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1-23 10:02 熱度:
摘要: 目的 探討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疾病的早期診斷方法。方法 回顧性總結和分析臨床16例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腫瘤位于十二指腸9例,位于空腸3例,位于回腸4例。術前得以確診10例,確診率為62.5%,內鏡診斷十二指腸腫瘤陽性率高。結論 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無特異性臨床早期表現,提高對該疾病的早期認識,恰當的術前檢查方法,對疾病的早期診斷有較大幫助,對高度疑似病例可放寬剖腹探查指征。
關鍵詞: 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早期診斷,醫學雜志核心期刊
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臨床上較為少見,早期也無明顯癥狀體征,做到早期診斷較困難。加強對本病的認識水平對不明原因的貧血,嘔血,黑便,腹部隱痛不適及慢性不全性腸梗阻,特別是45歲以上出現上述癥狀,在鑒別診斷時應考慮到小腸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本組45~60歲所占比例較大約為75%。醫學雜志核心期刊《中國臨床醫生》雜志創刊于1972年,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人民衛生出版社主辦的國家級醫藥衛生專業期刊。以面向基層、突出實用性、規范繼續教育為特色(與中國醫師協會培訓部共同主辦繼續教育欄目,答題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學分),為沒有進修機會的醫務工作者搭筑一個適宜自學提高的學習平臺。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16例男10例,女6例,男女之比1.67∶1。年齡最小的28歲,最大的82歲,平均年齡54.6歲,其中45~60歲占75%。所有16例小腸惡性腫瘤均經術前活檢和(或)手術及病理證實。其中腺癌9例,未分化癌3例,淋巴肉瘤2例,網狀細胞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各1例。
1.2 腫瘤部位與臨床表現 本組16例腫瘤存在部位與臨床表現的關系見表1,其中位于十二指腸的腫瘤較多,位于空腸、回腸的差異不大。消化道梗阻和(或)腹部包塊在半數以上病例中出現,與腫瘤多屬晚期有關。十二指腸腫瘤所致的消化道梗阻率比空回腸高。表1 腫瘤部位與臨床表現的關系
1.3 檢查方法及陽性率 16例病例中有10例術前得以確診,術前診斷率62.5%。其中十二指腸6例,空腸2例,回腸2例,其余6例為剖腹探查發現。小腸惡性腫瘤存在的部位和檢查方法陽性率關系見表2。其顯示內鏡診斷十二指腸腫瘤陽性率高,對位于空、回腸的腫瘤以小腸鋇灌腸的造價最高,陽性率達80%以上,其他檢查的陽性率都不高。 表2 腫瘤部位與檢查陽性率的關系
1.4 手術及隨訪情況 所有16例均行手術治療,根治性切除7例,其余9例行姑息性病灶切除、短路手術等。術后隨訪8例中,3例手術后1年內死亡,分別為姑息性病灶切除者1例和短路手術者2例。最長1例已存活達10年,為根治性切除病例。見表3。表3 術式與術后生存情況
2 討論
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臨床少見,其發病率占消化道惡性腫瘤的1%~2%,早期無明顯癥狀體征。待腫瘤生長較大時才出現一些其他消化道病變常見的癥狀,如消化道出血、梗阻、腹部包塊、疼痛等,因而易與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加上本病發病率低,臨床醫生對本病認識水平不足,故術前常易誤診為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胰頭癌、結腸癌、胃腸功能紊亂及其他盆腔疾病等。為了提高對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避免誤診和漏診,以下幾個方面應注意掌握。
2.1 掌握并合理應用小腸病變的檢查方法 (1)內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胃、小腸黏膜的病變,了解腫物生長情況,對可疑病變可以及時活檢,明確診斷。纖維小腸鏡普及率低,操作困難,不易成功,但對胃鏡不能到達的部位如十二指腸升部腫瘤有極好的診斷價值。因此對疑有十二指腸、近端空腸病變者以纖維小腸鏡為早期診斷的首選方法,條件不具備的醫院,應廣泛應用胃鏡檢查,雖易漏診,但對十二指腸降部、水平部的病變有很好的診斷價值。(2)小腸插管鋇灌腸造影:全消化道鋇餐常用作檢查小腸病變的重要手段,但它遠代替不了小腸插管鋇灌腸造影。小腸插管鋇灌腸造影的具體方法,Naglinter已有過具體描述,簡單地說是將M-A管經鼻置入十二指腸與空腸交界附近,注入預備濃度的鋇劑和氣體在X線下逐段動態檢查小腸各段。此法能有效地發現小腸黏膜變化,充盈及受壓情況,對小腸病變的診斷陽性率可達90%[3]。Maglinte等[4]還報道45例疑有小腸病變者行常規全消化道鋇餐檢查未見異常,改用小腸插管鋇劑灌腸造影后共發現48處小腸病變。本組材料也顯示在空回腸病變的檢查手段中,小腸插管鋇灌腸陽性率在80%以上,而其他檢查不超過50%。小腸插管鋇灌腸的價值顯而易見。我們提倡對可疑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病人應用小腸插管鋇灌腸造影檢查,強調此項檢查對早期診斷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的重要價值。(3)其他:超聲、CT等檢查僅對其有無局部及遠處轉移有一定意義,對小腸腫瘤本身檢查的陽性率低,選擇性腸系膜上動脈造影檢查有一定價值,但臨床應用不廣泛,不易推廣。對經上述檢查診斷仍不明確,癥狀顯著者應放寬手術指征,盡早剖腹探查,及時手術是最有效,最可靠的診斷手段。
2.2 及時剖腹探查 由于小腸腫瘤診斷較為困難,在除外胃,結腸病變基礎上應放寬手術探查指征,特別是45歲以上懷疑小腸惡性腫瘤癥狀明顯,多方檢查而不能確診的病人,應積極手術探查,探查應仔細全面,絕不能滿足一個疾病的診斷,這樣才能早期診斷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減少漏診。
文章標題:醫學雜志核心期刊發表淺析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yixue/linchuang/1972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