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30 17:20 熱度:
[摘要] 目的 探討評價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高危受試者篩查中的應用及意義。 方法 對2013年1月~2014年6月來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體檢或門診篩查的DM高危人群586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并測定HbA1c、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2 h血糖(2 h PG),根據WHO的OGTT DM診斷標準,分為糖耐量正常組(NGT)、糖耐量受損(IGT)組、空腹血糖受損(IFG)組、IFG合并IGT組和DM組,利用ROC曲線分析HbA1c和FPG診斷DM的最佳切點,并評價診斷效果。 結果 根據ROC曲線,HbA1c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為6.32%,曲線下面積(AUC)為0.914(95%CI 0.872~0.935),靈敏度為93.3%,特異度為90.7%;FPG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為6.95 mmol/L,AUC為0.906(95%CI 0.854~0.942),靈敏度為91.8%,特異度為89.3%。HbA1c和FPG的DM診斷準確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 = 1.55,P > 0.05)。結論 HbA1c對DM診斷具有重要的價值,最佳切點為6.35%,這與以往的報道有一定的出入,分析原因可能與當地受試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HbA1c對DM的診斷仍需進一步收集大樣本資料,確定HbA1c對湖北省DM高危人群的診斷最佳切點、靈敏度和特異性。
[關鍵詞] 醫學核心期刊,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篩查,ROC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glycated hemoglobin for screening of diabetes mellitus
CHANG Ruijie1 ZHAO Ying1 LUO Huili2▲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aihe Hospital of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Shiy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for screening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among the high risk of DM population. Methods The 586 enrolled subjects taken physical examination or out-patient screening in Taihe Hospital of Shiyan City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received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nd the level of HbA1c, fast plasma glucose (FPG), 2 h plasma glucose (2 h PG),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were determined. The subjects were classified into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NGT) group,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group,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group (IFG) group, IFG combined IGT group and DM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GTT results. The optimal cut-points of HbA1c and FPG in diagnosis of DM were acquired using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curve) and the effect of diagnosis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optimal cut-point of HbA1c for diagnosing DM was 6.32%,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93.3%, specificity of 90.7%. The ROC curve showe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HbA1c was 0.914 (95%CI: 0.872-0.935). The optimal cut-point of FPG for diagnosing DM was 6.95 mmol/L,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91.8%, specificity of 89.2%. The ROC curve showed that the AUC of FPG was 0.906 (95%CI: 0.854-0.94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ccuracy of DM diagnosis was observed between HbA1c and FPG (Z = 1.55, P > 0.05). Conclusion The optimal cut-point of HbA1c for diagnosing DM is 6.32% and the value of HbA1c is important. The diet and lifestyl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study and the previous reports. It is necessary to collect the large samples to define the optimal cut-poin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Key words] Glycated hemoglobin; Diabetes mellitus; Screening; ROC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以糖代謝紊亂為臨床特征,發病率呈增長趨勢。DM可增加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率,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降低受試者的生活質量,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對延緩疾病的進展具有重要作用[1-3]。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診斷糖調節受損(IGR)和DM的金標準,由于操作繁瑣而不適用于大規模群體的篩查;傳統的血糖檢測只能反映采樣時的血糖水平,且易受情緒、藥物、食物的影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美國DM協會(ADA)推薦DM的診斷標準為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4],HbA1c是體現血糖平均水平和DM控制情況的重要檢測指標,在臨床得以廣泛應用,本文旨在探討HbA1c在DM篩查中的應用,為預防DM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供治療決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和分析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來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體檢或門診篩查DM的高危人群586例,其中男320例,女266例,年齡34~80歲,平均(56.2±17.8)歲。入選受試者既往均未進行任何降糖治療,排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腦卒中及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等。所有受試者檢查指標包括HbA1c、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和2 h血糖(2 h PG)等,記錄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BMI),結果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術前向受試者及家屬解釋研究并均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根據1999年WHO公布的DM診斷標準[5-6],以OGTT為DM的診斷標準,分為以下五組:①糖耐量正常(NGT)組:FPG<6.1 mmol/L和2 h PG<7.8 mmol/L;②空腹血糖受損(IFG)組:6.1 mmol/L≤FPG<7.0 mmol/L和2 h PG<7.8 mmol/L;③糖耐量受損(IGT)組:FPG<6.1 mmol/L和7.8 mmol/L≤2 h PG<11.1 mmol/L;④IFG合并IGT組:6.1 mmol/L≤FPG<7.0 mmol/L和7.8 mmol/L≤2 h PG<11.1 mmol/L;⑤DM組:FPG≥7.0 mmol/L和(或)2 h PG≥11.1 mmol/L。五組受試者的臨床資料如表1所示,各組受試者在年齡、性別和BMI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五組病例一般資料比較
