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精神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6-21 14:15 熱度:
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是精神分裂癥病人在出現精神分裂癥后又出現抑郁癥狀并持續2周以上,大量的研究資料提示分裂癥后抑郁和心理社會等因素有關,心理社會因素可能起到促發作用,與神經遞質的關系尚不能確定,本文應用合理情緒療法來改變分裂后抑郁患者的認知方式,對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社會心理學因素進行干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為我國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以廣大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及相關學科(包括神經生物學、神經遺傳學及康復醫學等)醫師為主要讀者,報道神經精神學科領域領先的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以及對神經精神疾病臨床有指導意義的基礎理論研究。
觀察合理情緒療法對精神分癥后抑郁的治療效果。方法 將32例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6例,進行為期4周的治療,對研究組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合并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僅使用常規藥物治療。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評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病情嚴重程度(CGISI)和功能大體評定量表(GAF)。結果 前后兩次測量的時間因素對HAMD分數存在主效應(P<0.01),但合理情緒療法的干預因素不存在主效應(P>0.05)。時間因素和干預因素均對GAS和CGISI分數存在主效應(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P<0.05)。結論 合理情緒療法能夠改善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的社會功能,減輕疾病嚴重程度。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0701~200812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障礙患者,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診斷標準;(2)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A)17項評;(3)年齡18~60歲;(4)無嚴重軀體疾病;(5)經患者和其家屬知情同意。共得到符合條件者32例,均為漢族,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6例。研究組完成研究者16例,年齡18~57歲(34.8±10.3歲),其中男7例,女9例;已婚12例,未婚4例;有固定工作者12例,無業或退休3例,學生1例。對照組完成研究者15例,年齡21~59歲(37.7±11.3歲),其中男6例,女9例;已婚12例,未婚2例,離婚1例;有固定工作者12例,無業或退休3例。2組之間的年齡、性別、婚姻、職業背景和病程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合理情緒療法:把合理情緒療法的干預技術融合進入心理護理模式中,對研究組進行為期4周的心理護理干預和常規藥物治療,2次/周,約50min/次。對對照組進行精神科常規護理和常規藥物治療。
1.2.2 具體的心理護理干預:第一階段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一些知識。第二階段,開始幫助患者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如:是哪些例看不起你?是家人嗎?和患者逐一分析家人對自己的態度后發現家人并沒有看不起自己;那是周圍鄰居朋友嗎?患者通過現實生活的體驗發現,他們也對患者給以很多幫助,能夠理解、關心患者,所以這些人也沒有看不起患者;那么是社會上的人嗎?由于這些人與患者的關系聯系并不是很多,加之現在社會上仍有些人對精神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的不了解、不接受是可以理解的等等。通過以上患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取而代之以合理信念,患者的抑郁情緒也逐漸改變。每次治療后布置家庭作業,如:與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合理的自我分析等。最后是鞏固療效,強化患者從中學到的技能,以達到預防復發的作用。合理情緒療法是通過幫助患者正確理解自己不良情緒的原因,使患者認識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所產生的情緒困惑。
1.2.3 評定方法: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對2組患者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病情嚴重程度(CGISI)和功能大體評定量表(GAF)的評定。
1.2.4 統計方法: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正態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卡方檢驗、t檢驗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等。
2 結果
2.1 合理情緒療法前后 2組間的HAMD、GAS和CGISI比較t檢驗發現,入組時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的HAMD、GAS和CGISI分數無明顯差異(P<0.01),說明干預前2組的抑郁癥狀、病情嚴重程度和大體功能相當,具有可比性;4周末研究組的HAMD和CGISI分數低于對照組(P<0.01),GAS分數高于對照組(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合理情緒療法前后2組間HAMD、GAS和CGISI的比較(略)
*P<0.05 **P<0.01
2.2 干預前、后2組HAMD、GAS和CGISI評分的重復測量方差分析 經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發現,前后2次量的時間因素對HAMD分數存在主效應(P<0.01),但合理情緒療法的干預因素不存在主效應(P>0.05),說明雖然干預后研究組HAMD分數明顯低于干預前,但HAMD分數的變化不是由合理情緒療法所起的作用;時間因素和干預因素均對GAS和CGISI分數存在主效應(P<0.01),且存在交互作用(P<0.05),說明干預前后研究組GAS和CGISI分數發生明顯變化是由于合理情緒療法的作用所致。見表2。
表2 HAMD、GAS和CGISI分數的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略)
*P<0.05,**P<0.01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患病后產生諸多社會心理壓力,如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病恥感,人際交往能力下降,影響生活工作學習等,患者產生各種不合理、不利于健康的信念,從而出現抑郁癥狀,影響疾病康復和社會生活功能[1],也就是說,分裂后抑郁往往以心理、社會因素為促發因素。所以,對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治療應從單純的生物學層面的藥物治療,逐漸轉化為對生物、心理、社會層面進行全面干預的綜合治療[1],除對這些患者的癥狀進行常規護理外,心理干預與護理尤其重要。
本文采用的合理情緒療法是一種相對短程的、綜合的心理治療方法,適于治療各種情緒問題,最基本的理論依據是非理性的信念、評價、解釋和人生觀是人類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3],主要目標是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4]。本文采用隨機對照設計,通過對分裂癥后抑郁患者采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心理護理,結果發現,干預前兩組的抑郁癥狀、病情嚴重程度和大體功能相當,具有可比性;干預后研究組的HAMD和CGISI分數低于對照組,GAS分數高于對照組。但是,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卻發現,雖然干預后研究組HAMD分數明顯低于干預前,但HAMD分數的變化不是由合理情緒療法所起的作用,與對照組HAMD分數的變化相比并沒有統計學差異。相反,融合合理情緒療法技術的心理護理能夠明顯影響研究組的GAS和CGISI分數變化,改善患者的社會生活大體功能,減輕病情嚴重程度。
另外,研究也表明,合理情緒療法易于為護理人員理解和接受,可操作性強,可融合進入心理護理體系中,雖然對分裂癥后抑郁癥狀不一定能夠起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減輕疾病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 沈漁邨.精神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03533.
[2] 張理義主編.臨床心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458461.
[3] 胡雄,奈效禎,付慧鵬.理性情緒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63例對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9):4546.
[4] 程灶火,唐秋萍編著.實用短程心理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46170.
文章標題:合理情緒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裂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ngshen/3187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