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1-22 09:01 熱度:
[摘要]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的居住環境也在不斷地改善,水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地污染。只有通過拓寬環境監測的領域,了解環境污染的成因,才能有效維護人類健康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水環境狀況及原因,環境監測與評價,可持續發展
1.水環境狀況及原因
1.1水體污染狀況及原因
1.1.1水體污染狀況
2008年2月28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為水污染作出明確的定義: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人類活動使大量的工業農業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農業廢水。(3)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的農藥廢水。(4)堆放在周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5)生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過度開采,產生礦山污水。
日趨加劇的水污染,已對人類的生存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成為人類健康、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據世界權威機構調查,在發展中國家,各類疾病有8%是因為飲用了不衛生的水而傳播的,每年因飲用不衛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萬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稱作“世界頭號殺手”。
1.1.2水污染原因
(1)工業污染: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作,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是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2)農業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藥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余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3)城市污染源: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想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千米,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
2.對人類的影響
水是人體的基本組成成分,它是人體內進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介質,人從外界環境中不斷攝取各種營養成分,通過水將養分輸送到各部分,另一方面又通過水將廢物排出體外,成人每天必須喝2.5--3升水,人沒有水只能活3天,而沒有食物則可以活一星期到10天。不合格的水源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2.1總硬度
水的硬度由暫時硬度(鈣、鎂的碳酸鹽、酸式碳酸鹽)和永久硬度(硫酸鹽、氯化物以及硝酸鹽)組成。有關研究表明,飲用水的硬度與心血管病呈負相關關系,一個地區飲用水硬度越低,居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就越高。硬度過高,可引起胃腸道功能的暫時性紊亂,但一般在短期內即能適應。硬水對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可形成水垢,影響茶味,消耗肥皂等。生活飲用水中總硬度的含量應小于450mg/L。
2.2揮發酚
根據酚類能否與水蒸氣一起蒸出,分為揮酚與不揮發酚,以苯酚計。酚主要來自煉油、煤氣洗滌、煉焦、造紙、合成氨、木材防腐劑和化工等廢水。酚屬高毒類,對各種細胞有直接損害,對皮膚和黏膜有強烈腐蝕作用,有促癌作用。生活飲用水揮發酚類的含量應小于0.002mg/L。
2.3氟化物
氟化物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齲齒,氟量高時易患斑齒病,再高時可致氟骨病。氟可與骨組織的羥磷灰石的羥基交換,并通過抑制骨磷酸酶或與體液中的鈣離子結合成難溶性氟化鈣,從而導致鈣、磷代謝紊亂,引起低血鈣癥、氟斑牙及氟骨癥等。飲水含氟的適宜濃度為0.5--1.0mg/L。
2.4鐵
鐵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其化合物屬低毒或微毒。二價鐵具有一定的全身毒性作用,三價鐵鹽毒性較小,對黏膜具有輕度刺激性和腐蝕性。鐵的濃度為1mg/L時,有明顯金屬味;濃度為0.5mg/L時,色度可大于30度。鐵超過0.3mg/L時,會對衣服、器皿著色及產生沉淀和異味。生活飲用水鐵的含量小于0.3mg/L。
2.5錳
錳是人體正常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人每天約從食物中攝入3--9mg錳。過量錳中毒表現主要為神經衰弱綜合癥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繼續發展可出現明顯的錐體外系損害為主的神經體征。生活飲用水錳的含量應小于0.1mg/L。
2.6汞
汞及其化合物屬于劇毒物質,可在體內積蓄。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被人體吸收。進入人體的無機汞離子可轉變為毒性更大的有機汞,引起全身中毒。日本有名的“水俁病”就是甲基汞慢性中毒引起的。甲基汞有較強的化學穩定性,各種加工、烹調方法都不能把它除掉。甲基汞一旦進入組織后,衰減非常緩慢。生活飲用水汞的含量應小于0.001mg/L。
2.7鎘
鎘不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劇毒性物質,且有協同作用,可使進入人體的其他毒物的毒性增大。在肝、腎、胰腺和甲狀腺內積累。表現有神經痛、腎炎、骨質松軟等癥狀。日本的“骨痛病”是因為體內鎘積累過多,引起腎功能失調,骨質中鈣被鎘取代,使骨骼弱化,極易自然骨折,疼痛難忍而得名。這種病潛伏期長,短則10年,長則30年。發病后很難治療。飲水中鎘不得超標0.01mg/L。
2.8鉛
鉛是有毒金屬。可引起溶血,引起一系列的神經系統癥狀,主要沉積于骨骼系統。鉛主要從呼吸道、消化道進入機體,主要沉積于骨骼系統,少量存留于肝、脾、腎、腦、肌肉等器官和血液中。生活飲用水鉛的含量應小于0.05 mg/L。
