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康復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8-12 11:11 熱度:
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過程,各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完善,無論在解剖、生理特點等方面與成人均有明顯的差異。俯臥位屬于被迫體位,尤其是嬰幼安置俯臥位,由于嬰幼兒胸式呼吸不發達,主要靠膈肌和腹肌張力產生胸腔負壓,而膈肌位置較高,腹部較膨隆,俯臥位使腹肌受壓,腹肌、膈肌活動受限,腹式呼吸減弱致通氣不足,因此,對安置體位的用具、術中手術鋪巾、體溫保護等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將62例俯臥位患兒術中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國際兒科學雜志》兒科醫學雜志,創刊于197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之一,主要刊登反映國際兒科學領域新進展、新動向、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綜述、論著、臨床經驗等,另辟有述評、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和國外學術動態等欄目。報道內容以兒科臨床與基礎研究并重,是國內唯一專門介紹當代兒科學領域最新進展與最新動態的國家級兒科學專業學術期刊。榮獲Caj-cd規范獲獎期刊,衛生部首屆全國醫藥衛生優秀期刊二等獎。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兒62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齡8個月~5歲;手術為肛瘺切開掛線術28例,臀部血管瘤切除13例,肩背部血管瘤切除21例。
2 護理
2.1術前準備
2.1.1俯臥位墊準備 依據手術要求準備俯臥墊。自制一套可活動的俯臥墊,即由寬5cm,長度為5~8cm的棉枕和一張8cm×12cm的底墊構成,棉枕一邊和底墊可縫制子母粘貼,擺放手術體位時可根據患兒身高選擇長度相當的棉枕;根據嬰幼兒的體重、體型的情況調節兩邊墊枕的寬度。
2.1.2術前訪視 術前訪視可針對性地了解嬰幼患兒的興趣、習慣等,對嬰幼患兒施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了解和評估患兒的靜脈情況,以便做好穿刺部位的選擇,困難的靜脈穿刺可與病區做好溝通,提前做好靜脈穿刺的護理會診,開通靜脈通路,以免因穿刺困難影響手術順利開展。
2.1.3術前患兒的心理護理 患兒與母親的分離,引起分離性焦慮癥,表現為恐慌、緊張,哭鬧不止等反應,因此,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因此,可以采取家屬陪護麻醉等方法。
2.2術中護理
2.2.1體位護理 嬰幼兒俯臥位擺放特別要求要以肩、鎖骨及髂部為支撐點,盡可能將腹部與手術床之間懸空,避免腹部受壓[1]。使用我科自制活動式的俯臥墊,根據患兒體形調節棉枕寬度,將患兒俯臥于俯臥墊上,將頭偏向一側,頭部枕凝膠墊,注意避免眼部、耳部受壓;也可將患兒額部直接枕于“C”形凝膠墊,也可以用橡膠手套裝上2/3自來水后扎緊封口成“水掌”代替凝膠墊使用。體位安置好,約束患兒四肢時要注意在約束部位使用棉墊保護皮膚,松緊以能放入一指為宜,以免因約束過度引起皮膚壞死。
2.2.2保持呼吸道通暢 嬰幼兒俯臥位時,保證呼吸道通氣順暢是關鍵。
由于嬰幼兒舌大,頸短呼吸道管徑小,腺體分泌旺盛,麻醉后舌根后墜等因素,容易引起呼吸道的堵塞,而嬰幼兒哭鬧會加重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導致缺氧及胃脹氣等癥狀,因此可通過人為的干預減少嬰幼兒哭鬧,手術室可在交接廳準備各式各樣吸引兒童的玩具,分散患兒的注意力,接患兒時護士保持親切的表情,必要時摘下口罩與患兒進行溝通或協助麻醉醫生給予患兒使用.鎮靜藥后再進入手術間,減少患兒因恐懼引起的緊張心理。術前要保證吸引器性能正常,處于備用狀態;術中要注意氣管插管的管道固定,可用粘度較強的絲質膠布固定。
