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精神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7-20 23:09 熱度:
摘要:本文以昆明市某醫院生殖遺傳科2008年1-10月入院治療的不孕癥婦女患者180名為研究對象,采用主觀幸福感量表、應對方式問卷和社會支持量表進行測試。研究結果顯示:不孕癥婦女患者主觀幸福感較低;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對其主觀幸福感存在較為顯著的影響;不同主觀幸福感水平的不孕癥婦女患者在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上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不孕癥患者;主觀幸福感;應對方式;社會支持
主觀幸福感是個體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指標。許多學者都認為,主觀幸福感主要包括認知評價和情感體驗兩個成分,前者是個人根據自己選擇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作的總體認知評價,即生活滿意度;后者是指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包括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主觀幸福感具有主觀性、穩定性和整體性特點,其影響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經濟收入、生活事件、社會支持等,內部因素包括人格、應付方式、人格傾向。目前,國內對不同群體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比較多,但對不孕患者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還比較少,特別是對不同主觀幸福感水平不孕患者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本研究立足于積極心理學的全新研究視角,對不孕癥患者的主觀幸福感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展開研究,對于幫助不孕癥患者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抽取云南省昆明市某醫院生殖遺傳科2008年1-10月入院治療的不孕癥婦女患者180名,平均年齡為32±6.6歲,同時為了進行對比研究,還從各行業抽取了身體健康的女性175名,平均年齡為31±7.4歲。
1.2研究工具
1.3程序
不孕癥患者入院治療時進行相關問卷的測試,身體健康組進行統一測查,
[作者簡介]余亭蓉(1984-),女,云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李輝(1957-),女,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應用心理學研究。
測試數據在計算機上運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處理。
2.結果
2.1不孕癥女性患者和身體健康女性主觀幸福感的比較
從表1可知,不孕癥女性患者和身體健康女性在總體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和消極情感方面的差異都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P﹤0.001),而在積極情感上,兩者差異不顯著。
表1不孕癥組和健康組女性主觀幸福感狀況的差異檢驗
|
不孕癥組(M±SD)(n=180) |
健康組(M±SD)(n=175) |
F |
t |
總體主觀幸福感 生活滿意度 積極情感 消極情感 |
26.50±5.74 16.70±4.64 30.95±8.60 29.91±10.98 |
28.51±4.56 19.60±5.04 32.00±8.74 23.50±4.34 |
7.52 0.17 0.77 75.20 |
-3.70﹡﹡﹡ -5.55﹡﹡﹡ -0.89 8.31﹡﹡﹡ |
注: ﹡﹡﹡P﹤0.001
2.2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與不孕癥婦女患者主觀幸福感的相關
以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為自變量,以不孕癥婦女患者的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多元線性回歸。由表2可見解決問題、求助、合理化、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變量進入回歸方程。
表2 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對不孕癥婦女患者主觀幸福感的標準回歸系數
|
總體主觀幸福感 (R2=0.23) |
生活滿意度 (R2=0.30) |
積極情感 (R2=0.36) |
消極情感 (R2=0.42) |
解決問題 求助 自責 幻想 回避 合理化 客觀支持 主觀支持 支持利用 |
0.20﹡﹡﹡ 0.20﹡﹡﹡ 0.22﹡﹡ 0.21﹡﹡﹡ |
0.36﹡﹡﹡ 1.23﹡﹡ 1.25﹡﹡﹡ 1.36﹡﹡﹡ 0.26﹡﹡﹡ |
0.28﹡﹡﹡ 0.22﹡﹡ |
-0.23﹡ |
注: ﹡﹡﹡P﹤0.001 ﹡﹡P﹤0. 01 ﹡P﹤0.05
2.3不同主觀幸福感水平不孕癥婦女患者在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上的差異比較
本研究的不孕癥婦女患者樣本在總體主觀幸福感上的得分分布基本符合正態分布。由此將研究樣本中得分高的27%作為高水平組,得分低的27%作為低水平組,其余的為中等水平組。通過平均數差異統計顯示這三組在總體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達到了非常顯著的水平,并進一步對三組不孕癥婦女患者的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進行方差分析。由表3可見,低水平主觀幸福感的不孕癥婦女患者在自責、幻想、回避這三種應對方式上的得分均明顯高于高水平主觀幸福的不孕癥婦女患者,而在社會支持總分及其三個緯度的得分則均明顯低于高水平主觀幸福感的不孕癥婦女患者。
表3 不同主觀幸福感水平不孕癥女性患者的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差異檢驗
|
低水平組 (M±SD) |
中等水平組 (M±SD) |
高水平組 (M±SD) |
F |
解決問題 求助 自責 幻想 回避 合理化 支持總分 客觀支持 主觀支持 支持利用 |
0.66±0.25 0.41±0.19 0.56±0.41 0.41±0.11 0.34±0.23 0.43±0.28 36.42±6.20 6.42±2.23 21.42±4.23 6.22±2.13 |
0.66±0.19 0.45±0.21 0.46±0.33 0.27±0.12 0.26±0.19 0.45±0.21 46.46±6.33 7.27±2.12 26.46±6.33 7.27±2.12 |
