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康復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6-03 12:30 熱度:
在嬰幼兒時期患水痘的情況較多。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文章討論水痘患者的護理,配合治療進行護理,根據流行病學資料,特別是在流行季節—冬春季節,又有與水痘病人的接觸史,要引起警惕;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出疹情況及實驗室檢查,做出判斷了解不同年齡段病人的心理需求。
《護理學報》原名《南方護理學報》,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南方醫科大學主辦,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份護理學報。1995年7月正式創刊,當時名為《南方護理雜志》,小16開本,雙月刊,48頁,軍內贈閱每年3000冊;1999年2月以《南方護理學報》面世,自辦發行加贈閱,年發行1.2萬冊;2000年改版為大16開本,雙月刊,頁碼增至64頁,郵發和自辦發行相結合,年發行1.5萬冊;2002年頁碼增至80頁,年發行2.1萬冊;2004年改雙月刊為月刊,頁碼64頁,年發行14萬冊;2005年頁碼增至96頁,年發行18萬冊;2009年改為半月刊,上下半月刊頁碼均為80頁。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常見急性傳染性疾病。在兒童多引起水痘,成人多見帶狀皰疹。臨床表現以全身分批出現的皮疹為特征。皮疹以斑疹-丘疹-皰疹-結痂為演變過程,全身癥狀輕微,一般預后良好。水痘痊愈后,病毒繼續潛伏在感覺神經節內,再次激活可引起帶狀皰疹。下面對水痘患者的護理分析匯報如下。
1 病原學
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科,呈圓形,平均直徑210nm,核心為線型雙鏈DNA,由162個殼粒組成的立體對稱20面體的核衣殼包裹,外有脂蛋白囊膜,含補體結合抗原,無血凝素。本病毒僅有一種血清型,人為自然界已知的唯一宿主。
水痘病毒在體外抵抗力弱,不能在痂皮中生存,不耐熱,不耐酸,對紫外線和消毒劑均敏感。
2 流行病學
水痘發病呈全球性,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多見,呈散發性,但偏僻地區偶見暴發,城市可每2-3年發生一次周期性流行。
2.1傳染源 病人為唯一傳染源。出疹前1天至皰疹完全結痂均有傳染性。易感者接觸水痘病人約90%發病,故傳染性很強。兒童易感者接觸帶狀皰疹病人可引起水痘而不會發生帶狀皰疹。
2.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傳播,亦可通過接觸污染的物品傳播,處于潛伏期的供血者可通過輸血傳播。孕婦分娩前6天內患水痘可感染胎兒,出生后10-13天內發病。
2.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兒童,20歲以后發病率小于2%。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發生水痘,但體內高效價抗體不能清除潛伏的病毒,故多年后免疫力下降仍可發生帶狀皰疹。
2.4流行特征 冬春季為多,全年均可發生,年齡以1-5歲為多,在托幼機構和學校易發生集體感染,病愈后免疫力持久。
3 發病機制
病毒經上呼吸道侵入機體后,在上呼吸道黏膜細胞及淋巴結內復制,通過局部淋巴組織進入血流,在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內再次增殖,進人血流,形成病毒血癥,侵犯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臨床上水痘皮疹分批出現與病毒間歇播散有關。發病后2-5天出現特異性抗體。隨著病毒血癥的消失,臨床癥狀好轉。因病變表淺,如果沒有并發感染,預后不留瘢痕。
4 臨床表現
水痘潛伏期約12-21天,平均14天。臨床上分兩期,即前驅期和出疹期。
4.1前驅期 有的常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有的可有低熱或中等程度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欲減退和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持續1-2天進入出疹期。
4.2出疹期 皮疹先見于頭部及軀干部,后波及四肢,呈向心分布。皮疹初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后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后變為皰疹。皰疹呈橢圓形、壁薄,周圍有紅暈,液體透明,數小時后變混濁。皮疹處有瘙癢。1-2天后皰疹從中心部位開始干燥結痂,持續1周左右時間,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分批出現,每批歷時1-6天,在同一部位可見不同期的皮疹。部分病人在黏膜部位可形成潰瘍,病人有痛感。水痘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可自愈。但成人和免疫缺陷的小兒和新生兒患水痘時癥狀較嚴重,易形成播散型水痘,其皮疹易融合成大皰,或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病人可出現高熱,毒血癥癥狀嚴重,常常繼發感染。
5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5.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高,分類正常。
5.2病毒分離將皰疹液直接接種于人胚成纖維細胞,分離出病毒再做鑒定,用于非典型病例的診斷。
5.3血清抗體檢測應用補體結合、免疫熒光等方法檢測抗體。
5.4PCR方法檢測病毒DNA,比病毒分離簡便。
6 治療要點
6.1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 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禁用激素。如果正在使用激素,要盡快減量或停用,防止水痘癥狀加重。
6.2抗病毒治療 對免疫缺陷病人,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特別是對水痘并發肺炎、腦炎者,抗病毒治療能抑制皮疹的發展,有利于病情恢復。
6.3防治并發癥 有感染者,應用抗生素;并發水痘腦炎者給予脫水劑,減輕腦水腫。
7 預防
7.1管理傳染源 隔離病人到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天。
7.2切斷傳播途徑 應注意室內通風,在流行季節少去公共場所,避免與病人接觸,有條件的集體單位可采用紫外線消毒。
7.3保護易感人群 試用疫苗,對易感者進行免疫接種。
8 護理評估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特別是在流行季節—冬春季節,又有與水痘病人的接觸史,要引起警惕;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出疹情況及實驗室檢查,做出判斷;了解不同年齡段病人的心理需求。兒童多發,給予必要的幫助。
9 主要護理診斷
皮膚完整性受損皮疹,與水痘病毒對皮膚損害有關。有感染的危險與皮膚損傷有關。
10 主要護理措施
10.1呼吸道隔離。
10.2休息 發熱時應臥床休息。病室內應保持空氣新鮮,室溫不可過高。
10.3飲食 營養豐富、易消化流食及半流食,忌食發物如羊肉。
10.4病情觀察 生命體征、神志、皮疹,及時發現并發癥。
10.5對癥護理 發熱按發熱常規護理。皮膚護理:①根據出疹情況給病人1:1000苯扎溴銨擦浴,每日1次。②皮膚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涂,嬰幼兒注意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膚,造成皮膚感染。③皰疹破裂時的護理,每日用安爾碘涂擦破損處,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11 健康教育
11.1流行季節向群眾進行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11.2做好皮膚護理預防感染。
參 考 文 獻
[1]周小英.浙江大學學生水痘情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4,25(5):639.
[2]李敏.阿昔洛韋軟膏局部涂擦治療水痘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04,11(5):813.
[3]張銀芳,楊彩鳳.病毒唑外用治療水痘的療效觀察[J].山西臨床醫藥雜志,2001,10(5):350.
文章標題:幼兒水痘患者護理要點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kangfu/315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