注:NGT:糖耐量正常;IGT:糖耐量受損;IFG:空腹血糖受損;DM:糖尿病
1.2 方法
所有受試者于空腹12 h后清晨采集靜脈血5 mL于真空采血管中,分離血清,用作FPG、TC、TG、LDL-C和HDL-C測定,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測定[7]。另采集靜脈血2 mI,于EDTA-K采血管中,抗凝管中輕輕搖勻,用作HbA1c測定,采用美國PRIMUS PDQ離子交換高壓液相色譜分析儀測定。空腹行OGTT,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取靜脈血測定2 h PG和HbA1c。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數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采用工作特征(ROC)曲線獲得FPG和HbA1c分別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和曲線下面積(AUC)。HbA1c和FPG的DM診斷準確度采用等效性檢驗。
2 結果
2.1 實驗室檢測指標的比較
五組實驗室檢測指標顯示,DM組的FPG、2 h PG、HbA1c和TG顯著高于其他組,五組FPG和2 h PG水平依次均為NGT組 0.05)。DM組的TG水平顯著高于其他組,HDL-C水平顯著低于其他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說明血糖過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血脂代謝紊亂。見表2。
2.2 HbA1c和FPG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
以NGT、IGT、IFG和IFG+IGT等非DM組為對照組,繪制ROC曲線并分析,結果表明,HbA1c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為6.32%,ROC AUC為0.914(95%CI:0.872~0.935),靈敏度為93.3%,特異度為90.7%,陽性似然比為3.06,陰性似然比為0.08;FPG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為6.95 mmol/L,ROC AUC為0.906(95%CI:0.854~0.942),靈敏度為91.8%,特異度為89.3%,陽性似然比為4.78,陰性似然比為0.15。結果表明,HbA1c對DM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等效性檢驗表明,HbA1c和FPG的DM診斷準確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 = 1.55,P > 0.05)。
3 討論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十堰市的肥胖率、高血壓和DM的發生率逐漸升高,IGR是任何類型DM的前期狀態,包括IFG、IGT和IFG合并IGT。單純測定FPG容易使絕大多數的DM前期患者漏診;OGTT靈敏度和檢出率高,是診斷DM的主要檢測項目,但其操作繁瑣,且需要患者至少空腹8 h。HbA1c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的糖基化部分,是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相結合的產物,其形成過程具有連續、緩慢和不可逆的特點,其水平和形成速度主要取決于葡萄糖的濃度,葡萄糖濃度越高,HbA1c水平越高。紅細胞的正常壽命約為4個月,HbA1c水平不僅可以反映受試者前4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可以體現機體糖代謝狀態[8]。與單純測定血糖水平相比,具有不受飲食、降糖藥物或生活方式影響、檢測方法快速、重復性好、患者依從性好的優點,是血糖水平判斷、DM篩查和DM治療的關鍵指標。此外,HbA1c與DM慢性并發癥具有密切的關系,如DM早期腎損害、周圍神經病變、體內尿酸水平的變化等等[2-3]。盡管ADA推薦DM診斷標準為HbA1c>6.5%,但是在我國沒有HbA1c用于診斷、篩查DM的標準,已有的文獻報道中關于DM診斷的最佳臨界值相差較大[9-10],因此,應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建立符合實情的最佳切點,評估其在DM篩查中的診斷價值。 盡管目前公認的DM診斷的金標準仍然是OGTT,但是在實際臨床篩查中,OGTT由于其繁瑣的操作而使用率低,大部分高危人群還是采用隨機測定血漿葡萄糖水平的方法,其敏感性顯著低于OGTT。HbA1c由于其采血時間的任意性、患者無須空腹、不受短期生活方式及飲食的影響且準確反映了過去數月的長期血糖水平等優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HbA1c還可以為診斷和預防DM并發癥提供依據。HbA1c值存在種族差異,其診斷DM的最佳切點各不相同,如美國的最佳診斷切點為6.5%,加拿大的DM最佳診斷切點為5.9%,且敏感性和特異性也存在較大差異[11-12];國內研究表明不同省份的最佳診斷切點也不盡相同。因此,針對當地人群的生活、飲食習慣和體質進行特定的最佳診斷切點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診斷DM的同時可以預測并發癥風險。
本研究選擇的人群為DM高危人群,入選標準包括有DM家族史、肥胖且BMI≥24 kg/m2,空腹血糖≥6.1 mmol/L,伴有高血壓或血脂代謝紊亂等,且所有受檢者均未進行DM診斷,未服用降糖藥物或進行飲食控制等。結果表明,HbA1c對DM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最佳臨界值為6.32%,ROC AUC為0.914(95%CI:0.872~0.935),靈敏度為93.3%,特異度為90.7%,這與報道的西藏高原藏族DM最佳切點6.5%、上海人群最佳切點6.3%、北京人群最佳切點6.0%等具有一定的差異[11-14],分析原因可能與人群的活動、生活和飲食習慣有關。但是,HbA1c在某些情況下也不太適用,比如對DM前期狀態受試者的診斷,仍需進行OGTT進行確診;新診斷為DM的患者進行初步降糖治療,血糖水平波動較大,DM患者住院期間降糖臨床療效的臨床監測指標,妊娠不同階段的血糖水平變化,仍需測定血糖水平確定治療方案[15-19]。本文還研究了FPG診斷DM的最佳臨界值為6.95 mmol/L,ROC AUC為0.906(95%CI:0.854~0.942),等效性檢驗表明,HbA1c和FPG的DM診斷準確度沒有顯著性差異(Z = 1.55,P > 0.05),說明臨床上可用HbA1c進行DM診斷,與FPG具有類似的診斷價值和意義,為臨床醫生進行DM的早期診斷及診斷效率提供了新的補充方法。
綜上所述,HbA1c≥6.32%可作為本地區DM診斷切點,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不是流行病學調查人群,故仍需對大樣本進行研究,進一步確定HbA1c對湖北省DM高危人群的診斷最佳切點和靈敏度。在臨床DM篩查和治療中,應充分發揮測定HbA1c和FPG水平的意義,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為DM診斷和治療提供確切依據。
[參考文獻]
[1] 曾憲飛,談昀,葉維莉,等.ROC曲線分析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應用[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3, 28(2):101-103.
[2] 王志賢,楊紅.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與β2微球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0,9(3):21-22.
[3] 劉偉,潘慶敏.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程度的相關性[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61-63.
[4] 呂雪梅,高�S,鄔云紅,等.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中國西藏藏族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21(8):686-688.
[5] 彭湘杭,楊銳,艾雅琴,等.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診斷糖尿病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1,32(7):863-865.
文章標題:醫學核心期刊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篩查中的應用及意義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chu/251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