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康復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08 12:29 熱度:
在世界和中國艾滋病問題已經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艾滋病人不但受到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面臨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且社會中對他們的歧視還普遍存在,艾滋病群體需要全社會的幫助和關心,而社會保障作為一項國家公共政策在解決艾滋病問題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仍存在著不足和缺陷。本文旨在從艾滋病人的弱勢性出發對目前社會保障在艾滋病群體的保護和治療給予建議。
《中國艾滋病性病》雜志(原《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主辦的學術刊物,雙月刊。主要刊登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學、病原學、診斷、預防和治療研究的原始工作論文,以及介紹國內外艾滋病/性病研究進展的學術文章。為中國的艾滋病性病預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為本領域內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廣大讀者歡迎,讀者群遍及全國各個領域的部門,編委會為全國本領域內的知名專家組成。
1 艾滋病群體的弱勢性
弱勢群體是指在社會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在政治地位、經濟活動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比一般發展水平低的一類人群。艾滋病群體包括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也應該歸屬到弱勢群體中,它的弱勢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艾滋病群體生活貧困。艾滋病人要終身治療,所以要面臨巨額的醫療費用,一位艾滋病人一年的住院費、門診費等費用少則數萬元多則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因此,艾滋病人常常是生活在貧困之中,而貧困往往又加劇了艾滋病的傳播。
1.2 艾滋病群體的權利得不到保障。艾滋病群體除了基本的生命、平等權力之外,與殘疾人一樣有其特殊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受教育的權利、接受醫療的權利和就業的權利。目前,大量低齡艾滋病群體無法完成義務教育;而“艾滋病人無人給做手術”的報道說明了艾滋病群體醫療權利的狀況;雖然我國人事部將“艾滋病毒攜帶者“納入公務員錄用范圍內,但根據衛生部全國范圍的抽樣調查,58%的城鄉居民明確表示不愿意和患有艾滋病的同事或共同勞動的人一起工作,艾滋病人所在單位往往采取各種手段逼迫他們從單位離職。
1.3 艾滋病群體受到社會的歧視。不知從何時起艾滋病成了罪惡、暴力、亂性等詞匯的代名詞,09年我國發布針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視狀況的調查報告,報告中的一組數字令人關注:在知曉感染者身份后,1/4的醫務工作者、超過1/3的政府官員和教師持有負面和歧視態度。這種現象在其他的疾病中也都曾出現過,比如精神病、殘疾等都與“瘋子”、“廢人”等詞匯相聯系過。
2 艾滋病群體與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是一種社會化的行為,它面向全社會通過社會化的機制為全體公民化解風險、實施福利、保障基本生活,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主要是通過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來對艾滋病群體進行保障。
2.1 醫療保險
2.1.1 措施:我國艾滋病起步較晚,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基本醫療保險也沒有將艾滋病人納入到其中。但近幾年來艾滋病每年的感染者數量不斷擴大,根據聯合國《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報告》到09年底估計中國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高達74萬人。面對嚴峻的形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4年頒布了《關于落實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政策的通知》,這份通知的頒布正式打開了艾滋病人通往醫療保險的大門,通知中規定國家將抗艾滋病病毒藥品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目錄和城鄉醫療救助支出范圍。
