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精神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07-06 10:10 熱度:
【摘要】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中醫臨床研究及治療精神類疾病的重要依據。以往中醫學者對“肝藏魂”的認識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為人體的高級精神活動”,而對“肝藏魂”在精神活動中的具體作用并未闡明。故本文結合現代神經、精神、心理、認知等理論,從多角度深入挖掘“肝藏魂”的神經心理學內涵,明確其在精神活動生理、病理表現中的作用,以期為臨床應用“調肝魂”論治精神類疾病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肝藏魂; 神經心理學; 精神類疾病
“魂”是人類精神、心理及部分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其外在體現為一種高層次的認知及精神活動[1];甑墓δ苁СJ蔷耦惣膊“l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歷代醫家對“魂”功能的認識多局限于 “魂舍于肝,是人體的高級精神活動,與情志、思維、睡眠、夢境等密切相關”的層面,如張景岳說“魂之為言,如夢寐恍惚,變幻游行之境”; 楊上善說“魂者,神之別靈也”,而對“肝藏魂”的認識則以《黃帝內經》的相關闡述為遵,集中體現在肝的氣血是魂功能活動的載體,對“肝藏魂”在人體精神活動中的具體作用尚未闡明,而深入分析“肝藏魂”在精神活動中的作用對辨治精神類疾病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參照“肝藏魂”的相關文獻,結合現代神經心理學理論,從生理心理、認知心理、情緒心理、病理心理四個維度深入探討“肝藏魂”的神經心理學內涵,為臨床運用“調肝魂”理論辨治精神類疾病提供思路。‘
1 “肝藏魂”的生理心理學內涵
“肝藏魂”的生理心理學內涵主要是研究“魂” 體現在認知、情緒、思維活動中的生理基礎和作用機制!鹅`樞·本神》說“肝藏血,血舍魂”“陽主運用,故魂能發用出來”,即肝血是“魂”化生的生理基礎,肝氣生發是“魂”功能活動的主要生理機制。
1. 1 肝藏血,血舍魂
血是個體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肝藏血,血舍魂”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 一是肝血是魂舍于肝及魂游于外的載體。二是肝血能夠為魂的正常功能提供能量!额惤洝氛f“肝得血則神聚于目,故能視”,即肝血運行于目,使其得以濡養,目才能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起精明之效,以彰顯魂在生命活動中的功能。
1. 2 肝主生發
肝為少陽,少陽又稱稚陽、幼陽,是初具陽氣,代表從陰而生,向陽而化的開始階段[2]!侗静菟急驿洝氛f“人身生發之氣,全賴少陽”,《素問·玉機真臟論篇》說: “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肝魂稟受春木、少陽生發之性。生者,自無出有也,含啟動、激活之意。發,宣發也,具推動疏通之志,又稱“疏泄”;,氣之靈者,稟受肝的生發之性,唐容川說: “晝則魂游于目而能視。”魂游是肝氣向上向外的氣機變化,故肝主生發是魂生理功能的機制。
2 肝藏魂的認知
心理學內涵認知是個體最基本的精神活動之一,包含感覺、知覺、記憶、思維和語言等[3]。中醫學以“五神藏”理論來解釋認知過程,正如《靈樞·本神》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將“意、志、思、慮、智”視為個體認識客觀事物的動態過程,亦是個體對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而“神、魂、魄”則是認知過程發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原始動力!度松硗ǹ·神》中說 “陽神曰魂,陰神曰魄”,魂為陽氣所化,藏于肝中,承擔神表現于外的陽的屬性。結合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可知,魂稟受肝主生發之性與認知心理模型中提取和輸出認知信息的功能類似,因此肝魂具有提取和輸出認知信息的生理特性[4]。
2. 1 肝藏魂主知覺的產生與反應速度