0.75±0.25 0.42±0.20 0.27±0.35 0.16±0.11 0.15±0.20 0.42±0.20 66.27±5.35 9.16±2.11 36.46±5.33 9.27±2.12 |
1.55 1.86 7.56﹡﹡﹡ 6.76﹡﹡﹡ 7.01﹡﹡﹡ 1.88 6.87﹡﹡﹡ 7.32﹡﹡﹡ 6.67﹡﹡﹡ 7.30﹡﹡﹡ |
注: ﹡﹡﹡P﹤0.001
3.討論
本研究顯示,整體上不孕癥婦女患者的主觀幸福感明顯低于身體健康者。在現實社會中,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孕癥患者經受著社會、家庭、親人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因此其主觀幸福感明顯偏低,對生活的滿意度不高,并且更容易被負性情緒情感所困擾。但在研究中發現,不孕癥婦女患者同健康女性在體驗積極情感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結果是有其合理性的,原因在于不孕癥婦女患者雖然存在巨大的社會壓力,但并不意味著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的內容一定單調和痛苦,她們通過個人個人的努力和奮斗取得的工作、生活上的成就可以更加受到他人的敬佩和贊許,補償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促使她們獲得高于健康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她們積極情感的體驗并不一定比健康女性的體驗低,甚至有些體驗更為深刻和強烈。
在應對方式方面,研究發現,同不孕癥婦女患者主觀幸福感最為密切的應對方式是解決問題,由于在現實工作、生活中,不孕癥婦女患者受到了來自多方的壓力,因此能夠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尋找出合理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緩解其消極情緒和心理的有效方法,能否采取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成為能否提高其生活滿意度的重要途徑,對主觀幸福感的提高其著較大的作用。求助、合理化的應對方式,對不孕癥婦女患者的總體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也有重要的影響,只有通過積極有效的應對方式,促使不孕癥婦女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培養其積極面對生活的信心,從而提高其主觀幸福感。
在社會支持方面,本研究發現支持利用度在對主觀幸福感進行預測中的作用最大,可有效預測幸福感的各個緯度。不孕癥婦女患者如果能夠善于、合理地利用現有的各種社會支持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彌補社會支持數量和來源的不足,從而獲得最大限度的社會支持,使其主觀幸福感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研究還表明,主觀支持可有效預測總體主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其原因可能是不孕癥在現代社會中還算一個比較難于治療的疾病,即便現在可以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手術,但這需要高額的醫療費,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接受的,為此在客觀上不能改變時,家人、朋友、親戚的鼓勵、關心和安慰,將使其減輕壓力,積極生活,提高起主觀幸福感。
4.結論及建議
4.1結論
通過本研究,發現不孕癥婦女患者主觀幸福感顯著低于身體健康女性。應對方式中的解決問題、求助、合理化維度,社會支持中的支持利用度、主觀支持變量對主觀幸福感起著顯著的影響作用。不同主觀幸福感水平的不孕癥婦女在自責、幻想、回避、支持總分、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維度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4.2建議
建立規范科學的醫療機構及咨詢輔導機構,完善其相關的醫療、輔導制度,加大對不孕癥的科學知識的普及,促使大眾正確面對不孕癥患者,能夠給予不孕癥患者更多的理解、關心和溫暖,通過客觀上的轉變和主觀上的支持,促使不孕癥患者真正樹立起生活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確實體驗到幸福。
針對不孕癥患者的特點,培養其積極健康的應對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的悅納程度,拓展自身的興趣愛好。
對自身確實不孕而又特別想要孩子的家庭,可以通過合法途徑收養、領養,以彌補現實的不足。
參考文獻:
[1]顧凡等.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以貧困大學生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9).
[2]何曉萍.高中生生活事件、應付方式、社會支持與其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德育探索,2008,(7)
[3]張懿.幸福的新范式—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4(12).
[4]鄭雪等.大學生社會支持、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3)
[5]孔德生等.貧困大學生自尊、自我控制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16(1)
[6]王玉花.兒童期留守經歷、社會支持、應對方式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4)
[7]岳頌華.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3)
[8]章明明.心理沖突與應激水平、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44(4)
9]羅軍等.在崗農民工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人格的相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17)
[10]李昌林等.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7,22(5)
文章標題: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對不孕癥患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ngshen/1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