重金屬主要來源是工廠排出的廢水、固體廢棄物,如廢舊電池、冶煉、電鍍、電池、農藥、涂料廠等。自來水中重金屬主要來自于管道腐蝕。生物從環境中攝取的重金屬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較高級生物體內成千萬倍的富集起來,通過食物在人體某些器官中積蓄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重金屬在農作物各器官中的分配為根>莖葉殼>糙米。
2.9亞硝酸鹽氮
亞硝酸鹽氮是含氮物質氧化過程的中間產物,很不穩定。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突變物,水中亞硝酸鹽是越低越好。肉制品加工是用作調色劑。腌肉、泡菜及變質的蔬菜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2.10硝酸鹽氮
由于進入人體后的硝酸鹽可被微生物作用下還原成亞硝酸鹽,與仲胺作用形成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可誘發人體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疾病。人體攝入的硝酸鹽有80 %來自蔬菜。飲用水的硝酸鹽氮不得超過20 mg/L。
3.如何做好水環境監測與評價
3.1環境監測的概念
環境監測是指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等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間斷地或連續地對環境化學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進行現場的監測和測定,作出正確的環境質量評價。
3.2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
環境監測的過程一般為接受任務、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樣品運輸和保存、樣品的預處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
隨著工業和科學的發展,環境監測的內容也由工業污染源的監測,逐步發展到對大環境的監測,即監測對象不僅是影響環境質量的污染因子,還包括對生物、生態變化的監測。對環境污染物的監測往往不只是測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進行形態、結構和分布規律的監測。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確切地說明水環境污染對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態平衡的影響程度,從而作出正確的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監測的目的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
3.3進一步做好環境監測與評價
3.3.1增加特定目的科學研究的高層次監測
由于水環境污染具有時空性等特點,只有堅持長期測定,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揭示其變化規律。為此,要定期不定期組織相關學科開展高層次監測,通過監測了解污染機理、弄清污染物的遷移變化規律、研究水環境受到污染的程度。
3.3.2增加民營環境類檢測機構
環境保護日益被重視起來,隨之環境監測市場不斷擴大, 傳統的環境監測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環境監測需求,進一步拓展環境監測領域,吸收更多的民營力量加入進來,專業從事環境監測。
3.3.3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機構
切實開展例行監測、常規監測。組織專人對水污染源的監測和環境質量監測,以確定環境質量及污染源狀況,評價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環境標準實施情況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
4.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們已意識到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這樣的代價太大了。我國已提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戰略,對整治水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我們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為了擁有潔凈的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當從現在做起。
4.1 強化對飲用水源取水口的保護
有關部門要劃定水源區,在區內設置告示牌并加強取水口的綠化工作。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從根本杜絕污染,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4.2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治理力度
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對于改善區域水環境狀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廢水排放量正在不斷地增加,而城市污水處理廠卻沒有相應地增加,這必然會導致水環境質量的下降。因此建設更多的污水處理廠是迫在眉睫的事。
4.3 加強公民的環保意識
改善環境不僅要對其進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過各方面的宣傳來增強居民的環保意識。居民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破壞環境的行為就自然減少了。
4.4 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的廢水排放量還要增加,如果只重視末端治理,很難達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狀況目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
文章標題:水環境監測與人類健康淺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1572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