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22 10:22 熱度:
【摘要】目的探討聲帶息肉摘除術的圍術期護理措施。方法回顧分析本科近年來收治的210例聲帶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本組210例患者均一次手術成功,總有效率100.0%,顯效185例(88%),好轉25例(12%)。185例患者1個月內發聲恢復正常,15例患者聲嘶明顯好轉。結論護理人員應充分做好術后監護,及早發現并及時處理并發癥;認真地落實患者術后包括禁聲、發音、飲食、復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確保手術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聲帶息肉,摘除術,圍手術期,護理
聲帶息肉是引起聲音嘶啞的常見疾病之一,病因尚不清楚,主要表現為聲嘶,輕者僅有輕微聲音改變,重者嘶啞明顯甚至發聲困難。纖維喉鏡作為診斷工具,由于操作簡便,能直接窺見喉部病變部位或異物位置而深受臨床歡迎,現將我科近年來收治的210例聲帶息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10例聲帶息肉患者,其中男120例,女90例,年齡25~53歲,平均39歲。患者大多聲音嘶啞明顯,其中發聲困難21例。住院3~12d,平均7.5d。手術局麻207例,全麻3例。
2術前護理
2.1心理護理聲帶息肉患者多治愈心情較為迫切,當初次患者聽說纖維喉鏡要從鼻腔插入時,會產生緊張及恐懼心理,護士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向患者解釋、說明手術的必要性、注意事項、方法等,向患者說明纖維喉鏡下手術的優越性,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感及對策,可選擇成功病例現身說法,以解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2.2術前鍛煉訓練患者舌背勾過高拈起,否則麻藥將不能到位,噴麻藥切勿吞咽,勿立即吐出,應口含3min,否則麻醉將不佳,在噴喉部麻藥及上卷棉子時,囑患者發“e”音,以使會厭拈起,麻藥上到聲門區。囑患者術前少用嗓,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勿使咽喉部及聲帶處于充血狀態,有利于術后恢復。
2.3術前準備協助醫生完成各項生化化驗檢查,術前要求患者禁食禁飲2小時,告知行纖維喉鏡檢查的必要性是為明確息肉的大小、部位等;術前日、術晨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術前日做好各種皮試,并將結果記錄于病歷上,術前1d用漱口水漱口;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術前如有傷風感冒、咳嗽、發熱等應暫緩手術;術前30min肌注阿托品1mg,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使術野清晰,手術得以順利進行。患者一般采用平臥位,呼吸不暢,肥胖,有肺心病等患者不宜平臥位者,可采用坐位。
3術后護理
3.1一般護理患者送入手術室后,應準備全麻病床,鋪膠單、中單。備好輸液架、氧氣、吸引器、吸痰管、氣管切開包、開口器、舌鉗等一切急救物品與藥物;患者術畢回病房,向麻醉師了解術中情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每半小時測神志、瞳孔、脈搏、呼吸、血壓,清醒后4次正常即停;患獨頭偏向一側,以利口腔內分泌物及血液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發生誤吸。部分患者由于手術刺激較重,咽反射遲鈍,可引起憋氣及呼吸困難,護士需密切觀察,可遵醫囑應用抗生素和止血藥等治療。
3.2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呼吸形態的變化,注意患者有無呼吸困難和喉痙攣以及咳血現象,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術中損傷扁桃體咽部粘膜、軟腭所致,因該處組織血液供應豐富,稍有不慎損傷可能導致術中、術后創面出血、滲血,需仔細觀察患者咽部有無出、滲血及出血的量、性質、顏色等。
3.3禁發聲期的護理術后需絕對禁聲7d,因術后聲帶過早活動,可使末痊愈的創面相互摩擦,不僅延長恢復期,還會使病變復發。禁發聲期間,細心觀察患者表達的信息。包括目光、表情、頭、手等人體部位的姿態,認真觀察患者的體語可判斷其生理需求和心理活動,護士應細心觀察,識別判斷,及時處理。
3.4飲食護理術后禁煙酒及辛辣,油炸食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傷口引起疼痛,且有利于術口正常愈合;全麻患者術后6h內禁食,6h后如無出血可進冷流質,24h后改為溫流質,3~4d可改為半流質,第5天給予軟食或普通飲食。食物宜清淡,放涼后進食。避免刺激性及帶刺、較硬的食物。
3.5心理護理患者擔心手術后能否恢復正常及可會復發,護理人員要向患者簡要介紹此病發生的原因、治療和預后,正確指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護士要充分利用溝通技巧,自信的語調及態度,以直接影響患者的心情。
3.6康復指導指導患者戒煙酒,避免進刺激性強及干硬食物;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休息,預防感冒,避免勞累和劇烈活動;患者出院一周內每天霧化吸入,注意用嗓衛生,不要用聲過度,節制發音,不發高音。定期復診,如有異常及時就診。
4評價方法與治療效果
顯效:聲嘶明顯改善,雙側聲帶無明顯充血,未見明顯新生物殘留,聲帶邊緣光滑。有效:聲嘶改善,雙側聲帶輕度充血,有少許新生物殘留,聲帶邊緣欠光滑。無效:聲嘶無明顯改善,雙側聲帶充血水腫,有新生物殘留或新生物復發,聲帶邊緣不光滑。本組患者均一次手術成功,總有效率100.0%,顯效185例(88%),好轉25例(12%)。185例患者1個月內發聲恢復正常,15例患者聲嘶明顯好轉。
5小結
良好的術前護理是手術順利的先決條件;護理人員應充分做好術后監護,及早發現并及時處理并發癥;認真地落實患者術后包括禁聲、發音、飲食、復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確保手術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陸以佳.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7.
[2]鄒苑斌,黃健男,張學軍,等.支撐喉內鏡下咽喉部微創手術的臨床應用.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18(3):152153.
[3]汪磊.微創外科技術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應用.中華耳鼻喉科雜志,2000,36(6):408409.
文章標題:醫學職稱論文發表網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1934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