知覺不同于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等感覺體驗,而是繼感覺體驗之后,大腦對各種感覺信息整合、加工后的反應[5]。中醫學缺乏直接針對 “腦主精神”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的支持,而是將現代醫學所說的“腦主精神”的功能隱含于“五神藏”系統之中[6],其中,肝魂能夠主導個體的知覺,以使人類具備識別面孔、區別聲音的高低及音色、辨識物體的位置及移動方向等能力[7],正如《難經正義》所說: “隨神往來謂之魂,言其知覺之靈處也。”早期的知覺理論“刺激物說”和“假設檢驗說”,分別提出了知覺的先天性和后天習得性兩個特點,先天性是指不依賴于經驗或者學習所具有的知覺能力; 后天習得性描述知覺是現實刺激信息和記憶信息相結合的再造[8],這與肝魂是個體的“精神性識”,具有“漸有所知”的認識一致。當外來刺激作用于個體時,肺魄宣發以支配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的感受器接收相關信息,再以肺魄肅降的功能將信息向下輸送至脾意; 脾意運化對該信息進行初步分析判斷,如余書麟所說“意為心之動,思量運用之義也”,并與肝魂建立相關鏈接; 肝魂主生,從腎志中提取先天元精的信息或后天習得的經驗信息,輸送至 “心神”,并與現實刺激相結合,最終表現為知覺。可見,肝魂是知覺體驗的物質基礎和原始動力之一。此外,因肝魂主疏泄包含有推動、促進之意,故 “肝魂主生”具有把控知覺反應速度的能力。有研究表明[9]: 睡眠剝奪可使知覺速度變慢,反應時間變長。而睡眠剝奪與肝魂的關系密切,如《血證論》云“肝藏魂,人寤則魂游于目,寐則魂返于肝”,《齊物論》說“其寐也,魂交; 其覺也,形開”,睡眠剝奪使肝魂失于安養,肝魂虛弱散亂,主生之性受到抑制,把控知覺速度失常,便出現反應時間延長?梢姡位昃哂兄鱾體知覺反應速度的能力。
2. 2 肝藏魂主思維的發散及聯想速度
現代醫學認為思維是大腦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 分 析、綜 合、判 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10]。中醫學則認為肝魂是個體思維活動的物質基礎,《朱子語類》說“人之能思慮計畫者,魂之為也”,又說“會思量肘度便是魂”,F代醫學依據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方向不同,將思維劃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兩類。聚合思維是把問題所提供的各種信息集中起來得出一個最佳答案的思維過程; 發散思維則是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途徑尋求答案的思維過程[11]。兩種思維,一聚一散,相輔相成,與中醫學中肝腎之“藏泄互用”類同。在“五神藏”系統中,肝魂能夠連續的提取和輸出多角度的認知信息,為思維的進程提供了導向,繼而形成縱橫向外的思維形式,表現為發散思維。腎志主藏,稟受攝納封藏之性,古有“腎藏志,專意而不移” 之說[12],故能聚焦上述信息于某一點或某一類型,形成縱橫向內的思維,表現為聚合思維。然而,思維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動態過程,體現出陽的屬性,依據中醫學“陽主陰從”的理論,肝魂為陽,腎志為陰,故而 “肝魂主生”在思維活動中具有主導作用,體現思維的發散性、邏輯性與創新性。
2. 3 肝藏魂主睡眠及覺醒,與夢的產生相關
睡眠與覺醒是個體正常的生理現象!鹅`樞· 口問》以陰陽理論來解釋睡眠與覺醒的機制,提出 “陽氣盡,陰氣盛則目暝; 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的觀點。所謂“陽氣盡,陰氣盛”是肝魂因長期消耗后功能虛弱的表現,亟待陰血的涵養以供能,正如《血證論》所說“魂,肝之清陽,賴血以養”,故魂在心神的調控下返歸于肝,機體的知覺、思維活動相對靜止,表現為睡眠行為,正如《血證論·臥寐》所說: “寐者,神返舍,息歸根之謂也。”而所謂的“陰氣盡而陽氣盛”是肝魂功能恢復的表現,肝魂主動之性因血的濡養得以重新激活,如《難經正義》說“晝則魂游于目而能視”,個體的知覺、思維活動相對活躍,表現為覺醒行為。從認知心理模型來理解睡眠與覺醒的機制,肝魂從腎志中提取“睡眠”或“覺醒” 信息,為這一機制的核心因素。
3 肝藏魂的情緒心理學內涵
中醫學認為情緒體驗是“五神藏”的功能表現之一,其中,肝在志為怒,肝藏魂在情志上與怒關系最為密切。但是,肝魂對情緒的影響不僅局限于此,中醫學中尚有“肝氣虛則恐,實則怒”“疾走恐懼氣盛傷魂反衰,故汗出肝也”“悲哀動中則傷魂”等之說。可見,肝魂與多種情緒表達相關。結合現代情緒心理學理論,肝藏魂、主生,其提取、輸出信息的作用在整個情緒系統中主要體現為啟動、表達及強化情緒的生理特性。