2.1.2 問題:①醫保支付范圍過于狹窄。對艾滋病人的治療一般有三種方法:姑息治療、治療機會感染和抗病毒治療。相比而言前兩種方法更經濟實惠,研究表明治療艾滋病早期出現的敗血癥、肺炎不但花費少而且可以很好延長病人的壽命。但根據《通知》只能對抗病毒的藥物治療進行支付,這不利于姑息治療和機會感染治療的推廣,還會加重醫療保障基金的風險。另外,只能報銷住院費用的規定使減輕艾滋病患者負擔的目的大打折扣,艾滋病人需要長期的用藥,并且不需要長期住院,所以大多數的花費在門診上。此外,費用報銷封頂線對于一個重病的艾滋病患者來說太低,據統計一個危重艾滋病人一年的醫療費用達25萬元以上,這大大的超出了許多地區的醫保封頂線。②醫療保險中針對艾滋病治療的醫療資源不足。首先,定點醫療機構太少,許多地方只規定一兩家醫院作為定點醫院,這勢必給艾滋病人就醫帶來不便,一些偏遠的病人會放棄享受醫保機會。其次,劃入到報銷范圍的治療藥物太少,國際上可使用藥物的選擇已有有20多種,而我國還有一定差距。再有,專業的醫療服務人員不足,艾滋病不但要求醫務人員要有嫻熟的專業診斷技術,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法律、溝通等方面知識。而我國的醫務人員大部分是只有診斷治療方面的能力,在溝通、提供關懷等方面素質不高,甚至還存在部分醫務人員對艾滋病人抱有歧視的思想。
2.2 社會救助
2.2.1 措施:2003年我國宣布了防治艾滋病的“四免一關懷”政策,即對經濟困難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對艾滋病患者遺孤實行免費就學,對孕婦實施免費艾滋病咨詢、篩查和免費抗病毒藥物治療;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納入政府救助范圍。2004年民政部發布《關于加強對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患者家屬、患者遺孤救助工作的通知》,將城鎮和農村家庭中因患艾滋病導致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將其納入低保范圍;尚未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地區,要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和家屬列為特困戶基本生活救助對象,給予定期定量生活救濟和醫療救助。
2.2.2 問題:①各地的政策落實情況存在差異。“四免一關懷”作為全國性的政策,由于沒有強制執行力,很多時候要靠政府的說教和強制手段才能實施,造成在各地的推廣和落實相率和效果欠佳。②社會救助分頭管理,無法確實保障艾滋病人權利。由于對艾滋病群體缺乏統一的管理部門,衛生部、醫保部門、民政部、婦聯等部門分頭治理經常造成各部門責任不清,對艾滋病人“踢皮球”,不利艾滋病人的權益保障。
3 完善艾滋病社會保障政策的建議
3.1 加強艾滋病知識和正確觀念的宣傳、消除社會歧視。社會中存在著對艾滋病群體的歧視,這已經成為艾滋病毒預防和相關社會保障政策施行的很大障礙,所以在開展相關工作前要先去除人們對艾滋病毒的“心魔”。艾滋病的宣傳不僅要對艾滋病的預防、檢查、耐心說教提高艾滋病人的社會保障意識享受自己應得的權利,還應當對侮辱和歧視艾滋病人的行為進行譴責,呼喚社會對艾滋病人的關懷。
3.2 相關部門通力合作,落實社會保障政策。面對在社會救助工作中多頭管理造成的問題,可以借鑒一些地方的“綠色通道”的做法,為艾滋病人提供高效全面的保障;對“四免一關懷”的政策,財政政部門要拿出專項補助資金,醫療部門、教育部門、民政部門要提供相應的人力物力提供協助,分清各自的責任確實落實政策。
3.3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醫療資源和社會救助水平。增加對艾滋病的定點醫院,方便艾滋病人就診;適當增加增加可報銷的藥品數量,對姑息治療、治療機會感染給予實施部分報銷醫療費用;提高對重艾滋病人的醫療保險封頂線,對還是超出封頂線的費用可以設立專項應急基金,并鼓勵商業保險的介入。
3.4 動用社會力量,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目前,艾滋病的預防和治療主要還是靠家庭和政府,但還是遠遠不夠,非政府組織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利于聚集資金,還能通過社會上的志愿者的實際行動改善社會對艾滋病人的認知偏差,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所以,應該大力支持非政府組織在艾滋病救助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2004年中國居民艾滋病常識及態度和行為狀況研究報告[EB/OL].中國人口信息網.
[2]聯合國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報告[EB/OL]. 99艾滋-艾滋病公益網站.
[3]趙峻,袁玲.完善艾滋病人醫療保險政策的對策探討[J].醫學與哲學.2006年第2期.
[4]葉良均,俞寧.貧困地區艾滋病社會救助機制構建的對策探討.醫學與哲學.2006年第2期.
文章標題:艾滋病群體社會保障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kangfu/3218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