氣消積和燥濕除滿的功效。并且在結合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的絞窄情況及時掌握,有助于保證中轉手術的及時性,等病情加重的情況下,給予患者鎮靜劑,有效的預防絞窄事件的發生,患者必須中轉手術的標志為以下幾點:一是用藥后腹痛加重或者是無明顯緩解,穿刺發現血性液體;二是入院時腹痛劇烈,并且有固定壓痛包塊位于腹部,再者就是當患者休克或為腹膜炎并腸絞窄的時候,則應即刻手術。
參考文獻:
[1]李偉漢,曹青.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分析.河南醫藥信息,2002,10(3):35-36.
[2]孫志紅.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小腸梗阻臨床觀察及護理.基層醫學論壇:B版,2007,11(12):1106-1107.
文章標題:臨床醫學論文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chu/2316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