3. 1 肝藏魂主情緒的啟動與表達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生、長、化、收、藏五個階段可以代表情緒由啟動到靜止的整個過程[4],而情緒的啟動皆是在肝魂主生的特性下完成的,F代醫學認為情緒包括快樂、憤怒、憂傷、恐懼四種基本成分,其他情緒皆是此四種基本情緒的混合表現[15]。其中,快樂是一種正性的情緒體驗,源自于氣機的舒暢條達,《素問靈樞類纂約注》說: “氣舒則喜樂。”憤怒、憂傷、恐懼屬于負性的情緒體驗,《素問·疏五過論》說“怒則氣逆,憂則氣塞,恐則氣下”,可見憤怒的情緒源于氣機的上逆、憂傷源于氣機郁結、恐懼源于氣機下陷。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肝魂稟受條達之性,具備向外表達的能力,調控著情緒的表達。當氣機不利,肝魂失用即可產生情緒的異常表達,出現過度的喜怒恐憂。
3. 2 肝藏魂主情緒的強化
情緒體驗具有兩極性,包含強化和弱化兩個過程。其中,強化是情緒體驗增強的過程,而強化的撤退便是弱化[15]。據前所述,四種原始情緒憤怒與恐懼、快樂與憂傷分別是氣機向上與向下、條達與郁結狀態下的表現,其強化的過程是氣機疏泄太過或不及的漸進表現。氣機疏泄太過時,肝魂表達向上向外的功能亢進,強化快樂和憤怒的情緒體驗; 反之,氣機疏泄不及時,肝魂表達向內向下的功能亢進,強化憂傷和恐懼的情緒體驗。此皆肝為剛臟,其性主動,肝魂調控個體產生多樣情緒的動態過程。
4 肝藏魂的病理心理學內涵
“肝藏魂”是人類精神活動的始動因子,“肝藏魂”功能異常即可啟動與表達異常的精神活動,臨床表現為多種精神癥狀,正如《黃帝內經太素》中說“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敢正當人”。精神癥狀是臨床診療精神類疾病的主要依據,深入分析精神癥狀發生的病理機制,明確其相關病因病機,是中醫辨證論治精神疾病的重要途徑。
4. 1 知覺障礙
幻聽是最常見的知覺障礙[16]。病機是腎陰虧虛,肝陽亢逆; 病位在肝、腎。腎陰虧虛,不能涵養肝陽,肝陽亢逆,肝魂妄動,表現為腎志攝納信息的功能減弱,而肝魂提取信息的功能亢進。肝魂從腎志中提取多余信息進入脾意和心神,兩者對多余信息識別、加工后,由肝魂表達,幻聽是知覺功能虛性亢進最先響應于肝魂的表現。
4. 2 思維障礙
妄想屬于思維內容障礙,是指一種錯誤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斷,既沒有事實根據,也與個體所處的背景和文化中公認的信念不一致,是精神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癥狀之一[16]。妄想的主要病機是心肝火旺、神魂妄動; 病位在心、肝。肝魂亢逆,從腎志中提取多余信息或錯誤信息進入心神; 心神受火熱之邪所擾,對外界與自身信息的加工錯誤,表現為“異常的自我保護本能”,出現被害妄想、關系妄想等以自我為中心的癥狀。
4. 3 心境障礙
抑郁和情緒高漲是心境障礙的兩種癥狀,是兩種相反的情緒體驗。心境障礙的主要病機是肝失疏泄,肝魂受抑或妄動; 病位在肝。肝氣郁結,肝魂受抑,肝魂提取信息功能減弱,啟動并強化“憂傷” 情緒,表現為情緒低落,悲觀絕望等; 肝郁化火,肝魂提取信息功能亢進,啟動并強化“快樂”“憤怒”情緒,表現為情緒高漲、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增多等。
4. 4 早醒型
睡眠障礙早醒是以覺醒時間提前 1 ~ 2 小時,且醒后難以再次入睡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睡眠障礙[17]。早醒的主要病機為心肝血虛,肝魂失養; 病位在肝、心。心肝血虛,不足以涵養肝魂,肝魂虛性亢逆,過早地提取信息進入心神,心神妄動,機體進入意識的知覺閾值下調或提前達到閾值,使“魂出于肝而游于外”,故早醒。 5 結論綜上所述,“肝藏魂”的神經心理學內涵以“肝藏血”為物質基礎、“肝主生發”為生理機制。肝魂稟受肝主生發之性,提取和輸出認知信息,調控知覺反應速度,主導思維發散及聯想速度,啟動表達并強化情緒體驗,促進睡眠與覺醒。若肝魂受擾,便可發生認知障礙、情緒紊亂及睡眠異常,出現幻聽、妄想、心境紊亂、早醒等精神癥狀。以“肝藏魂” 神經心理學內涵來認識并分析精神癥狀,為臨床診療“肝魂”異常所引起的精神癥狀提供理論依據,且為其他“四神藏”導致的精神異常提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 歐宇芳,周德生,胡華. 淺談中醫五神之“肝藏魂”理論與不寐的相關性[J]. 湖南中醫雜志,2015,31( 4) : 14-17.
[2] 阮曉楓,潘毅. 醫易相通———以少陽象解肝之體陰用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 14) : 12.
相關論文期刊你還可以了解:《中醫藥臨床治療進展及特點》
文章標題:中醫“肝藏魂”的神經心理學內涵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jingshen/4041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