2.2.3輸液護理 良好暢通的液體通路對保證術中用藥及患兒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嬰幼兒輸液多選擇頭皮靜脈和上肢靜脈或踝部大隱靜脈,但要根據手術部位,充分考慮嬰幼兒俯臥位后便于對液體的管理,通常下腹部以下手術選擇上肢頭靜脈和頭皮靜脈,上腹部以上手術選擇大隱靜脈。靜脈穿刺多選用22~24G靜脈留置針,靜脈穿刺時要夾閉輸液管端所有開關,防止輸液管壓力大于靜脈壓力,回血受影響造成假象導致穿刺失敗;同時掌握靜脈穿刺時機,患兒如果難以配合者,可以在給患兒吸入鎮靜后再穿刺,但提前做好血管評估。上肢手背穿刺的,俯臥位擺放后,可將患兒的手臂向上抬舉,手掌張開,順勢將手掌貼于頭面部之后膠布固定手和頭面部,利于手部靜脈回流及術中觀察。
2.2.4術中容量控制 使用靜脈輸液泵輸注液體,開始0.5~1h內以20ml/kg快速滴入[2],以補充術前禁食禁飲欠缺量,在隨后手術過程中要嚴格根據病情調節輸液速度。術中準確記錄出血量及尿量。由于嬰幼兒血液占體重比重相對較大,且絕對容量少,因此少量失血,即可發生低血壓或休克。因此要準確計量出血量、尿量,提前做好干預,防止并發癥發生。
2.2.5術中無菌巾的選擇 常規的手術無菌巾對于嬰幼兒相對較大,同時由于重力作用,增加嬰幼兒的承受能力,影響嬰幼兒的呼吸、循環,因此,應選擇適合嬰幼兒的無菌巾,也可在不影響患兒保暖的情況下,消毒完畢先鋪蓋一層棉布類的無菌巾,然后再鋪一次性無菌巾,目的是減少常規無菌巾的重力對嬰幼兒的壓迫。
2.2.6體溫維護 由于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成熟,環境溫度極易影響嬰幼兒體溫的升降[3]麻醉、手術暴露等因素容易使患兒體溫降低,而體溫低容易使患兒產生心律失常,凝血功能障礙,增加感染機會,因此調節手術間溫度在24~26℃,術中嚴密測量體溫,保證患兒體溫不低于35℃為宜[4]對體溫低的患兒采用升高室溫、加溫輸液及使用加溫氣毯,以升高患兒體溫,盡量減少使用熱水袋,以免燙傷患兒局部皮膚。
2.2.7眼部護理 由于眼瞼部位相對嬌嫩,容易壓傷,且術中長時間暴露,容易引起角膜干燥等癥狀,因此在安置俯臥位時,要在麻醉后安置體位前,在患兒眼部四周輕涂眼藥膏,再用輸液貼將眼瞼閉合;在安置過程避免眼球或眶上神經術直接受壓,以免引起失明。
3 體會
由于嬰幼兒和成年人各方面不同,應對手術的各方面耐受性差,因此,在手術過程中應根據患兒特點,給予護理的程序方面、選擇護理器具方面等,盡可能給患兒選擇個性化的護理模式;且嬰幼兒病情變化快,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室護士除了要對專科護理配合要熟練以外,對病情觀察還應要仔細到位,熟知嬰幼兒病情觀察的各項正常生理指標及嬰幼兒術中病情變化表現,掌握相應的急救措施,注重對患兒全方位護理,確保患兒手術安全。
結束語
職稱論文發表是一家權威的大型誠信核心期刊論文發表、職稱論文范文發表網。網站覆蓋教育期刊論文發表、醫學期刊雜志投稿等熱門行業,是一個專業從事評職論文發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發表等服務的論文發表期刊網,是您評職稱、發論文最權威的期刊投稿平臺。
參 考 文 獻:
[1] 王文蘭,劉莉.后路脊柱手術患者術中體位擺放及護理[J].甘肅中醫.2006,19(5):28.
[2] 孟慶云.小兒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59.
[3] 郝書霞.對56例嬰幼兒手術的術中管理及配合[J].中國醫學創新,2009,27(9):77.
[4] 崔蘇揚.脊柱外科麻醉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251.
文章標題:嬰幼兒俯臥位手術術中護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kangfu/328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